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盘水市2006-2012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田兴国;褚彪;张元安;朱仁珍;林江丽;任艳

关键词:学校, 传染病, 暴发
摘要:目的 了解六盘水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六盘水市2006-2012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六盘水市2006-2012年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暴发疫情49起,发病1 077例,无死亡,罹患率3.81%.学校传染病暴发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85.71%),81.63%的暴发疫情和86.91%的病例发生在农村,4月和10月为高发月份,8~11岁为高发年龄(72.61%).结论 学校特殊的环境、学生疫苗接种率低和疫情的迟报是学校易出现传染病暴发和疫情扩大的原因.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起源的研究进展基于赫尔辛基出生队列研究

    赫尔辛基出生队列研究历经数十年的长期随访,获得了一系列生命早期生长发育与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揭示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起因和早期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对该出生队列关于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起源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我国开展大型出生队列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作者:孙丽;许韶君;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连云港市2009-2013年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的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3年疟疾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对疟疾疫情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全市共发生疟疾105例,其中恶性疟91例、卵形疟6例、间日疟4例及三日疟4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 50岁之间.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壮年男性农民工,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东海及赣榆县.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变化.结论 输入性疟疾已经成为连云港市疟疾防控重点,为了做好疟疾防控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出、回国人员信息交流,开展流动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及时治疗和监测疟疾病例,防止二代病例的发生.

    作者:毛艳敏;周晓梅;王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PI3K抑制剂对肝星状细胞PI3K/AKT通路及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PI3K抑制剂(PI103)对肝星状细胞(HSC) PI3K/AKT通路及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液氮保存下的HSC株,于37℃,5%C02孵育箱中复苏传代培养,同步化后将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Cl4组、CCl4+PI3K抑制剂组.QPCR方法检测PI3K、AKT信号分子mRNA水平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HSC的PI3K、AKT信号分子和Ⅲ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 CCl4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PI3K、AKT信号分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增多,Ⅲ型胶原生成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4组和CCl4+PI103组比较,PI3K、AKT信号分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减少,Ⅲ型胶原生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抑制剂可降低PI3K、AKT信号分子及Ⅲ型胶原的表达,进而阻断肝纤维化进程.

    作者:李娜;肖倩;祝聪聪;王悦;肖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内蒙古乌海市夏秋季空气中花粉飘散状况与临床分析

    目的 调查乌海市夏秋季空气中气传花粉,探讨其与花粉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伞蓬式花粉采样器收集2012.7.1-2012.9.30空气曝片,鉴定花粉种类与飘散数量,同时应用常见吸入物、食物致敏原为108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筛选出61例花粉症患者进行花粉分类检查.结果 花粉调查发现夏秋季空气中气传花粉有44科,飘散量前五位依次是蒿属、藜科、苋科、禾本科、大麻葎草属.其中蒿属花粉占夏秋季节花粉总量的72.19%.临床分析发现当地患者秋季花粉与春季花粉阳性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主要致敏原因是蒿属花粉、尘螨、屋尘等,在秋季花粉中蒿属花粉阳性反应率≥90.16%、向日葵80.32%、葎草67.21%、蒲公英67.21%、豚草62.30%、梯牧草49.18%等.结论 蒿属花粉是乌海市地区夏秋季主要的气传致敏原因,不当植被和灰霾污染会威胁人体健康.

    作者:宋岚;赵方新;张静;王东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呼吸内科患者机械通气致院内感染的病原谱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导致院内感染的病原学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以某院呼吸内科ICU 2008-2012年收治的165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一次性吸痰管吸取的呼吸道分泌物分别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构成及对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65例机械通气患者中120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72.7%.共检出153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有133株,革兰阳性菌有20株;排名前三位的革兰阴性细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菌株总数的24.2%、20.3%和18.3%.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革兰阳性菌株中占第一位,占致病菌总数的4.6%.主要致病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性比较高.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已经成为机械通气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并且普遍有多重耐药现象.

    作者:郑大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血清MIP-2,ICAM-1,MMP-9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血清MIP-2,ICAM-1,MMP-9水平变化.方法 接受呼吸机治疗的201例患儿分为2组,并发VAP的72例为观察组,未发生VAP的129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患儿血清MIP-2,ICAM-1,MMP-9水平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通气后24h,血清MIP-2,ICAM-1,MMP-9水平较通气前明显降低.随后对照组逐步降低.但观察组在24h后逐渐升高,通气120h后,伴随病情的好转水平下降.两组分别在48 h、72h、96 h、12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MIP-2,ICAM-1,MMP-9水平变化与VAP的发生及病情密切相关,可成为VAP发生及进展的参考指标.

    作者:吕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应用AHP确定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指标权重

    目的 确定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方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一致性检验结果(CR<0.1)表明权重系数合理有效.结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简单易行,更能提高包虫病手术患者生存质量测定指标的准确性.

    作者:郭敏;温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河南省平顶山市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与防控对策探讨

    目的 了解2009-2013年平顶山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09-2013年平顶山市流腮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平顶山市共报告流腮7 10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71/10万,无死亡病例.地区分布特点是以城市人群为主的湛河区(71.00/10万)、卫东区(58.93/10万)、新华区(37.16/10万)和舞钢市(35.22/10万)明显高于以农村人群为主的县(市).季节分布显示双峰特点,每年2月、8-9月病例较少,4-7月为主要发病高峰,11月至次年1月为第二个小高峰.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2~9岁,年龄中位数为6.9岁;发病率、性别比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职业分类以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57.17%、22.58%和15.15%.结论 目前流腮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平顶山市中小学生、托幼儿童和未成年儿童健康的主要法定传染病之一,由此提示在近期应继续提高流腮疫苗接种率,切实加强流腮防控工作.

    作者:赵国;魏海涛;赵华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2006-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措施

    目的 分析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6-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中毒发生场所、中毒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共发生2 213起,中毒人数达71 152人,死亡人数1 110人,5-9月份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月份,家庭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主要由微生物引起,不同月份、不同场所、不同原因引起的食物中毒病死率均有差异(P<0.05).结论 食物中毒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物中毒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微生物性,中毒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和集体食堂;根据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苏春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宁夏银川市2006-2011年伤害监测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1年宁夏银川市伤害监测病例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银川市3家伤害哨点监测医院2006-2011年的伤害报告卡资料,按照WHO伤害监测指南分类标准进行归类.统计分析使用全国伤害管理软件及Excel2010.结果 2006-2011年共收集伤害病例70404例,男女性别比为2.17∶1,其中25~44岁组病例数所占比例高(42.93%),职业以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在校学生居多;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为道路交通伤害(33.30%)、跌倒/坠落(22.30%)和钝器伤(16.46%);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公路/街道(38.36%)、家中(21.33%)和公共居住场所(14.09%);伤害病例以非故意伤害(94.95%)和轻度伤害(71.55%)为主.历年数据显示,伤害报告数量逐年稳步增加,各年度伤害病例分布特征无明显变化.结论 数据分析显示,银川市伤害发生的人群主要为青壮年,发生的地点主要为公路/街道,发生的原因主要为道路交通伤害,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王晓莉;张龙;张银娥;马芳;谢帆;田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哈尔滨市2009-2012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风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2009-2012年风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风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通过《麻疹/风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风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并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发病集中在4-6月份;男女发病比为1.74∶1;15岁~组发病率高.共监测到孕妇风疹疑似病例8例.各年风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指标情况:48h内个案调查率分别为91.95%、85.90%、95.69%、99.34%;各年血清学检测结果≤7 d报告率分别为87.05%、81.01%、96.96%、97.46%;血标本采集率为80.43%.结论 哈尔滨市风疹病例高发人群已转向大年龄,多为15~20岁组人群.《麻疹/风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应用使风疹病例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特异性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范晨璐;徐红;高晓丽;李岩;姜立坤;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安徽省阜阳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11-2013年阜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对阜阳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阜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7 081例,年均发病率为293.48/10万,其中2012年发病率高,达365.44/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7月,5月达高峰;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发病率差别较大(x2=5 138.499,P=0.000;x2=811 820.1,P=0.00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3岁及以下婴幼儿发病多(89.59%);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98.26%.病原学分布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结论 阜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发病高峰有所提前.

    作者:胡允凯;孙良;宋秀萍;万俊峰;操基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6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予以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血白细胞(WB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P敏感度为98.36%,WBC+ESR综合指标判断敏感度为34.43%,两种指标判断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03,P<0.01),即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前采用CRP指标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高于WBC+ESR综合指标判断.治疗后CRP敏感度为49.18%,WBC+ESR综合指标判断敏感度为0.33%,两种指标判断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04,P<0.01),即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后采用CRP指标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仍高于WBC+ESR综合指标判断.结论 CRP水平与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指导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C-反应蛋白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判断及疗效较血常规及ESR敏感有效,可作为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避免抗生素过早停用贻误病情,同样也增加了有效避免抗生素过度使用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可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作者:戎军;方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预防妊娠期龈炎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通过干预措施对孕前产检妇女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及洁治术对妊娠期龈炎及其造成的妊娠不良后果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350名接受孕前产检的妇女随机分为2组,1组接受口腔卫生宣教及超声洁治术,为实验组;另1组未接受干预措施,为对照组.比较2组初诊时和妊娠后复诊时的牙龈指数和比较2组孕产妇妊娠期龈炎发病率及进行产后随访.结果 初诊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在妊娠3个月和妊娠6个月复诊时,接受干预措施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牙龈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妊娠期龈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比较,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及超声洁治术能有效预防妊娠期龈炎及其造成的妊娠不良后果.

    作者:吴家嘉;庞晓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湖沼地区钉螺密度与环境关系的广义相加模型研究

    目的 探讨湖沼地区钉螺密度与环境因素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方法 2012年3-5月,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湖北省嘉鱼县等5个县市的钉螺资料.利用3S技术和现场调查获取螺点的环境因子.应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钉螺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结果 坡度对钉螺密度有负相影响(P=0.0328),螺点的上一年上水天数、高程、地表温度与钉螺密度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分别为P<0.0001,P=0.0418,P=0.0022).上年上水天数为90d,高程为29 m,地表温度为26℃的螺点钉螺密度高.结论 湖沼型地区钉螺密度与环境因素间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应用广义相加模型能够比较方便地分析它们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

    作者:洪希成;陈曦;徐兴建;魏凤华;朱惠国;邱娟;宇传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铅暴露对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槲皮素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铅暴露对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槲皮素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醋酸铅组(1 g/L)和醋酸铅(1 g/L)加槲皮素(30 mg/kg)组,每组10只,通过饮水方式染毒8周.应用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血管组织中内皮素-1 (ET-1)、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变化,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铅染毒组大鼠血清和主动脉组织中NO、iNOS、MDA和LDH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而SOD水平下降;槲皮素组NO、iNOS、MDA水平较铅染毒组均下降,而SOD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形态学未观察到明显变化.结论 铅暴露可以导致实验大鼠血管发生氧化损伤,而槲皮素对其所致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闫立成;刘茜;徐厚君;曹燕花;张艳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MMP-7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肌层界面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MMP-7和VEGF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肌层界面(EMI)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实验组)和40例子宫肌瘤(对照组)患者的EMI及远肌层分别进行MMP-7和VEGF组织标记及分析.结果 腺肌病组EMI处MMP-7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殖期和分泌期其表达强度均高于远肌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2,P<0.05; Z=7.60,P<0.05).腺肌病组VEGF在EMI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殖期和分泌期其表达强度均高于远肌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48,P<0.01;x2=8.508,P<0.05).结论 VEGF和MMP-7可能协同作用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刘志敏;申艳梅;刘素巧;周淑艳;谷惠芳;柴雪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三维超声胰腺体积测量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体积变化,为临床2型糖尿病评估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纳入41~50岁,51 ~ 60岁,61 ~ 70岁以及71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各50例,同时按照不同年龄段选择非糖尿病成人各50例,使用三维彩色超声诊断系统进行胰腺体积测量.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体积在41~50岁和51 ~ 60岁年龄段明显小于非糖尿病人群(P<0.05).61岁以后两组没有差别(P>0.05).男性胰腺体积明显大于女性(P<0.05).结论 成人41岁以后胰腺开始逐渐萎缩,至61岁以后达到稳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萎缩较非糖尿病人群提前发生.

    作者:袁南兵;程印蓉;陆志明;戴宗耀;李嘉俊;崔西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PICC置管术后致无菌性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术后发生无菌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行PICC置管术后出现无菌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1患者采用喜疗妥软膏外敷,治疗组2患者采用六合丹外敷,对照组患者50%硫酸镁湿敷.分别在治疗后1~10d观察治愈无菌性静脉炎的疗效,并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治愈率及平均治愈时间.结果 治疗组1、治疗组2和对照组患者无菌性静脉炎的治愈率分别为77.5%、75.0%和42.5%,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6.81±2.64)d、(6.08±2.19)d和(8.55±3.72)d.治疗组1与治疗组2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PICC置管术后致无菌性静脉炎的患者应用喜疗妥软膏外敷、六合丹外敷可缩短治疗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熊际月;肖乾慧;秦臻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念珠性阴道炎与性病相关的微生物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念珠性阴道炎与性病相关的微生物病原体感染分布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516例阴道拭子,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念珠菌与阴道毛滴虫、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结果 念珠菌性阴道炎时生殖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出率高(P<0.05),淋病奈瑟菌检出率低.结论 念珠性阴道炎感染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相互有关,其疾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许顺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