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组中药“药对”对小鼠镇痛及抗应激作用的影响

马会霞;吴范武;韩淑英;郑彩慧;李洁;包巨太

关键词:黄芪、麦冬水煎液, 五味子、麦冬水煎液, 镇痛, 抗应激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黄芪、麦冬与五味子、麦冬两组药对镇痛、抗应激的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扭体实验观察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小鼠游泳、常压下耐缺氧实验观察对小鼠的抗应激作用.结果 黄芪、麦冬水煎液和五味子、麦冬水煎液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黄芪、麦冬水煎液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耐热能力(P<0.05);两组药物均能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P<0.05)并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的存活时间(P<0.05).结论 黄芪、麦冬与五味子、麦冬两组药对具有镇痛、抗应激的作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某院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对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94例患者(102只眼)治疗后经过3~6个月随访发现102只眼中有10只眼视力恢复至0.4以上,视力0.02~0.4之间的眼数由术前49只增加到术后80只眼.术前发生视网膜脱离的41只眼在术后均获得复位,随访期间均未复发.该组102只眼中有12只眼在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经激光光凝封闭.术后有8只眼发生玻璃体积血,其中4只眼经过再次手术后得到治愈,1例在随访期间发生内吸收,而另外3只眠均放弃治疗;在光凝期间有3例出现玻璃体再出血,2只眼内吸收后自行消失,1只眼再次手术治愈;发生暂时性高眼压2眼;并发性白内障1眼,术后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后视力提高.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显著改善手术预后,且术后并发症少,能迅速恢复患者视力,减少失明率,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张奕霞;陈宁宁;李彩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结合在消化内科见习医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结合在消化内科见习医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本实验选取了120例2009年6月份~2011年10月份在某科室进行见习的医生为对象进行研究,把所有见习医生打乱分为40例A组(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结合组)、40例B组(启发式教学组)和40例C组(互动式教学组),后进行统计及比较各组见习医生教学后的考核成绩和教学前后的积极主动性、科学理论性、实践应用性的掌握情况.结果 A组见习医生教学后的考核成绩和教学前后的积极主动性、科学理论性、实践应用性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启发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提取了单纯启发式教学和单纯互动式教学的优点并弥补了不足之处,有效提高了见习医生的教学成效,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因此建议在消化内科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苏健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疼痛区域皮下分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运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的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治疗效果及未运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的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某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60例,作为跟踪治疗对象,随机分为运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的治疗组和未运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的治疗组.两组治疗均采用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口服止痛药、外用抗菌素软膏涂抹.采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疼痛区域皮下分离治疗,比较二组患者在治疗1d、2d、3d后的患者感觉到的口述疼痛评分(VAS)、数字检测到的疼痛评分(NRS)和患者疼痛发生频率(F),在治疗3周之后二组根据二组患者治疗的上述判定标准,综合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二组患者在治疗1d、2d、3 d后,采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治疗的患者感觉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数字检测疼痛评分(NRS)值也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发生频率(F)低于对照组.运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的治疗组有效治疗平均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值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进行治疗3周之后,治疗组的病人病况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治疗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

    作者:卢炳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早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ICU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方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对另外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EPN),对两组不同早期营养支持方式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并对评价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组上消化道出血率、腹泻率及苏醒后拒食率及体重丢失减少明显减少,血清总蛋白指标良好.结论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介入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胃肠适应性,提高营养支持效果,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千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宫颈癌细胞中相关基因的研究概况

    宫颈癌为常见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持续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地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宫颈癌的发生与抑癌基因失活、癌基因激活密切相关.本文将与之相关的抑癌基因p21、Smac、nm23、FHIT和癌基因E7、Livin基因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海燕;廖雪义;余海忠;钱伟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思密达联合合生元益生菌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思密达联合合生元益生菌制剂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194例0~3岁确诊为非细菌感染性小儿腹泻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合生元益生菌制剂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常规治疗.结果 两组在显效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思密达在0~3岁小儿腹泻治疗中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空调冷却塔气溶胶中军团菌分离的杂菌控制研究

    目的 探讨冷却塔气溶胶中军团菌分离过程中的杂菌控制方法.方法 冷却塔运行不同时间采用生物气溶胶采样器收集不同容积气溶胶样品,在不同时间段分别采用酸处理、热处理及稀释处理等方法控制杂菌.结果 冷却塔运行初期,杂菌可控率在80%以上,空气采集容积在800 L以内的杂菌可控率为85.0%;在冷却塔运行>120d时间段,稀释处理的杂菌可控率81.8%,空气采集容积在1500L以内的杂菌可控率100%;样品留置>15d后,在冷却塔运行的各个时间段,用各种处理方法的杂菌可控率均为0.结论 样品采集后应及时处理,并且随着冷却塔运行时间的延长,除常规酸、热处理外,应增加稀释处理.

    作者:赵志荣;施明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急性症胰腺炎合并多脏器损伤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多脏器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3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多脏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就诊疗过程加以总结.结果 34例患者有30例(88.24%)痊愈出院,4例死亡(11.76%).手术治疗5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25例,死亡2例;并发症及死亡以多脏器衰竭为主.结论 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妥善选择手术时机,能够起到良好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叶浩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婴儿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儿期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的早晚与婴儿期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有效的降低其患病率.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该院儿童保健门诊中2009年5月~2010年5月0~1岁婴儿815例,排除疾病因素,通过体格检查,家长问卷,调查其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的早晚将患儿分为实验组(n=396),是指无论采取何种喂养(母乳或人工或混合)均于4~6个月添加辅食;对照组(n=419),是指无论采取何种喂养(母乳或人工或混合)均于4~6个月未添加辅食.两组统一采用BASIC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测血常规.结果 实验组贫血发生率是19.2%,对照组贫血的发生率是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论采取何种喂养(母乳或人工或混合)均于4~6个月添加辅食其贫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因此正确的儿童喂养行为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婴儿期IDA患病率.

    作者:吴英杰;高新;李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后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后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访2008年10月~2010年6月某院收治的36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放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项目包括周边收缩期峰值流速(cm/s)、周边舒张期低流速(cm/s)、周边阻力指数、周边门脉祥流速(cm/s)、内部收缩期峰值流速(cm/s)、内部舒张期低流速(cm/s)、内部阻力指数、内部门脉样流速(cm/s),其中周边收缩期峰值流速(cm/s)、周边舒张期低流速(cm/s)、内部收缩期峰值流速(cm/s)、内部舒张期低流速(cm/s)放疗后显著低于放疗前(P<0.05),而周边阻力指数、周边门脉样流速(cm/s)、内部阻力指数、内部门脉样流速(cm/s)放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的优点,应用于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评估,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传刚;吴凤林;李颖嘉;孙爱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入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 观察不同入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0月间,选择某科50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肘后侧入路组(n=25);肘内侧入路组(n=25).患儿均全麻后,接分组行切开复位克氏针手术治疗.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照Flyrm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6例神经损伤者在8-10周恢复.随访期内两组各有1例出现肘内翻畸形.肘内侧入路的肘关节优良率为88%,肘后侧入路的肘关节优良率为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内侧入路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较后侧入路简便、容易,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王远辉;叶里子;田泽高;谭美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汕头市117名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汕头地区117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本地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2009年11月~2010年4月汕头市报告的117名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117名疑似病例中,男70名,女47名,男女性别比为1.49∶1,中位数年龄为20.5岁(0.25~58岁).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在38.1℃~39℃之间为76例,占64.9%)、咳嗽(41例,35.0%),咽痛(42例,35.9%),头晕(34例,29.0%),头痛(38例,32.5%),乏力(45例,38.4%).其中重症病例为56例,占总病例数的47.8%.重症病例的肺炎并发症发生率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3.2%和69.6%,均远高于普通病例组.结论 本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主要侵袭年轻人,以本地人群为主;普通病例报告水平不够,以致重症病例比例偏高,应加强监测工作;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缺乏免疫力,容易出现症状较重的病例.

    作者:林杰;黄建云;王普生;姚丽君;肖敏;林洁敏;江素红;许璐;陈敬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肥胖指标与MS其他组分患病风险研究

    目的 分析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值(WHtR)3个肥胖指标与MS及其他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参加健康体检的延吉市某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血压测量、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对资料完整的886例对象按照不同的BMI、WC水平进行分层,比较分析代谢异常组分患病情况.对WHtR指标与MS其他组分异常数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寻找适合的切点,分析其对MS的患病风险.结果 调查对象中肥胖程度比较严重,且各项指标存在性别差异;各项代谢异常患病率均与BMI和WC有关,两者均异常时,各项表示代谢性健康风险的OR值明显高于BMI与WC各单项异常组(P<0.01),但仅有腹型肥胖时,其OR值均高于BMI超重而WC正常者;WHtR与代谢异常数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0.479,P<0.01),当WHtR超过0.50时,个体MS患病危险度显著增加(OR:1.564,95%CI:1.046~1.896,P<0.01).结论 BMI和WC异常可增加代谢异常疾病的患病风险,WHtR是较好代表中心性肥胖的指标,在防治MS其他组分时应将体脂增多同时伴有脂肪分布异常者列为重点高危人群.

    作者:吴善玉;朱文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围生期双酚A暴露对大鼠子代行为发育的影响

    目的 研究围生期暴露于双酚A对SD大鼠子代的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120只孕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从孕期d6至仔鼠出生d 21断乳每天分别灌胃给予0、0.05、0.5、5、50、500mg/kg的双酚A.于仔鼠出生后d3检测前、后肢定位反射;出生后4d检测仔鼠的平面翻正、悬崖回避反射;出生后d5检测负向地性;出生后d11检测空中翻正反射.结果 0.05、0.5mg/kg剂量组的所有的神经反射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5 mg/kg剂量组的平面翻正反射、负向地性反射、空中翻正反射达标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迟;50mkg剂量组,在前、后肢定位反射、空中翻正反射达标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迟;500mg/kg剂量组,在前、后肢定位反射、负向地性反射、空中翻正反射以及悬崖回避反射的达标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迟.结论 大鼠围生期暴露于双酚A,可影响子代大鼠的神经行为发育.

    作者:范杰;蒋建军;尚兰琴;彭茨克;王宛怡;邓陶陶;刘然;符君;任泽明;邢丽娜;吴双;郝卫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观察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85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MPCNL治疗和URL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64.3±15.6) min、 (123.5±38.2) ml、 (13.2±2.1)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3d和术后1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0%和9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可作为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磊;李鹏;胡跃世;王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进展为危重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重型进展为危重型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0年4~10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儿童手足口病重型和危重型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发热、皮疹、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等)和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糖、胸部X线片等)进行总结和比较,筛选出有显著性差异的单因素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重型进展为危重型的多因素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重型组135例(66.5%),危重型组68例(33.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示年龄<3岁、皮疹不典型、CRT>3 s、呼吸浅促、血压高、心率快、胸片进展至渗出性病变为重型患儿进展为危重型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3岁、不典型皮疹、CRT>3 s、呼吸浅促、血压高、 心率快、胸片进展至渗出性病变是重型进展为危重型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艳芹;庞保东;田庆玲;张双;冯雪;王志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肺部多重耐药杆菌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肺部多重耐药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5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细菌清除率为86.86%,对照组有效率80.00%,细菌清除率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中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均为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肺部多重耐药杆菌感染疗效较好,菌株清除率高,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军;秦晓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儿童特发性癫痫与睡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癫痫样放电与睡眠时相的关系及癫痫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55例癫痫患者的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5例癫痫患儿中痫样放电共49例(89.1%),睡眠期出现45例(91.8%),以NREMⅠ、Ⅱ期多见.睡眠中全身性发作35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4例均出现于NREMⅠ、Ⅱ期.与对照组比较,癜痫患儿总睡眠时间、REM期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REM Ⅰ、Ⅱ期显著延长,而NREMⅢ、Ⅳ期明显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P<0.01).癫痫患者睡眠纺锤波出现不对称、减少或消失.结论 瘸样放电主要发生于睡眠期NREMⅠ、Ⅱ期,癫痫也改变着睡眠结构,引起睡眠障碍.不同癫痫发作类型与睡眠时相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汤春辉;杨景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68例疗效和并发症防治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入选2011年01月~2011年8月在某院行腹腔镜下金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8例,以及周期行开腹子宫全切除手术患者5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68例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无1例出现中转开腹手术.采用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采用开腹手术患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开腹手术59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8.5%;采用腹腔镜手术6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3例中输尿管扭曲积水、输尿管阴道瘘、膀胱阴道瘘各1例.结论 术前严格掌握患者的适应症,术中严格按照手术步骤,对于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强萍;陈丽娟;陈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西湖区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西湖区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策略依据.方法 对2004~2010年西湖区麻疹个案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西湖区共报告481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2.14/10万,2005年和2008年分别高达21.48/10万和37.10/10万.每年的3~6月份为发病高峰,高发地区分布在三墩镇、蒋村文新街道;小于1周岁、20~30岁、30~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8.0%、26.4%和20.2%;8月龄~1周岁常住儿童无麻疹免疫史的占58.62%,流动儿童无免疫史的占61.54%.结论 西湖区麻疹年发病起伏较大,每年呈周期性分布,城乡结合部、1周岁以下、20岁以上人群高发,需加强儿童常规及时按种及成人强化接种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

    作者:张丛笑;钱晨颖;郑琳;宋凯;张寒芸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