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泉;李云
以往我们对支部工作的考核存在一些问题: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系统、内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学,这往往导致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不足。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把积分制管理引入对支部的考核工作中,使支部工作在客观的数据面前变得清晰可见。在考核体系的设计中,我们将支部工作分为三个层级: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党员个人,建立了客观、有效的三级指标和评价体系,采取一年一考、一年一评、一年一奖的形式对支部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在支部书记的群体内形成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自激励机制。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苄酯对人舌鳞癌Tca8113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分成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异硫氰酸苄酯处理组,每组设3个复孔。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下异硫氰酸苄酯对Tca8113细胞生存率的影响;采用PI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以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异硫氰酸苄酯作用下Tca8113细胞周期的改变和凋亡的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cyclin B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异硫氰酸苄酯体外能有效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异硫氰酸苄酯能使Tca8113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在作用过程中,细胞cyclin B1蛋白表达降低,而p53蛋白的表达增强。结论异硫氰酸苄酯能够明显抑制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其发生凋亡,该作用机制可能与p53蛋白的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归玉;孙莹;孟令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制备戊型肝炎病毒ORF2 P179重组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重组纯化的戊型肝炎病毒HEV ORF2 P179蛋白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采用杂交瘤技术进行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鉴定高效稳定分泌HEV ORF2 P179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融合细胞。结果两株株杂交瘤细胞A3和F5可以分泌特异性的针对HEV ORF2 P179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结论获得HEV ORF2 P179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戊型肝炎诊断试剂开发和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肖燕萍;施丽丽;董晶剑;冯昊;沈斌;陈轶晖;胡佳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索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抽样选取2015年8月~12月在本科住院分娩的300例健康产妇按单号、双号床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泌乳量、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48 h内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乳房肿胀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产后早期乳汁分泌,减少乳房肿胀,保证乳汁充足,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梅云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前,我国医院管理工作属于早期管理阶段,有效的管理能够促进医院发展,还可以节省医院成本以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相关标准,如何制定符合经济水平的医院管理制度,这就要求领导者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善管理制度。
作者:楼丽琼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的现状。方法采用护生职业成熟度调查问卷对我校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自信得分低。结论应针对本科护生特点,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职业成熟度。
作者:杨青建;田建丽;辛小林;张雷;任忠敏;王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讨论对食管癌根治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64例患有食管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手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平均每组各32例患者,常规组,在患者入院治疗后,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组,在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的术前访视制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脉搏情况均有加速,但是护理组患者的脉搏次数明显优于常规组。并且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方面,常规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态度满意率为75%;护理组满意率为93.75%。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术前访视制度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起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总结了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之后患者不但需要采取一般护理之外,还需要着重于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防治并发症以及疼痛护理等,给予患者早期正确的康复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程润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在泌尿外科临床带教中,使医学生成为泌尿外科理论与技能学习过程的主体,促进医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通过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化,实现形式与内容的互动,学生从泌尿外科临床知识、技能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研究者、实践者,教学方式从灌输式转变为互动式。
作者:吉正国;杨培谦;刘庆军;田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比较应用7.5%NaCl(高渗盐水组)与0.9%NaCl(等渗盐水组)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急救19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组与对照组,选择组给予7.5%的氯化钠注射液300 ml,对照组给予0.9%的氯化钠注射液300 ml快速静点,均在15 min输完,随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及羟乙基淀粉(3:1)维持,直至血压回升并保持稳定在收缩压≥13.33 kPa,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等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选择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升压效果显著,能快速扩容,患者尿量充分,抢救过程中补液总量较少,病死率有所降低。结论使用高渗氯化钠液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更为可取。
作者:胡长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评估个体化护理在不同异常粘液质的白癜风患者中的护理效应。方法根据患者异常粘液质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组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组为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种护理组患者白癜风治疗的疗效及医疗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出现率。结果根据异常体液类型进行个体化护理后患者的治疗配合性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9.4%(11/117)、24.8%(29/117)。结论个体化护理对不同类型的异常粘液质白癜风患者中起到提高护理效应,缓和或避免医患矛盾,提高疗效等优势,值得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作者:美热古丽·热合曼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在自发性气胸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出院时均进行常规出院指导,针对对照组,待患者出院后1w电话回访1次,针对实验组,待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6个月为延续性护理干预时间。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6个月内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对比两组生活方式管理、社会调适管理、情绪管理、运动管理等内容,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待其出院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控制复发率。
作者:何晓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手术患者1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手术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为(31.46±0.25),焦虑评分为(38.67±2.35);实验组的手术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手术有效率为87.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的应用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明显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手术的总有效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曾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高脂血症是由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而HDL-C降低也会增加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全面准确地反映血脂代谢紊乱状况,称为血脂异常[1]。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胆固醇升高是引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控制高脂血症水平对降低心血管性疾病发生率具有显著作用[2]。高脂血症属中医学痰浊、血瘀范畴。其病位在血脉,其产生与脾、肾、肝三脏关系为密切,而尤以脾肾为要[3]。开发有效的降血脂药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课题。
作者:李晓娣;王明选;王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治疗的98例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护理A组与护理B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与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水平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护理B组的临床满意水平为95.9豫;而护理A组的临床满意水平为77.6豫,其中护理B组的临床满意水平明显的比护理A组好(<0.05)。结论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与心理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瞿利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手法松解联合功能锻炼和中药薰洗治疗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法松解联合中药薰洗和功能锻炼治疗17例膝关节僵硬患者,治疗后随访观察膝关节活动度及其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感染、韧带损伤、关节再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患侧膝关节活动度由治疗前(66.21±21.17)o升至治疗后(111.34±13.87)o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0.05);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治疗前(73.22±12.57)分升至治疗后(95.43±7.21)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0.05)。结论手法松解配合功能锻炼和中药薰洗治疗膝关节僵硬,能改善膝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作者:何世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通过测定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等肺功能指标,探讨其在COPD诊断及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主要是对我院2013~2015年COPD缓解期的100例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实验,比较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FEF 25%~FEF 75%)、50%及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V50、V25)等指标的阳性率。从而了解小气道功能指标在COPD诊断及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比较除(CC/TLC)和Viso-V无变化外,其余各项均呈有意义改变(<0.05,<0.01)。结论小气道病变是COPD患者阻力增加的主要因素,小气道功能指标对COPD诊断及评估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及早期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光琴;常琦;路雪梅;刘贵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局部聚焦超声波治疗1次/d,10min/次,连续治疗7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评估结果;药物对照组10例,双氯芬双钠软膏局部涂抹治疗1次/d,连续治疗7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评估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d和第7d进行VAS、ADL评估及抽取局部组织液,采用ELISA法测定组织液IL-1(IL-1β和IL-1α)和TNF-α;正常对照组10例,无治疗,仅抽取正常人肱骨外上髁局部组织液测定IL-1和TNFα;治疗前后采用VAS和ADL评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药物对照组(<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较药物对照组显著增大(<0.01);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较药物对照组显著增高(<0.01);聚焦超声波治疗组及药物对照组治疗第3d和第7d与治疗前比较,IL-1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0.050.01);聚焦超声波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治疗后比较,IL-1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0.05);聚焦超声波治疗组治疗第7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1和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
作者:李云;刘金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126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病变部位与性质、心电图、心肌酶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脑出血并发CCS的发病率(51.0%)明显高于脑梗死(19.5%),且好发于基底节及丘脑,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生变化,包括14例(41.2%)Q-T期延长,30例(88.2%)心律失常,21例(61.8%)ECG缺血性变化,同时,心肌酶谱在脑卒中后48小时内异常升高。结论急性脑卒中可诱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危害心脏,随着病情的加重体内心肌酶增多,且ECG缺血性改变越严重。
作者:罗章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人参养营汤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确诊患有心血瘀阻证型胸痹心痛患者共161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次/d口服,硝酸甘油片0.5mg必要时舌下含服;治疗组8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参养营汤联合血府逐瘀汤水煎300ml,3次/d顿服。治疗4w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及其他体征、心电图ST-T改变。结果治疗4w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前有所缓解,尤其治疗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治疗4w后,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42%(70/81)显著高于对照组70%(56/80),差异具有可比性,<0.05。结论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人参养营汤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血瘀阻证型胸痹心痛患者,可以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对心电图改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光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