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病诊断中痰涂片及TB-DNA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

熊险莉;黄茉瑛;梅越华

关键词:结核病, 痰涂片, TB-DNA, 诊断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TB-DNA与痰涂片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结核病患者72例,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各36例,另从同期体检人群中选取非肺结核人群36例,取清晨深咳脓性痰,行痰涂片制作,PCR法测定痰液TB-DNA。结果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与非结核组痰TB-DN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痰涂片阳性率(<0.01);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TB-DNA敏感度、特异度均比痰涂片高。结论结核病诊断中,TB-DNA与痰涂片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TB-DNA敏感度与特异度更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喹硫平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喹硫平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治疗组采用喹硫平联合氯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结果。结果治疗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是(740.08±166.13)mIu/l,对照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是(1140.64±800.33)mIu/l,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氯氮平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患者的血清催乳素影响较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冯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成因与治疗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由于创伤、炎症、手术等原因而发生于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门静脉血栓可造成门静脉阻塞,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肠管淤血,是导致肝前部门静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为其手术后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门静脉血栓性阻塞多继发于慢性肝病及肿瘤疾患,多为慢性病,早期无明显特异表现,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延误治疗。

    作者:王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鸦胆子油乳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与单纯FOLFIRI方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与单纯FOLFIRI方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45例患者作为联合组和化疗组,给予鸦胆子油乳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与单纯FOLFIRI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疗效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化疗组,化疗组患者的白细胞降低率、血红蛋白降低率和血小板降低率显著高于联合组,<0.05,而肝、肾损害率和胃肠道反应率则无显著差别,>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以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相比较于单纯化疗,其疗效更好并且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董正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对胰腺炎患者心理的影响评价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胰腺炎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SAP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综合护理,比较采用症状自评-90量表两组心理健康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且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对缓解SAP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提高患者不良心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阳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防治对放射性猛性龋患者口腔健康行为影响的分析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性猛性龋患者口腔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46例鼻咽癌初次放射治疗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口腔健康教育知识调查问卷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对调查的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鼻咽癌初次放射治疗的患者口腔卫生知晓率相对较低,不能满足自我保健需求,经口腔综合防治及口腔卫生宣教后,口腔健康知晓率有较大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口腔卫生宣教前后健康知晓率比较约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综合防治及卫生宣教可以提高患者对口腔健康知晓率,增强患者口腔自我维护能力,积极防范放射性猛性龋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唐继伟;陈燕;蒋榕林;李民冬;韦艺;卢其芳;钟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并静滴长春西汀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氯吡格雷75mg口服,1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好转,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28/32),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2.50%(20/32)(<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脑梗塞后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诊治观察

    目的分析外伤性迟发型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早期诊疗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42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对42例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展开综合研究分析,根据GCS预后评分标准,实施患者预后评估。结果本研究所纳入42例患者,血肿发生时间多为伤后72h内,血肿部位分布广泛,针对患者不同血肿部位,实施临床定向治疗后,良好恢复20例,轻度伤残6例、中度伤残患者7例,重度伤残5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制相对复杂,针对此类患者需充分结合临床诊断方法及头颅CT检查,予以早期确诊,进而根据患者实际实施科学的手术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潘星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目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脂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脂患者,对其全部采用藏医放血疗法开展治疗工作,进一步对患者实施治疗工作前后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高血脂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项生化指标结果分别是(1.79±0.23)mmol/l、(5.19±0.32)mmol/l、(1.44±0.36)mmol/l以及(2.80±0.76)mmol/l,和治疗前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脂患者采用藏医放血疗法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流通情况,提升医护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普布才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脑出血手术中丙泊酚与咪达唑仑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观察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手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应用丙泊酚麻醉,B组30例应用咪达唑仑麻醉,对比两组围麻醉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氧摄取率(CEO2)变化。结果 A组围麻醉期MAP、HR及CEO2改善显著优于B组(<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少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麻醉相比于咪达唑仑能够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改善氧合能力,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明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灸结合推拿手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4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基础上,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康守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黄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黄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黄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取埃索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0.05,且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阴转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通过黄芩联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佳。

    作者:程雪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手术室护士长在护理职业防护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长在护理职业防护中管理作用。方法根据手术室相关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进行评估,监测本部门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措施的落实及对消毒隔离进行严格检查。结果加强本部门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和控制感染的发生。结论在医院里,手术室护士长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提供相应的职业防护工具,加强落实,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秋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议布地奈德气雾剂与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气雾剂与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哮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数据。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昼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布地奈德气雾剂与西替利嗪滴剂联合用于小儿哮喘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贺美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本文分析50例在我科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探讨健康教育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石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切口联合手法复位交锁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38例

    目的探讨小切口联合手法复位交锁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8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小切口联合手法复位交锁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4~11个月内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22±2.36)个月,无1例发生骨不愈合情况,所有患者于11个月后拆除交锁髓内钉。结论小切口联合手法复位交锁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手术医师须严格手术操作,了解并掌握手术适应证,从而提高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痊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游叶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

    目的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曾在我院诊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给与回顾性分析。系统总结手术当中各种应用程序,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批患者相应评定结果为院患者优为40例,良为5例,差为1例,其总优良率为97.83%。结论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肱骨头前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给与治疗,不仅疗效明显而且还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在临床当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冯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干眼症通过泪道栓塞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干眼症通过泪道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干眼症患者,采用泪道栓塞术治疗,分析其治疗前后的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I试验(STI),以及治疗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为82.5%,有效率为17.5%;治疗后BUT显著增长,STI指数显著提升,FL评分显著下降,<0.05;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干眼症通过泪道栓塞术治疗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快速改善相关指标,并发症少,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有保证。

    作者:易从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护理概要

    目的探讨对经皮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分析85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及功能恢复锻炼的指导等情况。结果95%以上(81/85)的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无明显的后遗症和并发症。结论采取合理的综合护理方式对经皮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的身心全面康复有利。

    作者:杨林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肾病伴高血压患者透析后社区用药指导探讨

    目的探讨肾病伴高血压患者透析后社区用药指导的方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12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社区用药指导,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指导,健康教育指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情况。结果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采用透析治疗的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用药指导,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使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降低了患者的血脂水平,有利于减轻患者肾病症状。

    作者:娄晓春;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三叉神经痛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7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接受射频消融术前、中及后期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7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均采取射频消融术;对所有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术前指导、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观察治疗结局。结果1次治疗:45例疗效优;20例患者疗效为良,术后患者部存在肿胀或者麻木感,<7d后彻底恢复;5例患者需再次进行手术;临床治疗优良率92.86%;治愈后,对患者展开1年时间的随访,无1例复发情况。结论对射频消融术患者提供科学到位的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刘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