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舒芬太尼或芬太尼伍用罗哌卡因腰麻剖宫产术效果观察

常旭飞;张宝录

关键词:舒芬太尼, 芬太尼, 罗哌卡因, 腰麻, 剖宫产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芬太尼分别伍用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0例择期预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三组,S组(30例):舒芬太尼2.0μg与罗哌卡因10 mg配成等比重液2.0 ml;F组(30例):芬太尼20μg与罗哌卡因10 mg配成等比重液2.0 ml;R组:罗哌卡因12 mg等比重液2.4 ml。结果腰麻注药后高阻滞平面到达时间和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及高Bromage评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与R组相比,S组和F组镇痛持续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S组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三组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率、使用麻黄碱例数、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S组和F组明显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S组和F组术中阻滞不全、肌松不全以及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S组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三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芬太尼分别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应用,麻醉效果确切,镇痛持续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少。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抗菌素和微生态制剂对其的影响

    近年来,糖尿病已经逐步成为中老年人中常见,普遍的疾病,给中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对相关家庭,家人产生了较为恶劣,糟糕的影响。因而应当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根由做普遍的调研,分析并制定对策。本文叙述了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抗生素与生态制剂对其的影响。

    作者:奚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停博的心电生理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在心脏停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脏停博患者64例,根据其是否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两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在监测工作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结果经比较可知,器质性心脏病组的各项生理参数均显示异常,迷走神经阻断后各项数据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患者的HRV处于中度降低的状态。无器质性心脏病组在治疗结束后心电生理参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0.05,患者的HRV处于正常状态。结论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施以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更好的掌握患者心电生理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对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外伤后癔症性瘫痪的治疗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外伤后癔症性瘫痪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1月~2015年6月共收治的21例外伤后癔症性瘫痪患者病历,采用针刺、电针、心理暗示、催眠疗法、药物、护理干预治疗,积极争取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协调社会各界关注和大力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困难和心理障碍。结果21例经住院12~961d,平均23.52d治疗,14例治愈出院,7例明显好转出院;21例得到2~5年随访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无复发。结论尽早明确诊断、争取患者及家属合作,协助解决矛盾纠纷,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诊疗条件,针刺、电针、心理暗示、催眠疗法、药物、护理干预治疗等积极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心理暗示,护理干预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是治疗护理癔症性瘫痪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雪宁;侯世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3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高血压合并左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硝普钠治疗,初始剂量为20μg/min,根据血压及临床表现调节剂量,每10min逐渐增加剂量,高剂量为160μg/min,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呼吸、心率、血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0.05。②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7.125,<0.05。结论硝普钠能够有效稳定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生命体征,有效纠正心衰,降低血压,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且安全性良好,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的理想用药。

    作者:张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采取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活动能力评分和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活动能力评分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28±0.32)分、93.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0±0.51)分、73.33%,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确切的疗效,患者的行动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李长鹏;曾志强;杨帆;彭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纳美芬用于妇科肿瘤根治术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纳美芬用于妇科肿瘤根治术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及其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妇科肿瘤根治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同时在术后给予患者吸入七氟醚与丙泊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与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给予甲氯芬酯,观察组给予纳美芬。结果两组T0时刻心率对比无显著性意义(>0.05),T1、T2、T3、T4时刻心率较T0时刻增加(<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各时间对比无显著性意义(>0.05);观察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与睁眼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0.05)。结论纳美芬用于妇科肿瘤根治术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龚美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模拟诊疗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引发的思考

    医学生学习临床医学课程,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模拟诊疗采用典型且完整的病例作为临床教学对象,学生以临床医生身份对标准化患者扮演的患者进行模拟诊疗的过程,是模拟临床环境的一种教学与考核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引入该教学与考核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见习与实习,了解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的优势,以期更好地发挥模拟诊疗的作用。

    作者:宁北芳;尹川;袁宗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肿瘤患者的放疗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疾病患者的临床放疗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6月接收老年肿瘤疾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于放疗期间行不同护理措施,即:常规组患者行临床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判定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疾病效果92.0%、护理效果98.0%和常规组(76.0%、80.0%)相比,差异鲜明(<0.05)。结论临床肿瘤疾病患者放疗期间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作用显著,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邹琼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MRI检查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探究对比经CT与MRI检查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经CT与MRI检查,再比较两种方式检出病灶情况。结果120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经CT检查出205个病灶,经MRI检查出607个病灶;在病灶直径>5mm与病灶直径<5mm方面,CT与MRI检出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对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CT与MRI检查均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MRI检查准确性较高,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段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黃疸患儿13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间歇蓝光照射组和持续蓝光照射组,每组65例。对照组进行持续蓝光照射12~18h后间歇8~12h,观察组进行蓝光照射3~6h照射后间歇2~4h,连续3~5d。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黃疸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治疗药物为甲硝唑,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克林霉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9.5%,明显低于观察组94.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3.1%,明显高于观察组7.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明显,且可有效减少复发现象,值得推广。

    作者:李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实施体会

    随着外科手术、侵入性诊断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器具、医用敷料等导致的医院感染率呈增长态势。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保证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无菌和安全,对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有积极意义。我院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规范化管理后,在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无菌、医疗安全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经验。

    作者:罗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符合中华医学会胰腺学组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将30例随机设为实验组,30例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心理干预方法有:情绪管理训练、自助小册子、认知疗法,针对家属的团体辅导,行为干预,对照组仅一般支持治疗,在治疗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检测。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在心理行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别,心理干预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相比在SAS量表标准分(=2.17,=0.03)、SDS量表标准分(=2.27,=0.03)降低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的差异。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照国;何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的不同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究异位妊娠的不同保守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对象是2013年9月~2015年4月从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20例,分为三组。分别为介入治疗,腹腔镜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每组各40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介入治疗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5±1.02)d,明显低于腹腔镜保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0.05);介入治疗组的患者7d血β-HCG下降幅度为98.17%,明显高于腹腔镜保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0.05);介入治疗组的患者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89.87%,,明显高于腹腔镜保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0.05)。介入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腹腔镜保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治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相比腹腔镜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而言,治疗总有效率高,适用症广泛,能够恢复患者的输卵管功能,有效地保全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存在脑瘫病症的儿童给与良好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其实际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存在脑瘫病症的88例儿童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奇偶分配方式将该88例患儿分为数量相同的两小组,分别是综合组以及常规组,每组各分配患儿44例,其中综合组患儿实施综合型康复训练方式,而常规组则实施传统康复训练方式,对比两组病症患儿在不同的康复训练基础上GMFM数值以及治疗之前之后的综合功能实际评分和训练的总显效率。结果综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结果对于存在脑瘫病症的儿童给与良好的综合型康复训练能够起到较好的实际康复效果,因而可以将该种综合型康复训练在后续临床中进行大量宣传以及广泛应用进而使更多的脑瘫病症儿童受益。

    作者:宋军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职护理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铁岭卫生职学院368名学生(均为女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352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成果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13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前心理测试,从统计结果中发现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焦虑、恐怖方面的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高一女生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确实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应有针对性的对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使学生们能够顺利转入护生角色,圆满完成各自的临床实习任务。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个体化营养膳食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个体化营养膳食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在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3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营养膳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血糖控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孕妇采用个性化营养膳食治疗,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科学性较高的饮食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迟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方法调查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以及预防术中压疮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术中压疮知识以及防范措施培训,主要方法为行为演示、理论培训、发放宣传册等。对比实施培训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培训活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关于术中压疮知识的了解得分、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可以提高对患者术中压疮的认知、改善术中压疮的防范行为,从而保证患者健康、促进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60例感染性发热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探讨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感染性发热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布洛芬颗粒和布洛芬颗粒联合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开始退热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感染性发热患儿时,应给予布洛芬颗粒联合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平均开始退热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魏剑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搜集在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30例贫血患者,并将30例患者按照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性贫血组5例和缺铁性贫血组25例。另外选取在我院体检的15例健康人的血液检验资料,作为对照组与贫血组对比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经我院分组进行血液检验发现,地中海贫血组的RBC/MCV和RBC偏高。缺铁性贫血组的Hb和RBC偏低,但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地中海贫血组。贫血组的MCH和MCV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检测值,且三组检测值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