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张世蘋

关键词:健康体检, 脂肪肝, 血脂, 体重指数
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人群脂肪肝患病分布趋势,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高校群体脂肪肝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对2014年某高校健康体检的1 447名教职工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转氨酶、肌酐、尿酸及腹部B超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总检出率为25.7%,60岁之前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x2=41.053,P<0.001),50~60岁组达高峰为37.4%,随后下降;男性检出率(38.5%)明显高于女性检出率(16.0%)(x2=93.428,P<0.001);脂肪肝组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高血压和肝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高血压的检出率与脂肪肝检出率性别和年龄趋势一致,男性高于女性,与年龄呈正相关;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分层分析,脂肪肝检出率随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水平增高而升高,高达85.5%和62.0%,趋势性卡方检验x2值为364.493和208.155 (P<0.001),提示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与脂肪肝发生关系为密切.结论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高,肥胖、血脂紊乱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0-2013年呼和浩特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呼和浩特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呼和浩特市2010-2013年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呼和浩特市共报告AEFI病例326例,报告发生率为1.31/万;<4岁病例占88.04% (287/326);男女性别比为1.22∶1;主要集中在9月份;AEFI分类中主要以不良反应为主,占报告总数的97.55%,偶合症占2.45%;无心因性等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事故;不良反应中以一般反应为主,占77.67% (247/318),异常反应报告71例,占22.33%(71/318);AEFI疫苗分布中以麻疹疫苗常见,占27.61%,其次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占14.11%;83.13%AEFI反应发生在疫苗接种后<1d,临床损害以发热和红肿/硬结为主,占55.83%;全市9个旗县区均有AEFI数据报告,48h及时报告率为91.41%,48 h及时调查率为98.88%.结论 监测数据表明,呼和浩特市AEFI监测系统总体运转情况正常,需进一步提高全市AEFI监测敏感性和质量.

    作者:任先云;王大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和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至2013年某院分离到的IRAB和IRPA,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学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相关常见耐药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136株临床分离的IRAB和IRPA,耐药菌株主要分离自ICU病区和呼吸内科.其中IRAB占59.6% (81/136),IRPA占42.1% (55/136);两者的5年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5.2%和8.6%,均呈逐年上升.标本种类中,以呼吸道标本(痰和肺泡灌洗液)为主,占88.9% (121/136).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7株(8.6%),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5株(9.1%);泛耐药菌株均来自ICU.头孢派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22.2%和32.7%,未检出多粘菌素B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81株鲍曼不动杆菌仅检出OXA-23型和OXA-51型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7.7% (71/81)和100.0% (81/81).5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为14.5% (8/55);OprD2基因缺失率为76.4% (42/55).结论 IRAB和IRPA多重耐药性严重;OXA-23和OXA-51型β-内酰胺酶基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主要机制;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和OprD2基因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作者:姜肖玉;黄志卓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四川省《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应用情况跟踪评价调查

    目的 了解四川省监督管理机构、生产经营企业对GB 7718-2011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影响知晓率的因素,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供卫生行政部门参考.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基本情况,并对标准的知晓及使用频次、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进行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显示预包装食品标签总体应用较好.93.8%的调查对象表示知晓GB 7718-2011,82.7%的调查对象认为其基本合理,81.1%的调查对象认为其可操作性较好.影响知晓率的因素有企业职工人数、所在部门.不同学历、人员类别、企业职工人数、所在部门对标准的使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体来看标准实施情况较好,但通过跟踪评价,仍发现在具体应用中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GB 7718-2011的宣传与人员培训,加强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情况的监管以提高其使用率,优化完善标准的内容,增强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王萍;宁梦;赖辛;刘晓中;杜宝全;张强;李磊;施帆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13与2008年广州市消费者食品营养标签认知与应用比较

    目的 了解广州市消费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与应用能力并与2008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于2013年11-12月在广州市各超市,采用匿名问卷方式调查1 003名知情同意的消费者,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调查对象中了解什么是食品营养标签的人仅占9.1%,对食品营养标签信息完全能理解的占4.0%.购买食品时经常认真阅读食品营养标签的只有10.7%.认为食品营养标签对食品选购有一些影响的占71.8%,有很大影响的占5.7%.与2008年调查结果比较,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了解程度、理解程度、阅读情况以及信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食品营养标签与食品选购相关因素有:消费者目前的身体状况、阅读情况、理解程度、信任程度、了解愿望(P≤0.05).结论 从2008年至2013年《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实施,广州市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及应用能力并无显著提高,必需加强宣教和引导,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与应用,充分发挥其作用.

    作者:王小强;郑智丹;叶蔚云;江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新生代农民工情感与幸福感体验: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与情感、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量表法随机抽样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收集其情感、总体幸福感以及工作满意度等数据资料,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而探讨情感影响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结果 (1)工作满意度与正性情感、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负性情感与工作满意度、主观幸福显著负相关;(2)正、负性情感对主观幸福感维度回归效应显著;(3)工作满意度在负性情感的基础上对总体幸福感回归效应显著,在负性情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工作满意度、正负性情感与主观幸福感三者关系紧密,负性情感通过工作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影响主观幸福感;本研究对企业管理、政府制定政策以及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改善员工工作情感状态并终提高总体幸福感具有一定启示.

    作者:蔡剑雄;刘毛;张晶;林孔赞;李霞;刘在亮;朱志文;王元凤;魏新林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黄石市3家企业职工职业卫生服务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企业职工对职业卫生服务的认知状况,并分析影响职工职业卫生服务认知的因素.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选择湖北省黄石市3家企业的90名职工为调查对象,并以问卷调查了解职工对职业卫生服务的认知情况;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并以x2检验作统计分析.结果 约75%的职工知晓工作中所接触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只有50%的职工知晓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检测浓度,且仅有33.0%的职工在工作企业接受过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培训;月收入、户籍状况和企业及工会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是影响职工职业卫生服务认知率的主要因素;随着月收入的增加,职工对应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保险金及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知晓率也随之增高.结论 企业应当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性危害因素浓度监测和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企业职工开展多元化的职业卫生健康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企业的监管力度,以保障职工对职业有害因素的知情权,提高工人职业卫生服务认知总体水平.

    作者:李翠玲;易桂林;梁娇君;郭冬梅;周坤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11-2014年漯河市肉、蛋、奶等畜产品中铅、镉、总汞含量调查

    目的 了解漯河市畜产品中铅、镉、总汞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漯河市肉、肝肾、蛋、乳4类畜产品共102份样品,对重金属铅、镉、总汞进行检测.结果 4年中监测的102份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物铅、镉、总汞的总体检出率为61.8%,总体超标率为1.6%,连续4年总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P<0.05),总体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4,P<0.05).铅、镉、总汞3种重金属污染物中以铅的超标率和检出率为高,分别达到了48.0%和3.9%,铅、镉、总汞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59,P>0.05),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1,P>0.05).不同种类畜产品中肝肾类食品污染物检出率为高,达到了100.0%,超标率高的为肉类食品,超标率为2.9%,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22,P>0.05),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0,P>0.05).监测的部分肉类食品出现铅、镉2种污染物联合超标现象.结论 漯河市畜产品总体质量是好的,但部分畜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监管部门强化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作者:王建立;郭辽朴;葛秋凤;孙路平;张小然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09-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内蒙古地区乙脑减毒活疫苗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方法 对内蒙古2009-2013年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发生并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全自治区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42例,报告发生率12.79/10万,一般反应223例,异常反应占19例,无后遗症和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全年5-7月和10-11月是报告高峰期,接种疫苗后24h内监测到AEFI病例197例.结论 内蒙古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安全性较好.

    作者:范耀春;武贵森;闫绍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国结核病地级市水平空间积聚性分析

    目的 对全国各地级市结核病流行情况进行分类并比较.方法 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各地级市(或行政区划相当于地级市)进行分类;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类城市结核病的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全国可分为5个结核病区;隶属于同一省份的各城市均划分到同一类;经济发展水平相似且空间位置邻近的省份也划分到同一类别;第二类城市(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所辖城市)的年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8.77163/10万、0.36499/10万,与第一、四、五类城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结论 结核病的分布可能具有空间聚集性,第二类城市结核病流行情况严重.

    作者:张英杰;曹凯;王超;胥芹;高琦;郭秀花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社区Homebound老人发生现状及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老人homebound(居家不出)状态的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特征.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在蚌埠市龙子湖区所辖的社区中随机抽取1个社区,对社区内符合条件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收集资料.结果 社区老年人群居家不出阳性率为1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走路不平稳(OR =4.066)、脑卒中(OR=3.369)、抑郁(OR=2.244)、关节炎(OR=1.971)、邻居交往(OR=1.710)、年龄(OR=1.060)、BMI≤18.5 (OR=0.278)是居家不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居家不出在社区老年人群中阳性率较高,建议采取相关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居家不出的发生.

    作者:汪凤兰;张小丽;邢凤梅;么婷;吴庆文;景丽伟;张盼;刘瑞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02-2012年河南省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2-2012年河南省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特征的变化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超重和肥胖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2年河南省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2年河南省高血压和糖尿病流行病调查的数据,比较10年间河南省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特征的变化.结果 10年间河南省居民BMI均数增加近0.15kg/m2 (t=3.13,P<0.05),其中男性BMI均数增加近0.56 kg/m2 (t=8.08,P<0.05),女性BMI均数不增反降(t=4.06,P<0.05);10年间河南省居民标化后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增长4.60% (Z=6.75,P<0.05)和3.63%(Z=10.49,P<0.05).其中男性分别增长3.02%(Z=12.64,P<0.05)和2.77%(Z=4.34,P<0.05),女性分别增长1.48%(Z=14.08,P<0.05)和0.81% (Z=6.16,P<0.05).结论 10年间河南省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上升幅度较大,且肥胖患病率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因此,应采取科学的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尤其是中青年肥胖的发展趋势.

    作者:孙盼盼;周刚;李建彬;冯石献;张书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为民间常用中药,是茜草科耳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多数生长在我国广东、云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南方地区.白花蛇舌草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杀菌消炎等,其中以抗肿瘤作用尤为突出.由于肿瘤的发展速度快、难于控制、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大,使得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困扰医疗工作者的医学难题.白花蛇舌草中多种主要化学成分都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且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来源广泛,从而得到广大中外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人们通过对白花蛇舌草的不断研究,有效地证明了其中某些成分的抗肿瘤作用,为初步探讨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机理提供了基础.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白花蛇舌草体内外实验结果及临床分析进行总结,主要综述了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成分及其对常见肿瘤发挥作用的机理,以期为癌症临床治疗寻找合适有效的中药提供依据.

    作者:毛宇;徐芳;徐小娟;刘湘新;贺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预包装食品中维生素D强化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预包装食品中维生素D强化的情况.方法 根据GB 14880-2012的规定,在南京5家大型超市进行调查.结果 有36个品牌、共110种食品进行了维生素D的强化,65.5%的食品属于调制乳粉、调制乳、豆粉类;食品维生素D强化剂量均符合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人造黄油的添加量高,低的为糊状食品;九大知名品牌产品数约占所有维生素D强化食品的58.2%;76.4%的维生素D强化食品未明确标注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结论 结果显示维生素D强化食品种类仍然不多且关于维生素D的标示信息不全.应增加维生素D的强化食品种类,并考虑强制性对一些食品进行维生素D强化.

    作者:周明;殷璐;陈楠;蔡云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11-2013年龙岩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龙岩市手足口病(HFMD)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11-2013年HFMD资料进行分析.选取部分经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其他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阳性咽拭标本,用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用RT-PCR法进行检测、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2011-2013年龙岩市HFMD发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发病高峰出现在5-7月,男性多于女性.<5岁儿童病例占报告总病例的93.6%,散居儿童占75.4%.104份其他EV阳性标本病毒分离培养物,经RT-PCR法检测EV阳性88份(84.6%),其中29份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4份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同时阳性,3份柯萨奇病毒B5型(CVB5)阳性,2份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阳性,50份EV阳性培养物仍未能分型.分离到的EV71型属于C4a基因亚型.CVA16型属于B1b基因型.结论 龙岩市HFMD疫情处于高流行态势,<5岁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病原仍以EV71和CVA16为主,同时发现了CVB5和CVA10病毒.

    作者:何春荣;吴水新;何云;陈前进;张彦锋;曹春远;李美华;廖亦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13年江苏省农村环境卫生调查

    目的 分析江苏省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家庭饮水习惯、农药使用与防护及土壤监测现状.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江苏省全部13个省辖市中选取65个乡镇260个村1 300个农户.调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家庭饮水习惯,农药使用与防护情况,并进行土壤监测.结果 在260个行政村中,8.08%的调查村生活垃圾为随意堆放,21.54%的调查村生活污水为直接排放;在1 300户调查户中,居民饮用水类型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占91.69%),饮水习惯以喝开水为主(占86.23%);在823户使用农药的调查户中,54.07%的调查户选择现用现买不储存农药,有74.00%的调查户选择将废弃包装药瓶(袋)堆放在田边或垃圾堆,47.79%的调查户选择在施药时仅采用穿长袖衣、裤的单一保护方式,仅有16.71%的调查户在施药时采用全面的保护措施;高淳县、吴江区、丹阳市、姜堰市存在土壤镉含量不合格的情况.结论 2013年江苏省农村地区家庭饮水习惯和土壤监测结果况较好,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的情况时有发生,大部分农户在使用农药时的防护方式较单一,废弃包装药瓶(袋)处置不规范.

    作者:于洋;郑浩;费娟;丁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广州市售婴幼儿米粉配料表的调查

    目的 为了解广州市售婴幼儿米粉的配料表是否科学合理,也为消费者和监管部门能有效理解婴幼儿米粉的配料表而提供支持.方法 首先研究国家标准对该类食品的相关规定,并收集广州市售30种不同品名的婴幼儿米粉,比较其罐标配料成分和国标规定的异同点.结果 调查研究发现,多数罐标配料是符合国家标准GB 10769、GB14880、GB 2760等的相关要求,但也有少数配料成分找不到添加依据,而且部分配料表成分的标示分类缺少逻辑性.结论 婴幼儿米粉的配料表有必要分类标注食品原料、营养强化剂和食品添加剂.

    作者:李敏;翁文川;刘青;奚星林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13-2014年北京市怀柔区散发腹泻患者的腺病毒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怀柔地区腹泻患者腺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分子特征.方法 采集怀柔区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120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腺病毒hexon区域,然后对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采用Mega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进化树.结果 120例标本中腺病毒阳性24例,检出率为20.0%;其中7月龄到2岁婴幼儿患者检出率高,为26.7% (16/60);2个感染高峰分别为6-8月和10-11月,其余月份有腺病毒感染的散发.对其中18例腺病毒hexon区域PCR阳性产物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3例为腺病毒F组41型(72.2%,13/18),2例为F组40型(11.1%,2/18),2例为C组的Ad2和Ad6 (11.1%,2/18),A组31型1例.结论 腺病毒是怀柔地区2013-2014年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F组41型为优势流行株,同时有其他型别的散发.

    作者:陈玲霞;高志勇;姬莉莉;孙建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根因分析法在提高科室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根因分析法在科室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用药安全与合理水平.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4年6月调查医院发生的备用药品质量管理问题56起,应用根因分析法寻找质量管理问题的近端原因与根本原因,并制定改善策略与改进措施.结果 55起备用药品质量管理问题的近端原因有人员因素(护士、医师与药师)、沟通因素与环境因素,根本原因有备用药品管理机制不健全、强化培训不足,沟通渠道不通畅与质量管理流程不明确;根因分析法实施后,2014年第三季度的备用药品质量管理问题由2015年第一季度的55起降至8起(降幅85.45%),数量误差发生次数由25起降至5起(降幅80.00%),同种药品不同剂型混放发生次数由20起降至3起(降幅85.00%).结论 科室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中应用根因分析法,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周宇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环氧合酶-2与放疗抵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放疗抵抗(radioresistance)是导致临床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环氧合酶-2升高产生的乏氧效应、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多种因素都与放疗抵抗密切相关.研究环氧合酶-2与放疗抵抗的关系,并寻找有效应对措施以减少或逆转放疗抵抗是提高放疗疗效的关键.因此,对环氧合酶-2的研究可能成为放疗增敏的新思路和新靶点.

    作者:王红;蒋永新;熊伟;刘珊;葛吕;王艳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滇西鼠传疾病疫源地自然村鼠形动物丰盛度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滇西鼠传疾病疫源地自然村鼠形动物丰盛度的因子.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10月,在云南西部鼠传疾病流行区,选择10个县(市)40个自然村作为鼠形动物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点,使用笼捕法捕获室内鼠形动物,根据外形特征鉴定鼠形动物种类.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潜在影响自然村鼠形动物丰盛度的因子.使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在R软件下应用多元负二项分布回归探索影响鼠形动物丰盛度的因子.结果 40个自然村共捕获到鼠形动物421只,分为2目2科6属9种,捕获率为3.51%,其中黄胸鼠278只,占捕获鼠形动物的66.03%,为优势鼠种.平均每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10.5只(0~33只),共有8个自然村鼠形动物密度超过5%.多元负二项分布回归结果显示:气湿大于55%的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增加1.82倍;彝族自然村比汉族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增加2.08倍;周围种植水果的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增加1.71倍;近半年内有灭鼠行为的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增加2.42倍;大于80%的住户养鸡的自然村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增加1.51倍.结论 自然村鼠形动物丰盛度与气候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密切相关,为有效控制自然村鼠形动物的丰盛度,减少鼠传疾病的发生,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秀芳;尹家祥;程晓藕;杨子京;杨光璨;刘正祥;钟佑宏;苏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