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焦金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心力衰竭,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运用个性化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与对照组82.05%的总满意率对比,观察组患者97.44%的总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评分与SDS评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护理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能够显著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天津市武清区COPD死亡病例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研究天津市武清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为COPD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COPD死亡患者200例,对照组202例,以家属回访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地区COPD死亡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职业粉尘暴露、烧柴烧煤、BMI和肺部疾病个人史.结论 加强本区域控烟力度,提倡使用清洁燃料,改善居住环境以减少COPD死亡率.

    作者:房艳红;张晓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乳腺良性肿瘤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肿瘤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该院8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43例.其中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A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A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且并发症少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对乳腺良性肿瘤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保障治疗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王晓玲;祁黎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炙甘草汤加减佐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炙甘草汤加减佐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采取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与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4%、4.76%,而对照组分别为83.33%、14.29%,治疗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更高,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结论 采用炙甘草加减佐治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张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预防非计划性患者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的分析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预防非计划性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术中给予两组研究对象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对比术前、术中、术后患者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即术中给予暖风机给患者加温和使用加温的液体作为冲洗液,在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情况下,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对比,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给予患者围手术期个体化护理,有利于降低非计划性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围术期安全,减少手术综合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罗蓓;杨英;吴荷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手术配合中应用手术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手术配合中应用手术护理路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本院行择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手术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护理路径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余佳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临床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14例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予以普通组患者传统性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研究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71.93%(普通组)和98.25%(研究组),后者高于前者,且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较之传统性护理,按照临床路径对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进行系统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大力推广.

    作者:柯朝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基于护理职业能力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的研究

    目的 基于护理职业能力改革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以更好的反映实践教学对护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成效.方法 以访谈法了解湖北省三所本科护理院校的实践课开展情况,对所调查班级随机进行新旧两种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以相关性检验进行两种考核方法与护生职业能力的相关性.结果 新实践考核方法的成绩与护生职业能力的相关性检验P=3.654(P<0.01),r=0.81,传统考核方法的相关系数P=2.977(P<0.05),r=0.39,说明新教学考核方法与护生职业能力的相关性高于传统方法.结论 突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更加客观的反映以学生实践运用为主的教学成效,将有助于护理实践教学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不断完善.

    作者:巩莹;汪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颅内压监测联合后颅窝减压术在小脑大面积梗死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联合后颅窝减压术在小脑大面积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脑大面积梗死患者共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颅内压监测联合后颅窝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后颅窝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出院后经过随访3个月、6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观察组为(66.5±29.9)分,对照组为(42.1±26.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的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脑大面积梗死患者手术中及手术后持续性监测颅内压,能指导药物治疗以及早期、安全拔除脑室引流,进而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乾亮;李卫;黄伟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高血压神经衰弱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神经衰弱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分为优质护理组(n=43)和常规护理组(n=43).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优质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护理组的总康复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总康复率(P<0.05);优质护理组的SAS评分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H型高血压发病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研究

    目的 了解保定地区老年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情况及叶酸治疗的合理剂量.方法 2016~2017年就诊于河北省保定市老年病医院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392例,在患者选用适合自己病情的不同降压药的情况下,依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成两组,检测30 d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按Hcy≥15μmol/L的标准60岁以上老人312例发病率为79.59%;第一组口服叶酸5 mg/d;第二组口服叶酸2.5 mg/d.两组均服药30 d,口服叶酸前后抽血监测Hcy值.第一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cy下降40.24%,第二组下降39.13%,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选择适合自己不同降压药治疗并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情况下,长期口服叶酸2.5 mg/d是治疗HHcy的佳方法.

    作者:许舒千;杨刚;班伟;冯树明;曹艳霞;李振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统计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姚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ICU(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开展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调查.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综合ICU就诊患者,对其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检测.同时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达到降低后期感染的目的.结果 80例受检者中,终确定感染者47例,所占比例为58.75%.从菌种感染情况分析,常见感染菌种包括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例分别为21.25%、10.00%、10.00%、6.25%与11.25%.从感染部位分析,主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感染及伤口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22.50%、18.75%、8.75%、与7.50%.结论 加强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对提高综合ICU病房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几率.

    作者:俞璐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羟基磷灰石骨片联合保守治疗在眶壁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羟基磷灰石骨片联合保守治疗在眶壁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眶壁骨折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羟基磷灰石骨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 w 55例复视消失,占91.67%;3例术后3个月复视消失,占5.00%,1例术后3个月有所改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疗后50例复视消失,占83.33%;4例术后3个月复视消失,占6.67%,6例术后3个月有所改善,占10.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眶壁骨折患者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联合羟基磷灰石骨片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曜;杨警非;何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6)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36)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0%,高于对照组77.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60%,比较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价值明显,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曾海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产褥期产妇实施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其产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50例产褥期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住院期间行常规产后护理,出院即终止,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普林格尔多系统康复仪给予出院产妇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比两组产妇泌乳量、恶露消失时间及对康复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泌乳量、恶露消失时间与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褥期出院产妇给予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可显著提高产妇康复水平,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阿都佐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行情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比较病情恢复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康复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显著好转优于对照组;NIHSS和ADL评分低于对照组,QLI高于对照组,组间进行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可有效加快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缓解患者抑郁情绪,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李青芸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康复理疗对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针灸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4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针灸治疗,观察组则行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7%),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行针灸配合康复理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提高患者语言功能和肢体活动功能.

    作者:廖松涛;王涵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2例在我院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实施麻醉,另外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分别为(36.47±1.58)mg、(6.17±0.58)mg,阻滞完善时间分别为(11.35±3.14)s、(5.36±2.34)s,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8.56±4.23)s、(6.41±2.13)s,三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更优,麻醉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

    目的 探究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我院妇产科从2015年10月~2017年9月选取240例未开奶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奶瓶添加配方奶的方法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0 min之内可进行早吸吮,母乳不足的产妇采用乳旁加奶的方法以及全方面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院期间乳头错觉发生率、吸吮开始时间、产后泌乳时间、完全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充足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期间对产妇采用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洪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Orem自理理论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Orem自理理论在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影响分析.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取Orem自理理论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加以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营养、运动、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应对压力、健康责任以及总分等均比常规组患者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80%)低于常规组(2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Orem自理理论,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曹彩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