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张东平

关键词:肺栓塞, 核素显像, 肺通气/灌注显像,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6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临床疑似肺栓塞患者50例纳入研究范畴,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用肺通气/灌注显像检查进行诊断,据终诊断结果分析肺通气/灌注显像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终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共40例(80.00豫),为阴性的共10例(20.00豫)。以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结果为阳性共39例(78.00豫),为阴性共11例(22.00豫)。研究显示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为95.00豫,特异度为90.00豫。其中,肺通气/灌注显像共检出119个肺段受累、52个亚肺段受累。结论肺通气/灌注显像作为肺栓塞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亚肺段受累有诊断上的优势,具有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的优点,临床诊断价值突出。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及整体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HADS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5.394,<0.05);两组整体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王文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状况。方法从我院接收治疗的104例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为本研究病例,所选104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两组,对照组52例,研究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集束化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状况。结果护理后,从两组患者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0.05)。经痰培养试验结果得知,对照组肺部感染、多药耐药菌检出数量均比研究组要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多药耐药菌主要为CRAB、MDR/PDROA,其次为MRSA、VRE。结论给予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集束化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可降低患者感染可能性和病死率,节省患者经济开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和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茵栀黄口服液进行退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豫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豫,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第2 d、3 d、4 d的血清胆红素下降速度均比对照组快,平均退黄时间更短,差距具有统计学差异(<0.05)。观察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更好。结论菌栀黄口服液联合间断性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好,副作用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荐。

    作者:邵晓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PFNA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PFNA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2013年10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实施常规的骨折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股骨近骨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0%,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作者:季国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难治性高血压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的疗效与药理探析

    目的:探究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药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治疗达标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达标率高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不影响治疗效果。结论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7月在南海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的瘢痕妊娠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对照组行药物流产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100豫,对照组患者治愈率53.3豫,两组出血量、术后血β-HCG定量恢复正常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全晓广;余琳;苏凌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介入诊疗后血管径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而在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尚未列入常规医学教学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医护人员对介入治疗相对陌生,因介入手术经血管穿刺及术后拔鞘的相关并发症随之增多,如因相关知识缺乏而对并发症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置,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增加患者住院费用与时间,还易影响医患间的和谐关系。因此综合血管径路并发症(PVC)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及临床中的护理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30例探析

    目的:分析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门诊的6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6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取外用夫西地酸软膏进行治疗,实验组3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总有效率(56.67%)显著低于实验组(86.67%),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0.05。结论对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取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佳琪;邓君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作用于危重症患者护理中效果。方法在科室中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根据科室及患者的情况建立风险管理预案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结果经资料整合,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患者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0.05)。结论针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大程度的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茂琼;陈玉琴;张红英;罗艳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问题及对策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问题及对策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问题及对策的应用为活动主题,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入院护理评估单书写缺陷由活动前的36.66%下降到10.00%,目标达标率96.59%,改善幅度72.6%。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书写水平及质量,避免因护理记录不当引起的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团对的整体素质,使护士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龚霞玲;吴淑琴;朱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门诊接诊的2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n=12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用药依从性等。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控制不良生活行为、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治疗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防控的认识,改善其遵医行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提高高血压治疗效果。

    作者:雷霄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孕妇产前检查的常见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孕妇产前检查的常见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接收的112例产前检查孕妇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其产期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影响到孕妇产前检查的因素有孕妇自身经济条件限制、自身认知条件限制、医院产前检查知识宣传不到位等;实行产前检查能减少高危妊娠情况的出现。结论孕妇对产前工作不够重视,则可能会导致高危分娩的情况,甚至会降低新生儿的健康程度,因此分析孕妇产前检查存在的问题并实行相应的对策十分必要。

    作者:杨远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选择使用药物原则及其评价

    慢性乙型肝炎(CHB)高发病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住院率令人十分震撼。临床治疗重点是清除乙型肝炎病毒,采用抗病毒治疗和使用免疫增强剂干扰素清除HBV感染细胞并取得持续应答。核苷类似物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疗效优异,可明显改善肝组织纤维化发生,HBV DNA转阴以及ALT恢复正常。干扰素则抑制病毒复制;激活T辅助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大幅度提高免疫应答;使HBeAg转阴/血清转换到HBsAg血清转换,甚至消失,对患者肝脏组织修复,预防肝细胞癌变,延长自下而上质量和时间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赵伟;钟碧琼;王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析互联网医疗

    我国互联网医疗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0年漫长的探索期,从2011年起步入了市场启动期,在国家政策利好、技术进步、用户需求强劲等因素的刺激下,我国互联网医疗在2016年迎来高速增长期,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空间巨大、增长迅速,但同时竞争也十分激烈。

    作者:邢成亮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创口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创口感染的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决策。方法选取我院73例胸腰椎病变术后创口感染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随后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创口愈合情况、抗生素应用时间、引流管阻塞情况及创口局部治疗时间均优于或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或显著性统计学意义(<0.05或0.01)。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比传统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创口感染患者,着实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儒林;王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口腔科近两年来一共接收的333例牙龈增生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传统的牙龈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对患者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采用传统牙龈切除术的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在有效率方面远远低于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的实验组的有效率(95%)。结论采用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对牙龈增生患者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的有很高的治疗效率,并且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张莹;王宏艳;李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CT和MRI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和MRI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关节镜确诊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35例,其中膝半月板损伤134个,关节软骨损伤136个,全部患者均采用CT和MRI,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全部患者关节镜检查确诊膝半月板损伤134个,CT检查Ⅱ级膝半月板损伤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与关节镜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CT检查Ⅲ级膝半月板损伤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与关节镜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全部患者关节镜检查确诊关节软骨损伤136个,CT检查Ⅳ期关节软骨损伤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与关节镜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CT在诊断Ⅱ级膝半月板损伤检出率高于MRI诊断,而Ⅲ级膝半月板损伤与Ⅳ期关节软骨损伤检出率低于MRI诊断。

    作者:韩家发;王琼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研究羊膜移植用于严重眼表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严重眼表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羊膜移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治疗的严重眼表疾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羊膜移植对30例患者实施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感染出现,没有排斥反应出现,患者眼表重建良好,经3~9个月的随访,1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3%,其余患者恢复较为良好,患者视力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结论应用羊膜移植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促进眼表病变组织的重建,使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陟;王达夫;吕维娜;梁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经CT与传统X线诊断的效果

    目的:探究慢阻肺(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经CT与传统X线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慢慢阻肺合并肺间质性纤维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CT、传统X线诊断。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11%(82/90)、86.67%(78/90),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差异,>0.05。结论 COPD合并肺间质性纤维化经CT、X线诊断,均可达到诊断效果,但应结合患者病情、恢复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诊断方式,以防止滥用CT检查诊断,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并对身体健康构成不良的影响。

    作者:缪体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生活质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外科收治的肝癌晚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症状评分。结果实验组住院期间不适症状发生率为73.5%,明显少于对照组83%,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期间症状评分为1.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3分,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肝癌晚期瘤患者护理干预,兼具不适症状发生率低、症状评分低、生活质量高等特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甘春红;谢成俊;唐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