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东省大学生健康教育现况与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林见鑫;姚卫光;张茹茹;李晓雨;谢家明

关键词:大学生,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摘要:目的 了解广东省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为加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省内10所高校的1 080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0.5%的学生在学校接受过健康教育;88.5%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对健康知识问题进行计分评价,平均得分9.09±2.61;医学院校学生、女生、来自城镇学生、接受过健康教育和对健康教育重视程度高的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结论 应加强高校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其健康成长.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广东省大学生健康教育现况与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省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为加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省内10所高校的1 080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0.5%的学生在学校接受过健康教育;88.5%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对健康知识问题进行计分评价,平均得分9.09±2.61;医学院校学生、女生、来自城镇学生、接受过健康教育和对健康教育重视程度高的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结论 应加强高校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林见鑫;姚卫光;张茹茹;李晓雨;谢家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骨科患者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骨科患者细菌感染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 对32例骨科细菌感染的患者血清和36例未有细菌感染的患者血清进行PCT、C-反应蛋白、WBC检测,并对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相同项目检测,将感染组、未感染组和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感染组患者血清PCT、WBC水平分别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经抗感染治疗后,其PCT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作为诊断骨科患者细菌感染的指标之一,动态观察血清PCT水平变化,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作者:胡冰;刘孙琴;程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白细胞介素1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即GDM组、36例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妊娠妇女即NGT组血清中IL-1水平,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 GDM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IL-1水平均明显高于NGT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 IL-1与HOMA-IR具有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0,P<0.01.结论 IL-1与GDM具有相关性,可能均参与GDM的发生与发展,IL-1作为炎性因子可能会促进GDM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丽;刘金慧;张永梅;王翠峰;宋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在新疆肺结核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肺结核发病率预测的应用.方法 对新疆1998~2008年肺结核发病率资料建立GM(1,1)模型,再利用马尔科夫链进行修正,对肺结核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灰色马尔科夫模型不仅给出了预测区间及预测中值,还给出了预测值出现的概率,提高了预测准确度,使得预测结果更为可靠.结论 灰色马尔科夫模型不仅预测结果更可靠,而且能够对肺结核发病率的发展趋势进行宏观把握,有利于卫生管理部门的决策工作.

    作者:张国珍;戴江红;曹明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河北省0~6岁儿童先天性肢体缺陷现况调查

    目的 对河北省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出生的0~6岁先天性肢体缺陷的现况进行调查.方法 对河北省人口计生委出生缺陷工作组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4 611 808名,发现先天性肢体缺陷儿2 880例,总发生率6.24/万.2003~2007年发生率基本平稳(P> 0.001),2008年发生率低于全省平均值(P< 0.001).邯郸、承德发生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值(P<0.001),承德发生率高,达11.41/万;秦皇岛、石家庄、廊坊、保定明显低于全省平均值(P<0.001),其余5个设区市与全省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对病例性别、出生孩次、居住区地势与肢体缺陷发生率关系进行分析显示,男孩明显高于女孩,多孩明显高于1孩,但平原沿海与山区丘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河北省0~6岁儿童先天性肢体缺陷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在在不同地区、不同孩次之间发生情况各不相同,对于一些高发地区,应继续加强孕前、孕期保健、做好优生咨询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前诊断和筛查,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预防措施降低发生率.

    作者:高章圈;张亦心;刘效群;李国正;韩瑞钰;姚冠峰;张宁;田慧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局部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局部治疗手段对OSAHS患儿的疗效.方法 对175例儿童OSAHS患者进行局部治疗,治疗前后行PSG检查,并对呼吸紊乱相关指标结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①保守治疗后患儿家长描述症状改善;②治疗后体征明显改善,双下鼻甲、扁桃体、腺样体缩小;③治疗前后呼吸紊乱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治疗对OSAHS患儿疗效较好,能较好解除因扁桃体、腺样体肥大造成的小儿鼻腔及鼻咽部阻塞,且所承担的风险、对患儿的损伤也较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先雁;张晓晴;周锦;曾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江西省2010年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目的 了解江西省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和危害程度,评价该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执行情况和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对流调点1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胸部X线、痰涂片和培养检查(对培养阳性者进行菌型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及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社会经济学状况调查.结果 活动性、涂阳和菌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505.9/10万、49.4/10万和111/10万;新发现患者占活动性患者数的85.37%;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63.91%.结论 江西省近年传染性肺结核控制成效明显,但结核病新发患者仍在不断产生,结防工作尚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邱林西;舒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掌侧锁定钢板系统用于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52例新鲜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腕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检查确诊,并根据AO标准分型.随后行掌侧入路骨折切开复位并于掌侧桡骨远端植入掌侧锁定钢板系统进行内固定.术后辅以消肿、抗感染、补充钙剂、主被动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评价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前掌倾角、尺偏角分别为(19.4.±10.8.)、(1.6.±3.8.),桡骨短缩(6.6±1.0) mm;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分别为(8.1.±1.6.)、(17.8.±6.0.),桡骨短缩基本纠正.腕关节功能按Dienst标准进行评定:优31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为94.2%.随访期间未发生正中神经炎、腕管综合征、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系统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赵红星;董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广州地铁三号线室内空气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广州地铁三号线的室内空气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广州地铁三号线18个地铁站的站厅、站台和3列列车车厢的室内空气进行卫生监测.结果 部分地铁站和车厢的温度、噪声、照度、空气细菌总数不合格:(1)候车区少数检测点温度高于标准,车厢大部分检测点温度低于标准; (2)噪声超标情况较严重,超标率车厢(100%)>站台(66.67%)>站厅(36.67%); (3)少数站厅检测点照度低于标准; (4)空气细菌总数超标率站厅(14.44%)>站台(7.78%)>车厢(6.67%).结论 广州地铁三号线室内空气质量存在一些卫生问题,有待改进.客流量是导致理化指标超标和空气细菌污染物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加强地铁站空调系统卫生管理对于确保室内空气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慧;钟嶷;郭重山;李小晖;谭铭雄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2008~2010年临床标本中非发酵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分析

    目的 探讨近3年某院非发酵菌的分离率和非发酵菌对常用的十余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以及防止非发酵菌进一步成为致病菌提供依据.方法 用WHONET5.5软件,对该院近3年不同非发酵菌的分离率在前9位的菌株的耐药情况和分离率进行分析.结果 3年来非发酵菌在临床上分离到的致病菌当中所占的比例连年上升;分离出的其他多重高耐药率的非发酵菌如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和嗜麦芽假单胞菌在非发酵菌中的比率和/或排位逐年上升,低耐药率的非发酵菌的分离率连续下降;耐药性方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已全面超过铜绿假单胞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和嗜麦芽假单胞以及短稳杆菌对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十余种抗生素耐药率绝大部分在50%以上.结论 非发酵菌在临床致病菌当中的分离率越来越高,耐药性也越来越严重,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卫生行政力度,控制和预防这种趋势的蔓延,防止更严重的后果出现.

    作者:巩红岩;王庆志;余建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

    目的 对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系统报告质量进行评估.方法 使用县区零缺报率、单位报告率、报告及时性、审核及时性、审核率、根本死因编码准确性等指标对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县区零、缺报率为11.24%;单位报告率为68.48%;审核率为99.21%;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性的比例为13.41%.结论 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但仍然存在不足,如及时性和医疗机构死因编码准确性还有待提高,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有待加强.

    作者:轩水丽;底秀娟;陈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老年人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大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年龄在40岁以上血压正常的健康者及没有任何靶器官损害的Ⅰ~Ⅱ级高血压患者共296例,同时测定其踝臂动脉的脉搏波速度(baPWV)、血压及身体形态等指标.结果 ①不同性别之间的PWV的差异表现很明显,其中女性PWV水平明显低于男性(P=0.000<0.01);②血压对PWV有明显的影响作用(P<0.01);③年龄与PWV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498,P=0.000);④PWV与BMI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体重、腰围、臀围相关(P<0.05).结论 血压与脉压的升高,影响动脉硬化程度的升高.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年龄、性别以及体型密切相关.

    作者:李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积极心理治疗在灾后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治疗的本质、特点,以及在灾后心理辅导中的作用和应用情况.方法 主要采用元分析(文献分析或综述)的方法.结果 积极心理治疗作为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疗法,具有积极性视角、整合化理念、人性化原则、自助式治疗、跨文化色彩和社会化效应等特点,为当今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或方法,逐步在灾后心理辅导中加以应用并已显现出明显疗效.结论 积极心理治疗在灾后心理辅导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开展灾后心理辅导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英;谢雨菲;张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急诊恶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急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方式及临床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某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间急诊收治的60例恶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根据基础心律Q-T间期是否延长分为Q-T间期正常组(36例)和Q-T间期延长组(24例),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并分析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 Q-T间期正常组患者的平均Q-T间期为(0.37±0.03)s,发作方式以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和多见,直流电复律多可成功转复;Q-T间期延长组患者的平均Q-T间期为(0.52±0.03)s,发作方式以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多见,大剂量补钾和镁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钾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或静脉注射阿托品可成功复律.两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好转、死亡和自动出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临床干预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心律失常多由不同形式的期前收缩诱发,且有不同的发作方式,应根据不同的临床特征和发作方式给予特定的临床干预措施.

    作者:宋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贵阳市成年健康女性跟骨强度与日本标准值比较研究

    目的 了解贵阳市成年健康女性的跟骨强度情况,以及日本的标准值是否适合本人群,为骨质疏松的防治及诊断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定量超声的方法,测定贵阳市20~80岁健康女性居民右侧跟骨骨强度,共测定了2 344人,指标有骨强度指数(STI)、T值、Z值和相应年龄百分比.结果 骨强度指数有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22岁年龄组;按照仪器诊断标准,骨量降低的人数比例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而骨质疏松率自55岁组之后增加较快,骨质疏松总的患病率为2.43%;除48岁组外,其余各组人群骨强度指数高于仪器日本标准值的人数比例均在60%以上,各年龄组的相应年龄%均值都在100以上,提示了贵阳市女性骨强度指数有高于日本标准值的趋势.结论 日本女性的骨强度标准值和诊断标准不适合本人群,确定适合本人群乃至全国的各年龄段骨强度标准值和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作者:殷明月;聂四平;石清明;杨光耀;陶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孟鲁司特协同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增效减副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探讨孟鲁司特协同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增效减副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各30例,Ⅰ组患儿每次吸入布地奈德200 μg,2次/日;Ⅱ组口服孟鲁司特4~5 mg,每晚1次;Ⅲ组每次吸入布地奈德200 μg,2次/日,每次口服孟鲁司特4~5 mg,每晚1次,3组均治疗12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改善、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次数与时间的差异.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的显效率分别为46.67%、43.33%和76.67%,Ⅰ组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73,P>0.017),Ⅰ组明显小于Ⅲ组(x2=5.7109,P<0.017),Ⅱ组明显小于Ⅲ组(x2=6.9444,P<0.017).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达到增效减副作用,推荐作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案.

    作者:郭敬民;邱君;陈要;欧萍;连大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实习护士岗前职业防护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2009、2010两届实习护士实习期间职业损害发生情况,评价岗前职业防护教育对预防实习护士职业伤害发生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分别对2009、2010两届实习护士进行调查,其中,接受了系统岗前职业防护教育的2010届实习护士作为实验组,未接受系统的岗前职业防护教育的2009届实习护士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实习护士职业伤害发生率(70.3%)明显低于对照组实习护士职业伤害发生率(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41,P< 0.01).结论 实习护士进行系统的岗前职业防护教育可明显降低职业伤害的发生,因此,为提高实习护士职业安全意识,增强职业防护能力,在各项护理技能教育的同时应开展系统的岗前职业防护教育.

    作者:冉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贵阳地区2010年夏秋季病毒性腹泻的病原谱分析

    目的 了解贵阳地区不同季节、性别、年龄的病毒性腹泻相关病毒的流行现况,为病毒性腹泻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6家哨点医院2010年6~11月间就诊的急性腹泻患者粪便426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A/B/C组、诺如病毒(Norovirus,NV)-G1/G2型、札如病毒(Sapovirus,SV)、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 V)、小双节RNA病毒(Picobirnavirus,PBV)-Ⅰ/Ⅱ型及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V),并按季节、性别及年龄进行病原构成的统计分析.结果 贵阳地区腹泻的病原按位次以NV-G2(62.68%)、HRV-A(38.97%,婴幼儿为主)及HastV(32.39%,成人为主),夏季病例标本中NV-G2、HastV、PBV-Ⅰ及Ad V的检出率相对较高(P<0.05),秋季病例标本中HRV-B及HRV-C的检出率相对较高(P<0.05);并且Hast V及PBV-Ⅱ的检出率较其他年龄组高(P<0.05);男性及婴幼儿病例标本中NV-G2的检出率相对较高(P< 0.05);未发现HRV-B及HRV-C的流行.426例腹泻标本总的病毒检出率为95.07%,其中单一病原阳性率为37.55%,单一病原感染的腹泻以NV-G2及PBV-Ⅱ为主,混合感染的病原阳性率为56.58%.结论 NV-G2型、HRV-A组(婴幼儿)、HastV(成人)是本地区引起夏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以腹泻相关病毒混合感染为主.

    作者:阎岩;郭军;田克诚;蒋维佳;李世军;王月;王定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美托洛尔预防冠心病患者房颤发作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阿斯利康)预防心房纤颤(房颤)的有效性.方法 33例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均为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确诊,且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较完整,常规治疗能够使患者房颤转为窦性心律,但仍有发作,美托洛尔治疗前房颤发作每月1~13次,长不超过48 h.排除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异常,无甲状腺疾病,无心力衰竭和应用β受体阻滞剂禁忌症.美托洛尔初始剂量6.25~12.5 mg,维持剂量12.5~50 mg,每日2~3次,随访方式为心电图/Holter记录,随访时间6个月.判断标准:无效-3个月内患者有阵发性心悸感,心电图/Holter记录呈房颤心律;有效-3个月内无心悸症状,心电图/Holter记录呈窦性心律;显效-6个月内无心悸症状,心电图/Holter记录呈窦性心律.结果 33例中无效者7例,有效18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78.8%;年龄、性别对房颤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影响(P>0.05),CHD合并瓣膜病和高血压治疗未达标(>130/90mmHg)者房颤易复发.结论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合理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对预防房颤发作可能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会利;胡桃红;白玉蓉;卢鑫;丁力平;刘胜林;高国杰;邹建宏;王承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并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2008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3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CT检查、MRI检查及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明确破口位置、末端部位、夹层真假腔、假腔内血栓、内脏动脉与真假腔关系、主动脉直径、内脏动脉缺血原因等方面的作用.结果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近端破口检出率明显高于CT、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动脉造影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近端破口检出率与CT、MRI和动脉造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夹层内内脏动脉检出率为96.88%,显著高于CT检查(56.25%)、MRI检查(46.88%)和动脉造影检查(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现2例患者夹层累及动脉开口为静态狭窄,1例患者为动态狭窄,而CT、MRI及动脉造影检查未检出此类征象.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较好地反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全貌,在明确内脏动脉缺血原因以及内脏动脉与真假腔关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王雪梅;刘维凤;张萌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