学术投稿

贵州省成年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

张益霞;李凌;赵否曦;陈敏;孙良先

关键词:贵州省, 糖尿病患者, 治疗,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为慢病防治提供资料.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个县(市、区)中230名18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开展调查.用SPSS19.0对收集糖尿病患者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70.2%糖尿病患者采取了治疗,其中男女性治疗率分别71.2%和69.3%,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患者其治疗率不同,且治疗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有61.6%的患者采用了药物控制血糖,有42.0%的采用了非药物治疗措施.采用非药物治疗的人中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4,P< 0.001);36.0%糖尿病治疗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其中男性34.2%,女性37.5%,女性血糖控制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66,P=0.016).城市患者血糖控制率40.0%,农村为34.7%,城市、农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贵州省既往糖尿病患者治疗率较低,应加大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倡糖尿病的综合的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血糖.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银川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配置的测算与分析

    目的 测算落实2011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所需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力配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1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的服务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工作,制定调查指标.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由调查员在被调查的39个社区进行多次现场测量.依据测量指标平均单位工作时间、每年工作量、每天工作时间3个方面来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际所需人力配置.结果 3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总人口达82.11万人,每社区平均管理2.1万居民、工作人员为(13.51±2.1)人,每万人口卫生人员实际配置为6.41人.被调查的544名卫生服务人员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人员占67.59%;大专以上学历者占76.97%;高级职称只占11.09%;有编制的占52.02%.按目前实际上报工作量测算配置为8.58入,测算结果高于目前实际配置水平.结论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配置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力投入,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落实.

    作者:温静;姜峰;丁勇;王久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未来时间洞察力在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效应

    目的 探讨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及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高中生学习倦怠问卷对95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学习自我效能感=7.067,P<0.01;F学习倦怠=5.661,P<0.05).高中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呈显著正相关(r=0.616,P< 0.01),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0.327,P< 0.01),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r=-0.486,P<0.01).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间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2.3%.结论 增强未来时间洞察力,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对改善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奕冉;程族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大豆异黄酮补充剂对围绝经期女性外周IGFs水平影响的随访研究

    目的 评价大豆异黄酮补充剂对围绝经期女性外周IGFs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期间,序贯收集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进行围绝经期保健的女性143名,年龄40 ~ 59岁.研究对象自愿选择是否服用大豆异黄酮补充剂分为服用组(根据其服用时间长短分为<1个月、1个月、>1个月)和对照组,电话随访并检测其外周IGFs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2组随访前后外周IGFs水平;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服用大豆异黄酮补充剂对外周IGFs水平变化影响;同时,以随访后与随访前IGFs水平的差值作为IGFs水平变化值,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随访前后外周IGFs水平变化.结果 本次研究服用组女性IGF-1水平升高(>1个月),IGFBP-3水平下降,IGF-1:IGFBP-3摩尔比升高(P<0.05),而对照组女性随访前后外周IGFs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差分结果和协方差分析结果均发现2组女性随访前后IGFs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尚不支持大豆异黄酮对女性乳腺癌的保护作用是通过调节外周IGFs水平的假设,但存在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的问题.

    作者:王琼;刘芳;李卉;刘莉;李佳圆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贵州省成年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贵州省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为慢病防治提供资料.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个县(市、区)中230名18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开展调查.用SPSS19.0对收集糖尿病患者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70.2%糖尿病患者采取了治疗,其中男女性治疗率分别71.2%和69.3%,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患者其治疗率不同,且治疗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有61.6%的患者采用了药物控制血糖,有42.0%的采用了非药物治疗措施.采用非药物治疗的人中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4,P< 0.001);36.0%糖尿病治疗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其中男性34.2%,女性37.5%,女性血糖控制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66,P=0.016).城市患者血糖控制率40.0%,农村为34.7%,城市、农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贵州省既往糖尿病患者治疗率较低,应加大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倡糖尿病的综合的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张益霞;李凌;赵否曦;陈敏;孙良先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云南省手足口病高发病地区重症病例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目的 探讨云南省手足口病高发病地区重症病例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开展调查,收集云南省手足口病发病数前四的州(市)(昆明市、红河州、玉溪市、曲靖市)2009-2013年的病例资料共788例,其中重症病例346例(43.90%),轻症病例442例(56.09%),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发病前与其玩耍的孩子发病(OR=4.705)、初诊在村(个体)诊所(OR=1.753)、发热持续3d以上(OR=1.155)、住院治疗(OR=4.100)、发高热(OR=2.980)为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CoxA16阳性(OR=0.503)、自然分娩(OR=0.471)、看护人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OR=0.382)是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保护因素.根据结果建立预测模型,模型的灵敏度为91.04%,特异度为85.97%,准确率为64.09%.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的模型可定量评估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概率.

    作者:沈秀莲;王俊瑛;李琼芬;林燕;黄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贵州省农村癫痫项目点防治管理的成本-效用分析

    目的 了解贵州省内农村癫痫项目覆盖地区参与管理治疗和自行治疗的癫痫患者在治疗后,费用和生存质量改善方面的情况,为管理治疗癫痫的后期成本投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QOLIE-31量表收集2组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并计算改善的QALY值,依据卫生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计算其成本效用.结果 经比较,项目组与非项目组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较好的比较性.项目组平均QALY为30.14,非项目组为17.62,QALY的改善主要集中在中青年癫痫患者;项目组平均改善1个QALY需要20 903.8元,非项目组为24 201.4元,项目组人均成本效用比为34.10,而非项目组为136.73.结论 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在提高农村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经济优势,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应该逐步推广综合干预模式,为其他农村综合防治项目提供参考.

    作者:赵否曦;孙良先;张益霞;余杨文;刘涛;伍国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04-2015年淄博市法定传染病疫情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2004-2015年淄博市法定传染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更为有效的传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趋势性检验方法,对淄博市2004-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淄博市2004-2015年报告法定传染病29种,180 726例,年均发病率为342.5819/10万,其中甲乙类20种92 771例,死亡132例,年均发病率为175.8574/10万;丙类传染病9种87 955例,死亡1例,年均发病率为166.7264/10万.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年间报告病例较多的是以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和以乙肝为主的血源及性传播疾病,虫媒自然疫源及其他传染病报告病例少.结论 要加强以乙肝、艾滋病为主的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控制,重点加强手足口病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代表的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

    作者:张玲;王涛;王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11-2015年重庆市南岸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近5年重庆市南岸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该区今后制定针对性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政策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重庆市南岸区2011-2015年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数据,对其流行特征和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重庆市南岸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 616例,年均发病率68.19/10万,发病高峰分别位于4至7月及10月至次年1月,主要集中分布在学生人群(占病例总数66.74%)和0~14岁年龄段(占发病总数88.84%);街道发病率(85.02/10万)高于镇(74.29/10万);男性发病率(76.40/10万)高于女性(59.61/10万);所有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事件均发生在小学校.结论 确保针对性地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重点季节、地区、人群加大落实力度,推动流腮成分疫苗接种工作,健全疫苗应急接种机制,是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关键.

    作者:张楠;曾德唯;张阳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08-2014年常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

    目的 分析2008-2014年常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接种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4年常州市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相关指标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常州市报告的AEFI共9 800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32∶1,<1岁占36.10%,1岁占29.32%.报告数前3位的疫苗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和白破疫苗.报告的AEFI中,一般反应占90.89%,异常反应占8.47%,其他<1%.临床诊断主要为发热/局部红肿/硬结和过敏性皮疹.结论 常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敏感性不断提高,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疫苗的安全性较好.

    作者:蒋霞;凌良健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13-2014年广西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地区诺如病毒腹泻疫情报告及个案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共报告6起诺如病毒腹泻疫情,累计病例257例,99.61%为临床诊断病例,无死亡病例.疫情暴发地点主要集中在学校;病例时间分布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春秋季的3、10和11月;病例年龄主要为1~ 10岁(29.13%)和11~ 20岁(54.72%);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经水、食物、人传人接触传播等多途径.共采集87份病例、48份食堂从业人员肛拭子,检出诺如病毒RNA阳性数分别为44份和4份,检出率分别为50.57%和8.33%.结论 广西地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学校,应重点针对中小学校,开展健康宣教,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加强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等监测工作,减少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疫情的发生.

    作者:王晶;居昱;周开姣;林玫;陈敏玫;莫建军;谭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民营医院作为结核病定点医院的新型防治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民营医院作为定点医院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在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效果,为实施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重庆市采用民营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模式和CDC模式的区各2个,收集分析人力资源、患者发现、转诊追踪、治疗转归、督导和抗结核药物使用等数据,探讨民营医院作为定点医院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模式实施效果.结果 两区县实施新型结核病防治模式前后,结防人员数量减少了近50%.民营医院模式和CDC模式下的肺结核登记率(分别为54.24/10万和62.98/10万)、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9.68%和98.37%)、转诊到位率(分别为30.16%和36.48%)、涂阳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4.14%和93.18%)、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分别为98.23%和96.43%)、督导完成率(分别为104.11%和101.57%)和保肝药使用率(分别为80.39%和80.39%)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民营医院模式与CDC模式比较,总体到位率(分别为91.50%和71.19%)、追踪到位率(分别为87.49%和54.65%)和标准治疗方案执行率(分别为88.65%和99.02%)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01).结论 民营医院作为定点医院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模式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加强医防合作,可有效提高结核病控制效果,降低结核病疫情.

    作者:张文;胡代玉;刘英;余雅;段维霞;祝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14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报告

    目的 了解2014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发生水平、构成及流行特征.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14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遵义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36 831例,总发病率为599.29/10万,其中报告死亡77人,总死亡率为1.25/10万.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17 308例,发病率为281.62/10万,死亡72人,死亡率为1.17/10万.共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19523例,报告发病率为317.66/10万,其中死亡5例,死亡率为0.08/10万.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肺结核、乙肝和其它感染性腹泻、梅毒.结论 2014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仍是严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散居儿童和农民是高危人群,应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力度,做好传染病卫生监测工作.

    作者:陶宏;郭黄吉;唐志明;冯丹;吉光辉;杨青宇;王世平;张仁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HLA-DP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s,HLA)DP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应用TaqMan探针方法检测401例肺癌患者和843例对照者rs3077和rs9277535位点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3077和rs9277535位点突变基因型AA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调整OR=1.69,95%CI=1.16~ 2.51;调整OR=1.58,95%CI=1.10 ~ 2.25);单倍型分析显示,与GG单倍型相比,携带AA单倍型的个体可增加肺癌发病风险(调整OR=1.41,95%CI=1.61~ 1.71);与携带rs3077GG+GA and rs9377357 GG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1~4个危险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显著(P趋势<0.01).结论 HL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

    作者:邹雯;陈宇平;谢玲燕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对医院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住院病区的13 749例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Log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3 749例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共241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75%.男性、年龄≥70岁、手术输血和住院时间>10天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OR>1);而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Ⅰ类切口手术和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是其保护因素(P<0.05,OR<1).结论 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冬晓;蒙光义;岑凤兰;王缉义;郑新;朱玉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盐酸纳美芬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

    目的 研究盐酸纳美芬保护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高、低剂量纳美芬组、地塞米松组、假手术组共5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阻断左肺门45 min后解除阻断成功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高、低剂量纳美芬组、地塞米松组分别于阻断左肺门前10 min尾静脉注射纳美芬(20μg/kg、10μg/kg)、地塞米松(5 mg/kg).假手术组不予处理.于再灌注60 min后处死各组大鼠,留取左肺上叶组织待检.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纳美芬组、地塞米松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湿/干重比值、MDA含量、β-内啡肽、μ受体、κ受体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5或P<0.01),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地塞米松组比较,低剂量纳美芬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湿/干重比值、MDA含量、β-内啡肽、μ受体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κ受体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低剂量纳美芬组比较,高剂量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湿/干重比值、MDA含量、β-内啡肽、μ受体、κ受体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 盐酸纳美芬可通过减少肺组织内β-内啡肽生成、抑制μ受体、κ受体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而发挥预防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作者:徐标;杨敏;曾昆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15年西安市食用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状况监测及分析

    目的 了解西安市2015年市售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残留情况,为食用植物油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GB/T 5009-2003的方法对食用植物油样品中的塑化剂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 2015年共检测植物油40份,塑化剂检出率为92.5%.共检出DEHP、DNP、DIBP、DMP、DNOP、DBP6种塑化剂,其检出率分别为92.5%、17.5%、5.0%、2.5%、2.5%、1.25%.结论 西安市市售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残留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食用植物油的监督管理,加大植物油生产环节的监测,确保市民食用植物油的安全.

    作者:秦国富;邹柯婷;李永波;丁桂荣;罗枭;韩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核酸染色剂GelRed在3种染色方法下的染色特点以及参与PCR反应的适用性

    目的 探索GelRed在3种染色方法下的染色特点以及可否参与PCR反应.方法 采用前染色、凝胶中染色、后染色3种方法染色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及不同空间结构的DNA,使用ChemiDocXRS+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检测,Image J与Image Lab软件分析.结果 GelRed后染色灵敏度较高,适合低丰度及较小分子量DNA样品的检测;而前染色GelRed随浓度的稀释使得线性DNA的移动速度变快,且会影响到DNA条带大小的判读,使用终浓度为1∶180的GelRed可以对300 ng以内的线性DNA进行前染色;GelRed与DNA复合物可以作为模板参与PCR反应,但是PCR体系中存在GelRed会对PCR反应产生严重的抑制.结论 选择合适的染色方式可以提高染色灵敏度,节约染色剂用量,优化染色结果;GelRed存在于PCR体系中可能会抑制DNA聚合酶活性.

    作者:金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09-2015年梧州市海水产品和水体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梧州市海水产品和水样霍乱监测结果,为进一步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广西霍乱监测方案》和《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第六版),对海水产品和水样进行采样监测、分离和鉴定.结果 2009-2015年梧州市共监测海水产品和水样2 877份,阳性71份,总阳性率2.47%;其中海水产品监测1 790份,阳性55份,阳性率3.07%;水样监测1 087份,阳性16份,阳性率1.47%;海水产品和水样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99,P=0.007);不同样品中以蛙类标本检出阳性率高,阳性率高达13.01%;3个城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16,P=0.007);71株阳性标本中,O1群稻叶型34株,小川型30株,O139群6株,非O1群非O139群1株;71份菌株均为非产毒株,霍乱肠毒素(CT)毒力基因均为阴性,18份小带联结毒素(Zot)毒力基因阳性,阳性率25.35%.结论 梧州市外环境存在适宜霍乱弧菌生长的因素,海水产品存在外源与本土2种情况污染,应加大对海水产品尤其是蛙类的监测力度,强化市场准入制度,避免霍乱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覃敏兰;葛鸿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BMI及临床特征对不同生理阶段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及临床特征对不同生理阶段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1999年至2010年收治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743例.根据绝经状态和年龄将患者划分为育龄期、围绝经期、绝经后3组,分析影响各组乳腺癌无病生存期(DFS)的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发现,高BMI(23.0~29.9 kg/m2)和低BMI(< 18.5kg/m2)均能降低绝经后患者的DFS (HR高BMI=2.60,95%CI:1.06~6.37;HR低BMI=6.92,95%CI:1.93~24.81);三阴降低围绝经和绝经后患者的DFS (HR=4.78,95%CI:1.06~21.58;HR=2.64,95%CI:1.33~5.28);淋巴结转移数≥4个降低育龄患者的DFS(HR=4.08,95%CI:1.52~10.97).结论 BMI及三阴对不同生理阶段乳腺癌预后均有影响,尤其是高低BMI均能降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示患者应保持适当体重,减少复发转移风险.

    作者:李芹;李卉;陶苹;李卉;谭婧;李佳圆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10-2015年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现状及公平性分析

    目的 了解2010-2015年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员分布的情况、分析2015年广西各市艾滋病防治人力资源分布公平性.方法 分析广西各市艾滋病防治人员情况,采用Lorenz曲线和基尼系数对2015年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分布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员总数分别为20 695人、22 194人、2 4027人、26 779人、27 982人、30638人,2015年防治人员总数较2010年增加48.1%,至2015年,市级、县(区)级、镇(乡)级平均拥有的艾滋病防治人员数量分别为100.1、29.6、5.1人.市级、县级、镇(乡)级兼职人员所占比例均高于专职人员比例.2015年广西平均每千人拥有艾滋病防治人员0.6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艾滋病防治人员0.7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艾滋病防治人员0.1人,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员的人口Gini系数及行政区域面积Gini系数均为0.2.结论 广西艾滋病防治人员分布的公平性较好,但基层兼职人员比例较大,应适当增加基层专职艾滋病防治人员数量.

    作者:覃杏霏;唐振柱;蓝文展;沈智勇;蓝光华;李开文;耿文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