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护士的继续教育

何清莲;任翠蓉;李瑞华

关键词:护士, 继续教育
摘要:护理在职教育是指经过学校规范化专业培训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的护理学教育。目的是使护理技术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护士继续教育的背景与依据、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对策以及影响继续教育的因素。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肝囊肿行腹腔镜开窗引流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2011年12月~2014年12月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结果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0 min。术后平均住院4.5 d,1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瘘,术后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1个月后愈合,其他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且安全可行。

    作者:陈思瑞;彭永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研究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目前治疗转移性骨肿瘤常用的方法,包括脊柱转移性肿瘤,血管瘤等,两者均有具有快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还具有改善后凸畸形的作用。本文就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相关背景、适应症及禁忌症、治疗效果、骨水泥的量与疼痛缓解关系、椎体高度恢复、并发症、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王孝林;罗小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临床常见继发性贫血的ICD-10编码探讨

    贫血是临床常见的诊断,内科常见的症状,可以由造血器官引起,也可能继发于其他系统疾病。贫血的诊断包括病因的诊断[1],临床医生把继发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统称为继发性贫血[2]。我们遇到继发性贫血的诊断时,不能笼统地编码为D64.9,应认真阅读病案,了解继发于何种原因,应给予相应的准确编码。编码人员必须要熟知引起贫血原因,贫血会出现哪些临床症状和体征,贫血应该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编码人员还需要对病案首页认真阅读,审阅病历中的病情记录和病史记录,以便于对贫血进行正确的编码。笔者列举了工作中遇到的常见的继发性贫血实例,旨在探讨当编码员看到病案首页“贫血”的诊断时,如何依据其他诊断或病案中的其他信息(检验报告、病程描述等),将贫血予以准确的分类编码。

    作者:李寿玲;张雪娟;曾建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

    目的:深入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5.00%(3/60),高危因素具体包括:前次分娩有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史、剖宫产史以及流产次数为2次或2次以上;通过保守治疗采取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成功率为100.00%。结论针对有剖宫产史或多次流产史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应重视并发胎盘植入;在治疗上无论是保守性治疗还是子宫切除都有相应的临床价值。

    作者:向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我院基层党支部实行积分制考核的方案设计与实践

    以往我们对支部工作的考核存在一些问题: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系统、内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学,这往往导致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不足。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把积分制管理引入对支部的考核工作中,使支部工作在客观的数据面前变得清晰可见。在考核体系的设计中,我们将支部工作分为三个层级: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党员个人,建立了客观、有效的三级指标和评价体系,采取一年一考、一年一评、一年一奖的形式对支部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在支部书记的群体内形成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自激励机制。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降低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品管圈的手法及步骤进行持续改进,比较活动前后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活动前的37.78%降低至活动后的1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并且改善了患者对留置针的认知,使留置针的使用得到推广。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的降低了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留置针的使用率,减少了一次钢针的使用。

    作者:宋进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及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AO分型中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2010年10月对49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取锁定钢板(A组)及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固定(B组),根据骨缺损情况适当植骨。分别采用VAS评分、改良Gartland和Werley(GW)评分和Batra放射学评分比较两组效果差异。结果随访时间8~26月,平均12.3月。骨折愈合时间3~6月,平均4.2月。A组24例,GW评分:优16例、良4例、可4例;Batra放射学评分:优14例、良8例、可2例。 B组25例:GW评分:优22例、良3例;Batra放射学评分:优23例、良2例。结论对C3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方法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单纯锁定钢板固定,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钢板能取得更高的解剖复位率及临床优良率。

    作者:蒋允昌;冯虎;袁峰;郭开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从而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采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的990例患者,按照诊断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终选出125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的发生率为12.63%,的主要原因有气道损伤、感染、不规范用药、基础疾病、营养不良以及卧姿不当等。结论通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对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古丽给娜·莫亥台;阿依努尔·阿不都克里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浅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及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NICU(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方法以我院NICU在2014年7月~2014年12月的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由责任组长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并实施相对应的护理风险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为减少相关的护理风险在NICU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根因分析,不断探讨,制定可行的对策措施,提高科室安全管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陈仁花;李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血液透析护理的风险管理有效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护理的风险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共9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法。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比较服务满意度与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35.56%。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服务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64.44%。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于血液透析中合理运用风险管理法,可减少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医用三氧皮下注射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医用三氧皮下注射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47例(72处)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40处),对照组22例(32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伤口,0.1%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无菌纱布包扎处理,1次/d。观察组:伤口处理同对照组,局部三氧气体皮下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全身治疗和护理方法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疮面愈合程度和创面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疮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氧皮下注射治疗压疮效果确切。

    作者:谢春红;薛莲;董云凤;徐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探讨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为基础性的专业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必须重视这一门学科教学。尤其是在教育面临着改革的背景下,其教育改革工作更应当成为中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医学院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措施。

    作者:杨小红;程率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手术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07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患者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评分,且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两组结果对比<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预后都有一定积极影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何一星;杨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探讨COPD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等肺功能指标,探讨其在COPD诊断及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主要是对我院2013~2015年COPD缓解期的100例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实验,比较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FEF 25%~FEF 75%)、50%及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V50、V25)等指标的阳性率。从而了解小气道功能指标在COPD诊断及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比较除(CC/TLC)和Viso-V无变化外,其余各项均呈有意义改变(<0.05,<0.01)。结论小气道病变是COPD患者阻力增加的主要因素,小气道功能指标对COPD诊断及评估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及早期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光琴;常琦;路雪梅;刘贵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用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接收的胆脂瘤型中耳炎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39例应用完璧式乳突根治合并鼓室成形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情况比较以及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机率小于对照组(<0.05);治疗组治疗后气导水平与气骨导差与对照组比,明显较低(<0.05)。结论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用完璧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机率,并发症发生率小。

    作者:罗德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21例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111例,对照组110例。对照组:比索洛尔治疗;联合组:曲美他嗪+比索洛尔治疗。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9%和77.27%;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的BNP降低更明显;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的LVESV、LVEDV、LVEF改善更明显,<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较单纯使用比索洛尔更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荣果;张慧阁;刘士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吉林省综合性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工作绩效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吉林省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工作绩效现状。方法采用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结果吉林省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工作绩效总得分为(154.44±21.8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六个维度的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重症护理能力、领导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人际关系/沟通交流能力、计划/评估能力、教育/协作能力。三个等级的所占比例为院低等占1%;中等占52.6%;高等占46.4%。结论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的工作绩效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六个维度的均分高为重症护理能力,低为教育/协作能力。

    作者:周丹;高岩;郑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品管圈在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后,本科室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由活动前的36%提高至52%,护理人员功能锻炼相关理论知识、操作考核合格率分别由48.3%、50.6%提高至100%、90.7%,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的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率,提高圈员品质改善能力。

    作者:王月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效果。方法将10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观察组给予基本的健康宣教,干预组给予与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结果干预组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对母乳喂养技巧的掌握程度和乳汁持续充足等情况均显著优于观察组。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后泌乳情况,保证母乳喂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瑜;吴廷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工作的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研究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IPROS评分表)和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护理后,研究组的患者在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个人卫生等方面评分低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间的对比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彭岚;张志强;吴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