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诊治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

赵燕娟

关键词:急诊诊治流程, AMI, PCI,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诊治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6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46例患者实施急诊诊治流程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然后观察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结果AMI患者入院后30 min内确诊的有56例患者,12 h以上确诊的有5例,在发病后2 h内得到及时治疗的有39例,>12 h得到治疗的有3例;127例发生疼痛,经护理后127例发生缓解,87例发生心率失常,经护理后78例发生缓解,40例患者发生低血压,经护理后37例缓解。结论急诊诊治流程能够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89例在我院接受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给予患者术后干预护理措施后,2例患者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对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加强术后用药护理、严密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并及时处理、做好饮食、休息、健康以及出院指导等。

    作者:朱忠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维生素D预防应用后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中毒情况随访

    目的:探讨儿童补充维生素D后出现维生素D缺乏和中毒的情况。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儿童保健的36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均在15d时开始补充维生素D,定期随访,并在儿童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肝功能、碱性磷酸酶、磷、钙和C反应蛋白的检查。结果362例儿童经过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仅2例出现佝偻病,且为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早期,经维生素D3治疗后均已治愈,随访1年,无1例出现维生素D中毒。结论在幼儿时期补充适量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避免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各种病症。

    作者:凌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对于手术室患者实施人性化全面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60例与干预组60例。常规组对于手术后患者实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统计两组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沟通、护理服务态度的评分,得出干预组上述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0.05。常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0%,干预组为90%,干预组高于常规组,<0.05。结论实施全面的人性化护理,为患者的提供基本需要的同时满足患者心理需要,让其感受到人文关怀,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从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内翻18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内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年来收治的18例子宫内翻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第三产程处理不当造成子宫内翻,1例手法复位还纳成功,3例切除子宫,1例误诊误治死亡;3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内翻均还纳成功;7例子宫粘膜下肌瘤造成子宫内翻自行复位1例,2例手术还纳复位,另4例中3例合并感染切除子宫;1例为子宫壁间肌瘤向宫腔生长,造成内翻并脱垂,感染、出血重,切除子宫;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并内翻误诊为粘膜下肌瘤,切除子宫;不明原因子宫内翻1例,因合并感染、出血,切除子宫。结论及时明确诊断是治疗子宫内翻的基础,尽快还纳内翻子宫、切除粘膜下肌留。翻出的时间越长,出血、感染程度越重,常导致切除子宫。

    作者:李焕灵;梁杰;叶丹;尧良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切口感染手术的患者一共有8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一时期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一共有8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干预全部治愈出院,期间没有1例死亡病例。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参观人员以及层流手术全部和切口感染有关(<0.05)。结论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参观人员以及层流手术全部和切口感染有关,因此,必须要从控制手术时间、完善手术室管理等相关方面进行干预,进而使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作者:崔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总结

    目的:总结分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8例高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个组别的成员均为64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一般的形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健康知指数、情感指数、情感得分以及生活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证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在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析延续护理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非手术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给予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延续护理。经过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复发率和疾病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的遵医行为、复发率及疾病康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医院延续护理模式,能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良登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紧急气管内插管抢救呼吸衰竭578例分析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内插管的技术特点、可能并发症及其预防,以提高紧急气管内插管成功率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2月~2015年7月急救气管插管抢救578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完成插管所需时间、次数、抢救成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完成插管次数与时间:一次插管成功531例、2次插管成功34例、3次插管成功13例。2 min内完成插管479例,成功率82.8%;2~5 min内完成插管86例,成功率14.8%;5~10 min内完成插管7例,成功率1.2%。总成功率为98.9%。困难插管16例,经可视喉镜或纤支镜插管后均成功;出现低血压46例,心搏骤停3例。结论气管插管术是畅通气道和呼吸支持有效的方法,临床医生熟练掌握紧急气管插管流程,减少插管并发症,采取预见性气管插管可显著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晓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方法。方法结合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表现、诊断指标、发病原因、并发症情况和治疗结局。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脱水、呕吐、恶心、腹痛等,本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5%,均为重症患者,其余11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7.5%,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尿淀粉酶、血淀粉酶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0.05。结论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一旦恶化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临床上可通过测定血清淀粉酶与CT进行诊断,及时给予综合治疗,严重者行手术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于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护理干预探究

    目的: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观察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心梗再发者4例(10.5%),心绞痛再发者2例(5.3%),心功能障碍者2例(5.3%),对照组中出现心梗再发者13例(34.2%),心绞痛再发者12例(31.6%),心功能障碍者10例(26.3%),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0.5±7.4)d相对于对照组(18.5±7.7)d明显偏短(<0.05),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仔细调查分析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作者:黄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鼻出血5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使用微波治疗老年患者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56例老年鼻出血患者鼻内镜下行微波手术治疗,对患者疗效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鼻出血效果明显,其中显效42例(75%),有效10例(17.9%),无效4例(7.1%),总有效率92.9%。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鼻出血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快。

    作者:李薇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退行性膝关节病的传统医学治疗临床研究现状

    退行性膝关节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关节韧带附着处骨赘形成,由此引起患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传统医学称之为"膝痹",治疗本病的方法多样,在一定程度上都缓解了症状,改善了生活质量。中医传统理论实践可以结合现代康复医学,从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靶点,多途径进行研究,做到防治并重,大程度减轻后遗症。

    作者:杜英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Seminar教学法在肾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Seminar是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具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及学术性。提高床医生的诊疗水平、临床思维以及医患沟通能力,增强临床医生更新医学知识的能力,会有力推动我国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进一步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庞娟;李尧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30例,采取随机分成两组的方式,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 A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B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疗治疗。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2年内的生存率高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转移率低于B组患者。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显著,患者远期生存率高,该种治疗方法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黄兴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补体在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牙龈卟啉单胞菌与补体成分C3、C5和C3R、C5aR以及TLRs的串联是导致牙周炎主要原因,补体成分参与了牙周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将对补体及其在牙周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歆婵(综述);周延民;宫琳(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主要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标本396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来源于ICU的标本359例,外科标本1135例,内科标本1399例,儿科标本1072例,对所有标本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查,比较各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中耐药菌株构成情况,探讨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ICU标本中耐药菌株75例(20.89%),外科标本中耐药231例(20.35%),内科标本中耐药菌株188例(13.44%),儿科标本中耐药菌株86例(8.02%),ICU与外科送检标本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儿科与内科,<0.05,并且儿科与内科耐药菌株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0.05。结论医院内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耐药菌株的检出阳性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抗菌药使用的规范与安全性管理,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避免耐药菌株的发展与蔓延。

    作者:杨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治疗方案的鼻出血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鼻出血住院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鼻部疼痛程度、对医护的满意度和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45例鼻出血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评估他们治疗过程中的鼻部疼痛程度,了解他们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较接受以常规鼻腔填塞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保守组患者而言,接受鼻内镜下止血治疗术的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较轻,同时对医护的满意度也较高。结论长时间鼻腔填塞的患者对医护的满意度较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护理干预,尽可能减轻其痛苦,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方蓉;陈治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生儿惊厥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为防治新生儿惊厥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多见于生后1w内,其他依次为颅内出血、感染性因素、低血钙、低血糖、核黄疸、破伤风、大脑发育异常、原因不明。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发生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对高危患儿应加强治疗及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惊厥应及早干预,避免神经系统进一步损伤及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梁达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B超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在本院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3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资料,总结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73例患者经B超诊断出69例,诊断准确率为94.5%。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7例,百分比为82.61%(57/69),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2例,百分比为17.39%(12/69)。结论超声诊断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高,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与及时治疗。

    作者:雷一鸣;任辉;李涛;苏林娜;王建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应用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应用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股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发生8例断裂,断裂率为17.78%(8/45),对照组患者共发生10例断裂,断裂率为22.22%(10/45)组间比较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单纯医源性因素占50.00%(4/8),对照组患者单纯医源性因素占50.00%(5/10),由此可见医源性因素是导致内固定断裂的主要因素。结论无论是锁定钢板还是传统钢板治疗其术后的断裂率都无显著差异,在对内固定锻炼患者分析中发现,医院性因素以及患者锻炼方式不当是其主要原因。

    作者:刘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