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榆中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王黎虹;王康英;刘娟丽;刘兆民;肖展帅

关键词:农村, 饮用水, 卫生调查
摘要:目的 通过对榆中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的调查,为改进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榆中县选择13个乡镇进行水源类型、供水方式等调查;每个乡镇选择3~4个采样点进行水样的采集和检测.结果 13个乡镇农村居民有56.82%以地表水为水源,43.18%以地下水为水源;从供水方式上看,有70.45%饮用集中式供水,29.55%饮用分散式供水.共检测水样44件,合格21件,合格率为47.73%.微生物指标特别是菌落总数合格率较低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结论 微生物污染是榆中县农村饮水的主要卫生问题.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8-2012年无锡市手足口病疫情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 了解无锡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其病原学变化特点,为本地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病例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收集无锡市哨点医院的手足口病例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无锡市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6 534例,年均发病率161.39/10万;重症比例为22.01%‰;死亡率0.014/10万.发病有两个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和11-12月,重症发生亦集中在7月;全区各县区均有发病,无锡新区、滨湖、锡山和惠山等城乡结合地区发病率较高,且重症发生率较高;普通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48∶1,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93.20%,重症病例主要以散居儿童中3岁及以下儿童高发.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以EV71(占50.09%)和CoxA16 (31.48%)为主,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病例.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性及地区、性别、年龄差异,且疫情处于上升状态,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及对农村偏远地区和城镇托幼机构的疫情监测力度,同时提高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诊断及救治能力.

    作者:石平;陆兵;钱燕华;施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FcγRⅡa及相关炎症分子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膜上Fc γRⅡa表达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活动性的关系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收集61例AAV患者(其中活动组33例,静止组28例),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血液中性粒细胞膜上Fc γ RⅡa表达,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8的水平.结果 AAV活动组血液中性粒细胞中表达Fc γ RⅡa的比例较静止组及对照组高(P<0.01);AAV活动组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也明显高于静止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中性粒细胞膜上FcγRⅡa及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8的水平可作为评价AAV活动性的分子指标,ANCA可能通过Fc γ RⅡa影响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8的水平引起AAV.

    作者:魏丹丹;林旭红;白春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消防员社会支持问卷的编制

    目的 编制适用于研究我国消防员社会支持的问卷.方法 参考已有文献和量表、若干消防员以及专家的意见编制初步问卷;之后进行施测、项目分析、筛选题目、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消防员社会支持问卷由组织支持、战友支持、家庭支持、社会支持4个维度构成;量表的模型拟合良好(x2df=1.359,RMSEA=0.044,CFI=0.956,GFI=0.892);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8,4个维度的α系数在0.623~0.864之间,分半信度为0.882.结论 本研究编制的消防员社会支持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消防官兵的社会支持研究.

    作者:白一鹭;李新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榆中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通过对榆中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的调查,为改进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榆中县选择13个乡镇进行水源类型、供水方式等调查;每个乡镇选择3~4个采样点进行水样的采集和检测.结果 13个乡镇农村居民有56.82%以地表水为水源,43.18%以地下水为水源;从供水方式上看,有70.45%饮用集中式供水,29.55%饮用分散式供水.共检测水样44件,合格21件,合格率为47.73%.微生物指标特别是菌落总数合格率较低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结论 微生物污染是榆中县农村饮水的主要卫生问题.

    作者:王黎虹;王康英;刘娟丽;刘兆民;肖展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PCT、LTB4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三烯B4 (LeukotrieneB4,LTB4)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2例COPD急性期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稳定期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监测血清中PCT和LTB4的水平,并动态检测各指标在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PCT浓度为(1.30±0.22) μg/L,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的浓度为(0.18±0.0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LTB4浓度为(11.30±2.0) μg/L,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的浓度为(2.0±0.36)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PCT和LTB4的浓度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出现了下降.PCT的下降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LTB4是COPD急性发作期较好的监控指标,并且PCT比LTB4能更早发现COPD急性期的缓解.

    作者:谢飞;李晓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国养生文化中的预防医学思想研究

    “养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现象与方法,养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于养生及养生文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指出了其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取象比类”的自然观、“变化发展”的辩证观,提出了养生研究应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探讨了普及养生文化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作者:谢惠波;杨艳;苏红卫;陈润;袁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容量血液滤过在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容量复苏在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患者动脉血乳酸、炎症细胞因子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系统(SOFA)评分的应用价值.方法 89例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容量复苏组(41例)和容量复苏并HVHF组(48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白细胞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及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 (1)2组治疗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均逐渐升高;HVHF组治疗后6、12、24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分别为(18.8±10.3)%、(31.64±11.4)%、(39.2±16.4)%]明显高于容量复苏组[分别为(10.7±7.5)%、(14.7±10.3)%、(16.5±10.2)%,P<0.05或P<0.013].(2)2组治疗后血清IL-6、PCT、hs-CRP水平均逐渐降低,HVHF组治疗1d、3d时均显著低于容量复苏组(P< 0.05或P<0.01).(3)2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逐渐降低,且治疗7d时HVHF组显著低于容量复苏组(P<0.05和P<0.01).结论 HVHF联合容量复苏能降低脓毒症诱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患者动脉血乳酸、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APACHEⅠ评分、SOFA评分,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牛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洁尿培养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洁尿,分离的463株大肠埃希菌株,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c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菌株鉴定用GN TEST KIT卡,用AST-GN 13药敏卡对463株大肠埃希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结果 463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发生在50岁以老年人上妇女,该菌敏感性较高的为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呋南妥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分别为99.35%、99.14%、96.90%、85.31%、80.76%和80.74%.耐药率较高的为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安曲南和氟喹诺酮类,分别为93.62%、73.87%、70.35%和66.00%;呋喃妥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出现中介的比例相对增加,敏感菌株有所降低.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酶(ESBLs)株检出率达69.76% (323/463).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菌,对其耐药性监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为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起到关键性作用.

    作者:祝永佳;蒋逸群;董通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嵊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对嵊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分析,为防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漱口液等样品开展禽流感病毒(H7N9)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 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嵊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结论 感染途径可能为间接接触活禽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途径可能为禽流感病毒污染环境再传播到人.通过病例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外环境病源溯源及消毒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作者:竺小春;应锡钧;沈钰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ICP2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Vero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 构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细胞蛋白22 (ICP22)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ICP22并研究其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经双酶切实验和测序验证,以Xfect为介导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ICP22转染至Vero细胞,并通过反转录PCR (RT-PCR)和绿色荧光检验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后以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48 h后观察,发现转染重组质粒组细胞经RT-PCR验证有目的基因的转录,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融合蛋白表达.而空白质粒组只检测到荧光蛋白但未检测到目的基因转录本,且对照组未检测到荧光蛋白表达.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相对活性值为(82.39±6.44)%.结论 成功构建了pEGFP-ICP22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其在Vero中的表达,融合蛋白GFP-ICP22明显降低了细胞活性.为进一步探讨HSV-ⅡICP22的功能和HSV-Ⅱ潜伏复发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张强;薄惠;邢建华;王高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学科建设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设的作用探讨

    结合学科建设的内涵探讨其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科学规范管理、强化业务指导、深入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加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发挥的作用,建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视和发挥学科建设的作用以提升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事业发展.

    作者:毛向群;彭广萍;董永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常规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意义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并与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同时对45份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45份标本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离心涂片法与Bactec 960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7.78%、2.22%、17.78%.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离心涂片法、Bactec 960培养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有较好的灵敏度,是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高建超;柳晓金;齐海亮;冯建纯;翟倩;冯秀莉;郑立恒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一起宋内志贺菌食源性疾患调查

    目的 调查某幼教中心发生食源性疾患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 经对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认定本次为一起因宋内志贺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患.结论 食用被宋内志贺菌污染食物是引起本次食源性疾患的主要原因.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餐饮单位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马岚;宋现;王占旗;陈胜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10734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疑似感染的女性患者样本10 734例,分析Uu及Mh的感染及耐药状况.结果 10 734例送检样本中,支原体阳性率55.52%,单独感染Uu多(85.44%),其次为混合感染(13.32%),单独Mh感染少(1.24%).女性支原体总阳性率及单独Uu感染率在19 ~ 50岁年龄段较高;混合感染率在41 ~ 50岁年龄段较高;单独Mh感染率在各年龄段间无统计学差异.药敏显示单独Uu感染时,耐药情况较混合感染及单独Mh感染轻.四环素类药物敏感率大于90%;红霉素类抗生素在单独Uu感染时较敏感,单独Mh感染时除交沙霉素外均高度耐药.喹诺酮类药物对Uu及Mh有不同程度耐药,需进行药敏筛选.结论 本地区女性单独Uu感染及Uu合并Mh的混合感染在不同年龄段分布不同.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作为本地区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用药,为控制耐药性应同时结合药敏结果用药.

    作者:王鹏;泰淑红;徐豪;施志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异丙酚对窒息性心跳骤停/脑复苏大鼠脑皮质电图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窒息性心跳骤停/脑复苏大鼠脑皮质电图(Electrocorticogram,EcoG)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n=10),乳剂组(n=10),心肺复苏成功后,异丙酚组予异丙酚10 mg/kg静脉推注,继之以30 mg/(kg·h)速率持续输注1h;乳剂组则以等容积的1%脂肪乳剂按同样方法处理.分别记录窒息前即刻和复苏后2h的EcoG;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NSE的表达.结果 心肺复苏后2h,2组大鼠脑皮质电图频率和波幅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海马CA1区NSE阳性神经元和细胞质的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于治疗脑复苏时,异丙酚不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皮质电图;不能提高NSE在神经元胞内的表达.

    作者:牛居辉;马聚峰;程戌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大剂量乌司他丁以及沐舒坦的使用在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某院2003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人共计120例,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大剂量使用乌司他丁和沐舒坦,对照组常规剂量使用.疗程为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频率,肺功能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3.33%;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0.00%.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肺损伤评分都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联合使用乌司他丁以及沐舒坦与常规剂量联合使用乌司他丁以及沐舒坦相比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叶胜捷;陈如俊;叶鹂柳;章锦成;方声教;庞淑光;张文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成都市某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某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该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社区制定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共抽取调查995名老年居民.结果 该社区老年居民幸福感指数得分不高,21.3%的老年居民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文化程度、(离退休前)职业及收入水平.结论 应提高对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低文化程度、(离退休前)职业为农民、低收入的老年居民,应将其作为心理健康干预的重点对象,同时应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并积极利用社会支持,提高其对支持的利用度,改善老年心理健康状况,以实现老有所乐.

    作者:施帆帆;李磊;刘丹萍;张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1986-2012年泰安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泰安市1986-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泰安市1986-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6-2012年泰安市共报告852例乙脑病例,死亡52例,年平均发病率和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0.54/10万、0.03/10万;各县市区均有发病,呈高度散发状态;7-9月为发病高峰;20岁以上成人占发病总数的56.10%,2004年以后高发年龄有明显后移趋势,不同免疫策略时期,乙脑发病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29,P<0.01);职业以农民或城乡打工人群及学生为主,占总报告病例的66.78%.结论 泰安市乙脑发病呈持续下降趋势,近年来维持在较低水平,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年龄分布有逐渐向成年人偏移的趋势.建议在做好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的同时,开展成年人乙脑监测,探讨研究成人乙脑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成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的早期发现及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发生的原因和及时诊断,以提高其放置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 对120例IUD异位影像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其发生部位和表现,结合其年龄、时间、环种类、性生活频率、随访时间等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 120例中,宫内节育器下移为50例(41.7%),嵌顿34例(28.3%),断裂残留20例(16.7%),异位于子宫外16例(13.3%).结论 IUD宫内异位宫颈高,宫外异位膀胱高.放置时的年龄大于40岁、IUD的类型对术后异位率均可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者:雷小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浓度及其粒径分布特征

    目的 探讨医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气溶胶的浓度及其粒径分布特征,为医院有效防治气源感染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用FA-1型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3所医院的大厅、ICU及普通外科病房的室内空气.同时采集医院外上风空气作为对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气溶胶在不同采样点的浓度及其气溶胶粒径分布.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总浓度及可吸入浓度均在大厅中高,分别为166.08 cfu/m3及102.47 cfu/m3,其他依次为病房、ICU及室外;MRSA气溶胶总浓度与可吸入浓度均在ICU中高,分别为63.60 cfu/m3和28.27 cfu/m3,其次为大厅、普通外科病房及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气溶胶浓度室内外比值均超过1.0.总体上医院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吸入气溶胶颗粒(分布在采样器第三~六级,粒子直径≤4.7μm)占54.80%;医院内MRSA可吸入气溶胶颗粒占54.95%.结论 医院空气中存在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污染,50%以上的气溶胶粒子≤4.7 μm,构成下呼吸道感染威胁,应加强对医院空气中致病菌的监测及消毒工作.

    作者:李晓霞;邱玉玉;于爱莲;陈国敏;王占华;张海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