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刘凯;袁雪姣;赵爱兰;白向宁;熊衍文;许彦梅

关键词: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分子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摘要:目的 对我国人源与牛源的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了解我国EPEC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初步建立我国EPEC菌株的PFGE基础数据库.方法 参照PulseNet中非O157大肠杆菌的PFGE分型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74株EPEC代表性菌株进行PFGE分型,并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在PulseNet推荐的参数条件下,菌株基因组限制性内切酶XbaI酶切片段分布均匀,条带易于识别.74株EPEC菌株共产生66种PFGE带型(EPEC0001-EPEC0066),其中5株典型EPEC (tEPEC)分为3种PFGE带型,69株非典型EPEC (aEPEC)分为63种带型.PFGE聚类分析显示人源菌株与牛源菌株虽各自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分布趋势,但二者也相互散在分布,人源菌株EP120与牛源菌株EP125聚类相似性达90%.结论 我国EPEC分离株呈现高度多态性,分离自牛的菌株与分离自人的菌株在PFGE聚类中呈现一定的相互散在分布,提示牛作为EPEC的重要宿主,可能在人类感染EPEC中发挥一定作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都匀市某乡镇中心校一起B型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及流行病特征,分析开展措施的效果,为预防控制流感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起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采样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该校此次流感暴发疫情罹患率为9.1%,无重症及死亡病例,采集10份病例的咽拭子均分离出B型流感病毒毒株.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认定此次疫情为一起B型流感暴发疫情.提高聚集性病例的诊断和报病意识,及时隔离传染源,开展健康教育,接种疫苗等综合措施,是预防控制流感暴发流行的关键.

    作者:张琪;王海波;王圣波;赵芳;鄂生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0-2012年某医院神经外科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2010-2012年某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神经外科患者感染的379株非重复病原菌,数据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到的379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7.57%,革兰阳性球菌占18.73%,真菌占3.69%.分离率前五位的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其构成比分别为:16.89%、16.36%、13.72%、12.40%、6.86%;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61.54%.检出病原菌的标本中以痰液为主,占93.4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的敏感率为100.00%,而对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唑林、青霉素等药物的耐药率均>80%.4种主要革兰阴性杆菌除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小于50%外,对其他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80%.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且耐药现象较严重.临床应重视细菌培养特别是血培养标本的送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郑绍同;李红林;金孝东;付启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急腹症感染预测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急腹症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发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急腹症患者感染的关系,从而评价血清降钙素原在急腹症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某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间,腹部外科急诊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将研究对象分为急腹症感染组38例及非感染组40例.对调查对象分别于入院时、入院d3、入院7d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分析感染组、对照组PCT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及差异.结果 感染组入院时血清PCT值为(1.78±1.12) ng/ml,入院d3为(1.41± 0.77) ng/ml,入院d7为(1.03±0.48) ng/ml;非感染组入院时血清PCT值为(0.74±0.22) ng/ml,入院d3为(0.65 ±0.12) ng/ml,入院d7为(0.59±0.11) ng/ml.在各时点感染组血清PCT值均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PCT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12,P<0.01).结论 监测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急腹症患者感染的预测及判断指标,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院外延续性护理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评价院外延续性护理教育对提高宫颈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92例于某院行宫颈癌手术切除的患者,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46例)及对照组(46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手术前后均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出院后,除例行每月的随访检查外,由该科室具有主管护师资格的护理人员每月1次以电话的形式对患者进行院外护理教育.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行量表评估.结果 出院后6月,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均显著高于入院时,亦高于同期对照组的水平.结论 宫颈癌术后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可显著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并提高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魏琳琳;杨波;赵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东营市HPV流行和致病情况研究指导预防性疫苗开发和引进

    目的 通过检测和统计东营市HPV各亚型在健康人群和宫颈疾病患者中的流行情况,指导当地HPV预防性疫苗的开发和引进.方法 留取健康体检妇女以及各级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基因导流杂交技术检测21种HPV亚型,统计HPV各亚型在健康人群和宫颈疾病患者中的流行情况,分析当地开发和引进预防性HPV疫苗时所应重点选择的亚型.结果 在6 401例健康体检人群中,HPV总感染率为15.11% (967/6401),检出HPV 1145株,各HPV亚型感染所占比例排名靠前依次为16型(23.23%)、52型(16.68%)、58型(10.22%)、53型(9.34%)、33型(6.29%)、18型(5.94%);在166例HPV感染的CIN Ⅰ~Ⅱ患者中检出HPV亚型198株,各HPV亚型感染所占比例排名靠前依次为16型(18.37%)、58型(14.29%)、31型(14.29%)、52 (10.20%)、18型(9.18%)、68型(8.16%);在31例HPV感染的≥CINⅢ患者中检出HPV亚型38株,各HPV亚型感染所占比例排名靠前依次为16型(36.84%)、31型(18.42%)、58型(15.79%)、18型(10.52%)、68型(7.89%)、33型(5.26%).结论 因HPV亚型的流行存在地域性,且各亚型的致病能力不同,所以各地区应综合考虑以上两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引进HPV疫苗.就东营市而言,如果以全面降低人群HPV感染为主要目的,应考虑开发和引进以16、52、58和53型为主的HPV四联预防性疫苗,可降低59.47%的HPV人群感染;如果以降低宫颈癌变为主要目的,应考虑开发和引进以16、31、58和18型为主的HPV四联预防性疫苗,可降低81.57%CINⅢ以上宫颈病变的发生.

    作者:朱新兴;吴红光;刘文圣;殷立奎;孙学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致病性李斯特菌毒力因子蛋白组学及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单增李斯特菌与绵羊李斯特菌是李斯特菌属中具有致病性的两个菌种,均能在胞内繁殖,可以作为疫苗载体构建疫苗.但它们在宿主范围和致病力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两者在疫苗学和免疫学领域的应用不尽相同.从分子层面上看,两种菌独特的病原学特点与各自的主要毒力因子蛋白及相关毒力基因的差异有关.分析比较两者的毒力因子蛋白及基因,对两菌进一步在疫苗学上的应用很有必要.本文特对单增李斯特菌与绵羊李斯特菌毒力因子蛋白组学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梦莹;蒲启康;任晨艳;汪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3年十堰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监测

    目的 分析十堰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十堰市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2013年该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 986例,其中,5岁及以下儿童占96.17%,散居儿童与幼托儿童依次占74.25%与22.66%,男女性别比为1.60∶1;4-7月份出现夏季高峰;市区发病率高于县市区;检测575例病例标本,EV检出率为73.22%,EV71、CoxA16、CoxA6、CoxA10及其他型别检出率依次为45.57%、9.57%、9.57%、0.87%与7.65%,8例重症病例均由EV71引起,其中2例死亡.结论 2013年十堰市手足口病呈现流行强度较大、流行模式仅有夏季单峰,病因构成以EV71为主、CoxA 16与CoxA6等伴随流行的新特点,建议持续对该病进行全面深入的监测与研究.

    作者:梅玉发;王喜云;崔龙;刘经凤;郑向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2年昆明市疑似异常接种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昆明市2012年疑似异常接种反应发生特征,评价相关疫苗(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国家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昆明市2012年1月1日到12月31日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昆明2012年AEFI信息管理系统监测到77例个案,县覆盖率92.86%,48 h内及时报告率为100.00%,48 h内及时调查率为100.00%,个案调查完整率达100.00%,0岁组占总数的45.70%,接种后1d内发生的多,占报告总数的74.03%,AE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71.40%,异常反应占18.10%,偶合症占9.71%,接种事故占1.30%.AEFI报告发生率居前五位的是卡介苗、百白破;麻腮风、麻风、乙肝.结论 AEFI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NIP疫苗首剂接种后1d内,是监测重点.

    作者:赵山平;赵桂萍;李季军;张婉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分离自老年患者的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

    目的 分析某院分离自老年患者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以建立获得性碳青霉烯酶流行监测体系.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临床分离自老年患者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并进行分析.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肠杆菌菌株进行改良Hodge试验.结果 该院3年间分离自老年患者的肠杆菌573株,以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为主占64.7%.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高的菌种是变形杆菌达24.5%,对美罗培南耐药率高的菌种是阴沟肠杆菌达12.9%.搜集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肠杆菌做改良Hodge试验阳性菌株13株,碳青霉烯酶检出率为2.2%.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自老年患者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总耐药率为8.9%,对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为6.1%,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菌种以变形杆菌和阴沟杆菌为主,碳青霉烯酶检出率为2.2%,因此应加强耐碳青霉烯酶的监测,控制防止交叉感染,减少避免耐药菌的产生的产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廖卫;王华;王瑞红;宋予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轻质萃取剂-溶剂去乳化分散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样中有机氯农药

    目的 采用密度小于水的轻质溶剂为萃取剂并结合溶剂去乳化技术,建立溶剂去乳化-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样中8种有机氯农药的方法.方法 以环己烷为萃取剂,将其与分散剂丙酮混合后,快速注入水样中,获得乳化体系;然后加入丙酮作为去乳化剂破坏乳化体系,无须离心使两相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环己烷)进行GC-MS分析.结果 考察了萃取剂、分散剂、去乳化剂的种类和体积、盐浓度、pH值等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工作曲线在0.050 μg/L~2.0 μg/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有机氯农药的检出限为0.032 μg/L~0.047μg/L.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3.0% ~ 102%,相对标准偏差为2.37%~4.86%.结论 本方法快速灵敏,有机溶剂消耗少,对环境友好,不仅适用于水中有机氯农药批量分析,也为实现其样品处理的自动化提供了技术和方法学支持.

    作者:陈潇;李妍;王宇;邹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04-2012年庆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庆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2年庆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9年间庆阳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8起,发病1 902例,死亡13例,罹患率4.46%,病死率0.68%.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30起)和中毒事件(14起)为主;事件分级以未分级事件(15起)和一般事件(25起)为主,无重大以上级别的事件发生.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34起),发生地点位于乡镇以下农村地区的有41起,占85.42%.结论 庆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防控重点应放在农村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

    作者:惠跃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1-2013年菏泽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对菏泽市2011-2013年水痘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水痘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策略.方法 对菏泽市2011-2013年水痘发病的地区、时间、年龄、职业分布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菏泽市2011-2013年共报告水痘病例1 515例,男963例,女552例,比例为1.74∶1.菏泽市所有县区2011-2013年各个月份均有水痘发病,发病数多的为牡丹区;全年各个月份均有发病,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发病曲线呈现“双峰”,分别出现在5-7月和11月-次年1月;发病数较多的年龄组依次为6岁、5岁、4岁、10岁、7岁、3岁和1岁;发病数较多的职业依次为散居儿童、学生和幼托儿童.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水痘疫情的主动监测,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其暴发流行,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作者:侯敏;刘景顺;于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液相芯片技术在人类传染病检测中的应用

    液相芯片技术是以不同荧光编码微球作为生物探针的载体,在悬浮液态体系中进行生物分子间的反应,以流式细胞术作为光学检测手段的生物芯片技术.它具有易操作、成本低、效率高、应用灵活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就液相芯片技术在传染病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宇平;陈永义;张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以医院为基础的不同亚型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亚型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脑卒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因首发脑卒中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和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246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差≤2岁的条件随机抽取同期在同院住院的非脑卒中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体重指数、吸烟率、体力活动强度、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发生率、收缩压、甘油三酯、TC、LDL均高于非脑卒中患者,而HDL低于非脑卒中患者(均P<0.05).多因素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缺血性脑卒中相对于非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别为体重指数、吸烟和高血压,HDL为保护性因素;出血性脑卒中相对于非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结论 体重指数大、吸烟、高血压和低HDL的病人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大,高血压的病人患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大.

    作者:刘辉;左群;陈首英;张宗光;蔡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燃煤电厂周围土壤中镉、铜、汞、硒的空间分布及其污染评价

    目的 通过对燃煤电厂周围土壤环境的调查,系统研究电厂周围土壤中Cd、Cu、Hg、Se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来评价其环境质量状况.结果 4种元素的含量均具有方向性,Cd、Hg、Se为南>西>东>北,而Cu则是南>西>北>东;垂直迁移能力为Cu>Cd>Se>Hg.结论 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为评价标准,该电厂周围的4个方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和Hg的污染较重;以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为评价标准,研究区域均属于中度污染等级.

    作者:刘青青;谢惠波;郎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浆中21种金属元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人血浆样品中21种金属元素的佳前处理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HNO3直接稀释、HNO3-H2O2水浴消解、HNO3-H2O2烘箱高温消解3种方法进行血浆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 血浆样品消解液中硝酸适浓度为6%;21种元素相关系数优于0.999,检出限为0.00100μg/L~1.52 μg/L; HNO3直接稀释、HNO3-H2O2水浴消解、HNO3-H2O2烘箱高温消解3种前处理方法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7.45% ~ 125.2%、77.45%~ 128.6%、82.27%~118.8%; RSD分别介于0.31%~7.7%、0.082%~9.3%、0.080%~ 3.8%之间.结论 HNO3-H2O2烘箱高温消解前处理方法操作简便、干扰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合应用于ICP-MS进行生物样本中多元素的测定及大样本分析.

    作者:党瑞;唐思思;李俊伟;朱金峰;王德才;管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中的风险与防范

    目的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杜绝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因素,探讨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建立防范风险制度,完善和实施防护流程,重视环境管理,加强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增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可有效减少职业伤害,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专科知识,参加防护知识和院感知识的培训,完善防范措施,有效减少了职业伤害,同时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得到了保障.

    作者:陈娇燕;陈英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大学生体育运动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体育运动卫生状况,为指导大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海南省4所高校共1 88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57.71%的大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69.67%的大学生体育运动时段选择不当,54.49%的大学生运动补液不科学,17.43%的大学生运动强度过大,51.67%的大学生对放松整理活动重视不够.结论 大学生体育运动卫生行为令人担忧,建议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体育卫生工作的力度,在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与指导工作,使大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卫生的体育运动习惯.

    作者:张新定;孙苗苗;周学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运动减肥的热点与展望——基于近10年文献的共词分析

    目的 检索国内运动减肥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我国运动减肥的研究热点.方法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检索来源,对相关的期刊论文进行检索,利用SATI软件对样本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和筛选,运用SPSS19.0输出研究现状的树状图和多维尺度图,共获得文献2 466篇,经过筛选后得到658篇文献作为终样本,选择41个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与多位尺度分析.结果 确定出研究主题的分布、关注热点,从而直观展示当前运动减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我国运动减肥发展的特征.结论 目前,对运动减肥的热点集中在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综合干预、有氧运动减肥的优化、运动减肥的机制探索以及代谢紊乱疾病异常群体运动治疗的探索.

    作者:李靖;李焕玉;孙国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河南省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实施模式研究

    目的 比较河南省不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模式,提出优化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的理论方案.方法 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开展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聚类,提取相关的关联范畴,寻找核心式类属,终形成不同的模式归属.从初筛完成数量、质量及经济学3方面对筛查模式进行评定,归纳筛查模式的优化策略.结果 本研究终形成基地医院单独完成型、基地医院与当地CDC合作型、基地医院介入少社区或乡镇医院主要承担型、基地医院主导社区乡镇医院具体实施型4个模式归属.模式综合评定得分高的为后一个,较低的为第一个.结论 河南省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优模式为基地医院主导社区乡镇医院具体实施型.提出的优化策略为:多部门共同参与、提高民众信任参与度、经费充裕、构建专职队伍.

    作者:吴越;张程达;王蒙;孟新;李媛媛;田丹丹;王连珂;张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