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叶丹娟;何晴;汪敏洁;茅天赋;邵圣文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与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山西省某综合医院2006-2011年6年间7 263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入院年份、出院情况、职业、付款方式、年龄、性别、病种等,其中住院天数与是否手术是主要的影响因子;除性别与病种外,其余因素对住院费用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结论 住院天数与是否手术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单病种管理规范,从而有效地控制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
作者:杨辉;冯向先;李韶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恩施州已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状况及其原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以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在湖北省恩施州进行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对8 096名18~49岁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34.8%的已婚育龄妇女报告有意外妊娠史,累积次数1~9次,其中42.7%有2次及以上意外妊娠.5.6%的妇女报告近1年有意外妊娠,其中18~ 30岁妇女较高,为9.5%.近1年有意外妊娠的妇女报告近1次意外妊娠发生原因为:没有采取避孕措施(37.0%)、带环受孕(19.2%)、环脱落(16.7%)、安全期计算错误(10.0%)、忘记服避孕药(8.7%)、体外射精失败(2.2%)和其他原因(6.2%);不采取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是事先没有准备(38.8%)、认为偶尔1次性行为不会怀孕(24.2%)、认为在哺乳期不会怀孕(15.8%).有意外妊娠经历的妇女中,78.6%报告近1次意外妊娠结局为手术流产,14.7%为药物流产,4.1%选择继续妊娠,2.5%为自然流产.结论 已婚育龄妇女中意外妊娠较为常见,手术及药物流产为意外妊娠主要结局,未采取避孕措施以及宫内节育器失效是意外妊娠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对采用宫内节育器的妇女进行随访与定期检查.
作者:肖汉;吴连希;燕虹;李十月;宋铭;徐德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浅析近8年开滦煤矿尘肺发病特点.方法 对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开滦职业病防治所尘肺诊断组新诊尘肺患者的检出数、检出率、构成比、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及接尘工种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8年来开滦煤矿共有46 091人受检,受检率28.52% (46 091/161 624),检出尘肺病人827例,尘肺检出率1.79% (827/46 091);2008年开滦尘肺病人检出率高,2009年开滦尘肺病人检出率低,2010、2011、2012年尘肺病人检出率趋于平稳,略有下降;尘肺病人平均发病工龄为(35.86±9.92)年,平均发病年龄(57.76±10.08)岁;主要接尘工种中,平均发病年龄以纯掘进工为短,主掘进工与纯掘进工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采煤工与纯采煤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尘肺检出率以Ⅰ期煤工尘肺居多,占尘肺总数的94.56% (728/827);Ⅱ期占煤工尘肺总数的4.72% (39/827);Ⅲ期占煤工尘肺总数的0.72% (6/827),新发尘肺中Ⅰ期与Ⅱ期比较,Ⅰ期与Ⅲ期比较,Ⅱ期与Ⅲ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8年来开滦煤矿尘肺检出率1.79%,新发尘肺中以Ⅰ期轻症为主;尘肺平均发病年龄超过工人退休年龄;众多工种中发病以煤矿混合工多,以纯掘进工的发病工龄短,辅助工种发病人数有上升趋势.
作者:张连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扶正抑瘤方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运动、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肝癌细胞后,采用扶正抑瘤方超滤物(6 g/L)作用于肿瘤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运动能力的变化,Transwell趋化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癌细胞可见核固缩和核碎片形成;细胞水平运动能力降低;穿膜细胞数(63.60个)较对照组(132.60个)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一定浓度扶正抑瘤方超滤物(6 g/L)可降低肝癌细胞存活能力,并可抑制肝癌细胞水平运动能力及体外侵袭能力.
作者:黄跃英;李洪生;张晓明;黄长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国内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风险评估起步较晚,目前既没有评估技术,也未建立环境评价标准.因此,在实验室发生污染泄漏时,能及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临界值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查找到病原微生物的低感染剂量,依据暴露剂量确定低感染浓度,从而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临界值,为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乔恩发;赵世文;段智泉;王建华;罗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用3种方法检测2013年5月赣州市某小学暴发的一起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的检测结果.方法 采集患者急性期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荧光PCR);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用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进行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的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结果 14份咽拭子标本中用荧光PCR扩增检测到了13份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92.9%.14份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分离到10株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71.4%.14名患者中有9名患者双份血清的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HI试验恢复期抗体比较急性期抗体有4倍或以上增长(阳性率为64.3%).结论 该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引起的,3种检测方法各有特点.
作者:胡晓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掌握青海省疾病监测点死因漏报情况,为提高本省死因监测数据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监测点粗死亡率接近的3个乡镇中选取1个乡镇(街道),回顾调查该乡镇所有常住人口2009-2011年的出生、死亡信息,摸底后入户进行死因调查核实.结果 调查地区3年共死亡905人,校正后的年平均死亡率6.77‰;漏报323例,漏报率35.69%.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漏报率分别为40.54%和2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系统死亡人数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多.结论 青海省疾病监测工作漏报率较高,需要定期从医疗机构和社区两个途径查漏补报,同时要积极协调卫生、公安及民政部门,定期补充漏报的病例,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作者:沙琼玥;马福昌;张晟;周敏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试验生物灭蚊在实践中的效果,探索和推广灭蚊技术.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5月期间向辖区内的钻井公园(光荣公园)、水牛公园及217国道以南应急水源地等水体投放野生小鲫鱼鱼苗,同时设立对照组,监测水中幼蚊密度,对比分析投入前(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池水中幼蚊密度,并与同期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投放野生鲫鱼的水域,幼蚊密度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投放野生鲫鱼的水域,水中幼蚊的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投放野生鲫鱼具有改善水体环境、明显降低水体中幼蚊密度的作用,值得其他地区加以推广.
作者:买合木提·玉素甫;冷文;姜祎琼;陈静;韩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临沂市兰山区城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表说明及技术规范要求》,对临沂市兰山区城区16 304名中小学生的视力、龋齿、沙眼、身高、体重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做进一步分析.结果 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龋患率、沙眼患病率、营养不良率、肥胖率分别为37.71%、45.57%、1.74%、23.68%、5.66%;中学生视力低下率、沙眼患病率、营养不良率均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25、15.17、23.44,P<0.01);女生视力低下率、龋患率、营养不良率均高于男生(x2=314.72、23.46、14.89,P<0.01).结论 此次调查表明临沂市兰山区城区常见病发病形势不容乐观,龋齿、视力不良、营养不良成为学生常见病防治重点,城区女生的视力不良率、龋患率、营养不良率均高于男生,学校及有关部门更应关注女生的健康状况.
作者:马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玉溪市2010-2012年乙型流感流行病毒株的抗原性和基因特点.方法 通过MDCK细胞分离培养乙型流感病毒,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其抗原性,RT-PCR克隆HA1基因,测序后通过软件MEG5.0进行基因进化研究,同时与WHO推荐的乙型流感病毒疫苗株进行比较.结果 玉溪市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2010年以BV谱系为主,2011年BV和BY谱系同时流行,2012年以BY谱系为主.基因分析:BY系毒株与B/Wiscon sin/01/2010的碱基同源性在99.5%~ 99.7%之间;BV系毒株与B/Brisbane/60/2008碱基同源性在98.7%~99.1%之间.与疫苗株比较,流行株发生了氨基酸替换.结论 建议2012年玉溪市使用WHO推荐疫苗株B/Wisconsin/0 1/2010进行乙型流感病毒流行的防控和储备.
作者:刘泽;杨汝松;王树坤;曾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昆明市疑似旋毛虫患者血清学检测状况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ELISA法对疑似感染旋毛虫患者进行血清IgG检测.结果 累计检测2 865例疑似旋毛虫患者的血清样本,阳性率为7.1%,各年龄组间血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 1,P<0.01),30 ~ 39岁组患者血清阳性率高(10.5%);不同民族间血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97,P<0.01),哈尼族患者血清阳性率高(16.9%);云南本省患者血清阳性率(7.4%)高于外省(3.5%),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P<0.05);有食生猪肉史患者血清阳性率(13.2%)高于无食生猪肉史患者(5.3%),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2,P<0.01);有肌肉痛患者血清阳性率(11.8%)高于无肌肉痛患者(5.9%),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P<0.01);有腹痛患者血清阳性率(13.5%)高于无腹痛患者(5.2%),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P<0.01);性别与血清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x2=0.32,P>0.05).结论 患者有食生猪肉史并出现肌肉痛、腹痛等症状,临床应考虑旋毛虫感染可能性;卫生部门要加强卫生宣教,严格执行肉类食品检疫制度.
作者:李建云;陶洪;王会珍;应肇林;周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乳腺癌术后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分别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及单纯化疗.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6%和6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4,P=0.032).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2年生存率为63.3%和41.1%(x2=5.164,P=0.029),2组的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年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步放化疗组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贫血及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步放化疗可提高乳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不良反应与单纯化疗相近.
作者:王征;张娟;叶新平;饶石磊;张浩;李伟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根据2004-2012年扬州市江都区梅毒疫情报告结果,分析梅毒的发病率及疫情形势,为制定梅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4-2012年江都区各医疗卫生单位上报的梅毒原始卡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的相关数据资料,分析各型梅毒的年发病率及人口构成.结果 2004-2008年梅毒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开始有所下降.2004-2008年出现发病高峰,2009-2012年发病率有所下降,其中Ⅰ期、Ⅱ期梅毒发病数高,2004-2011年隐性梅毒逐年增加.在梅毒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集中在工人、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中.结论 普及性病防治知识,加强梅毒筛查及疫情管理,阻断梅毒垂直传播,实施综合管理是当前防治梅毒的主要措施.
作者:戴翔;戴艳;王月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提高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对1 561名医学新生进行调查,用差异检验、相关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8%,医学新生的强迫、焦虑、精神病性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方面低于全国常模;不同性别中,男生的敌对、偏执得分高与女生,女生的恐怖、抑郁和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医学新生SCL-90各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医学新生存在心理问题,不同性别的大学新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有差异;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作者:阴山燕;张瀛予;许梦晨;温子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乌鲁木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费用进行收集分析,探索合适的筹资模式,测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筹资标准,为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提供理论依据,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参照.方法 根据赔付比,建立模型测算出人均筹资标准.结果 通过调取764位居民门诊费用发现其门诊费用的范围为2.6~532.4元,平均值为99.51元,3年间参保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27%,补偿标准缓慢提高,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有逐年提高趋势,经数据分析测算得出人均门诊统筹筹资标准为77.69元,门诊统筹筹资总额应为4 371.56万元.结论 利用此方法观察未来几年的参保人员变动及医疗处方的价格变化情况来预测来几年的门诊统筹筹资标准与总筹资额度,本研究发现按照目前的筹资标准不能满足实际的医疗需求量及门诊实际费用.为保证人们的医疗服务质量和降低人们的医疗费用,体现医疗保险的保障作用,适当提高筹资标准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合理确定起付线、封顶线,是完善居民医疗保险的重要内容.
作者:曹凤;吴钰山;马梦蕾;李林玉;欧阳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宁夏区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科学指导风疹防控.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从全区12个县(区)中抽取1 218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采集的血标本进行(ELISA)风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宁夏区2012年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1.86%;不同性别、民族、户籍、居住类型人群的风疹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中20~24岁组高,各职业中医护人员高.结论 宁夏2012年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阳性率较高,但仍应加强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在普及儿童风疹疫苗免疫的同时开展职业暴露人群和育龄期妇女的风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石晓娟;周莉薇;张颖;杨媛媛;马金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肠黏膜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TREM-1)与环氧化酶-2 (COX-2)的表达,以及两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内镜分级程度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IBD患者和30例对照组患者肠黏膜中TREM-l和COX-2的表达进行测定,其中60例IBD患者中,包括52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8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结果 (1)在对照组、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中COX-2的表达分别为:(61.81±20.10), (209.28±9.62)和(200.42±20.33),且对照组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M-1在3组中的表达分别为(268.94±4.75), (541.48±153.63)和(487.54±14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M-1在UC不同的病情分级及不同内镜分级中表达分别为:病情轻度:(449.55±49.45),中度(499.41±10.81),重度(507.49±6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55,P<0.05);不同内镜分级中的表达是Ⅰ级:(361.47±55.03),Ⅱ级(481.44±24.28),Ⅱ级(555.01±3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119,P<0.05);COX-2在UC不同的病情分级及不同内镜分级中表达分别为:病情轻度(158.54±15.27),中度(195.25±10.10),重度(233.72±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617,P<0.05);不同内镜分级中的表达是:Ⅰ级(148.26±16.08),Ⅱ级(203.85±15.43),Ⅲ级(236.35±1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608,P<0.05). (2) IBD患者结肠黏膜中TREM-1和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2,P<0.05);UC患者结肠黏膜中TREM-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及内镜分级呈正相关(r=0.945,P<0.05;r=0.944,P<0.05),COX-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及内镜分级亦呈正相关(r=0.944,P<0.05;r=0.944,P<0.05).结论 TREM-1和COX-2参与了IBD的发病过程,并且可以反映UC的炎症活动情况.
作者:邢亚威;刘春玉;张月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2010年全国麻疹强化免疫活动(简称“强免”)在北京市适龄流动儿童中的覆盖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流动儿童预防免疫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基于相关研究基础上的自编问卷,于2011年春运期间在北京各大火车站、汽车站对流动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在589个(8个月~ 14周岁)流动儿童的有效样本中,麻疹强免接种率为83.4%.在家里或上幼儿园、无兄弟姐妹、父母不知晓麻疹强免活动、父母对活动信任度低的儿童不接受强免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流动儿童仍面临麻疹预防接种不足的风险.为提高流动儿童预防免疫的覆盖率,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教育机构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层面针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递送的能力.
作者:肖索未;陈彬莉;胡晓江;萨支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军队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及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国防人才心理健康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某军队院校为基层部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790名进行症状自评量表和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人际信任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军队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在焦虑、敌对2项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汉族专业技术人才(P<0.01或0.05);专业技术人才SCL-90总分与领悟性社会支持2个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人际信任、民族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0.05).社会支持、人际信任、民族是影响军队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 军队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其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人际信任、民族密切相关.
作者:苏宗义;丁魁;赵鹏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分析Hp感染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A2,Lp-PLA2)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93例和健康体检者368例,分别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所有受试者的Hp感染情况,分析Hp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受试者的血清MPO、Lp-PLA2水平,同时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其hs-CRP水平.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x2=30.98,P<0.01),Hp感染增加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OR=2.30,95%CI,1.71~ 3.10);无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组中还是在健康对照组中,Hp感染者血清中MPO、Lp-PLA2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Hp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斑块形成组血清hs-CRP、MPO和LP-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Hp慢性感染可能诱发细胞因子的产生,引起血清中MPO、Lp-PLA2和hs-CRP水平升高,从而诱导血管壁局部的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艳;雷鸣;夏先考;杨丽;汤兰桂;郑睿东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