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0-2013年达州市市售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监测结果分析

田巍威;周汉红;薛镧;常虹;李红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 市售食品, 监测
摘要:目的 了解达州市市售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为科学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依照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GB 4789.30-2010方法对达州市81类市售食品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测达州市8类市售食品571件,检出单增李斯特菌20株,其中,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高,为20.0%;3类采样地点中,农贸市场销售的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高,为5.1%;达州市周边县市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8.3%,高于达州市主城区食品的检出率.结论 达州市市售食品存在单增李斯特菌污染,但污染严重程度低于我省部分市州,需要对高风险的食品类别和销售地点进行重点监管.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0-2013年达州市市售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达州市市售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为科学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依照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GB 4789.30-2010方法对达州市81类市售食品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测达州市8类市售食品571件,检出单增李斯特菌20株,其中,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高,为20.0%;3类采样地点中,农贸市场销售的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高,为5.1%;达州市周边县市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8.3%,高于达州市主城区食品的检出率.结论 达州市市售食品存在单增李斯特菌污染,但污染严重程度低于我省部分市州,需要对高风险的食品类别和销售地点进行重点监管.

    作者:田巍威;周汉红;薛镧;常虹;李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人群脂肪肝患病分布趋势,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高校群体脂肪肝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对2014年某高校健康体检的1 447名教职工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转氨酶、肌酐、尿酸及腹部B超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总检出率为25.7%,60岁之前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x2=41.053,P<0.001),50~60岁组达高峰为37.4%,随后下降;男性检出率(38.5%)明显高于女性检出率(16.0%)(x2=93.428,P<0.001);脂肪肝组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高血压和肝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高血压的检出率与脂肪肝检出率性别和年龄趋势一致,男性高于女性,与年龄呈正相关;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分层分析,脂肪肝检出率随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水平增高而升高,高达85.5%和62.0%,趋势性卡方检验x2值为364.493和208.155 (P<0.001),提示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与脂肪肝发生关系为密切.结论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高,肥胖、血脂紊乱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作者:张世蘋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13年四川省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四川省2013年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适合本省有效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四川省网络直报的疟疾疫情数据、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四川省报告疟疾病例238例,发病率为0.03/万.其中恶性疟155例,占65.13%,有3例重症恶性疟病例死亡.238例病例均为输人性,其中境外输入233例,占97.90%.每月均有病例报告,5月和6月是间日疟的高峰,共29例,占间日疟总数的40.28%.成都、广安、南充、内江、宜宾报告病例156例,占总数的65.55%.患者从发病到初次就诊时间中位数为2d.157例患者初次就诊结果为疟疾,占65.97%.98例病例由市级医疗机构确诊,占41.18%.结论 四川省境外输入性疟疾形势严峻,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疟疾能力不足.为了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需加强医疗机构疟疾诊治技能培训,加强劳务输出归国人员的监测管理.

    作者:李黎;许国君;郁涛;吴小红;邹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河南省疟疾流行二类县专业技术人员疟原虫检测能力的评估分析

    目的 对2015年将要参加消除疟疾考核的二类县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疟原虫检测能力的考核评估,了解其疟原虫检测能力.方法 将参加考核的技术人员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单位级别和类别进行分组,采用SPSS17.0软件对各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6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考核,合计平均分为165.87分,高者193分,低者87分,120分及格,及格人数为354人,占98.06%.女性各项成绩均高于男性;>50岁年龄组的理论成绩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年龄组间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学历的升高,各项成绩均依次递增;中级职称人员的镜检和合计成绩与初级职称技术人员的成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理论和血片制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单位级别的提高,镜检、血片制作和合计成绩均依次递增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单位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类县技术人员的总体水平较高,但血片制作水平较低,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尤其要加强血片制作的培训.

    作者:杨成运;钱丹;陈伟奇;苏云普;贺丽君;鲁德领;周瑞敏;刘颖;张红卫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对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维生素C及其联用对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C组、LP组、LP+维生素C组,检测其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和肝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光镜下观察其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AST、ALT水平下降(P<0.05),肝脏MDA水平下降(P<0.05)、SOD活性上升(P<0.05),肝脂肪变性减轻.与维生素C组和LP组比较,LP+维生素C组小鼠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维生素C对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防治作用,而二者联用无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杨春;阮文晴;顾天楚;周琴;宗曼曼;武静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11-2014年信阳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信阳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特征.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信阳市2011-2014年SFTS病例特征进行分析,利用PHGIS1.7.0软件绘制地区分布图,采用时间分布曲线结合圆形分布法分析季节性特征.不同年份及不同类型病例诊断、报告及审核的时效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2011-2014年信阳市共报告SFTS病例2 377例,确诊病例死亡29例,其病死率为2.59%;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Z=11.803,P<0.05).病例主要集中在信阳市西部和南部地区;有2个发病高峰,发病在时间上存在集中趋势(Z=433.928,P<0.05),4年间总的流行高峰期为4月20日-8月11日.男性发病率(3.4796/10万)显著低于女性(6.0815/10万)(x2=83.653,P<0.05);50岁以上人群高发;农民占病例总数的97.67%.病例报告和审核及时性较好,但确诊所需时间较长.结论 信阳市SFIS以散发为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及审核的及时性较好,但诊断及时性较差.

    作者:尤爱国;杨建华;胡艳;刘文第;杜燕华;唐晓燕;刘洋;王海峰;黄学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滇西鼠传疾病疫源地自然村鼠形动物丰盛度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滇西鼠传疾病疫源地自然村鼠形动物丰盛度的因子.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10月,在云南西部鼠传疾病流行区,选择10个县(市)40个自然村作为鼠形动物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点,使用笼捕法捕获室内鼠形动物,根据外形特征鉴定鼠形动物种类.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潜在影响自然村鼠形动物丰盛度的因子.使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在R软件下应用多元负二项分布回归探索影响鼠形动物丰盛度的因子.结果 40个自然村共捕获到鼠形动物421只,分为2目2科6属9种,捕获率为3.51%,其中黄胸鼠278只,占捕获鼠形动物的66.03%,为优势鼠种.平均每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10.5只(0~33只),共有8个自然村鼠形动物密度超过5%.多元负二项分布回归结果显示:气湿大于55%的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增加1.82倍;彝族自然村比汉族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增加2.08倍;周围种植水果的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增加1.71倍;近半年内有灭鼠行为的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增加2.42倍;大于80%的住户养鸡的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增加1.51倍.结论 自然村鼠形动物丰盛度与气候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密切相关,为有效控制自然村鼠形动物的丰盛度,减少鼠传疾病的发生,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秀芳;尹家祥;程晓藕;杨子京;杨光璨;刘正祥;钟佑宏;苏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国人群体重指数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肥胖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评估BMI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系统性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BMI与食管癌发病关系的中英文文献,并辅以文献追溯等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和Google Scholar,时间范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9月,共检索到60篇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肥胖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合并OR值(95%CI),运用小二乘估计方法(GLST)估计BMI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终纳入文献5篇,纳入食管癌病例7 215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肥胖与中国人群食管癌发病风险呈负相关(OR =0.56,95%CI:0.35~0.90),并且这种负相关不受研究类型、地区、BMI获取方式和病例来源的影响.BMI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BMI每增加5 kg/m2食管癌发病风险降低(OR=0.57,95%CI:0.54~ 0.60).结论 本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BMI是中国人群食管癌发病的一个保护性因素.

    作者:郭兰伟;刘曙正;张韶凯;陈琼;张萌;全培良;孙喜斌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基于TOPSIS法的焦作市妇幼保健服务质量5年动态研究

    目的 对2009年-2013年焦作市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各年度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方法 以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列管理率、新生儿访视率、建卡率、产前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妇女病普查率、妇女病检出率为指标,运用Topsis法分析2009-2013年焦作市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结果 焦作市2009-2013年妇幼保健服务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个别年份有所下降,2010年相对较差,Ci值为0.4586;2013年优,Ci值为0.5119.结论 由于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的增加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推进,焦作市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推进.

    作者:薛飞;时松和;田庆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和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至2013年某院分离到的IRAB和IRPA,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学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相关常见耐药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136株临床分离的IRAB和IRPA,耐药菌株主要分离自ICU病区和呼吸内科.其中IRAB占59.6% (81/136),IRPA占42.1% (55/136);两者的5年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5.2%和8.6%,均呈逐年上升.标本种类中,以呼吸道标本(痰和肺泡灌洗液)为主,占88.9% (121/136).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7株(8.6%),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5株(9.1%);泛耐药菌株均来自ICU.头孢派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22.2%和32.7%,未检出多粘菌素B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81株鲍曼不动杆菌仅检出OXA-23型和OXA-51型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7.7% (71/81)和100.0% (81/81).5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为14.5% (8/55);OprD2基因缺失率为76.4% (42/55).结论 IRAB和IRPA多重耐药性严重;OXA-23和OXA-51型β-内酰胺酶基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主要机制;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和OprD2基因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作者:姜肖玉;黄志卓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民族边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分析

    目的 探讨民族边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为引导民族边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儿童版)对广西西部某市中小学的1 298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男女留守儿童、单亲与非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在E、P、N、L4个维度标准得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汉族相比,壮族留守儿童N维度得分较低,L维度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居住在农村和县城的留守儿童P、N、L维度EPQ标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农村留守男性儿童情绪不稳,掩饰性强,女性儿童存在较高的精神质倾向;汉族、壮族留守儿童典型的情绪不稳,而且壮族留守儿童掩饰性强.农村的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存在更高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倾向,但城镇的留守儿童掩饰程度高;单亲家庭儿童情绪典型的不稳定,但非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存在更高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倾向,掩饰程度高.

    作者:庞雅琴;廖维芳;陈施;漆光紫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躯体化障碍患者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分析

    目的 了解D型人格在躯体化障碍患者群体中的分布及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对311名躯体化障碍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D型人格问卷(DS14)的测评与分析.结果 D型人格在躯体化障碍患者中所占比例为43.73% (136/311);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躯体化障碍患者相比,焦虑[(59.42±8.638)分;(54.17±8.396)分]和抑郁[(60.02±8.586)分;(55.99±9.544)分]水平明显增高(P<0.001),焦虑(86.02%,68.57%)和抑郁(80.15%,54.86%)症状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1);个体社交压抑、消极情感因子得分与焦虑和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D型人格在躯体化障碍患者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大,并表现出更明显焦虑抑郁症状,D型人格可能是躯体化障碍患者患病和沉重心理负担的易感因素之一.

    作者:孙伟铭;袁也丰;董香丽;楼青;邹卿;何璐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老年长期练唱用力肺活量测试调查

    目的 观察男、女不分年龄组和女不同年龄组长期练唱对肺活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电子肺活量测试仪和柱浮筒式肺活量计测试练唱组与对照组的用力肺活量,同时计算其体重指数(BMI).结果 在中老年女性群体中,与非练唱组比较,练唱组用力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比均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与非练唱组相比,练唱组用力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比均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男女长期练唱可以显著增加肺活量.

    作者:路璐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30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程度进行测量.结果 (1)不同性别的未成年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的未成年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服刑时间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尊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服刑情况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尊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自尊程度和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及心理健康状况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1)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受父母服刑时间、服刑情况及年龄的影响.(2)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年龄越大,其自尊水平越低.(3)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自尊水平越高.

    作者:吕少博;陈辉;刘霄;崔向军;陈宏硕;李金阳;张郢;任鹤飞;李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蒿甲醚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毒性和放疗增敏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蒿甲醚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及HT29的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蒿甲醚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及HT29的细胞毒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蒿甲醚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及HT29的放射增敏作用,多靶单击模型拟合HCT116及HT29细胞的剂量存活曲线,计算蒿甲醚对HCT116及HT29细胞的放射增敏比,评价其放射增敏效果.结果 蒿甲醚对HCT116及HT29细胞作用24h、48 h、72 h的IC50分别为:HCT116:300 μg/ml、270 μg/ml、170 μg/ml;HT29:280 μg/ml、250 μg/ml、200 μg/ml.蒿甲醚对HCT116及HT29细胞在平均致死剂量的放射增敏比(SERD0)分别为1.31和1.25.结论 蒿甲醚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及HT29的细胞毒性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并可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及HT29有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熊伟;蒋永新;刘珊;王红;谢青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06-2014年新沂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新沂市2006-2014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新沂市2006-2014年戊肝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沂市2006-2014年共报告戊肝258例,年平均发病率3.11/10万;发病时间相对集中在冬春季1-4月(141例,54.65%),秋季7-9月(61例,23.64%);各镇均有发病,新安镇发病率高(4.81/10万),城岗低(0.40/10万),各镇发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x2=212.14,P<0.001);男女病例性别比为4.86∶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03,P<0.001).戊肝发病以中老年为主,发病高峰为40~ 79岁(231例,89.53%);职业构成以农民居多(161例,73.5%).结论 新沂市近年来戊肝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男性,40~ 79岁中老年人是发病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健康宣教,特别是对农民的宣教,加强食品和饮水的卫生监督管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李慧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云南少数民族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患病与体重指数和腰围关系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云南省白族、彝族和布依族的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与体重指数和腰围的关系.方法 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方法从云南省白族、彝族和布依族3个少数民族聚集乡随机抽取1 145名≥18岁常住少数民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白族、彝族和布依族的正常高值血压标化率分别为44.4%、37.1%、33.7%,高血压患病标化率分别为24.0%、26.9%、12.9%;3个民族的正常高值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白族和彝族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布依族(P<0.01).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均随腰围(WC)的增加而增加,而随体重指数(BMI)的增加仅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增加.结论 白族、彝族和布依族的高血压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降低中心性肥胖率有助于减少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张小飞;蔡乐;崔文龙;孙承欢;何建辉;赵科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13与2008年广州市消费者食品营养标签认知与应用比较

    目的 了解广州市消费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与应用能力并与2008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于2013年11-12月在广州市各超市,采用匿名问卷方式调查1 003名知情同意的消费者,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调查对象中了解什么是食品营养标签的人仅占9.1%,对食品营养标签信息完全能理解的占4.0%.购买食品时经常认真阅读食品营养标签的只有10.7%.认为食品营养标签对食品选购有一些影响的占71.8%,有很大影响的占5.7%.与2008年调查结果比较,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了解程度、理解程度、阅读情况以及信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食品营养标签与食品选购相关因素有:消费者目前的身体状况、阅读情况、理解程度、信任程度、了解愿望(P≤0.05).结论 从2008年至2013年《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实施,广州市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及应用能力并无显著提高,必需加强宣教和引导,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与应用,充分发挥其作用.

    作者:王小强;郑智丹;叶蔚云;江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11-2014年漯河市肉、蛋、奶等畜产品中铅、镉、总汞含量调查

    目的 了解漯河市畜产品中铅、镉、总汞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漯河市肉、肝肾、蛋、乳4类畜产品共102份样品,对重金属铅、镉、总汞进行检测.结果 4年中监测的102份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物铅、镉、总汞的总体检出率为61.8%,总体超标率为1.6%,连续4年总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P<0.05),总体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4,P<0.05).铅、镉、总汞3种重金属污染物中以铅的超标率和检出率为高,分别达到了48.0%和3.9%,铅、镉、总汞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59,P>0.05),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1,P>0.05).不同种类畜产品中肝肾类食品污染物检出率为高,达到了100.0%,超标率高的为肉类食品,超标率为2.9%,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22,P>0.05),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0,P>0.05).监测的部分肉类食品出现铅、镉2种污染物联合超标现象.结论 漯河市畜产品总体质量是好的,但部分畜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监管部门强化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作者:王建立;郭辽朴;葛秋凤;孙路平;张小然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郑州市中小学生慢性病防治知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郑州市中小学生对慢性病相关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为郑州市中小学校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 331名中小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调查,计算慢性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 郑州市中小学生慢性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9.45%,其中,对引起肥胖的原因、不良生活方式、吸烟的危害及健康的概念知晓率较高,对肥胖、糖尿病的并发症及糖尿病的预防措施知晓率较低;女生比男生知晓率高;随着年级增长知晓率也增长;家庭有卫生工作者的高于无卫生工作者(均P<0.05);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科普书等大众媒体是中小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 郑州市中小学生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比较欠缺,学校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特点,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艳红;阎秀芳;周刚;张宝琴;武恩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