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雨明;韦柳华
目的 为了解荧光二极管显微镜镜检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效果,提高结核病发现率.方法 每份痰标本制作2张痰涂片,1张用于萋-尼抗酸染色找抗酸杆菌,1张用于荧光染色发光二极管显微镜镜检结核分枝杆菌,比较两种染色方法阳性检出率、不同菌量和不同性状痰标本阳性检出情况、检出时限、经济性及检验者劳动强度之间差异.结果 Z-N染色阳性检出率为13.50%,LED染色阳性检出率为19.56%,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性状痰标本阳性检出率脓性痰>干酪样痰>黏液痰>稀痰或唾液痰;两种染色方法不同菌量之间除1+及以下菌量标本两种染色方法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其他菌量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D染色法比Z-N染色操作简单、节约试剂、对检验者和环境安全.结论 LED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比Z-N法具有阳性检出率高、读片时间短、操作简单、节约试剂,对检验者和环境安全等优点,是一种检查结果可靠并能减轻实验者工作者负荷的方法,适宜在基层实验室推广,利于结核病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袁中行;仇红霞;刘庆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年龄小于25岁新近感染者耐药基因变异的研究,了解该市HIV耐药毒株传播水平.方法 通过序贯抽样的方法,采集16~25岁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使用In-house法扩增HIV-1 pol区部分基因片段,进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得到的47条序列,在RT区1份标本出现可导致针对NNRTIs系列的DLV,EFV,NVP高度耐药性的V106IMV突变.PR区没有检测到耐药突变株.在RT区高度耐药株检出率为2.1% (1/47),说明重庆市HIV耐药株的传播仍处于低度范围内(<5%).结论 重庆市HIV新近感染中已有HIV耐药株的传播,但是目前传播水平还较低,应继续开展HIV耐药毒株传播的监测工作.
作者:周全华;凌华;邢辉;廖玲洁;张敏;钱天学;王俊;韩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LBW)生长发育规律和围生期保健管理.方法 将出生至24个月内定期随访13次的235例婴儿分为足月低出生体重儿(mature low birth weight infant,MLBW)组、早产低体重儿(premature low birth weight infant,PLBW)组、正常出生体重儿(normal birth weight infant,NBW)组,比较分析24月内体重、身高、头围的平均值和Z值.结果 体重和身长从出生至3月龄、头围从1月龄至5月龄均表现为NBW> MLBW> PLB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MLBW和PLBW体重分别从1月龄和2月龄开始、身长分别从1月龄和4月龄开始、头围分别从1月龄和2月龄开始,各月龄均有50%以上达到追赶生长;PLBW追赶生长更明显,体重、身长、头围分别从4月龄、6月龄开始,两组各月龄已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重、身长、头围分别从5月龄、12月龄、8月龄开始,各月龄均有1/3左右基本达到正常生长水平,但仍明显小于NBW (P< 0.01);至24月龄,MLBW和PLBW体重、身长仍分别有约10%和4%、4%和2%未达追赶生长,头围均达追赶生长,但仍明显小于NBW (P< 0.01).结论 LBW在出生后前3个月追赶生长快,PLBW追赶生长更明显;身长追赶生长晚发于体重.至24月龄,LBW尚不能达到NBW体格发育水平,甚至还有部分不能达到追赶生长,可能出现终生生长发育落后.加强围生期保健管理,在孕期和新生儿期系统监测和及时干预与强化营养支持是降低LBW发生率、保障LBW完成追赶生长的关键措施.
作者:高冰心;周凡;王晓东;杨速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2009~2010年四川省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结果,为进一步促进全省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和2010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全省碘缺乏病区分别选取60个县(市、区)实施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五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为一级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核心知识为主要内容,干预前后采用统一问(答)卷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价.结果 五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2009年干预后分别为92.78%和89.73%,较干预前的71.51%和71.96%显著提高(x2值分别=2 550.205,841.615,P均<0.001);在2010年干预后分别为94.38%和92.06%,较干预前的75.95%和72.30%显著提高(x2值分别=2 208.890,1 128.864,P均<0.001),且干预前五年级小学生知晓率较2009年显著提高(x2=83.500,P< 0.001).结论 两类一级目标人群对碘缺乏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得到巩固和提高,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得当有效,为全省如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提供了支撑,应作为维持消除状态的长效措施之一.
作者:简鸿帮;李津蜀;张莉莉;吴芙蓉;谭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关键阶段.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对于提高医师的基本临床技术水平和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住院医师在3~5年的规范化培训中要掌握各种临床技能,保证培训工作日是完成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前提.但日常培训中请假是难免的,为规范管理,该院先后制定了《住院医师请假、销假制度》和《规范化培训学员补足培训时间的规定》.本文分析学员请假情况、并分享某院在相关制度建设中的体会.
作者:陈莉娟;黄莉君;陶铁军;关艾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以缺铁大鼠为模型评价复方铁口服液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体重50~70 g雌性SD大鼠,给予低铁基础饲料造模8周后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选择Hb< 100 g/L的个体,按Hb水平分层后将动物随机分为低铁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12只大鼠.试验剂量为10.0、5.0、2.5 ml/kg BW,低铁对照组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法给样,每日1次,连续灌胃42 d.试验终末测定大鼠Hb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含量.结果 与低铁对照组相比较,各剂量组大鼠Hb含量显著上升,FEP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复方铁口服液有改善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彭亮;傅伟忠;王彦武;何励;覃辉艳;姚思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急腹症时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36例急腹症患者分为AP组73例和非AP(NAP,包括肠梗阻17例、急性阑尾炎18例和急性胆囊炎28例)组63例,同时测定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和CR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AMY、LPS和CRP诊断A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AP组血清AMY和LPS水平明显高于NAP组(P<0.01),AP组和NAP组比较,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和AMY以正常参考范围上限的3倍(180、300U/L)为临界值时,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 (100 mg/L),CRP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3.3%、61.9%、41.5%和41.1%.血清AMY、LPS和CRP诊断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2、0.944和0.467.结论 血清CRP在急腹症时对AP诊断的准确性不高,不能单独用于AP的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对提高AP的正确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杭永伦;周明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了解地高辛治疗心衰的疗效及中毒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分析不同血药浓度范围患者心衰治疗效果及中毒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血药浓度< 0.5 ng/ml的患者11.70%心衰缓解,中毒反应发生率0%;血药浓度0.5~2.0 ng/ml的患者86.13%心衰缓解,中毒反应发生率1.16%;血药浓度> 2.0 ng/ml的患者90.48%心衰缓解,中毒反应发生率61.90%.共15名患者发生了中毒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及心血管系统反应.结论 地高辛中毒的发生与血药浓度有一定的关联性,可通过监测血药浓度来预防地高辛中毒的发生.
作者:毛小琴;贾雄飞;张渊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某院2005 ~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迁.方法 采用安徽恒星HX-21细菌鉴定分析仪对该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标本主要来自于呼吸道共755株占78.81%.科室以ICU为主占33.82%,其次是呼吸内科占16.28%、老年病科占11.38%.对庆大霉素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28.90%、30.30%上升到2011年的83.05%、85.0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7年均<10%,可作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均比非ICU的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多重耐药现象,所以临床应重视病原菌检测,避免经验性用药,尤其区分ICU与非ICU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杜红丽;甄萍;姚新洁;张建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给药方法的疗效分析.方法 对40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患者予以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予以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间3餐前及3餐后2h血糖控制及其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伤口感染、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均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试验组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血糖控制时间、住院总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均无感染,术后视力恢复状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胰岛素泵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血糖控制疗效比常规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更为有利.
作者:刘萍;植凤涓;任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豫北社区不同诊断年龄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QOL)状况,为食管癌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豫北社会95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第3版(EORTC QLQ-C30 V3.0)、食管癌补充模式量表(QLQOES-18).将患者按诊断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中年组(45~59岁)、年轻老年组(60~74岁)、老年组(≥75岁).结果 青年组患者与中年组和年轻老年组患者在食欲下降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老年组和老年组患者在生理功能方面与青年组和中年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在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进食3个方面与其他3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诊断年龄对于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理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进食以及食欲方面.
作者:贺晓;赵志敏;许洁;李秀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儿童医院临床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送检阳性的4164份标本,按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病原菌,根据标准筛选MDRO,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检出多重耐药菌1620株,G-菌占56.30%,G+菌占43.70%.所分离的G+菌中首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32.90%、未发现对环丙沙星耐药菌株,且适于儿童用药,可作为临床经验首选用药.G-菌中占前两位的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分别为29.75%和15.56%,其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多种抗生素耐药,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美洛培南)高度敏感,耐药率<30%,可作为首选临床经验用药.结论 分离株耐药现象普遍存在,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因此,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温婵;耿蓉娜;赵博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开阳县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菌痢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开阳县2004~2010年菌痢疫情及病原学监测资料作描述性分析.结果 开阳县2004~2010年菌痢发病率波动在15.54/10万~39.57/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6.56/10万,散发为主,个别乡镇有暴发.全年均可发生,以5~10月为发病高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5岁以下儿童发病多(33.15%);职业发病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2008~2010年监测志贺菌总检出率8.52%,54.29%为宋内志贺菌,45.71%为福氏志贺菌,分离株均出现多重耐药现象.病原确诊者中轻型和不典型病例居多,临床医生诊断一致率为38.24%.结论 开阳县菌痢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局部存在暴发可能,流行菌型变迁,菌株耐药日益严重,患者症状不典型,临床存在误诊、漏诊现象,需加强监测等防控工作.
作者:姚光海;唐光鹏;田克诚;游旅;黎明;刘明强;蒋国书;陈晓琴;王定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为掌握西宁地区各类人群中HIV流行现状和趋势,2009~2011年对国家监测各类哨点高危人群及重点人群采集到的8 272例血样进行抗体检测及检测结果分析.方法 所有血样均使用ELISA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均采用不同生产厂家试剂检测复核.对复核检测仍阳性者,采用蛋白印迹实验(WB)进行确证,对确证阳性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8272份监测样本中共确证193份HIV-1阳性样本,阳性率为2.33%;不同性别HI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7,P< 0.01),共检测男性5 238人,阳性率为2.80%.女性3 034人,阳性率为1.60%;不同人群HI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8.68,P<0.01),其中MSM人群HIV阳性率高,为9.94%,其他人群依次为VCT人群2.73%,吸毒人员HIV 2.0%,性病门诊病人0.41%,在校青年学生0.38%,长途卡车司机0.19%.经性接触传播达到70.47%.结论 (1)西宁地区HIV感染率处于上升趋势,在高危及重点人群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2)对各类人群的监测中,MSM人群阳性率高,其余的依次为VCT人员,吸毒人员,性病门诊病人,在校青年学生和长途卡车司机. (3) HIV感染者,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94∶1. (4)性传播已成为西宁地区HI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5) VCT中检出HIV-1抗体阳性人数多.
作者:吴建英;汪春翔;马韶辉;李晓燕;贾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做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神经外科检出高,标本分布以痰及肺泡灌洗液为主;3年来该菌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其他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的抗菌药物压力和减少该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有效防止该菌耐药率增高的关键.
作者:蒙雨明;韦柳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血清硫化氢的离子电极测定方法.方法 血清经抗氧化液稀释,H2S和NaHS与NaOH反应生成S2-,应用银硫电极检测微量S2-,换算出溶液中H2S.结果 本法低检出限为5.1 μmol/L,批内平均RSD为6.2%.批间平均RSD为9.1%,线性范围为1~100 μmoL/L(y=-129.62ln (x)-487.62,R2=0.993),回收率98.7%~105%,正常人体血清硫化氢参考值范围为35~55 μmoL/L.结论 硫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等优点,适用于常规测定血清硫化氢.
作者:郝万鹏;曹耀茂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不缺硒、高脂膳食情况下,进一步补充硒对血脂水平、血浆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高脂饲料(HFD)组,高脂饲料加硒(HFD+Se+)组和高脂饲料加高硒(HFD+Se++)组.对照组、HFD、HFD+Se+和HFD+Se++组饲料中硒含量为0.3 mg/kg、0.3 mg/kg、0.6 mg/kg和1.2 mg/kg.16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浆硒浓度、血脂水平(TG、TC、HDL-C、LDL-C)、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水平(GPx、SOD、MDA).结果 高脂喂养的大鼠体重和腹腔脂肪系数高于对照组(P<0.01),高脂喂养导致大鼠脂代谢异常和抗氧化能力受损.补硒进一步升高血硒水平,HFD+Se++组大鼠血硒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饲料硒含量不同的3组高脂喂养大鼠之间的血脂水平、血浆GPx活性无显著差异,但HFD+Se+和HFD+Se++组大鼠的血浆MDA含量低于HFD组(P<0.05).结论 硒不缺乏情况下进一步补硒不能改善高脂喂养所致的脂代谢异常,但部分降低了脂质过氧化.
作者:蒋霞;吴晶;王波;尹雪斌;秦立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某院类风湿关节炎(RA)药物临床使用现状,寻求合理用药信号.方法 采用用药频度、日均费用、排序比值等药物经济学参数,对该院2011~2012年RA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RA类药物临床应用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改善症状抗风湿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为主,其中改善症状抗风湿药物销售金额大,强的松的年消耗量多.结论 RA临床使用总体合理,符合临床治疗指南及本地区的经济学特征.
作者:蒋燕;刘利;张秉鸿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各种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并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8株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肾内科和内分泌科,分别占21.38%和16.04%;主要标本来源为尿液,共分离出167株,占52.52%;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头孢替坦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依次为0、0.94%、2.83%和2.83%;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 75.00%,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90.00%.结论 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泌尿道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杨兴肖;邢亚威;贾志英;陈俊卓;王媛;刘晓;刘志广;马鸣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2011年共采集食品259份,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检测技术要求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结果 259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31株,总检出率为11.97%.生禽肉、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散装熟肉制品、冷冻饮品、非发酵性豆制品、糕点、发酵酒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6.47% (9/34)、21.43% (6/28)、13.33% (6/45)、9.09% (3/33)、5.71% (2/35)、8.00% (4/50)和2.94%(1/34); 2007~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除大肠埃希菌O157∶H7未检出外,其余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1.43% (5/28)、6.18% (16/259)、1.93% (5/259)、1.54% (4/259);监测点中,个体摊点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高于其他采样点.结论 如东县食品主要污染的品种为生禽肉、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致病菌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作为直接入口的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可能存在食源性疾病风险.
作者:张爱红;周培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