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

轩水丽;底秀娟;陈伟

关键词:死亡病例, 网络报告系统, 质量评价
摘要:目的 对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系统报告质量进行评估.方法 使用县区零缺报率、单位报告率、报告及时性、审核及时性、审核率、根本死因编码准确性等指标对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县区零、缺报率为11.24%;单位报告率为68.48%;审核率为99.21%;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性的比例为13.41%.结论 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但仍然存在不足,如及时性和医疗机构死因编码准确性还有待提高,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有待加强.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MAD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胃癌、肠癌发病风险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SMA D7基因上位点rs8085824多态性与胃癌、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Sequenom系统对来自上海汉族人群的250例胃癌患者,229例肠癌患者及30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位点rs8085824检测,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统计.结果 rs8085824位点多态性在胃癌病例对照组显性遗传模型中有显著性差异,携带等位基因T的CT-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较,OR值为2.564(95% CI:1.152~5.704,P=0.021),rs8085824位点多态性分布在肠癌组中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 SMAD7基因的位点rs8085824多态性位点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并符合显性遗传模型,与肠癌发病风险无相关性.

    作者:张珏;魏威;李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泌尿系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耐药率,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泌尿系感染住院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和真菌药敏试验.结果 1 560例标本中共检出真菌164株,检出率为10.5%,前3位菌株分别是白色念珠菌(41.5%)、光滑念珠菌(23.2%)、热带念珠菌(21.3%).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对两性霉素耐药率低(4.9%).对益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高,分别是36.0%、33.5%、32.9%.结论 住院患者泌尿系真菌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是主要的病原菌,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李云;夏正武;李忠涛;范泉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肾结石与膳食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肾结石与膳食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清新县龙颈镇3个自然村进行了肾结石和膳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共调查185人,肾结石患者33人,患病率为17.84%.膳食结构中蛋白质、糖分、草酸盐等含量高的食物摄入量多,其患病率增高.结论 甜食、饮料、肥肉、老火汤以及家族史是肾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冠林;胡坤;邓晓婷;黄莹偲;储大可;高永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

    目的 对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系统报告质量进行评估.方法 使用县区零缺报率、单位报告率、报告及时性、审核及时性、审核率、根本死因编码准确性等指标对河南省2009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县区零、缺报率为11.24%;单位报告率为68.48%;审核率为99.21%;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性的比例为13.41%.结论 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但仍然存在不足,如及时性和医疗机构死因编码准确性还有待提高,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有待加强.

    作者:轩水丽;底秀娟;陈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美托洛尔预防冠心病患者房颤发作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阿斯利康)预防心房纤颤(房颤)的有效性.方法 33例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均为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确诊,且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较完整,常规治疗能够使患者房颤转为窦性心律,但仍有发作,美托洛尔治疗前房颤发作每月1~13次,长不超过48 h.排除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异常,无甲状腺疾病,无心力衰竭和应用β受体阻滞剂禁忌症.美托洛尔初始剂量6.25~12.5 mg,维持剂量12.5~50 mg,每日2~3次,随访方式为心电图/Holter记录,随访时间6个月.判断标准:无效-3个月内患者有阵发性心悸感,心电图/Holter记录呈房颤心律;有效-3个月内无心悸症状,心电图/Holter记录呈窦性心律;显效-6个月内无心悸症状,心电图/Holter记录呈窦性心律.结果 33例中无效者7例,有效18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78.8%;年龄、性别对房颤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影响(P>0.05),CHD合并瓣膜病和高血压治疗未达标(>130/90mmHg)者房颤易复发.结论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合理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对预防房颤发作可能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会利;胡桃红;白玉蓉;卢鑫;丁力平;刘胜林;高国杰;邹建宏;王承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患儿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的分离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该院2008~2010年患儿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 3 132份呼吸道标本中培养出肺炎链球菌196株,分离率为6.26%,对青霉素耐药菌40株,耐药率为20.41%,对头孢噻肟、万古霉素仍保持很好的敏感性.结论 加强肺炎链球菌耐药性检测,对临床诊疗及降低选择性耐药菌株增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农乐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剂量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序贯治疗耐核苷类药物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耐核苷类药物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调节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7例耐核苷类药物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继续给予原核苷类药物治疗;B组23例,给予原核苷类药物治疗+干扰素;C组23例,给予原核苷类药物治疗+干扰素+胸腺肽α1;3组患者治疗观察48周.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较前略有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好转,治疗2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肝功能指标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好转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无论24周还是48周下降程度均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 耐核苷类药物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小剂量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同时应用胸腺肽α1调节免疫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

    作者:张国顺;尚华;张文缓;王娜;魏丽;张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联合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对肝硬化及其分级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对肝硬化及其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搜集不同病因所致肝硬化患者30例,根据child-turcottee-pugh分级法分为Child A级(8例),Child B级组(10例),Child C级组(12例),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汁酸、前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并进行腹部彩超检查了解肝、脾、腹水情况以及脑电图了解脑电活动情况.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时患者总胆汁酸早期即可明显升高,而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含量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3,P值<0.05、t=2.042,P值<0.05、2.75,P值<0.01).②在肝功能分级不同阶段,上述各项指标亦有显著差异.结论 总胆汁酸、前白蛋白、胆碱酯酶是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合成功能以及肝脏损伤的重要指标,故联合检测有利于更全面的评价肝功能,且更有利于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分级、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更好帮助临床判断预后.

    作者:张强;温春阳;王爱平;徐洪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老年人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大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年龄在40岁以上血压正常的健康者及没有任何靶器官损害的Ⅰ~Ⅱ级高血压患者共296例,同时测定其踝臂动脉的脉搏波速度(baPWV)、血压及身体形态等指标.结果 ①不同性别之间的PWV的差异表现很明显,其中女性PWV水平明显低于男性(P=0.000<0.01);②血压对PWV有明显的影响作用(P<0.01);③年龄与PWV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498,P=0.000);④PWV与BMI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体重、腰围、臀围相关(P<0.05).结论 血压与脉压的升高,影响动脉硬化程度的升高.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年龄、性别以及体型密切相关.

    作者:李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一起致病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 江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发生在武汉市某自助餐厅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展开调查,寻找事故原因.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方法进行调查取证.结果 现场卫生学调查中发现食品加工环节存在交叉污染,在实验室病原检测中,从食品,病例和加工环节中均分离出病原菌.结论 经过综合分析判断,认定该事件为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卢俊;袁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宝山区2010~2011年水痘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宝山区近两年的水痘暴发情况及暴发点水痘疫苗接种情况,为水痘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1年9月发生在上海市宝山区的水痘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突破病例与自然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宝山区近两年的水痘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各暴发点罹患率在0.35%~5.88%之间;61.5%的暴发病例分布在6~11岁;暴发病例中有明确的水痘疫苗接种史者占26.87%; 93.27%的突破病例接种间隔在3年以上;突破病例的临床症状轻于自然感染病例.结论 目前宝山区水痘暴发疫情的防控形势严峻,应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扩大卫生宣传、提高水痘疫苗免疫接种率、并适时地推广水痘疫苗的应急接种和加强接种策略等综合性措施,有效防止水痘的暴发流行.

    作者:杨佳平;李明珠;李晓军;朱江;吴铭;陈永君;赵世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群伤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原因,同时为干预措施的采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淀区某街道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 086名,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伤害的原因.结果 年伤害发生率为15.6%,伤害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2.9;冬春季多发,白天多见,其中上午占56.2%.前3种伤害依次为跌到、扭伤及交通事故,共占7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较低的年龄、高血压病人、颈背腰疼痛是发生伤害的危险因素(OR>1,P< 0.05).结论 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老年人伤害的发生,伤害威胁着老年人健康,应采取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针对危险因素对该病加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王洪波;翟蕾;王利清;何玲钧;刘晓文;贾静源;张雪茹;江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并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2008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3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CT检查、MRI检查及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明确破口位置、末端部位、夹层真假腔、假腔内血栓、内脏动脉与真假腔关系、主动脉直径、内脏动脉缺血原因等方面的作用.结果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近端破口检出率明显高于CT、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动脉造影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近端破口检出率与CT、MRI和动脉造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夹层内内脏动脉检出率为96.88%,显著高于CT检查(56.25%)、MRI检查(46.88%)和动脉造影检查(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现2例患者夹层累及动脉开口为静态狭窄,1例患者为动态狭窄,而CT、MRI及动脉造影检查未检出此类征象.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较好地反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全貌,在明确内脏动脉缺血原因以及内脏动脉与真假腔关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王雪梅;刘维凤;张萌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乌海市201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现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乌海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全市从事饲养(牛羊)、放牧、屠宰、乳肉加工、销售、贩卖、兽医防疫等7~70岁与牲畜有密切接触史的1 800名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测及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 调查新发病例8例,报告发病率为1.57/10万,重点人群感染率为0.44%,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14.32%.结论 人间布病疫情增高趋势明显,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作者:白莉萍;黄喜平;董雅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9月于某院进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每组各48例,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切皮后1h、术毕即刻及术后24 h的血清心肌损伤相关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切皮后1h、术毕即刻及术后24h的血清BNP、cTnI及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SOD及TAC均高于对照组,MD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可有效控制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的心肌损伤情况,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

    作者:王莉;孙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75NTR、D2-40和P6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75NTR、D2-40和P63肌上皮标记物在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鉴别乳腺癌组织中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内癌并检测其HER-2基因状态.方法 用EnVision法对68例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分别进行p75NTR、D2-40和P63免疫染色,用FISH技术检测28例乳腺癌组织中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的HER-2基因状态.结果 p75NTR、D2-40、P63在乳腺纤维腺瘤与导管原位癌中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28例乳腺癌组织切片上的浸润癌和导管内癌部分进行HER-2基因检测,二者HER-2基因状态的一致率为7.14% (2/28).结论 联合使用p75NTR、P63和D2-40是比较理想的乳腺肌上皮细胞的标记物,应用这些抗体保证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基因的准确性.

    作者:钟惠玲;吴叶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哺乳期产妇骨密度变化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哺乳期内产妇骨密度变化的情况.方法 单胎足月分娩的144名健康产妇分为A、B、C3组,每组48例.A组产妇每日两次口服碳酸钙600 mg及牛奶250 ml,专人指导运动;B组产妇每日两次口服碳酸钙600 mg及牛奶250 ml,无运动指导.C组无专人督导其服钙片、牛奶及进行运动指导.分别于产后3d内、产后6个月、产后12个月测量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①产后3d内所有产妇骨量减少发生率为(100/130) 76.9%,A组34例,B组35例,C组31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3,P=0.964);产后12个月骨密度恢复正常的人数A组为33.3% (17/45),B组为20% (10/45),C组为12.5% (5/4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04,P=0.023);②产后半年内的哺乳率(110/130) 84.6%,产后1年内的哺乳率(61/130) 46.9%.所有产妇产后6个月的BMD明显低于产后3d内,也低于产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24,P=0.006).结论 产后哺乳可造成孕期骨量减少进一步加重,停止哺乳后并没有很快恢复.但哺乳期适当的运动辅以高钙饮食可促进骨量恢复.

    作者:李晶晶;曾定元;陈江鸿;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自贡市2007~2010年感染性腹泻沙门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自贡市感染性腹泻沙门菌分布和流行情况、沙门菌菌型分布、耐药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辖区内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依据GB/4789.4进行分离鉴定和血清分型,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12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2007~2010年自贡市感染性腹泻样本1 084份中检出沙门菌23株,检出率为2.12%; 23株沙门菌中B群(73.91%)多,排列前3位的血清型依次为鼠伤寒沙门菌(52.17%)、肠炎沙门菌(13.04%)和德尔卑沙门菌(13.04%); 23株沙门菌对磺胺(65.22%)、氨苄西林(39.13%)和萘啶酸(39.1%)、链霉素(34.78%)耐药性较大,对链霉素和磺胺的中介率较高,分别为39.13%和26.08%,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甲氧苄啶较敏感;有19株(82.61%)沙门菌具有耐药性,其中15株(65.22%)耐3种以上抗生素.结论 自贡市感染性腹泻沙门菌血清分布呈多态性,各血清型沙门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及多重耐药.加强对沙门菌的综合监测,有利于指导沙门菌病的防治,提高对疫情的应急能力.

    作者:许烈英;张正东;杨小蓉;崔敏莉;王红;裴晓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前列腺电汽化术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在治疗前列腺癌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电汽化术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在晚期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06年采用前列腺电汽化术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总结并分析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及血清PSA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进行患者尿流动力学及血清水平情况明显改善,手术治疗后大尿流率(M FR)、平均尿流率(AFR)和残余尿(ARV)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复查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前列腺癌伴随尿路梗阻患者的治疗中,前列腺电汽化术联合双侧睾丸切除术同时给予雄激素阻断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的进展.

    作者:任承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的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

    目的 通过分析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的发病特点,探讨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意义,以降低颈椎病在青年伏案工作者中的发病率.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0年9月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995例病人,对他们的病史、生活习惯进行详细的调查,完善相关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年龄在35岁以下的患者归为青年组,年龄在35岁以上的归为非青年组,并从颈椎病占就诊患者比例、不同工作年限颈椎病的发病率以及颈椎病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青年组中颈椎病占就诊患者比例为29%,非青年组为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人从事伏案工作时间越长,颈椎病发病率越高,发病危险因素对劲椎病发病率有明显影响.结论 青年人颈椎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特别是伏案工作者,应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减低颈椎病在青年人群的发病率.

    作者:黄涛;张方;李修成;邹春平;冯殿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