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秦胜利

关键词:胆囊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摘要:目的 分析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72例胆囊管结石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管结石,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管结石.结果 对照组较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切口长度大,出血量多,平均住院日长,平均费用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结合是治疗胆囊管结石行之有效且安全可靠的方法,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弗氏佐剂与抗原乳化方法的改良及其应用

    目的 改良弗氏佐剂与抗原的乳化方法并验证其效果.方法 以微型电钻做为动力源,自制搅拌头,组装成佐剂搅拌器.利用此搅拌器乳化乙脑E蛋白和CFA/IFA的混合物,滴水实验、离心实验及琼脂糖双向扩散实验检测乳化效果.结果 利用自制佐剂搅拌器制备出乙脑E蛋白和CFA/IFA的乳化剂,进行滴水实验,乳化剂滴于冰水上5~10 min.内完全保持完整不分散,成滴状浮于水面;进行离心试验,将乳化剂置于离心机中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未见分层现象;利用此乳化剂制备的免疫血清进行琼脂糖凝胶双向扩散实验,血清1:16稀释后仍能观察到沉淀线出现.结论 自制佐剂搅拌器制作简便,价格低廉,制备乳化剂时,混匀所需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高效,乳化效果好,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罗波;毛樱逾;段素群;龚舒;王丽;李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大学生抑郁情绪与行为抑制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抑郁情绪与行为抑制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Beck抑郁问卷、Zung氏抑郁自评问卷和行为抑制量表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测查,比较2组在行为抑制量表得分上的差异,并做抑郁与行为抑制量表的相关分析.结果 (1)抑郁情绪组的行为抑制量表中对求助的抑制、对支配的抑制、对自信心的抑制、对拒绝的抑制和对亲密的抑制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对疏远的抑制得分低于对照组,除在拒绝抑制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在其他5个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01); (2)除了对疏远的抑制维度,抑郁情绪组抑郁得分与行为抑制量表的其他5个维度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r=0.28~0.64,P<O.05或0.01).结论 行为抑制特征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颅多普勒(TCD)在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糖尿病人与健康对照组脑血管各项参数的情况,从而探讨TCD在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92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研究对象,100名血压、血糖、血脂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TCD检查两组研究对象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几项指标,根据TCD检查情况,将脑血管状态分为正常、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脑供血不足5种状态,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脑血管异常率及PI、RI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脑血管异常率为88.04%,对照组异常率为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3.5,P< 0.01).两组研究对象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CD能够检测到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的异常改变,可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变,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杨燕;张临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某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诊治的112例脑血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调脂治疗,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评价疗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价两组的预后.结果 治疗组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及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节血脂及抗血小板能够显著提高脑血栓的疗效,改善预后,降低预后不良率和病死率.

    作者:秦晓刚;邵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锁定钢板在老年人复杂肱骨髁间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在老年人复杂肱骨髁间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肘后正中纵形切口尺骨鹰嘴截骨手术入路对23例年龄大于60岁的肱骨髁间复杂骨折(按AO分类:C2型13例,C3 10例)行双AO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积极进行肘关节的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 所以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15±2)个月],骨折均愈合.按照Cassebaum评分系统,肘关节功能优10例,良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74%.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髁间骨折疗效确切,尤其对于伴有明显骨折疏松的患者优势明显,可以提供牢固内固定,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

    作者:卓乃强;万永鲜;葛建华;鲁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8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日PT、APTT、FBG、D-Dimer、BUN、CREA各项指标.结果 血必净治疗组血肌酐水平及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葛胜梅;胡振杰;刘丽霞;于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中药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法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病例组采用艾迪注射液100 m1+0.9%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点滴,d 1~28;静滴同时进行 肝动脉介入治疗,药物为羟基喜树碱(HCPT) 10 mg,氟尿嘧啶(5-Fu)500 mg,碘化油10 ml,按Seldinger,s技术要求,将药物注入肝脏肿瘤供养血管并行栓塞.28 d为1周期.对照组47例单用肝动脉介入治疗方案,同病例组,2个周期后评价.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7%和44.7%,中位生存期8.41月和8.17月,平均生存期12.71月和9.23月,半年生存率89.3%和82.9%,1年生存率63.8%和46.8%,2年生存率27.7%和17.0%.全组初治者半年生存率83.1%,1年生存率47.7%,2年生存率18.5%,复治者则分别为96.3%、77.8%、33.3%.AFP治疗后下降者病例组26例有效率为70.2%,对照组17例,有效率为51.5%.结论 艾迪注射液能提高肝动脉介入治疗率,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多次治疗能提高疗效.

    作者:张国顺;张文缓;马利转;张超;王玉兰;李玉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LAMP技术及在人类病毒性传染病检测中的应用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和扩增效率高等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LAMP技术的的基本原理、引物设计、反应体系和条件、结果判定及在人类病毒性传染病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龚甜;熊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商务大楼员工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工作对现代化中央商务大楼员工的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探讨对此类人群具有适用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途径和方法,为促进员工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干预试点(2栋商务楼)内的员工进行为期一年半健康教育干预工作,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自制调查问卷并以此为测量工具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调查对象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生理、心理和 社会关系领域,干预后干预组、对照组调查对象自身得分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但干预组的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商务楼对员工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有利于促进目标人群的健康,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得分水平.

    作者:周鹏;孙建平;徐慧萍;崔兆华;顾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009年保定市5842例妇科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保定市区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健康教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体检科提供的保定市区所在单位共5 842例妇科体检资料进行统计方法整理分析.结果患病人数为3 215人,妇科疾病的检出结果宫颈疾病占发病比例高(27.03%),以30~45岁女性为主.其次为阴道炎、附件炎、子宫肌瘤等.结论 已婚女性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应进行定期妇科体检,对慢性生殖道感染尤其对妇科肿瘤能很好做到疾病的三级预防.

    作者:孙桂平;杜晓静;秦新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外科手术中的麻醉优势.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9月行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和气管插管复合硬膜阻滞组各40例.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是否安静,患者有无呛咳、喉痉挛及呕吐,观察有无咽喉疼痛.结果 全麻诱导后两组MAP和HR均较诱导期显著降低(P<0.05),插入导管或喉罩后: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组MAP和HR较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阻滞组MAP和HR较诱导前迅速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MAP、HR值均较平稳,基本恢复至全麻诱导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导管或喉罩时: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组MAP和HR升高不明显,而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麻醉阻滞组升高则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组安静拔管例数明显多于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阻滞组,不良反应前者也明显少于后者.结论 喉罩通气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外科手术麻醉,麻醉效果好,可有效维持术中通气,术后并发症少,可广泛用于外科手术麻醉中.

    作者:袁振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OPD患者主动与被动戒烟临床与肺功能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自主戒烟与干预戒烟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特征和肺功能.方法 对戒烟的143例COPD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将其分为自主戒烟组(56例)及干预戒烟组(87例).对两组年龄、GOLD分级、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测试问卷(CAT)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自主戒烟组平均年龄(64.55±8.79)岁,干预戒烟组平均年龄(59.23±10.33)岁;自主戒烟组GOLD I/Ⅱ/Ⅲ/Ⅳ为5/19/20/12,而干预戒烟组为10/47/25/5;在各随访时间点,自主戒烟组FVC、FEV1%较干预戒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活质量CAT问卷观察:自主戒烟组CAT评分较干预戒烟组出现增高趋势(P=0.064).结论 年龄高,GOLD分级重,肺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的COPD患者,尽管没有医生劝导也会被迫戒烟;病情轻的COPD患者戒烟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FEV1%会有所提高.自主戒烟COPD患者CAT评分高于干预戒烟患者,生活质量差因病而戒烟.

    作者:张勃;张庆;王少飞;宋欢欢;何权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早期血液灌流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早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作用.方法 20例SAP患者采取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灌流组),同期22例患者未行血液灌流治疗(常规治疗组).测定和比较治疗后d1、d3、d7血清白介素18 (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值.结果 两组治疗后d1、d3、d 7 IL-18、TNF-α分别比较,血液灌流组降低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灌流组比常规治疗组病死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SAP患者血清IL-18、TNF-α,阻断炎症级联反应,提高早期抢救成功率.

    作者:莫艳波;张国;张翠霞;袁强;王静;张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妇女宫腔积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宫腔积脓的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归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某院确诊的老年妇女子宫腔积脓46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 超声检查确诊子宫积脓患者为42例,符合率为91.30%;CT诊断确诊45例,符合率93.75%,x2=2.561,P>0.05,两种方法符合率无差别.超声检查敏感度为97.62%,特异度为92%,阳性预测值为91.11%,阴性预测值为97.87%;CT敏感度为91.11%,特异度为97.87%,阳性预测值为97.62%,阴性预测值为92%.保守治疗治愈率为88.24%;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1.67%.结论 宫腔积脓好发于绝经妇女,有时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所以对绝经后妇女应加强健康检查,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做妇科检查,这是避免误诊并做到早期诊断的关键.

    作者:常开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选择性深低温断血流对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影响

    目的 研究猴脑缺血后行选择性深低温顺行脑灌注对脑、心肺等全身主要器官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恒河猴8只,动物随机分为二组:选择性深低温组(双侧颈总动脉脉夹闭后低温灌流,n=5),常温组(双侧颈总动脉夹闭,n=3).常温下临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后,选择性深低温组经右颈内动脉灌流2℃林格氏液,右颈内静脉回流,降低脑温至18℃,维持60 min后,开放夹闭的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猴缓慢复苏.于缺血前、后连续监测脑电生理活动, 手术中持续监测中心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术后每天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检查,取脑及心肺等重要脏器行光镜检查.常温组用相同方法灌流37℃林格氏液.结果 在8只恒河猴中,选择性深低温组5只猴术中、术后血压、脉搏变化相对稳定,断血流70 min后意识恢复并长期生存,术后脑电生理活动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检查正常,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组织观察正常;常温组3只猴在灌流60 min后未恢复意识,灌流结束1d内死亡,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可见不同程度异常.结论 严重脑缺血后行选择性深低温顺行脑灌注60 min是安全可靠的,无严重心肺并发症发生,不会遗留有不可逆性脑缺血损害.

    作者:牛小群;范耀东;高永军;付国平;方绍龙;曹毅;徐蔚;蒲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IGF-2及其相关受体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也是该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DN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试验表明IGFs家族与DN的关系密切.本文主要对IGF-2及相关受体在DN患者血液、尿液中的表达情况作一综合性概述.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此方面研究文章目前还很少,相关结论也不太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IGF-2的多种作用将共同参与DN的发生发展,在各个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对此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可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筛选、评价影响DN的危险因素和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也对DN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史丽萍;王彩宁;李秋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选择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剔除2例、脱落3例)分为试验组71例和对照组73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西药加中药安慰剂疗法治疗,并使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使用心衰评分表评价患者的心衰改善水平.结果 两组在治疗8周、12周心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24周后心衰程度明显改善(P<0.05);两组4周mlHF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24周后,试验组mlHFQ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可以看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有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趋势,并且随着随访日期的延长,差异越显著.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有改善患者24周生活质量的趋势.

    作者:何江;李溥;管慧;周棉勇;李世红;廖沙;阳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目的 查明事件的发生经过,明确诊断及病因.方法 对有共同饮食史的病人及非病人进行个案调查,并进行危险因素调查,采集样品送检.结果 此次事件发病58人,罹患率16.57% (58/350);症状以腹泻、腹痛为主,无发热;平均潜伏期10.5 h;暴露因素为辣鸡、土豆、凉拌香干.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测,明确此次事件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罗映红;谭维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石家庄市2007~2009年监测点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居民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综合某市5个监测点上报的居民死亡资料,按照居民病伤死因归类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O)编码分类后,输入Death Reg2002、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监测点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361.20/10万,标化死亡率320.94/10万:男性年均粗死亡率444.21/10万,标化死亡率409.72/10万,女性粗死亡率268.34/10万,标化死亡率235.7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66倍.循环系统疾病居全死因首位,年均死亡率142.37/10万.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威胁该市监测点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治理环境,加强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

    作者:冯素青;蔡建宁;马志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某市930名厅局级干部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厅局级干部人群健康状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信息.方法 整群抽样,体格检查,腹部B型超声波、胸部X光检查,血生化检查,酶法测乙肝血清标志物,x2-检验,u-检验.结果 男、女HBsAg阳性率分别为6.99%和2.36%.男性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48.71%、10.15%、38.82%、11.51%、39.49%、20.45%和44.82%,女性分别为42.28%、3.25%、26.67%、3.33%、27.50%、31.25%和39.06%.男性肝囊肿、肾结石、肾囊肿、高尿酸血症、高粘血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2.89%、3.75%、14.73%、14.73%、20.08%、7.76%和0.40%,女性分别为18.33%、0.83%、9.17%、2.50%、0.00%、4.17%和0.00%.前列腺增生患病率为41.23%.结论 主要健康问题是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和高粘血症患病率高,且低年龄组男性脂肪肝、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和高粘血症患病率更高.建议及时在该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倡导良好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并积极治疗现患各类疾病.

    作者:龚涛;冉亮;邓学洁;屈小英;刘欣;罗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