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COPD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

夏光琴;常琦;路雪梅;刘贵芝

关键词:小气道肺功能指标, COPD,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等肺功能指标,探讨其在COPD诊断及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主要是对我院2013~2015年COPD缓解期的100例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实验,比较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FEF 25%~FEF 75%)、50%及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V50、V25)等指标的阳性率。从而了解小气道功能指标在COPD诊断及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比较除(CC/TLC)和Viso-V无变化外,其余各项均呈有意义改变(<0.05,<0.01)。结论小气道病变是COPD患者阻力增加的主要因素,小气道功能指标对COPD诊断及评估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及早期的诊断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士的继续教育

    护理在职教育是指经过学校规范化专业培训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的护理学教育。目的是使护理技术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护士继续教育的背景与依据、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对策以及影响继续教育的因素。

    作者:何清莲;任翠蓉;李瑞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扩张型心脏病并心力衰竭中的运用探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扩张型心脏病并心力衰竭中运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1年内再住院率、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少,<0.05。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0.05。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效果,可在扩张型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推广运用。

    作者:张红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新型抗精神病药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增效作用

    新型抗精神病药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被临床学者应用在治疗抑郁症中,对单纯使用抗抑郁药无应答的患者起到增效作用,在临床工作中为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可使用方案。

    作者:王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手术体位安全问题及干预措施

    手术体位是指患者在手术进行时的卧式,由手术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作三部分组成[1]。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性质和手术类型来决定的,不同的手术需要患者采取不同体位。常见的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膀胱截石位等。正确的手术体位可以使手术视野充分暴露,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不恰当的手术体位会对手术进展产生阻碍,影响患者呼吸循环,容易出现肢体受压,造成神经损伤,导致压疮等并发症。

    作者:殷锐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进入21世纪以后,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女性常见的癌症(占23.0%)和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14.0%)[1]。腋窝淋巴结的状态是乳腺癌预后重要的因素之一。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长期以来一直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对临床分期、判断预后、指导术后治疗和防止局部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然而,ALND也是引起术后伤口感染、皮肤感觉异常、臂丛神经损伤、淋巴水肿、患肢麻木疼痛、上肢活动范围受限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至今难以有效解决。

    作者:姜皖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2014年1月~8月在我院肿瘤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癌痛患者中筛选出55例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9月~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44例癌痛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癌痛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疼痛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结癌痛缓解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癌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很大的减轻,且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也更高,<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行,能够有效的缓解癌痛,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令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结果更加满意。因此,临床护理路径值得在癌痛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予波;彭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遂宁市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遂宁市2015年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特征,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遂宁市2015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遂宁市2015年共报告病例2648例,发病率为80.51/10万,重症病例11例,无死亡病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53:1,发病有一定季节性,主要发病高峰为9~12月,其次为5~7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97.17%);实验室共检测手足口病标本233份,检出阳性标本50份,其中EV71阳性19份,Cox A16阳性6份,其他肠道病毒25份。结论对严峻的射洪县、船山区、大英县要加大力度,切实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牟艳;周根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的现状。方法采用护生职业成熟度调查问卷对我校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自信得分低。结论应针对本科护生特点,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职业成熟度。

    作者:杨青建;田建丽;辛小林;张雷;任忠敏;王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中药复方治疗气虚痰阻型乳腺癌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临床观察

    目的:对中药复方治疗气虚痰阻型乳腺癌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探讨。方法以中药复方香砂六君子合橘皮竹茹汤治疗气虚痰阻型乳腺癌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40例,并设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毒副反应、两组化疗后第1、5 d恶心,呕吐缓解程度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2.5%,对照组为70%(<0.05);化疗第1 d两组呕吐及腹胀、纳差等副反应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50%(<0.05);化疗第5 d两组呕吐及腹胀、纳差等副反应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0%(<0.05)。结论该药配合化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胃肠道反应,其通过健脾利湿,理气和胃,改善胃肠道的内分泌功能,并且调节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减轻胃肠道反应的目的。

    作者:何健飞;阮兴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深入探讨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中,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及总胆汁酸指标上比较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0.05),皮肤瘙痒评分、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早产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治疗中,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何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实践为主的教学在高职《社区营养》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索实践为主体的教学在高职营养学生《社区营养》教学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让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查找相关资料,对社区居民进行膳食调查和评估、对居民做营养相关性疾病和不同人群的营养指导,撰写相关论文。结果通过教学,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与人沟通、膳食调查、团队合作和写作等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对《社区营养》的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结论根据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点,以加强实践为主体的教学,在高职营养学生《社区营养》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110例急性左心衰竭救治研究报告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佳的救治方疗。方法把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接诊收治的11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的急救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实行急诊救治后,记录两组患者自发病开始到救治的时间,并观察其病情发展变化和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自发病-救治的时间,其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4h的死亡率为6.45%有效率高达93.5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19.35%,总有效率为80.6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急救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刘洪艳;胥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青春期卵巢非妊娠性绒癌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青春期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卵巢原发性非妊娠性绒癌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青春期卵巢非妊娠性绒癌与生育期成人绒癌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相似,免疫表型:CK、CK7、CK8/18、β-HCG、HLA-G、PLAP均阳性,CD99、HpL、α-inhibin阴性。结论青春期绒癌与妊娠无关,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发病率极低,组织形态学、血清学检测联合免疫组织化学可获得明确诊断,手术切除瘤体后多药联合化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邢荣格;周玮玮;张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手术治疗情况。结果随访2~3个月,本组60例患者中优39例(65.00%),良14例(23.33%),合格7例(11.67%),差0例(0.00%),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33%;骨折均于术后6~8w愈合;60例患者均无肱骨头坏死,其中2例(3.33%)出现皮肤感染,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复位解剖,促进骨折愈合,且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夏树斌;黄文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手外伤术后康复治疗进展

    在手外伤术后的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手外伤通常指患者受到意外创伤,比如,刺伤、锐器伤、钝器伤、挤压伤和火器伤等[1],导致手部皮肤开裂出血、缺失、肌肉损伤、骨折等伤害[2]。手外伤手术目前已成为常见外科手术之一,在欧美地区占据急诊外科手术的15%~28%,国内虽然相关报道比较少,但是据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数据显示,手外伤在急诊创伤中的份额占到26.8%,开放性损伤达63.0%[3]。另外,虽然手外伤通常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是患者术后往往会感到强烈的疼痛,,而且由于手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手外伤术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上,患者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2],所以选择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法,减轻手外伤患者的疼痛,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孙泉;李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微信在风湿免疫科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探讨微信在风湿免疫科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的同时,利用微信对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按时复诊率、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科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应用微信能让患者的按时复诊率和遵医嘱率显著提高,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万京梅;佟琳琰;玄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8豫和97.7豫,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4.9和79.1豫。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配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瑄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临床药学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干预的有效性

    目的:对我院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服药依从性对临床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进行编号。1~100号患者为药学组,101~200号为对照组。药学组运用药物治疗和服药干预,而对照组仅仅进行药物治疗。通过对比这两组患者在诊断前、诊断期间,以及复诊后6个月和1年期间的患者病情,来研究抑郁症患者服药依存性干预的有效性。并研究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结果忽略患者在就诊之前的服药干预(>0.05)。药学组的服药性依存性由于服药干预高于对照组。药学组在诊断期间,尤其是复诊1年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抑郁症的服药依存性与患者的康复有关,服药依存性越高对改善患者病情越有帮助,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刘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浅谈二次剖宫产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二次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工行择期二次剖宫产术125例,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总结护理结局。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2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结论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朱春亚;傅素英;郑志琴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126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126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病变部位与性质、心电图、心肌酶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脑出血并发CCS的发病率(51.0%)明显高于脑梗死(19.5%),且好发于基底节及丘脑,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生变化,包括14例(41.2%)Q-T期延长,30例(88.2%)心律失常,21例(61.8%)ECG缺血性变化,同时,心肌酶谱在脑卒中后48小时内异常升高。结论急性脑卒中可诱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危害心脏,随着病情的加重体内心肌酶增多,且ECG缺血性改变越严重。

    作者:罗章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