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浆中21种金属元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比较

党瑞;唐思思;李俊伟;朱金峰;王德才;管春梅

关键词:ICP-MS, 金属元素, 血浆
摘要:目的 探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人血浆样品中21种金属元素的佳前处理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HNO3直接稀释、HNO3-H2O2水浴消解、HNO3-H2O2烘箱高温消解3种方法进行血浆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 血浆样品消解液中硝酸适浓度为6%;21种元素相关系数优于0.999,检出限为0.00100μg/L~1.52 μg/L; HNO3直接稀释、HNO3-H2O2水浴消解、HNO3-H2O2烘箱高温消解3种前处理方法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7.45% ~ 125.2%、77.45%~ 128.6%、82.27%~118.8%; RSD分别介于0.31%~7.7%、0.082%~9.3%、0.080%~ 3.8%之间.结论 HNO3-H2O2烘箱高温消解前处理方法操作简便、干扰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合应用于ICP-MS进行生物样本中多元素的测定及大样本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9-2012年通化市手足口病季节性特征分析

    目的 掌握通化市手足口病的季节分布规律,为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通化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的季节性进行分析.结果 集中度M值为0.674;圆形分布法显示:r=0.67,α=210.67°,s=51.28°,高峰期(-α±s)=(159.39°,261.95°);经Raleigh;test检验,P<0.001.结论 通化市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9月下旬.

    作者:卢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1-2013年菏泽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对菏泽市2011-2013年水痘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水痘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策略.方法 对菏泽市2011-2013年水痘发病的地区、时间、年龄、职业分布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菏泽市2011-2013年共报告水痘病例1 515例,男963例,女552例,比例为1.74∶1.菏泽市所有县区2011-2013年各个月份均有水痘发病,发病数多的为牡丹区;全年各个月份均有发病,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发病曲线呈现“双峰”,分别出现在5-7月和11月-次年1月;发病数较多的年龄组依次为6岁、5岁、4岁、10岁、7岁、3岁和1岁;发病数较多的职业依次为散居儿童、学生和幼托儿童.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水痘疫情的主动监测,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其暴发流行,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作者:侯敏;刘景顺;于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城乡参保和参合居民住院医疗费用与住院时间的相关分析

    目的 比较城乡参保和参合居民住院医疗费用差异,分析住院医疗费用与住院时间的关系,为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某县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参保和参合居民住院患者,运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住院医疗费用,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住院医疗费用与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 参保居民平均住院费用(2 069.77元)高于参合居民平均住院费用(1 936.11元),平均住院日(10.25 d)大于参合患者平均住院日(8.13 d)(P<0.05);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用及个人支付费用和统筹支付费用均与住院时间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及支付方式,减少住院时间,能有效减少各项住院医疗费用.

    作者:肖倩;武晓猛;周文国;杨瑞成;陈会新;计阿丹;肖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燃煤电厂周围土壤中镉、铜、汞、硒的空间分布及其污染评价

    目的 通过对燃煤电厂周围土壤环境的调查,系统研究电厂周围土壤中Cd、Cu、Hg、Se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来评价其环境质量状况.结果 4种元素的含量均具有方向性,Cd、Hg、Se为南>西>东>北,而Cu则是南>西>北>东;垂直迁移能力为Cu>Cd>Se>Hg.结论 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为评价标准,该电厂周围的4个方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和Hg的污染较重;以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为评价标准,研究区域均属于中度污染等级.

    作者:刘青青;谢惠波;郎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08-2013年四川省泸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泸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质量.方法 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信息进行评估和整理,并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泸州市2008-2013年报告的AEFI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泸州市2008-2013年共报告AEFI病例461例,其中一般反应388例占84.16%,异常反应45例占9.76%,偶合症26例占5.64%,接种事故和心因性反应各1例分别占0.22%.涉及疫苗28种,23价肺炎疫苗发生率高为2.75/万.全市AEFI病例48 h内及时报告率为96.53%,48 h内调查率均为100.00%.AEFI病例在24 h内发生的多(396例),占85.99%.结论 泸州市2008-2013年AEFI监测系统运行质量逐年提高,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较高.选用免疫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疫苗,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可减少AEFI病例的发生.应完善城乡二级网络,提高AEFI病例报告的灵敏度,做到及时发现和报告,并妥善处置.

    作者:吴晓燕;何文林;刘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33例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分析

    目的 根据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病种、科室分布等,探讨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通过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统计该时间段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及科室分布.结果 通过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近2年间的27 406人次手术病例的统计分析,其中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病例有133例,发生率为0.49%;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有术后活动性出血33例,占24.81%,术后切口裂开30例,占22.56%,手术损伤、吻合口瘘及补充手术各11例,各占8.27%.结论 规范非计划再次手术,提高各级医师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重视程度,有利于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韩晓梅;张雪娟;张晓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东营市HPV流行和致病情况研究指导预防性疫苗开发和引进

    目的 通过检测和统计东营市HPV各亚型在健康人群和宫颈疾病患者中的流行情况,指导当地HPV预防性疫苗的开发和引进.方法 留取健康体检妇女以及各级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基因导流杂交技术检测21种HPV亚型,统计HPV各亚型在健康人群和宫颈疾病患者中的流行情况,分析当地开发和引进预防性HPV疫苗时所应重点选择的亚型.结果 在6 401例健康体检人群中,HPV总感染率为15.11% (967/6401),检出HPV 1145株,各HPV亚型感染所占比例排名靠前依次为16型(23.23%)、52型(16.68%)、58型(10.22%)、53型(9.34%)、33型(6.29%)、18型(5.94%);在166例HPV感染的CIN Ⅰ~Ⅱ患者中检出HPV亚型198株,各HPV亚型感染所占比例排名靠前依次为16型(18.37%)、58型(14.29%)、31型(14.29%)、52 (10.20%)、18型(9.18%)、68型(8.16%);在31例HPV感染的≥CINⅢ患者中检出HPV亚型38株,各HPV亚型感染所占比例排名靠前依次为16型(36.84%)、31型(18.42%)、58型(15.79%)、18型(10.52%)、68型(7.89%)、33型(5.26%).结论 因HPV亚型的流行存在地域性,且各亚型的致病能力不同,所以各地区应综合考虑以上两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引进HPV疫苗.就东营市而言,如果以全面降低人群HPV感染为主要目的,应考虑开发和引进以16、52、58和53型为主的HPV四联预防性疫苗,可降低59.47%的HPV人群感染;如果以降低宫颈癌变为主要目的,应考虑开发和引进以16、31、58和18型为主的HPV四联预防性疫苗,可降低81.57%CINⅢ以上宫颈病变的发生.

    作者:朱新兴;吴红光;刘文圣;殷立奎;孙学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感染评分对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情况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感染可能性评分对预测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0月期间,某院血液内科明确诊断为急性或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将入组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BSI组)及非感染组,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IPS评分,比较BSI组及非感染组IPS评分的差异.同时,根据文献中提出的IPS评分界值(13分),以BSI的诊断为金标准,进行IPS评分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估.结果 BSI组IPS评分为(15.2±2.9)分,非感染组IPS评分为(11.5±2.1)分,2组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SI组IPS评分高于非感染组(t=4.775,P<0.001).IPS评分真阳性7例,真阴性54例,假阳性19例,假阴性2例,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73.97%,阳性预测值为26.90%,假阳性率为26.03%,假阴性率为2.22%,阴性预测值为96.40%,一致率为74.40%,正确指数为51.75%.结论 感染可能性评分可以作为预测患者血流感染的工具,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能够为今后针对性的预防患者血流感染提供参考.

    作者:段丽娟;杨如玉;李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都匀市某乡镇中心校一起B型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及流行病特征,分析开展措施的效果,为预防控制流感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起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采样检测结果分析.结果 该校此次流感暴发疫情罹患率为9.1%,无重症及死亡病例,采集10份病例的咽拭子均分离出B型流感病毒毒株.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认定此次疫情为一起B型流感暴发疫情.提高聚集性病例的诊断和报病意识,及时隔离传染源,开展健康教育,接种疫苗等综合措施,是预防控制流感暴发流行的关键.

    作者:张琪;王海波;王圣波;赵芳;鄂生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0-2012年某医院神经外科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2010-2012年某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神经外科患者感染的379株非重复病原菌,数据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到的379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7.57%,革兰阳性球菌占18.73%,真菌占3.69%.分离率前五位的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其构成比分别为:16.89%、16.36%、13.72%、12.40%、6.86%;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61.54%.检出病原菌的标本中以痰液为主,占93.4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和糖肽类抗生素的敏感率为100.00%,而对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唑林、青霉素等药物的耐药率均>80%.4种主要革兰阴性杆菌除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小于50%外,对其他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80%.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且耐药现象较严重.临床应重视细菌培养特别是血培养标本的送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郑绍同;李红林;金孝东;付启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Notch受体的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Notch信号通路的两种受体Notch1和Notch2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 采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新鲜空腹抗凝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Notch 1、Notch 2.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Notch 1、Notch2测定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tch受体在慢性丙型肝炎中明显升高,且转氨酶越高,Notch受体检测水平越高,Notch受体与慢性丙型肝炎存在相关性.

    作者:郭连峰;邱雷;李娜;杜红丽;张建东;曾瑞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致病性李斯特菌毒力因子蛋白组学及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单增李斯特菌与绵羊李斯特菌是李斯特菌属中具有致病性的两个菌种,均能在胞内繁殖,可以作为疫苗载体构建疫苗.但它们在宿主范围和致病力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两者在疫苗学和免疫学领域的应用不尽相同.从分子层面上看,两种菌独特的病原学特点与各自的主要毒力因子蛋白及相关毒力基因的差异有关.分析比较两者的毒力因子蛋白及基因,对两菌进一步在疫苗学上的应用很有必要.本文特对单增李斯特菌与绵羊李斯特菌毒力因子蛋白组学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梦莹;蒲启康;任晨艳;汪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3675例体检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及其与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桂林市13 675例体检者高尿酸血症(HUA)的检出率,探讨HUA与体重指数(BMI)、血脂及空腹血糖(FB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1年某院体检中心有完整尿酸(UA)、BMI、FBG、血脂资料的13 675例体检者的体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HUA的检出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血脂及空腹血糖(FBG)之间的关系.结果 (1) HUA的总体检出率为18.7%,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24.0%、11.60%,P<0.01).HUA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呈现递增趋势(P<0.01).男女性人群HUA检出率高的年龄段分别分布在30岁~(26.30%)和70岁~组(25.60%). (2)高尿酸组的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BG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尿酸组(P<0.01). (3)高TG、高LDL-C、高HDL-C、BMI超标、男性对HUA的风险度OR值(95%CI)分别为2.30(2.05~ 2.57)、1.29 (1.13~ 1.46)、0.85 (0.75 ~0.96)、2.52 (2.27~2.79)、1.73 (1.56~1.91).结论 桂林市13 675例体检者HUA的检出率较高;BMI超标、高TG、高LDL-C、男性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HDL-C是HUA的保护因素.

    作者:卢雪婷;于祥远;秦林原;张瑛;余红平;秦胜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浆中21种金属元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人血浆样品中21种金属元素的佳前处理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HNO3直接稀释、HNO3-H2O2水浴消解、HNO3-H2O2烘箱高温消解3种方法进行血浆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 血浆样品消解液中硝酸适浓度为6%;21种元素相关系数优于0.999,检出限为0.00100μg/L~1.52 μg/L; HNO3直接稀释、HNO3-H2O2水浴消解、HNO3-H2O2烘箱高温消解3种前处理方法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7.45% ~ 125.2%、77.45%~ 128.6%、82.27%~118.8%; RSD分别介于0.31%~7.7%、0.082%~9.3%、0.080%~ 3.8%之间.结论 HNO3-H2O2烘箱高温消解前处理方法操作简便、干扰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合应用于ICP-MS进行生物样本中多元素的测定及大样本分析.

    作者:党瑞;唐思思;李俊伟;朱金峰;王德才;管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ADAM33基因T1、V4位点多态性同哮喘易感性的Meta分析

    目的 利用Meta分析探讨ADAM33基因T1、V4多态性位点与哮喘易感性关系.方法 检索EMBASE,Medline,springerlink,CNKI,万方,收集研究ADAM33基因T1、V4多态性位点与哮喘易感性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利用Revman5.0软件和STATA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总计纳入14篇文献进行研究,累计病例和对照数各自分别为2479、3 577例和2 760、4 205例.哮喘组和对照组ADAM33基因T1、V4多态性位点的突变基因型频率同野生型纯合子基因型频率的比值比(OR)的合并OR值分别为1.10 (95%CI:0.86~1.41)和1.38(95%CI:1.12~1.70).亚组分析认为,ADAM33基因的T1多态性位点的变异对我国人群具有增加患哮喘的风险,ADAM33基因的V4多态性位点的变异对我国及其他亚洲人群具有增加患哮喘的风险,但对于欧美洲人群而言,均不具有增加患哮喘的风险.Egger线性回归分析提示ADAM33基因型相关文献没有发表偏倚.结论 ADAM33基因V4多态性位点具有增加患哮喘的风险,但T1多态性位点与哮喘易感性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魏龙;方红伟;秦勇;徐月清;李峰;王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盐城市婴幼儿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及母传抗体降低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 了解盐城市手足口病发病强度,测定新生儿EV71、CVA16的母传抗体水平,研究其对手足口病易感性的影响,为手足口病预防及制定疫苗使用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本市4个县(区)669名新生儿脐带血标本,进行EV71、CVA16中和抗体水平测定,2011年10月对队列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统计不同年龄别发病率,分析母传抗体水平及其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盐城市0~、1~、2岁~儿童年龄别发病率分别为2.10%、6.43%和5.98%,0岁~组发病率低,经卡方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和CVA16母传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97%和12.86%,EV71母传抗体水平高于CVA16母传抗体水平,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母传抗体阴性组手足口病发病率为16.28%,阳性组为8.16%;EV71母传抗体阳性和阴性的12月内新生儿,EV71发病率分别为0.68%和2.49%,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城市婴幼儿手足口病呈高强度流行,EV71母传抗体水平越高对于婴儿的保护性越强,1岁后保护性逐渐下降,12个月左右注射EV71手足口疫苗具有较好的保护性.

    作者:张红军;姜仁杰;陈树霞;杨志俊;李长城;徐士林;梁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鼠簕醇提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及护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老鼠簕醇提物(Elcohol Extract of Acanthus ilicifolius L.,EEA)治疗鸭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60只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麻鸭随机分为5组:EEA低、中、高剂量组、阿昔洛韦(ACV)组和模型对照组.另设1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连续给药14d.用FQ-PCR法检测治疗前(TD)、用药后d 7(T7)、d 14 (T14)及停止治疗后d 5 (P5)血清中DHBV DNA的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中DHBsAg、DHBeAg的OD值,同时检测血清AST、ALT,后取肝脏做病理检查.结果 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AIL)各剂量组血清DHBV DNA水平、DHBsAg及DHBeAg OD值均未显著降低(P>0.05).高、中剂量EEA能显著降低ALT活性(P<0.05);高剂量EEA显著降低AST活性(P<0.01)及显著改善肝脏病理作用(P<0.001).结论 高剂量EEA对肝功能及肝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未发现EEA有抗鸭乙肝病毒作用.

    作者:沐小敏;韦朋海;徐斌;苏齐鉴;韦金露;杨彦;覃斌;谢志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轻质萃取剂-溶剂去乳化分散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样中有机氯农药

    目的 采用密度小于水的轻质溶剂为萃取剂并结合溶剂去乳化技术,建立溶剂去乳化-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样中8种有机氯农药的方法.方法 以环己烷为萃取剂,将其与分散剂丙酮混合后,快速注入水样中,获得乳化体系;然后加入丙酮作为去乳化剂破坏乳化体系,无须离心使两相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环己烷)进行GC-MS分析.结果 考察了萃取剂、分散剂、去乳化剂的种类和体积、盐浓度、pH值等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工作曲线在0.050 μg/L~2.0 μg/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有机氯农药的检出限为0.032 μg/L~0.047μg/L.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3.0% ~ 102%,相对标准偏差为2.37%~4.86%.结论 本方法快速灵敏,有机溶剂消耗少,对环境友好,不仅适用于水中有机氯农药批量分析,也为实现其样品处理的自动化提供了技术和方法学支持.

    作者:陈潇;李妍;王宇;邹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科肿瘤患者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某院妇科肿瘤患者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于该院住院的妇科肿瘤患者143例纳入,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后接受手术治疗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入组的143名患者进行评估,根据SAS标准分对患者进行分组,≥50分者判定为有焦虑症状,作为焦虑组,SAS<50分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焦虑组及对照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手术方式、经济水平等几方面的差异.结果 焦虑组患者SAS评分为(61.3±7.5)分,对照组为(40.6±5.7)分,2组患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5,P<0.001).焦虑组与对照组相比,2组患者间疾病类型、手术方式、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恶性肿瘤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根治手术者所占比例较高,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元者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患病的严重程度、是否采取保守治疗以及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是造成妇科肿瘤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今后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以上因素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作者:王彩霞;徐芬;胡晴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急腹症感染预测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急腹症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发现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急腹症患者感染的关系,从而评价血清降钙素原在急腹症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某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间,腹部外科急诊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将研究对象分为急腹症感染组38例及非感染组40例.对调查对象分别于入院时、入院d3、入院7d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分析感染组、对照组PCT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及差异.结果 感染组入院时血清PCT值为(1.78±1.12) ng/ml,入院d3为(1.41± 0.77) ng/ml,入院d7为(1.03±0.48) ng/ml;非感染组入院时血清PCT值为(0.74±0.22) ng/ml,入院d3为(0.65 ±0.12) ng/ml,入院d7为(0.59±0.11) ng/ml.在各时点感染组血清PCT值均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PCT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12,P<0.01).结论 监测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急腹症患者感染的预测及判断指标,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