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洪艳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组)血清PCT检测结果,并与我院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PCT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PCT水平及血清PCT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血清PCT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急性发作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诊治中检测PCT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丽;钟富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宫颈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的全麻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阻滞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切皮、探查以及拔气管导管时的临床血流动力。结果经比较得知,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双异丙酚、芬太尼、维库罗宁的用量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拔气管导管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切皮、探查以及拔气管导管时的临床血流动力存在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宫颈癌,术后镇痛效果好。患者满意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泽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LCP钢板在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C型骨折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C型骨折患者35例,男23例,女12例,AO分型C1型14例,C2型14例,C3型7例。将所有患者均使用LCP钢板治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按照JAKIM评分系统评估[1]优19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8.5%;本组病例无血管、神经、肌腱损伤。结论所以使用斜T或T型LCP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提供充分稳定性,具有创伤小、安全高等特点,能早期活动,加速骨折的愈合,提高骨折愈合率,手术并发症少,在治疗C型骨折的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泓成;韦仁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2015年6月22日,大石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金桥防保站报告,该镇李屯村发生1例疑似狂犬病病例,接到报告后我中心主任与该村村医沟通后,立即上报市卫生局并与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到患者家中开展调查。现将患者流调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姜宏;王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通过测定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等肺功能指标,探讨其在COPD诊断及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主要是对我院2013~2015年COPD缓解期的100例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实验,比较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FEF 25%~FEF 75%)、50%及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V50、V25)等指标的阳性率。从而了解小气道功能指标在COPD诊断及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比较除(CC/TLC)和Viso-V无变化外,其余各项均呈有意义改变(<0.05,<0.01)。结论小气道病变是COPD患者阻力增加的主要因素,小气道功能指标对COPD诊断及评估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及早期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光琴;常琦;路雪梅;刘贵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经关节镜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并调查分析术后引发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关节镜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依据患者受伤至手术治疗时间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6月内组(n=36)以及12月内组(n=30)。采取多因素分析法调查术后疼痛危险因素。结果对比两组手术前Lyscholm评分无显著差异(>0.05),两组治疗后Lyscholm评分较之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对比两组术后Lyscholm评分结果具有明显差异(<0.05)。年龄高、负重时间长、未接受冷敷治疗等是导致术后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经关节镜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疗半月板损伤疗效较佳,尽早进行手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术后疼痛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据此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张建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改善心理状况和护理质量的临床分析。方法将276例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改善心理状况和护理质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56例对照组患者中腹胀13例、腹痛9例,其他10例,不良反应率为19.87%,生命体征稳定者150例,稳定率96.15%,患者满意85例,满意度一般56例,满意率为90.38%,治疗的总有效132例,总有效率为84.61%,明显低于120例观察组患者中14腹胀6例、腹痛3例,其他5例,不良反应率为11.67%,生命体征稳定者116例,稳定率96.67%,患者满意51例,满意度一般66例,满意率为97.50%,治疗的总有效115例,总有效率为95.83%(<0.05)。结论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实施实施舒适护理改善心理状况和护理质量的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李宇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两组,均实施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蓝光照射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儿睡眠时间及胆红素日均下降值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0.05);干预组依从率的90%高于对照组的66.7%,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提高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及预后,对患儿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彩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医用三氧皮下注射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47例(72处)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40处),对照组22例(32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伤口,0.1%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无菌纱布包扎处理,1次/d。观察组:伤口处理同对照组,局部三氧气体皮下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全身治疗和护理方法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疮面愈合程度和创面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疮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氧皮下注射治疗压疮效果确切。
作者:谢春红;薛莲;董云凤;徐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与降栓酶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我院将10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1例。常规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而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48/51);常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59%(36/51)。且治疗后患者的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效果优于常规组(<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运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其效果优于奥扎格雷钠单独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相对较低,效果确切。
作者:邓永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和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50例ASAⅠ~Ⅱ级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组各50例。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成功后10min,Ⅰ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0μg/kg静脉泵注10min,后给予维持量0.3μg/(kg·h);Ⅱ组静注丙泊酚0.5mg/kg,继以微泵静注丙泊酚3mg/(kg·h);Ⅲ组给予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0μg/kg静脉泵注10min和丙泊酚0.5mg/kg,后给予右美托咪啶维持量0.3μg/(kg·h)和丙泊酚3mg/(kg·h)。比较三组用药后各时点的循环、呼吸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VAS。结果Ⅰ、Ⅲ组T2~T4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Ⅱ组,<0.05。Ⅲ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快于Ⅰ、Ⅱ组,<0.05。3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严重低血压、严重低心率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小剂量丙泊酚能够快速镇静、镇痛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小,辅助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安全性较好。
作者:冯毅承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3~2015年对我院手术室采取多项手卫生干预措施,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各年度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9.55%、62.135和65.16%,呈逐步增升高趋势(2=10.018,=0.002);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13、1.48和1.06,呈逐渐下降趋势(2=82.377,<0.001);2015年共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指征2029例次,实际手卫生1322例次,手卫生依从率为65.16%;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显著低于护士,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97 vs 65.97,2=5.241,<0.05);不同时刻的手卫生中,操作前(接触患者之前和无菌操作前)与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的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后及脱手套后)的依从率为57.54、67.4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354,<0.01),接触患者之前的手卫生依从率为低(41.32%),接触患者的体液后的依从率为高(76.47%)。结论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明显,说明改善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很大帮助。
作者:沈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一共有11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优质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剖宫产术产妇采取优质护理,可以使手术以后疼痛明显减轻,使止痛剂应用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锦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水平的影响,为社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加入我院“糖友俱乐部”并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参加俱乐部常规活动,2次/月,60 min/次,共6次讲座。研究组在参加俱乐部常规活动的基础上由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小组利用“微信平台”对其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行为互动教育。教育时间为3个月。教育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和血糖值来评定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影响效果。结果教育前两组患者ESCA、HPLP、血糖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教育后,研究组ESCA、HPLP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稳定病情,对糖尿病的防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臧海峡;李红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为基础性的专业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必须重视这一门学科教学。尤其是在教育面临着改革的背景下,其教育改革工作更应当成为中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医学院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措施。
作者:杨小红;程率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我院发生的两例维生素K1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提出对策。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维生素K1注射液特点及发生不良反应患儿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为药物的滴速、给药途径、助溶剂、个体差异、贮存条件等。结论儿童应严格按适应症给药,尽可能选择肌注给药或深部皮下注射给药;增加对维生素K1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的警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总结在临床使用维生素K1时的注意事项,以便为临床医师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任丹阳;李仁秋;孙建明;郭品;普明;李惠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实施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5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增加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6.7%,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6.3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液透析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低血压发生,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值得各大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良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调查湖南西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自制的湖南西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调查问卷,便利选取湖南西部民族地区20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湖南西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调查200例留守儿童,其中男性91例,女性109例;年龄分布为9~15岁,中位年龄12.8岁,苗族留守儿童占99人(49.5%),土家族占71人(35.5%)。在这些留守儿童里面父母双方外出的占128人(64.0%),父母外出时间在3~8年的131人(65.5%),看护人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145人(72.5%),看护人年龄>60的为128人(64.0%),受教育水平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7人(43.5%),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总评分为(150.4±27.55)分。结论应加强教师关怀、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为西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让其更好的适应社会。
作者:谢旺;楚婷;钟纪兴;付艳;卢灵美;吴州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及术后恢复情况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及术中均给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在围手术期各时间点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停药至睁眼时间、拔出喉罩时间以及拔管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HR在麻醉诱导前(T1)~拔出喉罩后1min(T6)时刻与给药前(T0)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HR在T1时刻较T0时刻明显升高,且在T1~T6时刻均明显高于研究组(<0.05)。研究组患者MAP在置入喉罩前(T2)、置入喉罩后1min(T3)时刻较T0时刻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在手术开始时(T4)时刻后对照组MAP突然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研究组(<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停药至睁眼时间及拔出喉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患者拔管时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DEX)辅助麻醉,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苏醒时间。
作者:倪立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患者术前等待期间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进入手术室后等待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音乐疗法,根据个人爱好选择音乐,倾听15 min。两组患者分别在进入手术间后和15 min后测量生命体征及焦虑程度。结果进行音乐疗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05);患者收缩压实验组较对照组低(<0.05),舒张压无明显差异(>0.05);心率降低(<0.05);呼吸无显著差异(>0.05)。结论通过对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患者进行音乐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等待期间的焦虑情绪,还可以使收缩压降低、心率减慢。
作者:王素婵;王玉玲;边祥博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