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光静;沈丽琴
目的 探讨噪声与高温联合暴露对工人心律异常影响.方法 分别检索于1990-2013年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等发表关于噪声与高温联合暴露与工人发生心律异常的原始文献,依剔除与纳入标准整理后进行Meta分析,按暴露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计算合并OR值(95%CI),探讨噪声与高温联合暴露对工人心律影响.结果 21篇原始文献被纳入Meta分析,累计对照组4 194例,暴露组4 670例,暴露组发生心律异常风险是对照组的4.09 (95%CI:3.85~4.33)倍.敏感性分析显示合并OR值为3.99 (95%CI:3.80~4.19),假设检验Z=40.04,P<0.01,结果可信;Begg检验Z=0.39,P=0.70; Egger检验t=18.38,P=0.01 (95% CI:0.59~ 0.74).结论 噪声与高温联合暴露对工人心律异常影响显著.
作者:谭强;顾春晖;郭垚;李娟;霍少雪;陈松根;王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全面控制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从现场卫生学、现场流行病学、询问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描述.结果 事件为中央厨房擅自变更生产场所,未经许可自制卤蛋,因不洁操作导致沙门菌污染所致.结论 该事件提示中央厨房应引进更先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作者:符艳;徐艳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实验以PC12细胞系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探讨丙烯醛对其毒性作用及其特征,为丙烯醛对AD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细胞急性毒性实验测得其LC50;测定不同浓度丙烯醛处理后的细胞内总GSH含量和caspase3酶活性,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质在不同浓度丙烯醛处理后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CCK-8毒性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丙烯醛LC50分别为29.91 μM、21.94μM;不同浓度丙烯醛处理24 h后可引起细胞内总GSH的下降;不同浓度丙烯醛处理24 h后细胞内caspase3酶活性未见明显上调,但短时间处理(2h、4h和8 h)可见明显上调倾向;western blot实验可见不同浓度丙烯醛处理8h后有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而处理24 h后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丙烯醛对PC12细胞有较强的急性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丙烯醛诱导的细胞内GSH的耗竭和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坏死有关.
作者:陈佳红;朱文秀;潘菲菲;赵康均;胡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蓝光暴露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的形态和cAMP-PKA信号的通路影响.方法 利用蓝光仪对RPE细胞进行0 min、20 min、40 min和60 min的蓝光照射.在光暴露后30 min、4h和24 h,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RPE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在光暴露后30 min,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cAMP和PKA浓度的变化.结果 RPE细胞密度随光暴露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包膜包裹的细胞碎片随光暴露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多,细胞形态由贴壁生长呈多边形向悬浮生长呈圆形或类圆形改变.在蓝光暴露后,cAMP浓度随光暴露时间延长而呈显著下降(P<0.05);PKA浓度在前40 min内并未显著下降,而在60 min时其浓度急剧下降.结论 蓝光暴露可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cAMP-PKA信号通路下调,诱导凋亡发生,且细胞损伤愈严重,cAMP和PKA浓度愈低.
作者:杨薇粒;金犇;孙靓;张文婷;耿辉;马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镇江市京口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趋势和报卡质量,为制定控制措施和规范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报告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3年京口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病报告卡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乙肝疫情和报告卡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京口区共报告乙肝117例,年报告发病率波动在5.13/10万~7.18/10万之间.全年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20~50岁组,男女性别比为2∶1.职业分布以工人、农民为主,占36.75%.全区6个街道(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以正东路街道发病率高.城区与乡镇无明显差别.报卡384张,删除269张.结论 京口区乙肝呈散发状态,删除卡占70.05%,采取以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积极开展乙肝防制卫生知识宣传,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和督导,是有效控制乙肝发病及流行,提高疫情报告质量的关键.
作者:董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为了解海南省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的污染状况,2013-2014年连续2年对海南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残留量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结合海南省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数据,对海南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进行膳食暴露评估.方法 充分考虑海南各县市水果的种植面积、生产季节、人口分布等情况,在海南10县市采集水果样品499份(其中田间果园采集358份,农贸市场或超市采集141份),检测抑霉唑、嘧霉胺残留量.采用国内理论大膳食摄入(National Theoretical Maximum Daily Intake,NTMDI)法对海南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进行膳食暴露评估.结果 抑霉唑、嘧霉胺风险指数分别为:6.50%和1.36%.未检出结果以0计时,抑霉唑、嘧霉胺膳食暴露量为:0.00437μg/kg bw/d和0.00519 μg/kg bw/d;未检出结果以1/2LOD计时,抑霉唑、嘧霉胺膳食暴露量为:0.00530 μg/kg bw/d和0.00612 μg/kg bw/d;未检出结果以LOD计时,抑霉唑、嘧霉胺膳食暴露量为:0.00628 μg/kg bw/d和0.00710 μg/kgbw/d.结论 抑霉唑、嘧霉胺风险指数均远小于100%.未检出结果以0、1/2LOD、LOD计时,抑霉唑、嘧霉胺膳食暴露量均远小于抑霉唑ADI (0.03 mg/kg bw/d)和嘧霉胺ADI (0.2 mg/kg bw/d),表明海南居民对于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的暴露是安全的.
作者:王玉健;庞道标;黄惠玲;庄鹏;董存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广州在校健康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鼻携带率及该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广州市荔湾区抽取1间幼儿园和1间小学,对纳入研究对象采集鼻拭子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并对阳性菌株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共纳入463名幼儿园儿童及1 012名小学生,小学生金黄色葡萄球菌鼻携带率(40.1%)比幼儿园儿童(31.1%)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5,P<0.0S).药敏结果显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r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呈多药耐药状态,其对四环素、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远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广州荔湾区在校健康儿童鼻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较高,健康儿童鼻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高耐青霉素、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建议开展全国性监测,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傅锦坚;叶小华;姚振江;樊燕平;陈思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11-2013年北京市宣武区中小学校传染病流行情况,为有效降低学校传染病发病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中小学校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宣武区2011-2013年学校发生乙、丙类传染病共9种512例;3年平均发病率为405.54/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集中于秋冬季,肠道传染病发病集中于夏秋季;发病地区广泛;小学阶段发病率为16.54‰,中学阶段发病率为3.74‰.结论 宣武区学校应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根据流行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疫苗接种,增强学生群体免疫水平,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邱云青;杨春雷;黄艳;李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描述2004-2013年安徽省外省报本地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并分析其报病情况.方法 对2004-2013年外地报本地丙型肝炎网络报告病例数的流行病学特征(性别、年龄、城乡、职业)进行分析,并进行其与医疗机构数的线性相关分析,且对报告病例所属地区构成比进行x2趋势检验.结果 2004-2013年安徽省外地报本地丙肝病例报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13年报告丙肝病例数为330例,较2004年(73例)上升了352.05%;年龄主要分布在30~ 50岁(49.24%)之间,职业以农民(47.73%)为主.外省报本地丙肝病例主要分布在沿海及邻省、市等地区,病例所属地区多为安徽北部城市;中部地区病例构成呈总体上升趋势.2004-2013年外省丙肝报告医疗机构数增加与报告丙肝病例数上升呈正相关(r=0.965,P<0.05).结论 外省报本地病例主要为本省北部农村外出务工至沿海及邻省等地区人员,提示应加强流动人群的监管力度及地区疫情监测.
作者:崔利利;王建军;曹琛;王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南省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报告的AEFI异常反应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河南省2012年共报告AEFI个案2 322例,报告发生率为5.35/10万剂次,无疫苗质量事故.AEFI个案中小于1岁的儿童有1 006例,占43.32%,男女比为1.50∶1.接种百白破(无细胞)、麻风和Hib疫苗发生AEFI的报告数多,AEFI个案中以接种第1剂次多(1 366例,58.83%),接种后≤1d发生的占82.56%.临床损害以过敏性皮疹为多见,绝大多数AEFI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全省AEFI异常反应主要发生在<1岁小年龄组、首剂接种和接种早期的儿童,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和家长应密切关注这部分儿童.
作者:叶莹;李军;王长双;史鲁斌;张肖肖;路明霞;马雅婷;张延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潍坊市2006-2013年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潍坊市2006-2013年风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潍坊市2006-2013年累计报告风疹发病875例,年均发病率为1.2266/10万.2006-2013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0.21、0.24、0.18、7.46、0.35、0.80、0.10、0.53.2006-2013年年均发病率(/l0万)较高的有奎文区10.36,潍城区6.45,寒亭区4.49,坊子区1.84;男性发病514例,女性发病361例,男、女性发病率(1/10万)分别为1.45、1.05;年龄别发病率(/10万)0~9岁为1.10,10~ 14岁为1.62,15~ 24岁为5.99,25~ 34岁为0.87,35岁以上为0.06.875例病人中,3-6月发病的占85.71%;学生占57.47%,工人占9.37%,商业服务人员占6.17%,散居儿童占5.71%,农民占5.37%,托幼儿童占1.49%,其他占14.40%;有免疫史的占42.17%,无免疫史的占8.34%,免疫史不详的占49.48%.结论 潍坊市15 ~ 24岁年龄段以及学生为风疹的高发人群.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应针对重点人群进行风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强疫情监测,预防风疹暴发,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邱德山;梁永柱;徐东;王江波;周伟;鞠兰芹;王庆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超长疗程阿米卡星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中的疗效与药物安全风险.方法 将138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例随机分组,治疗组77例,对照组61例.化疗方案:治疗组方案为12AmZEPLvTh/12ZEPLvTh,对照组方案为6AmZEPLvTh/1 8ZEPLvTh;2组于治疗前、治疗6月末、治疗12月末及治疗24月末分别进行X线、痰菌检查;对2组同期的肺部X线病灶吸收率、痰菌阴转率进行比较.监测阿米卡星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期进行比较.结果 2组共有105例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57例,对照组48例.治疗6月末,治疗组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X线吸收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末,治疗组痰菌阴转率、肺部X线吸收有效率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月末,治疗组与对照组痰菌阴转率、肺部X线吸收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疗程病例中,2组阿米卡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退组病例中,因阿米卡星不良反应而发生的退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米卡星注射剂的12个月超长疗程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优于6个月疗程的疗效;在严密监测下,超长疗程阿米卡星注射剂治疗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姜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膝骨关节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膝骨关节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内外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膝骨关节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10篇,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5.2进行分析.结果 体重指数、关节外伤史、家族史、居住环境(潮湿)、关节负重、职业运动锻炼、非电梯楼房是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其OR值和95%CI分别为:1.90 (1.42~2.54)、7.89 (4.12~15.10)、1.85 (1.09~ 3.16)、5.21 (2.26~12.02)、3.29(1.76 ~6.15)、7.61 (2.74~21.11)、2.22 (1.33 ~ 3.72);低强度运动锻炼是膝骨关节炎的保护因素,其OR值和95%口分别为:0.5 (0.42~0.6);吸烟和饮酒的OR值和95%CI分别为:0.80 (0.62~ 1.03)、1.32 (0.89~ 1.96),吸烟和饮酒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结论 控制或减轻体重、避免关节受伤、改善潮湿的居住环境、减少关节负重、减少爬楼梯、居住电梯公寓或平房、减少职业运动锻炼和适当的进行慢走等强度小的体育锻炼等措施可以减少膝骨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任燕;石娅娅;谭波;吴艳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全面了解江苏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为保障饮水水质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3年8-9月在江苏省随机选择72座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对出厂水进行106项水质全分析.结果 72份水样合格率为62.50%,主要不合格指标共14项,其中常规指标11项,非常规指标3项,主要不合格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毒理学指标(三氯乙醛、氟化物、亚氯酸盐、锑)、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浑浊度、铝、锰、耗氧量、铁、硫酸盐、总硬度),微生物不合格水样中未消毒水厂占52.38%.结论 江苏省农村饮用水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同时存在化学性污染.应进一步查明污染来源,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水厂管理,完善供水设施,保障饮水安全.
作者:郑浩;于洋;费娟;丁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ICU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出的717株病原菌进行分析及鉴定.结果 71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665株占92.7%,排在前4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239株占33.3%,铜绿假单胞菌150株占20.9%,肺炎克雷伯菌101株占14.1%,粘质沙雷菌32株占4.5%;革兰阳性菌42株占5.9%,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真菌10株占1.4%,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多重耐药菌223株占31.1%.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1%和10.0%,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43.1%和38.7%;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氨曲南耐药率>70%;肺炎克雷伯菌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率<10%,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均>75%;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100.0%敏感,可作为重症感染时经验用药.结论 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合理用药、减少多重耐药菌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杜红丽;张梅;刘娜;张长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淮安市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流感流行优势毒株的变化,为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7月-2013年12月淮安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以及全市暴发疫情调查处置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淮安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在1.26% ~ 11.78%之间,每年可有2个流行高峰,即冬春季和夏季高峰.主要的流行毒株每年存在交替现象,各年份病毒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x2=673.11,P<0.05).ILI年龄构成中以0岁~组为主(61.42%),不同年龄组的检测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7,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流感毒株型别不同(Fisher确切概率值=70.85,P<0.05).7起ILI暴发疫情发生于2009年9月和2013年11-12月,主要由新甲H1型和H3型引起.结论 建议扩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范围并通过信息化改造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工作,重点保护15岁以下易感人群,加强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暴发疫情监测.
作者:高强;苏琦;范刚;刘纯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单核细胞miR-21水平相关代谢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及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2013年10月-2014年2月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体检正常健康人外周单核细胞miR-21相对水平及其体外培养上清液IL-1β与IL-6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e,TG)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显著升高(P<0.01),其他体格及代谢因素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组、超重组及Ⅰ型肥胖糖尿病组其miR-21水平分别升高1.95倍、1.97倍及1.99倍(P<0.05);女性、男性糖尿病患者分别与健康女性、男性相比,其miR-21水平分别增高1.89倍与2倍(P<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外周单核细胞在体外与佛波酯(PMA)及脂多糖(LPS)共孵育后,培养上清液IL-1 β与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HbA1c及FPG与miR-21相对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影响大小为HbA1c>FPG,为正影响.结论 miR-21相对水平在2型糖尿病代谢控制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斌;刘文卫;贺勇;胡颖嵩;张真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白银市2013年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病特征,为制定布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白银市2013年布病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共新发病例103例,发病率5.98/10万;发病高峰在3-7月份;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0.26;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20~ 59岁患者占79.61%,60岁以上人群占14.56%;职业分布以农民多,占87.38%;高危人群血清阳性率为8.12%;羊血清阳性率为2.38%,牛血清阳性率为0%.结论 羊是白银市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动物防疫监管,才能从源头控制布病的传播;此外,做好高危人群布病监测,开展布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人间布病的主要途径.
作者:周红;刘志琦;桑延永;王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油脂替代物蔗糖聚酯对人体膳食能量摄入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交叉设计,63名志愿者分别食用3组实验蛋糕,使蔗糖聚酯的摄入量分别为0g/d、11g/d、22 g/d,每组蛋糕实验期1d,间隔3d,填写24h膳食记录表.结果 日常膳食、摄入蔗糖聚酯0 g/d、11g/d和22 g/d的能量摄入分别为(8 672.82±2 679.66) kJ、(9 507.35±2 343.46) kJ、(8 558.45±2241.44) kJ和(8 390.95±2 319.36) kJ,脂肪供能比分别为(36.09±9.79)%、(37.41±6.13)%、(32.72±6.73)%和(29.63±7.73)%,摄入蔗糖聚酯较摄入普通脂肪的膳食总能量减少,脂肪供能比减少,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蔗糖聚酯与普通脂肪相比,能降低膳食总能量摄入和脂肪供能比,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油脂替代物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朱婧;向雪松;王鑫;刘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udi tory Brain stem Response,ABR)检测中,骨振器放置在不同位置时对测试结果产生的影响.探讨骨导ABR在临床听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及研究方向.方法 选择听力正常成年人,将骨振器分别放置在乳突部、耳后及额部正中,进行骨气导ABR检测,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各部位骨导与气导ABR阈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部位骨导间ABR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阈上30 dBnHL刺激强度下,各部位骨导与气导ABR间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eak Latency,P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骨导间Ⅰ、Ⅲ、Ⅴ波PL比较,额部与耳后间Ⅴ波P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导与各部位骨导以及各部位骨导间Ⅰ-Ⅲ、Ⅰ-Ⅴ波峰间期(Interpeak Latency,IP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振器放置位置对声波的衰减极小,骨振器放置在不同位置时对骨导ABR波ⅤPL结果能够产生影响,检测时骨振器放于耳后相对更可靠.
作者:窦晓宁;徐荣华;任雪莲;王爱婷;杨燕燕;张敏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