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9-2013年江西省农村老年人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潘盛林;段红政;刘彦明;崔凤梅

关键词:伤害, 流行病学, 老年人, 农村
摘要:目的 了解江西省农村老年人伤害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3年期间,就诊于江西省农村地区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老年伤害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报告老年伤害病例6 01 1例,男女性别比1.23∶1,伤害发生年龄组以60~和65岁~组多,占62.15%,老年人伤害发生原因主要是跌倒/坠落伤(69.32%)和交通伤(13.12%),以意外伤害为主(97.52%),多发生在休闲、家务、有偿工作、驾乘交通(96.84%),多为轻度(65.90%)和中度(32.10%).结论 跌倒/坠落伤和交通伤是农村老年人伤害的主要原因,应从意识与行为、安全监护、营养膳食、公共设施、科学锻炼、心理疏导、预防宣传等方面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RIMA模型在南京市梅毒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ARIMA)模型进行南京市梅毒月发病率预测的可行性,建立梅毒发病率的预测模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对南京市2006-2012年梅毒逐月发病率进行ARIMA模型建模拟合,依据BIC准则确定优模型.用所得到的模型对2013年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发病率进行比较,检验预测效果.结果 ARIMA(0,1,1)(0,1,1)12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梅毒月发病率的变化规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非常接近,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范围内.结论 ARIMA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预测梅毒的发病情况,可以为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郭璐;张敏;朱正平;徐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TNFa拮抗剂诱发结核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1例TNFa拮抗剂诱发的结核病例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法及人文启示.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TNFa拮抗剂诱发的结核病例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淋巴结肿大,活检证实诊断为胸椎结核、肺结核、淋巴结结核.经医患积极沟通和多学科协作诊治,予手术及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 TNFa拮抗剂诱发的结核病例值得引起重视,治疗中积极的沟通及多学科协作是关键.

    作者:陈雪融;吴桂辉;唐晓燕;鄢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国农民工艾滋病态度行为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农民工群体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干预效果,为更好的在该人群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全面检索并按照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健康干预后,农民工对“愿意与患艾滋病的亲友继续交往”、“近半年使用安全套”的正向回答率分别提高了16%和23%.结论 目前针对农民工艾滋病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较好.

    作者:胡乃宝;刘琪;王玖;董兆举;刘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青海省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青海省居民糖尿病患病现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12个乡/街道24个村为调查点,对每个调查点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糖尿病相关调查.结果 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4.29%,其中城市11.19%、农村1.72%、半农半牧区2.25%、牧区1.55%,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56,P=0.001);糖尿病在不同体重指数、高血压、职业性体力活动、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心脑血管病家族史人群中其患病率不同.结论 青海省糖尿病患病率高,应加强对居民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针对糖尿病的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李晓萍;周敏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疆地区肺结核病患者GSTM1、GSTT1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

    目的 了解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在新疆肺结核患者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1 675例肺结核患者的GSTM1、GSTT1的基因型.结果 GSTM1、GSTT1纯合缺失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3.91%、29.25%;GSTM1/GSTT1联合基因型GSTM1(-)/GSTT1(-)、GSTM1(-)/GSTT1(+)、GSTM1(+)/GSTT1(-)和GSTM1(+)/GSTT1(+)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6.72%、37.19%、12.54%和33.55%.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GSTM1、GSTT1基因不受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的影响,但具有种族、地区差异性.

    作者:毛英;顾佳怡;秦丽岩;马晨晨;杜守洪;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08-2013年天津市河北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2008-2013年天津市河北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河北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30 012例,死亡33例,年均发病率633.40/10万,年均死亡率0.70/10万,病死率0.11%.各类传染病发病构成:肠道传染病23 235例,年均发病率490.37/10万,占77.42%;呼吸道传染病4 650例,年均发病率98.14/10万,占15.49%;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2 075例,年均发病率43.79/10万,占6.91%;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15例,年均发病率0.32/10万,占0.05%;其他类传染病37例,年均发病率0.78/10万,占0.12%.结论 2008-2013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今后应继续加大肠道传染病、肺结核、梅毒等防治力度.

    作者:王艳;宋丹;张莫南;李莎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国内健康行为领域研究的文献信息可视化分析

    目的 了解国内健康行为领域的科研合作现状,把握研究热点及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Ⅲ,对国内已发表的有关“健康行为”的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健康行为领域的文献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学者李淑霞、陶芳标、王燕位居高产作者前列; “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等为当下健康行为研究的热点所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位居机构贡献度前列.结论 国内健康行为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呈快速发展势态,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及科研机构关注该领域.从科学知识图谱呈现的信息来看,作者间的科研合作虽较机构间的合作更为紧密,但两者均缺乏跨机构、跨区域间合作,提示有关学者和机构应继续加强团队间的协作,从而全面推进健康行为领域的研究.

    作者:苏纯惠;郑建中;张持晨;胡伟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昆山市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昆山市医院消毒质量状况,以便改进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测的方法,对辖区内医院不同消毒处理对象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3年共检测样品2 101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5.6%.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中消毒液和医疗器材合格率均为100%,物体表面、紫外线灯、内镜、医务人员手、室内空气和透析用水合格率依次为99.3%、95.7%、91.2%、90.7%、87.0%和85.7%.结论 辖区医院的消毒质量合格率总体较高,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室内空气和透析用水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缪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北京市规范化免疫预防达标门诊现况调查

    目的 通过现况调查,全面了解达标门诊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为门诊后续升级改造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普查方式,对北京市全部123家免疫预防达标门诊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着重分析比较不同门诊在经费来源、房屋人员、工作量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根据隶属关系将北京市达标门诊分为5类.村级门诊经费缺乏(主要源于村委会拨款),房屋面积小(平均面积低于65 m2),工作人员少(专职人员不足1人),设置重复(60%门诊同地段内有其他接种门诊);部队门诊管理封闭,服务频次低(每周平均开诊时间不足7 h),信息报送不及时;接种服务站、行业门诊、院校门诊隶属关系不同,管理相对困难,受到各自行业的制约.结论 应根据门诊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理顺隶属关系,减少重复建设,加快取消达标门诊步伐,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和效率.

    作者:虞睿;纪文艳;苗良;卢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04-2012年西安市风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04-2012年西安市风疹发病资料的深入分析,掌握该病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降低风疹发病例数、减少聚集性发病乃至和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提取2004-2012年西安市风疹报告病例数及流行病学分布数据,应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间西安市累计报告风疹5 02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23/10万.时间分布特征表现为2007和2011年为流行高峰年,发病高峰月为3-7月.地区分布特征表现为城区发病率较高,雁塔区、碑林区、新城区、未央区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区县;郊区县中阎良区发病率高(16.33/10万).人群分布中性别分布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组发病率比较,10~ 25岁发病率较高,且以10~ 15岁年龄组高.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总病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89.87%.结论 根据风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风疹的暴发和流行,建议制定针对性强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在春节开学后重点加强托幼机构和中小学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强重点人群风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病意识和防病水平尤其是对地处偏远农村地区学校应重点防控,设法提高通风保暖设施;提高育龄期人群风疹免疫率,进一步降低育龄期妇女的易感性,减少CRS的发生.

    作者:刘继锋;相晓妹;马超锋;冀贞浩;李倩;刘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细胞因子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基因+45位点多态性及APN、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探讨APN基因+45位点与T2DM的关系.方法 选择T2DM患者109例(T2DM组)及健康体检者1 1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2组对象生化指标,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ELISA测定血清APN和炎性因子TNF-α和IL-1 β水平,PCR-RFLP方法检测APN基因+45位点多态性.结果 T2DM患者APN基因+45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62.84%)和TT基因型频率(44.9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T2DM组患者炎性因子TNF-α和IL-1 β以及生化指标FBG、FIN、TC、TG、LDL-C和HOMA-IR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APN和HDL-C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患者TG和GG基因型组上述指标也明显不同于TT基因型组(P均<0.05);T2DM组患者血清APN水平与TNF-α、IL-1 β、HOMA-IR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存在APN基因+45位点多态性,T→G突变能影响血清APN水平、炎性细胞因子和胰岛素抵抗,共同参与T2DM的发生.

    作者:苏冬月;薛磊;庞妩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养老护理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养老护理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设问卷对养老护理员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养老护理员SCL-90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常模(P<0.01、P<0.05).影响养老护理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健康状况、工作年限、工作岗位、收入水平、劳动合同、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证.结论 养老护理员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成人,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干预.

    作者:吴蓉;武江涛;唐琳昭;刘洋;李玉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04-2013年安阳市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索安阳市人间布病流行因素,为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和Excel对10年间布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安阳市人间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病例覆盖各个县(市、区);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85,P<0.001),年龄集中在40~60岁之间;全年均有发病,3-6月高发,占全年的51.13%,5月多;感染方式多样,主要为直接接触感染.结论 政府应高度重视,多部门配合,加强监督检查、落实畜间检疫免疫措施,加大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提高专业队伍水平,降低发病.

    作者:孟巧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05-2012年贵州省肺结核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05-2012年肺结核疫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今后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2005-2012年贵州省肺结核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贵州省2005-2012年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4.8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49/10万;肺结核的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开始呈上升,2007-2008年达到高峰.贵州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报告发病数高的是遵义市.2005-2012年贵州省报告肺结核病例男女比例为2.02∶1,15~54岁之间的青壮年占发病总数的67.64%,14岁以下儿童肺结核呈逐年下降趋势,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占69.30%.结论 2005-2012年间贵州省肺结核疫情在地区、年龄、职业和性别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应针对贵州省肺结核疫情的特点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作者:陈慧娟;陈璞;杨婕;袁薇;雷世光;李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某地区生殖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现状调查及基因亚型分析

    目的 调查小榄地区生殖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基因亚型分析,为HPV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特异性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凯普导流杂交HPV DNA检测法,对小榄地区疑似HPV感染的2 160例生殖器分泌物进行21种HPV亚型检测.结果 382例男性标本中有142例HPV检测阳性,感染率为37.17%.其中高危型占33.59%,低危型占57.25%,1 778例女性标本中有449例HPV检测阳性,感染率为25.25%,其中高危型占81.51%.女性HPV高危型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小于21岁除外).男性HPV感染的高峰年龄为21~ 40岁,占90.14%,在31~40岁年龄段,HPV高危型感染率和低危型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HPV高危亚型检出频率较高的前五位基因型别相同,除HPVl6型之外,其他4个型别52、58、31和33占高危型的68.04% (281/413).结论 小榄地区生殖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较严重,男性和女性HPV感染的主要高危亚型都是16,52、58、31和33,这对小榄地区HPV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和相关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健云;陈光辉;莫和国;尹志军;黎泳仪;陆小琴;欧水连;邴晏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成都市10年间0~14岁城区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2000与2010年成都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变化.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不等比抽样方法.对2次筛查出的哮喘儿童,均由统一的呼吸专科医师采用回顾性调查填表法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再经SPSS/PC统计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0年和2010年儿童哮喘的累计患病率分别为4.33%和4.56%,10年间累积患病率上升5.31%.与10年前比较,2010年婴儿期首次发病年龄明显减少,首次发病年龄高峰后移;既往正确诊断率明显提高;治疗时全身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率明显下降、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比例明显增加;常年发作程度减轻,但2年以上不发作的比例没有变化.结论 与10年前比较,2010年虽然诊断水平及治疗方法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儿童哮喘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完全控制的比例未有明显改变.仍需各级医师努力推广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积极寻找和回避环境不良因素,坚持长期规范化的用药.

    作者:李敏;李兰;蒋虹;庞英;姚斌;娄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福州市6~12岁儿童生长发育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福州市6~12岁儿童生长发育变化趋势,为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2013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市鼓楼区所有小学中6~12岁36 484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测量胸围、肺活量、身高、体重,计算克托莱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与2010年全国及广州水平比较.结果 福州市6~12岁小学生男女生的胸围均值以及9~12岁男生和8~12岁女生肺活量均值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与广州市平均水平比较,福州市男生胸围均值增加,而福州市7~9岁女生胸围均值明显低于广州市平均水平(P<0.05);福州市各年龄组男生克托莱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及9~12岁女生克托莱指数、11 ~ 12岁女生维尔维克指数均值均明显高于广州市同龄学生(P<0.01).结论 福州市6~ 12岁小学生生长发育指标大部分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部分指标要优于广州市平均水平.

    作者:张晓阳;徐幽琼;刘小华;林小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常州市学龄儿童睡眠时间、蔬果种类摄入现状及其与体重指数的关系

    目的 了解常州市学龄儿童睡眠时间、蔬果种类摄入现状并探讨其与体重指数的关系,为儿童超重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小学生饮食、生活习惯调查表”,对常州市2所小学2~5年级1 392名小学生睡眠时间、蔬果摄入种类、身高、体重等进行调查,分析儿童睡眠时间、蔬果摄入种类对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调查前2周内,学龄儿童睡眠不足比例为50.22%,蔬果摄入种类少于5种的比例为18.8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与体重指数呈反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充足(≥10 h)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是睡眠不足(<10h)儿童的0.745倍(P<0.05).结论 常州市学龄儿童睡眠不足发生率较高,睡眠充足是儿童超重肥胖的独立保护因素.

    作者:王珥梅;徐琪;陈宝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复习2004-2013年间收集的10例SPN临床资料、镜下形态和免疫表型特点,分析预后.免疫组化标记采用EnVision法.结果 患者女性7例,男性3例.肿瘤界限清楚,切面囊实性,浅灰红色,9例包膜完整,1例见包膜侵犯.组织学上,肿瘤呈实性巢片状和假乳头状结构,瘤细胞形态一致.免疫组化CD99呈特异性瘤细胞核旁逗点着色,β-caternin易位表达—瘤细胞胞浆和胞核着色,瘤细胞均表达CD10、PR、CD56、AE1/3、Vimentin、NSE、α-ACT,不表达E-cadherin和CK7.随访10例,1例局部复发,无转移.结论 SPN是一种较少见的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亦可见于老年男性,其特征性免疫组化表型谱:CD99、β-caternin、PR和CD10有助于SPN的诊断以及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

    作者:贾薇;陶林;蒋金芳;潘晓琳;庞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河南省2288例6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60岁年龄组人群艾滋病病例报告情况.方法 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历史卡片下载”处,下载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累计报告HIV/AIDS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新报告病例中≥60岁年龄组病例共2 288例,以男性为主,性别比从2009年的1.56增长到2013年的2.86,呈逐年上升趋势(x2=31.171,P<0.001).异性传播的构成比从2009年的40.2%上升到2013年的93.7%.同性传播的构成比从0.4%上升到3.5%.采血(浆)、输血/血制品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分别从2009年的17.4%和34.0%,下降到2013年的1.0%和1.4%(x2=514.744,P<0.001).结论 河南省≥60岁年龄组人群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多,异性传播成为该人群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应将老年男性作为今后艾滋病宣传教育、监测和干预等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

    作者:李宁;樊盼英;孙定勇;朱谦;王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