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芹;孙翠勇;张金华
目的 建立湖南省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范围.方法 收集113名健康成人(18~60岁)静脉全血标本,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及CD8+淋巴细胞绝对数值,百分率和CD4+/CD8+比值.结果 CD3+、CD4+和CD8+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的中位数分别为1 422、736和546个/μl,CD4+、CD8+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的中位数为52.56%和39.98%,CD4+/CD8+比值的中位数为1.34.各参数值在不同年龄性别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湖南省健康成人T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范围,可为本地区临床医生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作者:何志雄;李木兰;袁才佳;蒋显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银川市2009-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市报告的2009-2013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内共报告AEFI个案347例,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和偶合症分别占87.03%、7.02%和5.77%;男女比为1.28∶1,报告AEFI个案年龄≤1岁儿童占67.73%.每年秋季发生较多,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为主.临床损害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AEFI报告发生率为7.11/10万剂,在预期发生率范围之内;完整率、及时报告率和及时调查率分别为100.00%、90.78%和90.16%.结论 2009-2013年银川市AEFI监测工作质量显著提升,但监测系统敏感性仍需提高.
作者:李燕;雷静;武振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铅暴露对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槲皮素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醋酸铅组(1 g/L)和醋酸铅(1 g/L)加槲皮素(30 mg/kg)组,每组10只,通过饮水方式染毒8周.应用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血管组织中内皮素-1 (ET-1)、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变化,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铅染毒组大鼠血清和主动脉组织中NO、iNOS、MDA和LDH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而SOD水平下降;槲皮素组NO、iNOS、MDA水平较铅染毒组均下降,而SOD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形态学未观察到明显变化.结论 铅暴露可以导致实验大鼠血管发生氧化损伤,而槲皮素对其所致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闫立成;刘茜;徐厚君;曹燕花;张艳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6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予以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血白细胞(WB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P敏感度为98.36%,WBC+ESR综合指标判断敏感度为34.43%,两种指标判断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03,P<0.01),即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前采用CRP指标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高于WBC+ESR综合指标判断.治疗后CRP敏感度为49.18%,WBC+ESR综合指标判断敏感度为0.33%,两种指标判断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04,P<0.01),即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后采用CRP指标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仍高于WBC+ESR综合指标判断.结论 CRP水平与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指导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C-反应蛋白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判断及疗效较血常规及ESR敏感有效,可作为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避免抗生素过早停用贻误病情,同样也增加了有效避免抗生素过度使用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可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作者:戎军;方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赫尔辛基出生队列研究历经数十年的长期随访,获得了一系列生命早期生长发育与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揭示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起因和早期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对该出生队列关于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起源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我国开展大型出生队列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作者:孙丽;许韶君;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体积变化,为临床2型糖尿病评估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纳入41~50岁,51 ~ 60岁,61 ~ 70岁以及71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各50例,同时按照不同年龄段选择非糖尿病成人各50例,使用三维彩色超声诊断系统进行胰腺体积测量.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体积在41~50岁和51 ~ 60岁年龄段明显小于非糖尿病人群(P<0.05).61岁以后两组没有差别(P>0.05).男性胰腺体积明显大于女性(P<0.05).结论 成人41岁以后胰腺开始逐渐萎缩,至61岁以后达到稳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萎缩较非糖尿病人群提前发生.
作者:袁南兵;程印蓉;陆志明;戴宗耀;李嘉俊;崔西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确定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方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一致性检验结果(CR<0.1)表明权重系数合理有效.结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简单易行,更能提高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测定指标的准确性.
作者:郭敏;温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济南市2006-2012年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济南市报告的梅毒病例占乙类传染病中性病报告数的64.06%.近年发病率逐年上升,年均增长15.27%.早期梅毒占61.60%,胎传梅毒人数逐年增多,隐性梅毒增加趋势明显.男女性别比为1.16∶1.男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占65.52%,女性主要集中在20 ~ 34岁,占53.78%.老年组发病率升高,早期梅毒男性占40.59%、女性占31.22%.结论 济南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应加大重点人群干预检测力度以控制梅毒的传播.
作者:张昌庆;阮师漫;马祖芳;胡艳霞;李建卓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小鼠缺氧耐受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连续给药3d,采用常压耐缺氧法、亚硝酸钠中毒致死法及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法,分别记录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及急性脑缺血后喘气时间.取亚硝酸钠中毒小鼠脑组织及急性脑缺血小鼠血清检测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在连续给予依达拉奉3d后,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能延长常压耐缺氧时间,分别延长31%、60%和91% (P<0.05);在注射亚硝酸钠后,能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分别延长9%、17%和31% (P<0.05),脑组织中MDA含量降低,分别降低18%、38%和57%,而SOD水平升高,分别升高17%、34%和51%.在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条件下,能延长小鼠喘气时间,分别延长17%、37%和55% (P<0.05),血清中MDA含量降低,分别降低20%、40%和65%,而SOD活力升高,分别升高15%、32%和53%.结论 依达拉奉具有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力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邓华菲;欧阳驰;周琴;李坚;何汉江;卢新华;马莹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2012年务川自治县发生4起食用“白毒伞”致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和控制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本文将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务川自治县2012年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资料.1.2方法 将数据资料录入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1 概况 2012年10-11月,务川自治县3个乡镇发生食用野生菌“白毒伞”中毒事件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为家庭就餐引起,呈家庭聚集现象,共计中毒19人,死亡10人,死亡率为52.63%.
作者:杨兴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比较肾癌大直径的B超、CT测量值与病理测量值间的统计学差异,探讨此差异对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影响.方法 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348例肾癌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者324例,回顾性分析肾癌大直径的B超、CT测量值及病理实测值,对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B超及CT测量的肾癌大直径值与病理实测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癌大直径的B超及CT测量值与病理实测值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以B超或者CT测量值作为保留肾单位应用指征标准的安全性良好.
作者:张涛;王玉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长春市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为营养教育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644户居民970人进行家庭膳食调查,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比较,分析营养素摄入达标状况.结果 长春市居民每日人均能量摄入为2 212.78 kcal,占推荐摄入量(RNIs)的96.21%.蛋白质摄入量为46.42 g/d,占推荐摄入量(RNI)的77.37%,农村高于城区;脂肪摄入量为135.02 g/d,硫胺素和核黄素摄入量分别占RNIs的47.15%和63.57%;钙、磷、铁摄入量分别为161.90 mg/d、609.90 mg/d和8.49 mg/d,分别为RNIs的20.24%、87.13%和56.60%.城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来源以粮谷类为主,农村蛋白质、脂肪则以动物类为主.B1、B2硫胺素和Ca摄入量偏低.结论 长春市居民主要营养素摄入量基本满足人体需要,加强居民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宣传教育,预防营养相关疾病发病率上升,加强饮食指导是提高当前城乡居民营养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李新;王丹;王瑞;池明;王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念珠性阴道炎与性病相关的微生物病原体感染分布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516例阴道拭子,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念珠菌与阴道毛滴虫、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结果 念珠菌性阴道炎时生殖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出率高(P<0.05),淋病奈瑟菌检出率低.结论 念珠性阴道炎感染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相互有关,其疾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许顺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导致院内感染的病原学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以某院呼吸内科ICU 2008-2012年收治的165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一次性吸痰管吸取的呼吸道分泌物分别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构成及对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65例机械通气患者中120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72.7%.共检出153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有133株,革兰阳性菌有20株;排名前三位的革兰阴性细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菌株总数的24.2%、20.3%和18.3%.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革兰阳性菌株中占第一位,占致病菌总数的4.6%.主要致病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性比较高.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已经成为机械通气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并且普遍有多重耐药现象.
作者:郑大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流行现状,为农村民族地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抽取2个县3个乡镇8个村的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结果 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2.27%,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7,P>0.05);毛南族、布依族、水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38,P<0.05);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空巢老人、婚姻属性、年均经济收入的老年人的多种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慢性病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加强基层卫生队伍的慢性病宣教水平与指导能力,提高老年人对慢性病的防治知晓率,对保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减少过早死亡和致残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林先燕;杨胜文;韦亚丽;周全湘;何绍前;韦学团;莫晓刚;杨香秀;陆兴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血清MIP-2,ICAM-1,MMP-9水平变化.方法 接受呼吸机治疗的201例患儿分为2组,并发VAP的72例为观察组,未发生VAP的129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患儿血清MIP-2,ICAM-1,MMP-9水平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通气后24h,血清MIP-2,ICAM-1,MMP-9水平较通气前明显降低.随后对照组逐步降低.但观察组在24h后逐渐升高,通气120h后,伴随病情的好转水平下降.两组分别在48 h、72h、96 h、12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MIP-2,ICAM-1,MMP-9水平变化与VAP的发生及病情密切相关,可成为VAP发生及进展的参考指标.
作者:吕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RASSF1A基因在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异常甲基化情况.方法 按照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72例乳腺癌患者和72例健康者外周血中的抑癌基因RASSF1A进行扩增,并进行焦磷酸测序,检测该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RASSF1A基因PM00104139CpG-2,CpG-5的甲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雌激素受体(ER)阴性阳性分组,PM00104139CpG-3的甲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RASSF1A各甲基位点与孕激素(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阳性分组以及病理组织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疆乳腺癌患者RASSF1A基因位点2和3可能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位点,对早期乳腺癌的检测可能有意义.
作者:李莉;鲁英;欧江华;齐新;杨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调查医院多药耐药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2年共检出多药耐药菌208株.其中多药耐药肠杆菌科菌多约为45.7%,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酯及头孢呋辛钠的耐药率>90%,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敏感率>80%;其次为葡萄球菌属菌,约为40.8%,对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超过9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分别为95.3%和100.0%;分离的多药耐药肠球菌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较少,但耐药情况较严重.结论 多药耐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严重.加强对多药耐药菌的检测,减少多药耐药菌产生及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进明;朱冬梅;黄苏珊;郑立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84例ICU中呼吸机相关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病原体培养,并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3株,占86.4%,革兰阳性菌16株,占10.4%,真菌5株,占3.2%;前5位致病菌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检出的病原体药敏试验均呈现多重耐药性.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为革兰阴性菌,且均为多重耐药菌,提示临床应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
作者:刘竹;安寒;黄琼华;李俪华;邓小华;刘洪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2009-2012年风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风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通过《麻疹/风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风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并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发病集中在4-6月份;男女发病比为1.74∶1;15岁~组发病率高.共监测到孕妇风疹疑似病例8例.各年风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指标情况:48h内个案调查率分别为91.95%、85.90%、95.69%、99.34%;各年血清学检测结果≤7 d报告率分别为87.05%、81.01%、96.96%、97.46%;血标本采集率为80.43%.结论 哈尔滨市风疹病例高发人群已转向大年龄,多为15~20岁组人群.《麻疹/风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应用使风疹病例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特异性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范晨璐;徐红;高晓丽;李岩;姜立坤;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