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顺;尚华;张文缓;王娜;魏丽;张莹
目的 了解昭通市乙类传染病流行状况,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及传染病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0种,共103 933例,死亡456例,年均发病率为204.90/10万,发病率波动在172.70/10万~264.22/10万之间,呈下降趋势.10年来主要流行病种发生变化,血液及性传播疾病逐年在上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数居前5位的结核、肝炎、痢疾、麻疹、疟疾,占发病总数的91.89%.结论 要加强肺结核、肝炎、痢疾、梅毒、艾滋病等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作者:曾义虎;张永瑞;黄锋;颜艺娜;蒋德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金属预成冠修复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缺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07年1月~2011年9月收治乳磨牙大面积缺损患儿76例80颗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40颗牙,采用固化树脂修复;金属预成冠组38例40颗牙,采用金属预成冠修复.比较两组患儿术6个月、12个月临床治疗成功率;同时比较金属预成冠组患儿手术前后牙龈指数组间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金属预成冠组患儿术后6个月临床治疗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金属预成冠组患儿术后12个月临床治疗成功率均合关系恢复,提高修复成功率,且对于牙龈状态无明显影响.结论 相较于固化树脂修复,金属预成冠修复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缺损能够有效促进咬属预成冠组患者手术前后牙龈指数.
作者:邓卓峰;周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内镜及X线透视下放置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选取70例有明确行支架置入治疗的指证的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支架组35例在内镜直视下行支架置入治疗,X线支架组35例在X线透视下行支架置入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置入带膜支架54例次,不带膜支架16例次,两组患者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00%,支架膨胀良好,吞咽困难缓解,6例食管支气管瘘患者瘘口均闭合.胸痛、出血术后发生率100.00%,症状轻微,对症处理后在1周左右均缓解.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8.97个月,患者置入支架后平均存活时间10.49个月,内镜支架组有1例(2.86%)发生支架移位,1例(2.86%)再狭窄,X线支架组有2例(5.71%)发生支架移位,3例(8.57%)再狭窄,两组患者支架置入成功率、再狭窄率及支架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及X线透视下置入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均能有效缓解患者吞咽困难症状,两种方法均能准确定位并且放置支架,内镜下放置操作相对简单,但狭窄程度较重时相对痛苦较大,可考虑X线透视下置入支架.
作者:常廷民;李建生;李秀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认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实施认知康复训练进行辅助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并采用MMSE、SSS及BI量表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6,527,P<0.05);两组患者的S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4,9.08,P<0.05);两组患者的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4.28,P<0.05).经比较两组MMSE评分,观察组MMSE评分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P<0.05);观察组SSS评分的下降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6.15,P<0.01);观察组BI评分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4.01,P< 0.05).结论 针对脑梗后认知障碍患者,在治疗与护理期间同时对其实施认知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原因,同时为干预措施的采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淀区某街道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 086名,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伤害的原因.结果 年伤害发生率为15.6%,伤害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2.9;冬春季多发,白天多见,其中上午占56.2%.前3种伤害依次为跌到、扭伤及交通事故,共占7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较低的年龄、高血压病人、颈背腰疼痛是发生伤害的危险因素(OR>1,P< 0.05).结论 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老年人伤害的发生,伤害威胁着老年人健康,应采取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针对危险因素对该病加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王洪波;翟蕾;王利清;何玲钧;刘晓文;贾静源;张雪茹;江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HIV感染孕妇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阳性妊娠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各8例,其中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的产妇为EA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为CSEA组,比较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CSEA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00% (8/8)稍高于EA组75.00% (6/8),但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SEA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CSEA组稍高于EA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两组术前及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EA组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用于HIV感染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均可行,麻醉安全性高,对免疫功能有轻度抑制作用,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相对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具有更大优越性.
作者:刘晓欧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即GDM组、36例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妊娠妇女即NGT组血清中IL-1水平,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 GDM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IL-1水平均明显高于NGT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 IL-1与HOMA-IR具有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0,P<0.01.结论 IL-1与GDM具有相关性,可能均参与GDM的发生与发展,IL-1作为炎性因子可能会促进GDM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丽;刘金慧;张永梅;王翠峰;宋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在麻醉过程中对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评价七氟醚麻醉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某院自2009年11月~2011年12月的1 500例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按照患者登记的先后顺序,将偶数组患者作为七氟醚组(M组),奇数组患者作为地氟醚组(D组),每组750例.新鲜气流量1.2~4.0 L/min,吸入2~3 min,之后降至0.18~0.3L/min.M组和D组患者的呼气末浓度分别维持在2.7%~4.0%、6.0%~10.0%.监测呼吸环路内氟甲基二氟乙烯醚的浓度及吸入氧浓度.测定术前、术毕和术后2、24、72 h血清氟离子(F-)、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测定术前、术毕和术后24、48、72 h尿中总蛋白(TP)、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 术后两组血清Cr、BUN浓度及尿NAG/C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d的尿液B-MG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麻醉可以安全的应用于普通外科的手术过程中,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肾功能无影响.
作者:郭云亮;王建设;胡楠;范哲;方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竹节参总皂苷(total rhizome panacis japonica saponins,tRPJS)预处理是否影响肢体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肝脏自由基的变化,及是否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60~30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I/R组、tRPJS不同剂量组(50,100,200 mg/kg).再灌注3h后经心室抽取血液2ml,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取右肝叶进行一氧化氮(N0)、丙二醛(MDA)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NO、MDA含量和iNOS活力显著性增高,SOD活力则显著下降,血清ALT、AST、LDH明显升高(P< 0.05或0.01),光镜下肝细胞严重肿胀,甚至水变性.tRPJS组的NO、MDA含量和iNOS活力则明显下降,SOD活力增加,血清ALT、AST、LDH也明显下降(P< 0.05或0.01);肝细胞肿胀明显减轻.结论 肢体I/R能够导致急性肝损伤,竹节参总皂苷预处理可以明显减少肝脏组织中自由基的产生,降低NO、MDA含量,提高SOD活力,减轻再灌注肝损伤.
作者:陈烨;周军;李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消化道临床表现特点,减少艾滋病延诊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1月某综合性省级医院以消化道症状首诊的32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20例(62.5%)有院外就诊史并漏诊;32例(100%)均有食欲减退,29例(90.6%)有消瘦,16例(50%)有发热;反复腹泻、多发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硬化病例分别为12例(37.5%)、9例(28.1%)、8例(25%)、3例(9.4%).17例(53.1%)有腹痛,其中无结石性胆囊炎4例(23.5%)、急性胰腺炎3例(17.6%)、肠梗阻1例(5.9%);CT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1例(5.9%),经胃镜确诊消化性溃疡3例(17.6%)、慢性糜烂性胃炎1例(5.9%),4例(23.5%)可能与肠道病变、腹膜炎、腹腔占位有关.结论 艾滋病消化系统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需提高对艾滋病相关消化系统临床表现认识,减少艾滋病漏诊与延诊.
作者:张玲玲;黄国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成都市武侯区食源性致病因素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2008~2010年在全区12个监测点采集并检测13大类共1 042件食品样品.结果 2008~2010年共检测食品1 042份,合格888份.总合格率为85.22%;各年度标化合格率分别为77.65%、81.58%和84.46%;水产品合格率54.76%,豆制品合格率62.64%;大肠菌群超标、菌落总数超标、甲醛残留及镉超标共占不合格项目总数的近80%;城乡标化合格率分别为86.09%、85.18%和82.28%.结论 2008~2010年成都市武侯区食品卫生水平趋于上升,主要问题在于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以及甲醛残留,且城乡之间食品卫生水平存在差异.
作者:何伟;郑森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哺乳期内产妇骨密度变化的情况.方法 单胎足月分娩的144名健康产妇分为A、B、C3组,每组48例.A组产妇每日两次口服碳酸钙600 mg及牛奶250 ml,专人指导运动;B组产妇每日两次口服碳酸钙600 mg及牛奶250 ml,无运动指导.C组无专人督导其服钙片、牛奶及进行运动指导.分别于产后3d内、产后6个月、产后12个月测量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①产后3d内所有产妇骨量减少发生率为(100/130) 76.9%,A组34例,B组35例,C组31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3,P=0.964);产后12个月骨密度恢复正常的人数A组为33.3% (17/45),B组为20% (10/45),C组为12.5% (5/4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04,P=0.023);②产后半年内的哺乳率(110/130) 84.6%,产后1年内的哺乳率(61/130) 46.9%.所有产妇产后6个月的BMD明显低于产后3d内,也低于产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24,P=0.006).结论 产后哺乳可造成孕期骨量减少进一步加重,停止哺乳后并没有很快恢复.但哺乳期适当的运动辅以高钙饮食可促进骨量恢复.
作者:李晶晶;曾定元;陈江鸿;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52例新鲜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腕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检查确诊,并根据AO标准分型.随后行掌侧入路骨折切开复位并于掌侧桡骨远端植入掌侧锁定钢板系统进行内固定.术后辅以消肿、抗感染、补充钙剂、主被动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评价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前掌倾角、尺偏角分别为(19.4.±10.8.)、(1.6.±3.8.),桡骨短缩(6.6±1.0) mm;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分别为(8.1.±1.6.)、(17.8.±6.0.),桡骨短缩基本纠正.腕关节功能按Dienst标准进行评定:优31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为94.2%.随访期间未发生正中神经炎、腕管综合征、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系统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赵红星;董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参芪花粉片对高原慢性间歇性缺氧暴露期间脱习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由平原及低海拔地区进入海拔4 300m地区工作的中青年健康职工380名,采用每周在海拔4 300m室内工作5d,返回海拔2 800m的后方基地休养两天的固定公休模式,连续观察在高原暴露3年期间在海拔2800m休养期间高原脱习服症状的发生率及实施参芪花粉片干预的效果.结果 高原脱习服的总检出率为82.37% (313/380);其前10位症状的排序及检出率依次为:嗜睡(66.31%)、乏力(42.37%)、头昏(35.78%)、失眠(30.79%)、食欲降低(29.73%)、心烦(29.21%)、全身不适(28.95%)、情绪低落(27.89%)、心慌(27.10%)、胸闷(24.47%).高原脱习服人群中需要治疗者占全部脱习服检出者的34.18% (107/313).参芪花粉片对其的干预效果为,服药15 d症状完全消失者占92.52% (99/107),其中半年无复发不需继续服药(痊愈)者占78.79% (78/99)、偶有症状出现而自行服药缓解(显效)者占21.21% (21/99),症状无缓解或部分缓解但需经常服药(无效)者占7.48% (8/107).观察期间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高原慢性间歇性缺氧暴露下有较高的高原脱习服患病率,参芪花粉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与远期干预效果,是防治高原脱习服的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娄晓敏;张雪峰;周其全;王胜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临床效果,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院2008年9月~2012年6月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0例,采用包括药物、激光及微波在内等非手术治疗;鼻内镜组90例,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改善总有效率等.结果 对照组与鼻内镜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2.2%,26.7%,而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7.8%,91.1%;鼻内镜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非手术治疗措施,鼻内镜手术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与分型、术中操作熟练程度及术后药物应用关系密切.
作者:肖二彬;毕朝煜;赵宝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75NTR、D2-40和P63肌上皮标记物在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鉴别乳腺癌组织中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内癌并检测其HER-2基因状态.方法 用EnVision法对68例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分别进行p75NTR、D2-40和P63免疫染色,用FISH技术检测28例乳腺癌组织中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的HER-2基因状态.结果 p75NTR、D2-40、P63在乳腺纤维腺瘤与导管原位癌中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28例乳腺癌组织切片上的浸润癌和导管内癌部分进行HER-2基因检测,二者HER-2基因状态的一致率为7.14% (2/28).结论 联合使用p75NTR、P63和D2-40是比较理想的乳腺肌上皮细胞的标记物,应用这些抗体保证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基因的准确性.
作者:钟惠玲;吴叶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自贡市感染性腹泻沙门菌分布和流行情况、沙门菌菌型分布、耐药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辖区内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依据GB/4789.4进行分离鉴定和血清分型,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12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2007~2010年自贡市感染性腹泻样本1 084份中检出沙门菌23株,检出率为2.12%; 23株沙门菌中B群(73.91%)多,排列前3位的血清型依次为鼠伤寒沙门菌(52.17%)、肠炎沙门菌(13.04%)和德尔卑沙门菌(13.04%); 23株沙门菌对磺胺(65.22%)、氨苄西林(39.13%)和萘啶酸(39.1%)、链霉素(34.78%)耐药性较大,对链霉素和磺胺的中介率较高,分别为39.13%和26.08%,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甲氧苄啶较敏感;有19株(82.61%)沙门菌具有耐药性,其中15株(65.22%)耐3种以上抗生素.结论 自贡市感染性腹泻沙门菌血清分布呈多态性,各血清型沙门菌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及多重耐药.加强对沙门菌的综合监测,有利于指导沙门菌病的防治,提高对疫情的应急能力.
作者:许烈英;张正东;杨小蓉;崔敏莉;王红;裴晓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局部治疗手段对OSAHS患儿的疗效.方法 对175例儿童OSAHS患者进行局部治疗,治疗前后行PSG检查,并对呼吸紊乱相关指标结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①保守治疗后患儿家长描述症状改善;②治疗后体征明显改善,双下鼻甲、扁桃体、腺样体缩小;③治疗前后呼吸紊乱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治疗对OSAHS患儿疗效较好,能较好解除因扁桃体、腺样体肥大造成的小儿鼻腔及鼻咽部阻塞,且所承担的风险、对患儿的损伤也较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先雁;张晓晴;周锦;曾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粗壮女贞提取物对10种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测定其抑菌环直径、小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实验菌株对粗壮女贞提取物呈不同程度的敏感,MIC和MBC分别为:产气荚膜梭菌0.20 mg/ml和0.20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均为3.13 mg/ml和3.13 mg/ml,副溶血性弧菌6.25 mg/ml和6.25 mg/ml,白色念珠菌MIC为1.56 mg/ml,其他细菌MIC均大于25 mg/ml.结论 粗壮女贞提取物对上述10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作者:叶倩;左浩江;廖虹瑜;曹韵;曹霞;裴晓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 BC043009的作用.方法 运用CCK-8检测白藜芦醇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043009在A549细胞及人类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中的表达水平.瞬时转染siRNA(小分子干扰RNA)下调BC043009的表达水平,检测BC043009表达水平下调对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生长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与16HBE相比,A549细胞中BC043009的表达水平升高(21.81±6.25)倍;白藜芦醇处理后A549细胞中BC043009的表达水平下降到(3.80±2.30)倍.瞬时转染siRNA-2后BC043009的表达水平下降到(0.10±0.03)%,增值率下降到(0.87±0.07)%.结论 BC043009在A549细胞中高表达,白藜芦醇可降低A549细胞中BC043009的表达水平,BC043009表达水平的降低会使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推断BC043009在白藜芦醇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斌斌;韩志远;蒋义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