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强;杨梦
目的 了解铜川市乙脑发病特征及人群抗体水平,为有效防控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铜川市乙脑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在铜川市宜君县随机抽取健康人群采集静脉血检测乙脑中和抗体.结果 铜川市1960-2012年共报告乙脑病例649例,死亡59例,年均发病率为2.07/10万,死亡率为0.19/10万,病死率为9.09%.发病呈明显的季节特点,近年来职业分布上以农民、民工为多,15岁以上人群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3.10%,年龄别发病率以60岁以上人群高;共采集健康人群血样216对,乙脑流行季节前,健康人群中和抗体阳性率24.07%,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1∶3.04;流行季节后,健康人群乙脑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6.3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1∶3.29,流行季节前后中和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脑疫苗接种是铜川市预防乙脑有效的途径,铜川市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主要受疫苗接种影响.在做好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的同时,对成人也应开展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建立整个人群的免疫屏障.
作者:王云婕;刘新利;曹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20-羟基蜕皮甾酮(20E)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大鼠(体重80~ 100g)随机分4组,用60 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之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和20E治疗组,分别灌服蒸馏水、5 mg/kg盐酸二甲双胍和10 mg/kg20E溶液.药物干预6周后,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测定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 1)含量,分析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20E处理后肾脏损伤程度减轻;Real-time PCR结果显示,20E处理后SOD、CAT、GSH-Px和GRmRNA水平分别增加了146.4% (P<0.05)、64.5% (P<0.05)、41.3%(P<0.05)和22.6%,同时AGEs和TGF-β 1分别减少42.9% (P<0.05)和80.3% (P<0.05).结论 20E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肾脏SOD、CAT、GSH-Px和GR表达增加及AGEs和TGF-β 1含量减少有关.
作者:归改霞;张庆远;夏西超;梁桂娜;王中晓;刘荣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研究状况.方法 根据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收录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 2003-2012年共发表661篇论文,发表在223种期刊上.对结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包括论文分析、论文作者分析、论文主题内容分析.结论 我国近10年在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获得了稳步发展,客观反映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章轶哲;张意;吴文红;温亚男;缪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徐州市敬老院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为社会养老事业发展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徐州市9家敬老院,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以及自编问卷,对298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徐州敬老院老年人生存质量总平均分为(54.97±10.41)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评分分别为(49.47±17.30)、(55.67±11.93)、(57.71±13.14)、(57.00±10.83)分.是否患慢性病、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老年人生存质量有差别.结论 徐州市敬老院老年人无配偶者居多;老年人生存质量较差,有必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敬老院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华钰洁;许爱芹;韩春妹;周晓龙;邵立滨;石月;张莹;尹玉洁;徐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临床呼吸道感染致病细菌构成现状及其耐药状况.方法 临床诊断呼吸道感染病人835例,无菌操作取患者气道深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细菌培养620例,检出病原菌31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2株(19.8%),革兰阴性菌252株(80.2%).检出致病菌排列前7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肠杆菌. (2)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等敏感,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抗生素不敏感,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和呋喃妥因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运用,临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发生了变化,条件致病菌增多,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治疗难度增大.做好标本培养,进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生素,是减少细菌耐药菌株增多,有效治疗患者的必要途径.
作者:张群芝;朱新武;兰忠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布病的疫情形势和流行持征,为制定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12年济南市布病监测资料和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全市共报告布病137例,布病流行呈上升趋势,尤以2011、2012年上升迅速,分别为33、52例.发病以青壮年为主,20~59岁的青壮年发病108例,占发病总数的78.83%.男女性别比为2..81∶1;羊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感染为主.结论 济南市布病疫情上升速度加快,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综合性防治力度,控制疫情蔓延.
作者:徐淑慧;隋庆梅;许华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监测糖尿病肾病患者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多态性在左肾动脉(LRA)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242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将他们分为CC基因型和CT+TT基因型2组,应用CDUS测量其LRA大血流速度(Vmax)、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有关参数.结果 CC基因型糖尿病肾病患者LRA Vmax、Vmin、Vmean、Pl、RI增加,与CT+TT基因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24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存在相关性.CDUS通过监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为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一种无创监测的方法.
作者:金光明;粘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的胞内寄生菌,由于具有能在吞噬细胞的胞浆内生长和繁殖的特性,使插入其中的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可以通过MHC Ⅰ、Ⅱ类途径在宿主细胞内加工和递呈,从而引起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反应,被公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疫苗载体.本文特对以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为疫苗活菌载体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青青;徐宗凯;周梦莹;汪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了解成都市公立医院退休医生再就业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对成都市7所公立医院的549名退休医生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关键人物访谈法,对退休医生再就业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被调查的549名退休医生中,愿意再就业的比例为42.60%.2007年至2011年7所公立医院院内返聘退休医生占该年退休医生总数比例分别为6.69%、6.84%、7.68%、7.41%、9.21%;院外聘用退休医生占该年退休医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86%、3.71%、4.11%、4.09%、3.1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退休医生再就业的因素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退休前技术职务、退休前月平均收入.结论 成都市公立医院退休医生愿意选择再就业率较高并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开发公立医院退休卫生人力资源空间较大.
作者:文凤梅;刘志军;苏维;徐双燕;张正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萍乡市9年梅毒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萍乡市梅毒发病率变化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建立萍乡市2004-2012梅毒疫情数据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萍乡市2004-2012年共报告梅毒8 913例;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20.68/10万上升至2012年的71.71/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梅毒发病率年均增长16.82%,但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呈下降趋势,上升的主要原因来自隐性梅毒,隐性梅毒年均增长达59.43%;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上升;女性略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14;30~39岁年龄组病例报告多;重点人群以家政、家务及待业和农民多.结论 根据萍乡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作者:舒红萍;王樨霞;刘力;何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兴海县人间肺暴发鼠疫流行后鼠疫动物病流行现状.方法 采集动物脏器及媒介昆虫进行鼠疫菌培养、RIHA、PCR检测.结果 共检测啮齿动物5科7属9种130只;检测蚤4科10属18种300匹,均没有检测到鼠疫菌及鼠疫F1抗原,PCR鼠疫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结论 该地区人间肺鼠疫暴发流行后动物间鼠疫流行呈静息状态.
作者:魏绍振;杨晓艳;熊浩明;赵小龙;杨汉青;赵忠智;赵志军;李强;杨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明确2012年菏泽市手足口病(HFMD)实验室检测病原学及分布特点.方法 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或咽拭子标本,Real-Time PCR对肠道病毒EV71型、CA16型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96份临床标本中核酸检测阳性380份,检出率95.96%.阳性病例分布在各个县区,但EV71、CA16分布各有差异;不同月份发病率不同,3-5月仍为高发期;1~3岁仍是HFMD的高发年龄段,EV71依然是引发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结论 2012年菏泽市HFMD病原以EV71为主,发病分布在不同区域、年龄、月份有差异.
作者:李晓寒;刘芳;刘倩;刘启林;陈仲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泰州市市售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 2009-2012年共采集72份蔬菜,对重金属铅、镉含量进行检测,并与国家蔬菜卫生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泰州市蔬菜中铅、镉污染目前并不严重,但各类蔬菜中铅、镉都有检出,说明不同程度的积累,其中铅平均含量为0.062 mg/kg,镉平均含量为0.017 mg/kg,铅的污染状况高于镉.动态监测分析显示,2009-2012年铅、镉的含量变化无明显变化趋势.不同类别蔬菜对铅、镉的富集规律表现为:叶菜类>根茎类>豆类.结论 泰州市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但仍需加强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工作.
作者:赵瑾;黄久红;黄为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新华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方法 以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依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11-12月开展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等.结果 米面制品、畜禽类摄入量符合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营养膳食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的推荐量;水果、鱼虾类、奶类消费量与推荐量相比仍显不足,油、盐摄入量远远超出,部分营养素、矿物质与推荐量存在较大差距.≥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腹型肥胖率分别为41.75%、19.87%、55.92%;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5.62%、13.22%,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8.41%、9.41%;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边缘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依次为36.36%、18.95%、32.53%、17.42%.结论 新华区居民膳食结构有较大改善但不尽合理,营养相关性疾病呈快速上升趋势,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赵川;冯冬颖;陈凤格;赵伟;高伟丽;郭占景;李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排列疾病时间、收集病例诊疗经过、确定密切接触者;通过现场勘调查揭示病例暴露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诊断病例.结果 确诊的11例病例中,有2例从事家禽宰杀,4例常去农贸市场.初期临床表现主要为流感样症状,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并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呼吸道分泌物样本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20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结论 病例病情进展迅速,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缺少H7N9禽流感人传人的证据;加强对禽类检疫管理,可以消除和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发生.
作者:许阳婷;张钟;吴小清;王炜翔;苏晶晶;洪镭;丰罗菊;马涛;谢国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自1998年《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荆门血站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无偿献血从无到有,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共有28万多人参与献血,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越来越多;年采血量达到8.87吨,相比2005年增幅达到97.1%.本文对荆门市无偿献血近几年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使荆门市无偿献血工作稳步推进,达到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燕立;张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韶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选择低危献血人群,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选择2008-2012年韶关地区献血者139094份血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 韶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5年抗-HCV阳性平均率0.23% (315/139 094),2008-2012年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14%、0.21%、0.31%、0.2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35,P=0.003).男性抗-HCV阳性率为0.22%,女性阳性率为0.2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9,P=0.290).18~55岁分4个年龄段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28%、0.15%、0.25%、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58,P=0.001).不同职业献血人群抗-HCV阳性率高为军人0.34%,低为公务员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49,P=0.011).不同血型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03,P=0.361).献血次数与抗-HCV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初次献血阳性率为0.49%,献血2~4次阳性率为0.12%,献血5次及以上者阳性率为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35,P=0.001).结论 固定多次无偿献血者和公务员、医务人员、教师、学生等是安全献血的低危人群,应作为主要选择对象.
作者:李永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小鼠脑组织中视黄酸的LC-MS/MS分析方法.方法 通过电喷雾离子化,采用多反应检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检测离子为301.1→123.1.采用Agilent SB-C18 (100 mm×2.1 mm,1.8μm)柱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分析.结果 视黄酸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在0.92~ 9.20 ng/g (R2=0.993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5%、96.7%、103.1%,RSD分别为8.7%、6.5%、5.9%(n=3);检测限为0.2 ng/g.结论 视黄酸检出时间在10 min内,且脑组织中内源性物质无干扰,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好,适于脑组织中视黄酸检测.
作者:肖敏;叶懿;赵俊红;阮若云;卢翔;廖林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以上海市18个县为研究单位,描述和分析2010年上海市隐性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我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的隐性梅毒发病数据、上海市人口统计数据和经济学数据,描述隐性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拟研究的因素进行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 2010年上海市隐性梅毒发病率为26.7/10万,发病无季节趋势,女性发病数明显多于男性,发病多集中在20~39岁性行为活跃人群,另外家政、家务以及工人(包括民工)发病数远多于其他职业.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卫生技术人员数与文盲率与隐性梅毒的发病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上海市是隐性梅毒的高发地区之一,应加强重点地区高危人群的隐性梅毒防治工作.
作者:唐雯;殷菲;冯子健;李晓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戊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昆山市2005-2012年戊肝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昆山市2005-2012年共报告戊肝病例1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3/10万,发病高峰时间段为1-7月;年龄分布以25~64岁人群为多,占发病人数的87.66%;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8∶1.结论 冬春季是戊肝发病高峰,中青年是戊肝的高发人群,且以男性居多,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戊肝防治工作.
作者:薛黎坚;王文明;王华;陈权;田昌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