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红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与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2例癫痫患者发作1 h和24 h时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并采用脑电图仪予以检测,同期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及脑电图检查结果,同时还比较脑电图异常不同程度患者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结果癫痫组发作1 h、24 h时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及脑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随着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测结果逐渐加重,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也呈明显升高趋势(<0.05)。结论血清TNF-α、IL-2是影响癫痫患者病情的重要介质细胞因子,且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可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李海龙;姚慧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门诊的6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6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取外用夫西地酸软膏进行治疗,实验组3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总有效率(56.67%)显著低于实验组(86.67%),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0.05。结论对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取口服枇杷清肺饮配合刺络拔罐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佳琪;邓君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健康促进对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在银湖社康中心登记管理的4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管理,干预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予以健康促进干预,为期1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力、眼底、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结束,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指标优于对照组,视力和眼底病变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社区健康促进干预有助于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视力、缓解病情,在今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工作中,应重视社区资源的利用。
作者:郭丽花;杨智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创口感染的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决策。方法选取我院73例胸腰椎病变术后创口感染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随后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创口愈合情况、抗生素应用时间、引流管阻塞情况及创口局部治疗时间均优于或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或显著性统计学意义(<0.05或0.01)。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比传统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病变术后创口感染患者,着实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儒林;王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支气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1.13%(<0.05);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气促及发热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帮助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页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82例具有典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服西咪替丁;治疗组42例服龙血竭胶囊,并都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均为15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豫,对照组总有效率62.5豫,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5)。结论龙血竭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作用。
作者:金广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慢性乙型肝炎(CHB)高发病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住院率令人十分震撼。临床治疗重点是清除乙型肝炎病毒,采用抗病毒治疗和使用免疫增强剂干扰素清除HBV感染细胞并取得持续应答。核苷类似物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疗效优异,可明显改善肝组织纤维化发生,HBV DNA转阴以及ALT恢复正常。干扰素则抑制病毒复制;激活T辅助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大幅度提高免疫应答;使HBeAg转阴/血清转换到HBsAg血清转换,甚至消失,对患者肝脏组织修复,预防肝细胞癌变,延长自下而上质量和时间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赵伟;钟碧琼;王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胰岛β细胞的功能是指β细胞在葡萄糖及葡萄糖以外的因素,如:在精氨酸、胰高血糖素、化学药物等刺激下分泌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水平稳定的能力,用于评价与药物治疗有关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例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刺激胰岛素分泌,纠正高血糖的毒性等是否引起β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变化的机制。
作者:黎贝贝;张惠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恶性度高,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不易察觉。而肝血管瘤为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内部回声强弱不一,血流速度慢。本文通过对超声诊断肝脏恶性病灶与良性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分析,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邵凤侠;欧阳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估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哮喘的联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50例哮喘儿童(3~12岁)和50例健康同龄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维生素D、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等。分析25(OH)维生素D均值与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哮喘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显著降低(20.34±2.8vs25.39±4.1ng/mL,95%CI:1.46-3.86,=0.01)。哮喘儿童中,20%患者维生素D水平较合适,24%患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56%患者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哮喘儿童总IgE显著增加(132.4±20.1IU/ml,95%CI:1.38-3.75,=0.03)。结论结果表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可能与儿童哮喘发病率呈正相关。
作者:郭广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分析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具体的相关护理措施,为相关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给予泮托拉唑药物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并进行相关护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生长抑素联合相关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并配合相关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刀成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黄体酮胶囊在治疗先兆流产中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9月诊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研究组采用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黄体酮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保胎成功情况和出血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保胎成功36例,对照组患者保胎成功25例,研究组的出血天数和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口服黄体酮胶囊能够明显的提升保胎成功率,并且口服药物治疗方便,安全性较高,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作者:李英;陈清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为了解FOS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CUPJO)患儿中的表达。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8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及22例健康儿童尿液中FOS,根据OD值计算相应FOS浓度,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UPJO患儿术中肾盂尿的FOS浓度为(4.37±3.01)ng/ml,术前晨尿为(3.59±2.31)ng/ml,对照组晨尿为(1.51±1.22)ng/ml,CUPJO患儿术中肾盂尿和术前晨尿的FOS表达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FOS表达水平可能成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并有助于先天性肾盂积水严重程度的鉴别,可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尿液FOS作为一个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及长期随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周玲;李水学;余亮;李凯;刘妍芳;孙荷;罗新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牵引下带空心钉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复位后牵引下行带空心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术后并发轻度脑梗塞2例,经综合治疗后康复出院;5例因肠胃疾患术后肠胀气、不全梗阻,出现切口延期愈合。术后随访36例发现,2例术后12个月死于其它疾病,有2例骨折延迟愈合,因过早下地负重行走1例出现断板,再次手术固定;2例出现断钉,未出现患肢功能障碍、髋内翻畸形、短缩、股骨头坏死、髋部疼痛患者。Harris评分优12例,良18例,优良率为84.6%。结论采用带空心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式,其优点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风险低,减少患者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值得借鉴。
作者:邱建雄;郑燮;王华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评估单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活动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对我科护理评估单书写现状进行调查,制定流程图,收集资料,分析护理评估单书写不正确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书写合格率52.4%,活动后合格率提高到91.7%。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评估单书写合格率中效果显著。
作者:陈玖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要求有用药知情权和用药选择权;另外,药品分类制度的实行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乐于采取自我药疗的手段来进行保健与治疗。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效果,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已经成为了广大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李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防范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试验组(n=34),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试验组充分分析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后,应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风险事件、医疗纠纷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0.05),且其治疗与操作熟练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尚拾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中医护理应用于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中医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87例,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2例)和中医护理组(45例),观察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的效果并比较。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显效率为71.1%,护理总有效率为91.1%,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42.9%和76.2%;同时,中医护理组患者的头痛、颈痛、上肢麻痛的V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颈椎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确切,能够使患者的颈椎病疼痛得到显著的缓解,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作者:黎晓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胃癌临床X线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院收治的76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目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给予术后活检,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对两组胃癌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1.6%,参照组38例疑似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86.8%,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0.05)。结论胃癌诊断中使用X线诊断,可显著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胃癌提供重要的参考结果。
作者:张宏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患者82例,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方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肠鸣音恢复,缓解腹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明玉珍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