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欣;张海艳;吴伟;黄辉;李锡太;贾蕾;高志勇;刘白薇;徐文彩
目的 探讨基于周期分解的ARIMA模型在我国甲肝月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并比较其与S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4年12月我国甲肝月发病率资料,用SPSS 13.0分别拟合两种模型,并用2014年的数据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基于周期分解的ARIMA模型的拟合及预测的MRD,MER,MSE和MAE分别为4.4691,0.0446,0.0002,0.0092;4.1310,0.0415,0.0001,0.0066.SARIMA模型的拟合及预测的MRD,MER,MSE和MAE分别为7.2979,0.0781,0.0003,0.0185;6.4407,0.0708,0.0002,0.0110.结论 基于周期分解的ARIMA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优于SARIMA模型.它可以提高预测的精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斌;郑瑶;柴峰;李向文;田珍榛;袁聚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对2012-2013年福州市手足口病进行病原学调查研究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福州地区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方法 收集2012-2013年福州市区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病的样本1 031份,通过荧光定量RT-PCR、巢式RT-PCR以及NCBI提供的BLAST序列比对确定肠道病毒型别.利用CVA6特异性引物鉴定2012-2013年福州市其他肠道病毒.对2012年CVA6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 031份标本中878份显示EV阳性,检出率为85.16% (878/1 031),其中EV71 426例,阳性率为45.52% (426/878);CVA1693例,阳性率为10.60% (93/878);其他肠道病毒359例,阳性率为40.88% (359/878),其中CVA6为218例,阳性率为24.83% (218/878).另还发现CVA10和Echo3肠道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发现0~5岁年龄组儿童为CVA6主要发病人群(构成比为94.04%),男女性别比为1.66∶1;CVA6构成比情况在各月有较大差异,总体起伏明显,9月的CVA6病例构成比占62.50%,达到2012年高峰.结论 EV71、CVA16和CVA6是福州市手足口的主要肠道病原体,CVA6病毒已经超过CVA16成为第二大病原体,2012年CVA6主要发病人群为0~5岁儿童,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作者:郑能雄;陈霄璐;周美龄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某高校大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意愿,探讨提高大学生参保积极性的途径.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某高校476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大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参保意愿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43.067%.影响大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意愿的因素有:性别(OR=1.872,95%CI:1.286 ~ 2.724)、月均消费情况(OR=1.542,95%CI:1.166~ 2.039)、入学前留守情况(OR=2.070,95%CI:1.431 ~ 2.993)、自我健康评价(OR=1.701,95%CI:1.305~ 2.217)、健康关注状况(OR =2.327,95%CI:1.709 ~ 3.169)、医疗就诊状况(OR=1.617,95%CI:1.236~2.115)和医疗保险认知程度(OR=2.232,95%CI:1.616~3.083).结论 大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意愿总体不强,应重视影响大学生参保意愿的因素,提高参保率.
作者:李建秀;谭岱;杨曙民;王晓梅;郭新华;刘宇宁;马常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部分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 在全省采集9大类5263份食品样品,按照GB/T5009.12-2003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5-2003食品中镉的测定、GB/T5009.17-2003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和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检测食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含量,检测结果按照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评价.结果 河南省食品中铅的总体超标率为2.04%,其中蔬菜及其制品和乳及乳制品中超标率较高,分别为3.45%和2.74%;镉的总体超标率为0.67%,其中蔬菜及其制品中超标率较高,为1.43%;总汞的总体超标率为1.97%,其中蔬菜及其制品中超标率较高,为4.4%;总砷的总体超标率为0.12%.结论 河南省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较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但部分蔬菜及其制品和乳及乳制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仍较为严重,需予以关注.
作者:解魁;李杉;杨丽;付鹏钰;张丁;张书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近年来四川省肺吸虫病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0个点开展主动监测,在监测点进行人群病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和中间宿主调查;在全省18个流行市(州)进行肺吸虫病病例报告登记,汇总分析病例报告.结果 主动监测共调查2 949名居民,血清学阳性率为1.32%;回收调查合格问卷2 918份,20.49%的调查对象对肺吸虫病有所了解;34.51%的调查对象有生吃或半生吃溪蟹的行为,61.99%有玩耍溪蟹的行为,84.27%有喝生水行为;共捕获溪蟹2 154只,平均重量为25.5g/只,感染率为13.83%,感染度为4.54,单只溪蟹感染囊蚴数高为25个;采集拟钉螺388只,感染率为10.57%;2007年以来共登记报告肺吸虫病病例98例,主要集中于达州、泸州、宜宾三市,发病年龄主要在6~15岁,临床表现以肺外型为主.结论 四川省肺吸虫病病例报告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区自然环境中存在肺吸虫传播链;流行区人群大多有不健康饮食行为习惯,若疏于防控,出现流行或暴发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陈琳;陆定;徐亮;曹淳力;钟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微小RNA (micro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研究发现其在血液中的表达量具有高度稳定性,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及患病程度密切相关,因而以microRNAs为靶标有望建立相应的快速、简便、无创的新型诊断方法.本文将简要介绍microRNAs在艾滋病、肺结核、病毒型肝炎等传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为传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杨丹凤;张林波;张文慧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对海南地区女性孕期阴道假丝酵母菌进行病原学调查,进一步了解菌种分布情况及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妊娠女性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发生和优生优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1 512例2010年6月-2013年12月在门诊产检的妊娠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并对其病例进行统计,了解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女性孕期阴道假丝酵母菌总的分离率是36.5%,其中白假丝酵母菌47.1%,光滑假丝酵母菌27.5%,热带假丝酵母菌4.3%;晚孕期女性阴道假丝酵母菌携带率明显增加,高达49.3%.(2)分离出的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分别为99.2%、98.5%,对伏立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程度不一;非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均为100%,对唑类抗真菌药的敏感性普遍不高. (3)孕前VVC史、人流史、血糖异常史的OR值(95%CI)依次是17.3 (11.67 ~25.67)、3.79 (2.78 ~ 5.18)、21.9 (14.58~ 32.94).结论 海南地区女性孕期阴道假丝酵母携带具有分离率高、菌群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有上升的趋势的特征;分离株的耐药性较普遍.为防止对妊娠结局的不利影响,需要早期给予干预,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并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讲.
作者:王英;余平;贝宁;郭小妹;裴华;陈锦龙;王华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药物能延缓肺功能的长期下降.近期对维生素D的研究,给COPD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加剧COPD的进展,而充足的维生素D对COPD有一定保护作用.本文通过总结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维生素D作用于COPD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概括;进一步探究了维生素D的作用,尤其是对COPD患者的作用.
作者:李银娟;方秋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吸烟健康教育对中职卫校青少年学生控烟的影响.方法 以班为单位抽样调查312人,通过自填问卷进行调查,经过吸烟健康教育干预后对同样班级人群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前后差异比较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前学生每周吸烟率为3.8%,每天吸烟率为3.2%,健康教育干预后分别降为1.3%和0.6%;吸烟动机调查显示,学生吸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学校环境因素、个人自身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吸烟危害的健康教育程度与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联.结论 控制吸烟要从青少年人抓起,在成都某中职卫校学生中积极开展控制吸烟的健康教育,可明显调动学生控制吸烟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吸烟学生戒烟的自信心.
作者:李琴;曾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福田区2006-2014年所有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4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51起,中毒533人,无死亡,中毒规模平均10.45人/起.各街道办均有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福田街道办报告事件数多,福报街道办报告中毒人数多.第三季度高发,共报告21起,占总起数的41.18%.以食堂和餐饮服务也报告事件数多,占总起数的86.28%.微生物,特别是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占总起数的50.98%.结论 福田区食物中毒事件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应基于流行特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牛姬飞;邓凯杰;许玉成;李学云;蒋立新;杨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 (Th17)细胞水平在儿童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儿36例;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离外周淋巴细胞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检测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即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IL-17及IL-23的含量.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脓毒症患儿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高(t=3.68,P<0.05);脓毒症患儿组ROR γ t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8.32,P<0.05);同时脓毒症患儿组细胞因子含量(IL-6,IL-17,IL-2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此外,脓毒症死亡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2.2±0.5)%显著高于存活组(0.8±0.3)%(t=4.67,P<0.05),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与患儿死亡率呈正相关(r=0.24,P<0.001).结论 Th17细胞参与了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检测Th17细胞水平有助于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熊燚;王健;魏笛;赵君;叶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2009-2013年腾冲县麻疹防控策略的效果,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腾冲县含麻疹成份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接种率、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麻疹监测系统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综合评价预防控制麻疹的效果.结果 2009-2013年腾4307冲县常规免疫MCV1、MCV2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分别为98.92、99.21%%和99.41%、97.89%,SIAs及查漏补种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为98.41%和99.17%,二类麻腮风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接种率为71.13%,人群麻疹抗体平均阳性(≥1∶250)率96.77%,保护性抗体阳性(≥1∶800)率83.61%,2009年发病率0.16/10万,2010-2013年无本地病例报告,输人性病例2012年发生5例,2013年发生1例.结论 将常规免疫接种维持在较高接种水平基础上适时进行MV SIA,并进一步提高接种质量、接种及时率以及加强监测、评估、管理和督导是保障消除麻疹目标实现消除麻疹的根本途径.
作者:刘光杰;刘安恒;张国珍;段正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和Medline、Pubmed、Ovid中1990-2013年发表的、有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文献,搜索时间为2014年6月.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1.0估计意外伤害发生率,按照性别、年级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合格文献6篇,总样本量为7 452人,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2.4%,95%CI:24.6%~ 42.7%.亚组分析显示,留守男童意外伤害发生率36.8%,女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5.7%,学前组意外伤害发生率26.8%,小学组意外伤害发生率39.4%,中学组意外伤害发生率29.8%,不同亚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胡洋;宇翔;廖珠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现状,分析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 5.4,对医院2009-2013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变化趋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痰液及支气管吸出液为主,其次是脓液及分泌物;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药、四环素耐药率逐年上升,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耐碳青霉烯类(CR)、广泛耐药(XDR)、泛耐药(PDR)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也不断增加,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马全萍;张倩;孙玉国;边锋芝;闻新棉;郑秀峰;董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2011-2014年河南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季节流行特征及轮状病毒(HRV)血清型基因分型.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单中心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腹泻患儿粪便共506份.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轮状病毒(HRV),人星状病毒(HAstV)、人杯状病毒(HuCV)、肠道腺病毒(EAdV)及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血清型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检测的506份标本中HRV (224) 44.26%、HAstV (83) 16.40%、HuCV(诺如病毒Ⅱ型为主)(58) 11.46%、EAdV (32) 6.32%、未定型(109) 21.54%,HRV是导致河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每年秋冬季节患儿病毒阳性率检出明显升高;病毒性腹泻各组间所占比例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腹泻患儿发病的高峰年龄为6~24月龄,占51.54% (183/355);224份RV检测阳性标本G血清型和P基因型分布特征,G血清型流行优势毒株为G3型90份(40.17%),未发现G8型.P基因型分型结果显示,常见的毒株是P8型99份(44.19%).基因型组合:以G3P [8]为主;506份检测标本中混合感染共24份(4.74%),以轮状病毒混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占50% (12/24),轮状病毒和人星状病毒混合感染多,占29.16% (7/24);其次,轮状病毒和人杯状病毒混合感染占20.83% (5/24).混合感染的患儿中<2岁的占83.33% (20/24).结论 河南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分型复杂,以轮状病毒检出率高,发病高峰在每年秋冬季节,以6~24月龄婴幼儿为主,HRV主要亚型G3 [P8],同时存在不同病原混合感染的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和人群分布.
作者:王跃生;张敬;李小芹;于静;周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TLR7 (Toll-Like Receptor7,)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转归的关系.方法 运用TaqMan-MGB荧光探针法检测1 146例健康对照者,299例HCV自限清除者以及410例HCV持续感染者中TLR7多态性位点,比较不同位点基因型与HCV感染转归的关系.结果 在女性人群中,rs 179009位点突变基因型GG可增加HCV感染的风险(OR=2.40,95% CI:1.09~ 5.27),rs3853839位点突变基因型CC降低HCV感染慢性化的风险(OR=0.31,95% CI:0.10~ 0.94);单倍型AC和GG可显著降低HCV感染慢性化的风险.结论 TLR7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女性丙型肝炎易感性及慢性化有关.
作者:韦娟;王洁;吴梦萍;王佳佳;孔晶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的发生状况及治疗及支持系统对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唐山市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337例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患病率为38.58%,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放疗与否、内分泌治疗与否、疤痕疼痛与否及社会支持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相关, (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抑郁的患病率较高,应提高社会支持度,降低乳腺癌术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周立芝;陈长香;张茹;于丹丹;屈海宏;李建君;张凤萍;刘新华;张淑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低浓度气态苯吸入对大鼠学习记忆等神经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低浓度苯吸入对大鼠血象的改变.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组苯染毒浓度分别为4mg/m3、6 mg/m3和10 mg/m3,对照组吸入空气.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法,4 h/d,5 d/w,持续染毒4w,染毒结束后进行学习记忆等神经行为学测试、血象、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高剂量组大鼠d3、d4的逃避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间探索实验的目标象限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大鼠的后肢撑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剂量、短时间暴露苯可损害大鼠学习记忆及运动功能,引起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
作者:丁婷婷;朱玉鹏;刘英莉;袁聚祥;刁美玲;顾双;沈福海;杨娜;郝明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渠县不同人群HIV感染状况及感染特点,为渠县艾滋病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渠县2010-2014年不同人群的检测资料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检测标本246 818份,检HIV抗体阳性208份,阳性率0.84‰.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自愿咨询检测者25.54‰,专项监测人群1.05‰,住院人群0.45‰,献血浆人群0.03‰.HIV感染人群分布为:年龄以青壮年居多,20 ~ 49岁占52.40%;性别男性多于女性,占75.48%;职业以农民居多,占54.33%;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者为主,分别占37.02%和29.81%;地区主要是本地籍人员,占96.15%.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7.12%.结论 渠县HIV感染状况不容乐观,HIV感染人群主要为自愿咨询检测者;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应继续加强监测范围,加强对青少年及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教育及性安全知识的普及,以遏制艾滋病在我县的流行和蔓延.
作者:王清;王小林;郑国顺;王顺东;罗德维;王开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2009-2014年天津市河西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报告的不良反应问题,为疫苗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描述流行病学得方法对河西区监测系统收集的AEFI病例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河西区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接报15种疫苗引起的AEFI病例208例,总报告接种剂次为778 172剂,AEFI发生率为26.73/10万,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AEFI病例发生.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接种局部红肿及硬结.较为严重有两例,均为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一例为血管性水肿、另一例为血小板过敏性紫癜.结论 全区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AEFI病例发生,AEFI报告发生率很低,预防接种的安全性良好.AEFI监测是科学评价接种疫苗的利弊,及时处置AEFI,增加大众对预防接种信心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东平;王滨;邢娜;王伟;武蕾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