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起食用“白毒伞”致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杨兴万

关键词:白毒伞, 食物中毒, 调查
摘要:2012年务川自治县发生4起食用“白毒伞”致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和控制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本文将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务川自治县2012年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资料.1.2方法 将数据资料录入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1 概况 2012年10-11月,务川自治县3个乡镇发生食用野生菌“白毒伞”中毒事件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为家庭就餐引起,呈家庭聚集现象,共计中毒19人,死亡10人,死亡率为52.63%.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与形态学分析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MDS-RA)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临床及形态学鉴别要点.方法 对20例MDS的RA (MDS组)与36例CAA (CAA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初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比较分析.结果 MDS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体检有肝、脾或淋巴结肿大的明显高于CA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热表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细胞减少、出血CAA组明显高于MDS组;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学分析显示:血液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及绝对值CAA组明显低于MD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巨核细胞减少或消失CAA组明显高于MDS组;骨髓涂片检查表现二系以上病态造血改变的MDS组明显高于CA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及骨髓各系细胞病态造血改变及骨髓中巨核细胞形态与数量改变是鉴别MDS-RA与CAA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雁;申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应用AHP确定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指标权重

    目的 确定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方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一致性检验结果(CR<0.1)表明权重系数合理有效.结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简单易行,更能提高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测定指标的准确性.

    作者:郭敏;温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乡镇卫生院肺部疾病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调查

    目的 调查乡镇卫生院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乡镇卫生院抗生素合理使用,以减少抗生素的耐药及肺结核病的误诊.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的方法,调查某市7个乡镇卫生院2010年肺部疾病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 97.1%的患者使用了抗生素,使用时间中值为8.4 d.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率排列前4位的抗生素为头孢、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青霉素,且使用率、使用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人群4种抗生素的使用率、使用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肺部疾病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乡镇卫生院抗生素使用仍有不合理之处,需要进一步规范,以避免抗生素滥用,减少抗生素的耐药及肺结核病的误诊.

    作者:王清;白静;骆春艳;刘晓俊;邓青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武汉市20万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质控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武汉市宫颈癌与乳腺癌免费筛查质量控制模式,为将来“两癌”筛查的进一步推广实施积累经验.方法 从“两癌”筛查的技术、全过程的培训与督导、全覆盖的信息质控及精准检测报告的发放4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累计为202 067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共对170 401名武汉市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共发现宫颈癌前病变764例、宫颈癌37例.共对197 072名武汉市农村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发现乳腺癌32例,检出率高于全国其他同类型筛查的地区.结论 加强对“两癌”筛查工作的质量控制,摸索出一条科学的质量控制模式可大大提高两癌筛查的成效.

    作者:张雅琪;邱琳;周爱芬;陈忠;熊超;罗欣;张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新疆乳腺癌患者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分析

    目的 探讨RASSF1A基因在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异常甲基化情况.方法 按照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72例乳腺癌患者和72例健康者外周血中的抑癌基因RASSF1A进行扩增,并进行焦磷酸测序,检测该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RASSF1A基因PM00104139CpG-2,CpG-5的甲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雌激素受体(ER)阴性阳性分组,PM00104139CpG-3的甲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RASSF1A各甲基位点与孕激素(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阳性分组以及病理组织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疆乳腺癌患者RASSF1A基因位点2和3可能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位点,对早期乳腺癌的检测可能有意义.

    作者:李莉;鲁英;欧江华;齐新;杨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呼吸内科患者机械通气致院内感染的病原谱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导致院内感染的病原学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以某院呼吸内科ICU 2008-2012年收治的165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一次性吸痰管吸取的呼吸道分泌物分别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构成及对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65例机械通气患者中120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72.7%.共检出153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有133株,革兰阳性菌有20株;排名前三位的革兰阴性细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菌株总数的24.2%、20.3%和18.3%.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革兰阳性菌株中占第一位,占致病菌总数的4.6%.主要致病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性比较高.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已经成为机械通气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并且普遍有多重耐药现象.

    作者:郑大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念珠性阴道炎与性病相关的微生物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念珠性阴道炎与性病相关的微生物病原体感染分布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516例阴道拭子,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念珠菌与阴道毛滴虫、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结果 念珠菌性阴道炎时生殖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出率高(P<0.05),淋病奈瑟菌检出率低.结论 念珠性阴道炎感染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相互有关,其疾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许顺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句容市2002-2012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句容市艾滋病疫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探索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2-2012年艾滋病疫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句容市艾滋病疫情分布范围广泛,病例大多呈散发态势,且以输入性为多.2005年起病例数逐年增加.感染者主要是20~ 49岁青壮年,占91.5%,总体文化程度较低,流动性强.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53.7%.尤其是近些年来自于四川凉山州的流动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为吸毒传播所致.结论 句容市艾滋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流动人口在本地的疫情形势不容乐观,相关部门需密切配合,做好流动人群的HIV防控工作.

    作者:王延平;吴晓军;施德源;华容;曹大伟;江成功;羊海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安徽省阜阳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11-2013年阜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对阜阳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阜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7 081例,年均发病率为293.48/10万,其中2012年发病率高,达365.44/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7月,5月达高峰;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发病率差别较大(x2=5 138.499,P=0.000;x2=811 820.1,P=0.00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3岁及以下婴幼儿发病多(89.59%);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98.26%.病原学分布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结论 阜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发病高峰有所提前.

    作者:胡允凯;孙良;宋秀萍;万俊峰;操基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河南省平顶山市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与防控对策探讨

    目的 了解2009-2013年平顶山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09-2013年平顶山市流腮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平顶山市共报告流腮7 10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71/10万,无死亡病例.地区分布特点是以城市人群为主的湛河区(71.00/10万)、卫东区(58.93/10万)、新华区(37.16/10万)和舞钢市(35.22/10万)明显高于以农村人群为主的县(市).季节分布显示双峰特点,每年2月、8-9月病例较少,4-7月为主要发病高峰,11月至次年1月为第二个小高峰.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2~9岁,年龄中位数为6.9岁;发病率、性别比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职业分类以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57.17%、22.58%和15.15%.结论 目前流腮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平顶山市中小学生、托幼儿童和未成年儿童健康的主要法定传染病之一,由此提示在近期应继续提高流腮疫苗接种率,切实加强流腮防控工作.

    作者:赵国;魏海涛;赵华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2006-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措施

    目的 分析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6-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中毒发生场所、中毒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共发生2 213起,中毒人数达71 152人,死亡人数1 110人,5-9月份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月份,家庭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主要由微生物引起,不同月份、不同场所、不同原因引起的食物中毒病死率均有差异(P<0.05).结论 食物中毒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物中毒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微生物性,中毒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和集体食堂;根据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苏春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6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予以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血白细胞(WB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P敏感度为98.36%,WBC+ESR综合指标判断敏感度为34.43%,两种指标判断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03,P<0.01),即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前采用CRP指标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高于WBC+ESR综合指标判断.治疗后CRP敏感度为49.18%,WBC+ESR综合指标判断敏感度为0.33%,两种指标判断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04,P<0.01),即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后采用CRP指标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仍高于WBC+ESR综合指标判断.结论 CRP水平与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指导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C-反应蛋白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判断及疗效较血常规及ESR敏感有效,可作为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避免抗生素过早停用贻误病情,同样也增加了有效避免抗生素过度使用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可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作者:戎军;方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461株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儿童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了解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儿童所致的主要感染,同时了解耐药性的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间儿科送检培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近6年时间共分离出肺炎链球菌461株,标本种类近10种,主要标本为痰,占92.0%,其他标本种类主要为血液、脑脊液等.在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中,有9.76%对青霉素耐药,99.57%对红霉素耐药,大部分菌株表现为对头孢噻肟(73.10%)和左旋氧氟沙星(99.57%)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 应加强对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的研究,降低肺炎链球菌所致儿童感染的几率,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玲萍;江咏梅;周伟;旷凌寒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宁夏银川市2009-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银川市2009-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市报告的2009-2013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内共报告AEFI个案347例,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和偶合症分别占87.03%、7.02%和5.77%;男女比为1.28∶1,报告AEFI个案年龄≤1岁儿童占67.73%.每年秋季发生较多,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为主.临床损害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AEFI报告发生率为7.11/10万剂,在预期发生率范围之内;完整率、及时报告率和及时调查率分别为100.00%、90.78%和90.16%.结论 2009-2013年银川市AEFI监测工作质量显著提升,但监测系统敏感性仍需提高.

    作者:李燕;雷静;武振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富硒螺旋藻对日本血吸虫肝硬化小鼠肝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富硒螺旋藻抑制血吸虫肝硬化组织恶性变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80只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随机均分为A、B、C、D4组,每组20只.A组(模型组)小鼠不作任何治疗.B组小鼠(吡喹酮组)在感染尾蚴6周时予吡喹酮500 mg/(kg·d)灌胃2d,C组小鼠在感染尾蚴6周时予富硒螺旋藻100 mg/(kg·d)(富硒螺旋藻组)灌胃8周,D组小鼠在感染尾蚴6周时予吡喹酮500 mg/(kg·d)治疗2d后再以富硒螺旋藻100mg/(kg·d)(富硒螺旋藻+吡喹酮组)灌胃8周.另取10只小鼠作为正常组(E组).第14周末分别留取各组小鼠肝组织,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测定其肝脏MDA含量、SOD活性以及端粒酶活性与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表达变化.结果 与A组比较,单纯吡喹酮或富硒螺旋藻治疗均可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升高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以及端粒酶活性与TERT表达水平(P<0.05).与B组相比,富硒螺旋藻治疗后小鼠肝纤维化程度、SOD活性、MDA含量及端粒酶活性与TERT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B组、C组相比,D组小鼠肝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减轻,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以及端粒酶活性与TERT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晚期血吸虫肝硬化组织因端粒酶活性增高具有恶变可能,富硒螺旋藻可通过降低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抑制肝组织TERT表达及端粒酶活性而发挥抑制恶性变的作用.

    作者:李蜜;徐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六盘水市2006-2012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六盘水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六盘水市2006-2012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六盘水市2006-2012年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暴发疫情49起,发病1 077例,无死亡,罹患率3.81%.学校传染病暴发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85.71%),81.63%的暴发疫情和86.91%的病例发生在农村,4月和10月为高发月份,8~11岁为高发年龄(72.61%).结论 学校特殊的环境、学生疫苗接种率低和疫情的迟报是学校易出现传染病暴发和疫情扩大的原因.

    作者:田兴国;褚彪;张元安;朱仁珍;林江丽;任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HBV感染、饮酒与吸烟对原发性肝癌的协同作用

    目的 探讨HBV感染、饮酒及吸烟在原发性肝癌发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以肝癌高发区广东顺德区为研究现场,选取3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病例组,306例正常者为对照组,运用相加模型分析HBV感染、饮酒及吸烟对原发性肝癌的交互作用.结果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HBV感染与饮酒对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有协同作用,协同效应指数为1.748;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为12.268;交互作用归因比为41.4%.HBV感染与吸烟对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也有协同作用,协同效应指数为2.068;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为11.716;交互作用归因比为49.5%.结论 HBV感染与饮酒、HBV感染与吸烟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两者同时存在可增加患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

    作者:廖玉宜;陈思东;黄芊芊;周成宇;莫海鹰;于新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水族、布依族、毛南族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流行现状,为农村民族地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抽取2个县3个乡镇8个村的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结果 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2.27%,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7,P>0.05);毛南族、布依族、水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38,P<0.05);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空巢老人、婚姻属性、年均经济收入的老年人的多种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慢性病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加强基层卫生队伍的慢性病宣教水平与指导能力,提高老年人对慢性病的防治知晓率,对保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减少过早死亡和致残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林先燕;杨胜文;韦亚丽;周全湘;何绍前;韦学团;莫晓刚;杨香秀;陆兴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预防妊娠期龈炎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通过干预措施对孕前产检妇女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及洁治术对妊娠期龈炎及其造成的妊娠不良后果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350名接受孕前产检的妇女随机分为2组,1组接受口腔卫生宣教及超声洁治术,为实验组;另1组未接受干预措施,为对照组.比较2组初诊时和妊娠后复诊时的牙龈指数和比较2组孕产妇妊娠期龈炎发病率及进行产后随访.结果 初诊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在妊娠3个月和妊娠6个月复诊时,接受干预措施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牙龈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妊娠期龈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比较,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及超声洁治术能有效预防妊娠期龈炎及其造成的妊娠不良后果.

    作者:吴家嘉;庞晓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肾癌术后病理标本与术前B超及CT测量值的差异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肾癌大直径的B超、CT测量值与病理测量值间的统计学差异,探讨此差异对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影响.方法 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348例肾癌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者324例,回顾性分析肾癌大直径的B超、CT测量值及病理实测值,对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B超及CT测量的肾癌大直径值与病理实测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癌大直径的B超及CT测量值与病理实测值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以B超或者CT测量值作为保留肾单位应用指征标准的安全性良好.

    作者:张涛;王玉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