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86例手足口病临床就诊及其特征分析

倪志敏;徐丹戈;杨根美

关键词:手足口病, 就诊, 临床, 特征
摘要: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的就诊及临床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病例并开展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调查手足口病病例886例,男女性别比1.39∶1,散居655例,托幼及学校儿童231例;本地户籍359例,外地527例;85.78%出现发热症状,其中54.21%出现中热,32.24%出现高热;87.13%出现口腔疱疹;17.72%有呼吸系统症状;6.32%有消化系统症状;86.91%患者出现皮疹,其中87.14%为手部皮疹,70.39%为足部皮疹,29.74%为臀部皮疹;小于2岁儿童出现皮疹(口腔疱疹)比率高于2岁及以上儿童(P<0.05).65.23%患者发病后2d内诊断,本地、外地患者诊断及时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9,P=0.107);22.01%患者住院治疗,本地、外地患者的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1,P=0.137);病原学检测其他肠道病毒占77.17%,EV71占20.11%.结论 手足口病症状以发热、皮疹等表现为主,患者就诊及时;仍应全面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避免或减少死亡.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流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血流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BD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用BD phonix-100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377株细菌,革兰阴性菌202株,占53.6%,其中主要是大肠埃希菌106株(28.1%),肺炎克雷伯菌39株(10.3%);革兰阳性菌175株,占46.4%,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3株(27.3%),金黄色葡萄球菌33株(8.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也未检出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血流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普遍,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张哲庆;金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研究现状及分析

    面向农村基层推广卫生适宜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不断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更好的卫生服务.本文从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的概念出发,概括其主要特点,并从适宜技术的筛选评估和推广应用两个方面对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强调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标准体系对促进我国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杨群;胡娅;黄江荣;潘丰满;齐桂;罗曼;钟琴;王亚囡;任伯绪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08-2014年烟台市学校水痘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烟台市学校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4年学校水痘发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各类学校共报告水痘病例6306例,发病率逐年下降.水痘发病与学生在校时间一致,呈春、冬季双峰,各占病例数的27.77%和31.41%.城市高于农村(x2=2229.75,P<0.05),城乡比2.66:1,芝罘区(398.22/10万)、莱山区(304.33/10万)、福山区(170.64/10万)发病率较高.男女性别比1.27:1,历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8,P>0.05).各类学校发病率不同(x2=1187.45,P<0.05),平均发病率高的是小学.随着小年龄组疫苗接种,小学和幼儿园发病下降快,降幅达82.77%、57.12%.历年发病年龄不同(F=74.60,P<0.05),分别为(10.23±4.992)岁、(10.38±4.927)岁、(11.08±4.643)岁、(11.14±4.885)岁、(12.49±4.919)岁、(13.52±4.772)岁、(13.63±4.675)岁,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龄高峰由6~7岁、9岁移至12岁.88.46%的病例未接种过水痘疫苗,79.67%的患者接种超过5年.7年发生7起水痘突发事件,5起在小学.结论 各类学校均有水痘防控压力,应加强病例监测,隔离水痘病例、严把复课关、落实疫苗接种.

    作者:崔伟红;姜梅;李娜;陈鹏;李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13年烟台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高危行为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从发病时间来看,4-6月份发病数多14例(11.88%,14/36),农民33例,占91.67% (33/36); 33例病人与牲畜(羊或牛)有接触史.97.22% (35/36)的病人首发症状为发热,83.33% (30/36)出现多汗症状,77.78% (28/36)出现肌肉关节酸痛和乏力症状,感染布病的高危行为中前两位是饲养牲畜占55.56% (20/36),徒手接生占30.56% (11/36); 97.22% (35/36)没有防护意识.结论 春末夏初是烟台市布病的高发季节,农村地区养殖户是布病的高危人群.病例的临床特点典型,病例在从事劳动过程中,自我防护意识差,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布病的健康干预工作.

    作者:刘涛;刘靖宇;刘军;徐小雯;牟晓东;姜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14年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并评价实时监控系统的灵敏性及特异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方法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 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47%,感染例次率为4.15%.科室分布以ICU感染率高,为47.3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为55.56%;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等.结论 对医院感染现患率高的科室,应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对医院危险因素及重点环节的管理,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医院感染误报率高的科室应提高医院感染正确诊断水平;我院使用的实时监测系统对于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陈黎媛;牟霞;杨怀;徐艳;张骥;陈京;王翀;刘玮;薛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北京市海淀区2013年6月-2014年12月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了解海淀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两家哨点医院就诊的542例食源性疾病患者肛拭子,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茵病原学检测.结果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5-9月,全区肠道门诊就诊病例数和哨点医院肠道门诊就诊量峰值均出现在7、8月份,2013年检出阳性率高在8月,为52.5%,2014年检出阳性率高在9月,为46.2%; 542例采集标本患者中,食源性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21~ 30岁年龄组,占总采集件数的43.2%,总采样标本中,男女性别比为0.97∶1,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菌株107株,检出率为19.8% (107/54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株数多为52株,检出率为9.6%(52/542);检出沙门氏菌以肠炎沙门氏菌为主.结论 食源性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5-9月,7、8月为发病高峰,感染患者集中在21~ 30岁年龄组,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感染为主.

    作者:白婧;刘伟;纪黎黎;陈玉;孙晓华;谢利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中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目的 探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医学教学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方法 2008级学生以原有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009级学生以新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届学生临床医学阶段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新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的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高于接受原有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有效提高了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

    作者:孙林青;李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JNK信号通路在NaAsO2诱导L-02肝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JNK在NaAsO2诱导L-02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NaAsO2染毒L-02肝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02肝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L-02肝细胞中Jnk、p-Jnk、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0、50、100和150 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3%±0.30%、7.49%±0.23%、9.48%±0.49%和14.87%±2.17%,染毒组的细胞凋亡率随NaAsO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细胞内Jnk、p-Jnk、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AsO2能诱导L-02肝细胞凋亡的发生,这可能与激活JNK,增加JNK磷酸化水平,继而激活凋亡调控基因Caspase-3有关.

    作者:叶建方;罗鹏;肖佳艳;吴雪艳;张豫;罗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血糖波动和NF-κB与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关系

    目的 观察血糖波动和核转化因子κ B (NF-κB)与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正常血糖波动组、糖尿病稳定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血糖波动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 60 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血糖波动组每天8:00和14:00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及灌葡萄糖造成血糖波动模型.实验9周后测定体重、肾指数(KI)、平均血糖(MBG)、每日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肌酐(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同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肾脏组织匀浆NF-κ B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正常血糖波动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稳定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血糖波动组较正常对照组与正常血糖波动组KI、MBG、SDBG、LAGE、Cr、BUN、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体重明显降低(P<0.01);糖尿病血糖波动组与糖尿病稳定性高血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肾小球体积增大、囊腔扩张破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细胞减少,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结构模糊紊乱,糖尿病血糖波动组比糖尿病稳定性高血糖组以上病理变化更为明显.结论 血糖波动和NF-κ B与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苏弘薇;康省;夏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时间管理与学业拖延的关系: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人格特质在时间管理与学业拖延间的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拖延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在两所高校随机抽取4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356份有效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17.0和AMOS17.0统计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学生学业拖延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因子与拖延程度显著正相关(r=0.192,P<0.01).时间管理量表各维度与拖延程度显著负相关(r=-0.261,r=-0.117,r=-0.125,P<0.05).神经质因子在时间监控观与学业拖延间起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值约为21.78%,神经质因子在时间效能感与学业拖延间起中介效应,中介作用值为34.4%.结论 人格特质在时间管理与学业拖延间存在中介效应.

    作者:李青青;王芬芬;杨世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06-2013年射阳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射阳县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状况,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措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室内空气、无菌医疗器械、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表面和使用中消毒液等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年共采样13 236份,合格11 634份,平均合格率为87.9%.2006-2013年合格率分别为87.8%、86.9%、89.1%、90.6%、85.0%、90.8%、87.6%和85.7%,在监测的各种样品中,无菌医疗器械合格率高,为100.0%,其余样品合格率依次为使用中消毒液(99.2%)、物体表面(93.3%)、医护人员手表面(82.2%)和室内空气(65.0%).结论 建议加强医务人员的消毒知识和技能培训,强化岗位责任制.同时加大对消毒硬件设施的投入,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增加对医疗机构的监测频率,及时通报监测情况,发现问题督促其及时整改,提高消毒效果质量.

    作者:刘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护理分级质量改进实证研究

    目的 有效落实卫生行业新标准“护理分级”,进行护理分级质量改进.方法 应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构建质量改进PDAIC模型,并将PDAIC模型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分级的质量改进,并采用护理分级合格率对改进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改进后护理分级合格率高于改进前,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精益六西格玛思想下构建的质量改进PDAIC模型有效的提升了神经外科护理分级合格率,此方法可尝试应用于更多的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活动.

    作者:谢彩霞;肖静蓉;蔡王婷;周敏;蒋晓华;石荷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及护理

    目的 对呼吸科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探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追踪调查2014年1-12月呼吸科住院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情况,对其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培养出142株病原菌,其中,多重耐药菌共61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临床上应该依据感染菌药敏分析的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建立有效规范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

    作者:刘俊香;刘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生存分析

    目的 评价云南省结核病/艾滋病(TB/HIV)双重感染患者标准化抗结核治疗效果,分析抗结核治疗期间死亡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云南省7个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项目县(区)登记管理治疗的445例双重感染患者的抗结核治疗转归情况,并对患者存活情况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成功率89.21%、病死率为4.94%,经配对秩和检验,患者治疗后CD4细胞计数显著提升,免疫状况明显改善;COX回归模型分析,中断服药和重症是引起双重感染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早期筛查并及时予以标准化治疗,同时保证患者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尤其是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能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风险,提高生存率,以挽救双感患者的生命.

    作者:许琳;杨蕊;高小娇;侯景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免疫固定电泳对骨髓瘤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对骨髓瘤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3例免疫固定电泳阳性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结果 43例患者中确诊为骨髓瘤肾病的19例,占44.2%,以λ为主占26.3%,其次为IgGλ和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 24例,占55.8,以IgGκ为主占33.3%,其次为IgAλ和λ.骨髓瘤肾病M蛋白结果明显高于MGUS (P<0.01).骨髓瘤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轻链异常增高,骨髓瘤细胞大于15%,均出现相应的贫血,高钙血症、蛋白尿及肾功不全等临床表现.MM肾病患者,M蛋白异常增高,且血κ/λ异常大于2∶1,但对轻链型患者,免疫球蛋白降低,尿κ/λ异常大于2∶1以上.MGUS M蛋白轻微增高或正常,血κ/λ小于2∶1,尿κ/λA小于2∶1.结论 免疫固定电泳作为肾功异常患者的常规检查,结合免疫球蛋白G(IgG)、结合免疫球蛋白A(IgA)、结合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血清蛋白电泳,对骨髓瘤引起的肾衰竭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作者:唐秀英;苏荣;席向红;李莉;王菊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中山市成年人不良健康行为现况分析

    目的 对中山市成年人不良健康行为(包括吸烟、饮酒和体力活动不足等)特征进行分析,为慢性病防控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策略.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山市400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相关行为(吸烟、饮酒、日常强度活动、交通性活动)的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的不良健康行为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1)调查人群的吸烟率为25.3%,饮酒率40.3%.男性吸烟(x2=109.470,P=<0.001)和饮酒(x2=64.623,P=<0.001)的比例均高于女性,34.1%的男性每天吸烟,女性仅为0.5%;79.5%的女性不喝酒,而男性为40.5%; (2)男性的高强度活动的比率高于女性(x2=109.470,P=<0.001),而女性具有中强度活动(x2=14.933,P=<0.001)和交通性活动(x2=6.991,P=<0.05)的比例高于男性.结论 中山市成年居民不良健康行为率较高,在落实健康促进策略的过程中,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

    作者:黄莉莉;范木耿;夏生林;谈晔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早期治疗重度戊型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早期治疗重度戊型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4年5月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感染科就诊的重度戊型黄疸型肝炎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肝功能指标变化,并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97.5%)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恢复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无一例患者因用药不良反应而改变治疗方案.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早期治疗重度戊型黄疸型肝炎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蒋刚;徐一丹;张明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2005-2013年浙江省嘉善县的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及预测研究

    目的 分析2005-2013年嘉善县的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结核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13年嘉善县肺结核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应用灰色预测模型方法对未来三年嘉善县肺结核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5-2013年嘉善县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2 789例,年均发病率为45.18/10万;男女性别比为2.61∶1;20~岁人群发病率高,为91.73/10万,其次为70~岁、60~岁组,发病率分别为79.66/10万,56.74/10万;职业分布以民工和农民为主,占总发病的43.71%,35.14%.应用灰色预测模型方程预测2013-2015年嘉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90/10万,26.96/10万,24.28/10万,2013年、2014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实际值与预测值基本吻合.结论 嘉善县肺结核疫情呈下降趋势,但重点人群防治工作仍不能松懈,仍需加强青壮年民工和老年农民的肺结核防治工作.灰色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适用于嘉善县肺结核流行趋势的预测.

    作者:徐东升;左萌萌;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豫南地区蜱类分布及蜱媒病原体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豫南地区蜱虫分布特点,蜱媒病原体类型及流行性特征.方法 采用布旗法、体表检蜱法采集不同环境中蜱虫,采用PCR方法对蜱媒病原体的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3-10月份采集蜱虫730只,分2属3种,其中长角血蜱占80.71%,为当地优势蜱种;蜱虫分布呈季节性消长;经PCR扩增出2种蜱媒病原体的特异性DNA片段,比对显示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有高度同源性;SFTSV阳性率为4.90%;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率为2.49%.结论 豫南地区蜱虫分布有生态及季节性规律,蜱中携带SFTSV、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体,是造成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无形体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疫区防控措施.

    作者:张群芝;窦会娟;郭嘉林;赵华东;周伟;李新伟;罗海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钙敏感受体通过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表达的钙敏感受体(CaR)是否能通过增强胱硫醚-γ-裂解酶(CSE)的表达来促进H2S的分泌进而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方法 敏感硫电极法检测细胞中H2S含量的变化;油红O染色检测阳性细胞的相对含量;HPLC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 (IL-10)、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aR、CSE、CD36和ACAT-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dCl3组和NaHS组均能明显增加细胞H2S的分泌,而NPS2390组明显降低细胞H2S的相对含量;GdCl3和NaHS组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细胞内胆固醇酯(CE)、游离胆固醇(FC)和总胆固醇(TC)含量也均明显下降,而NPS2390组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多,细胞内CE、FC和TC含量也均明显增加;GdCl3和NaHS组细胞上清中TNF-α和MIF含量均明显降低,IL-10的含量明显增多,而NPS2390组细胞培养的上清中TNF-α和MIF的含量均明显增加,IL-10的含量明显降低;GdCl3和NaHS组CD36和ACAT-1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而NPS2390组CD36和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1)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GdCl3组CaR和CSE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而NPS2390组CaR和CSE的蛋白表达均明显被抑制;GdCl3组CSE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CSEsiRNA组和GdCl3+ CSEsiRNA组CSE的蛋白表达均明显被抑制;GdCl3组H2S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而GdCl3+CSE siRNA组和CSE siRNA组H2S的相对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 CaR可以通过增强巨噬细胞内CSE的表达来促进H2S的分泌,进而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

    作者:曹琦;刘莹;刘芳琳;张凤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