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ICU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刘千红

关键词:营养支持,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完全肠外营养支持, ICU患者
摘要: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方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对另外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EPN),对两组不同早期营养支持方式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并对评价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组上消化道出血率、腹泻率及苏醒后拒食率及体重丢失减少明显减少,血清总蛋白指标良好.结论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介入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胃肠适应性,提高营养支持效果,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后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后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访2008年10月~2010年6月某院收治的36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放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项目包括周边收缩期峰值流速(cm/s)、周边舒张期低流速(cm/s)、周边阻力指数、周边门脉祥流速(cm/s)、内部收缩期峰值流速(cm/s)、内部舒张期低流速(cm/s)、内部阻力指数、内部门脉样流速(cm/s),其中周边收缩期峰值流速(cm/s)、周边舒张期低流速(cm/s)、内部收缩期峰值流速(cm/s)、内部舒张期低流速(cm/s)放疗后显著低于放疗前(P<0.05),而周边阻力指数、周边门脉样流速(cm/s)、内部阻力指数、内部门脉样流速(cm/s)放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的优点,应用于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评估,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传刚;吴凤林;李颖嘉;孙爱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早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ICU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方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对另外35例ICU患者进行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EPN),对两组不同早期营养支持方式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并对评价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组上消化道出血率、腹泻率及苏醒后拒食率及体重丢失减少明显减少,血清总蛋白指标良好.结论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介入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胃肠适应性,提高营养支持效果,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千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术前应用乌斯他丁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位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和乌斯他丁组(U),U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乌斯他丁1万u/kg,溶于0.9% 氯化钠注射疫100ml,30min内输完;C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分别于切皮前(H1)、切皮后2 h(H2)、4 h(H4)、术后24h(D1)、术后48 h(D2)采静脉血测定血尿素氮、肌酐;相同时点采集尿液,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结果 ①组内比较,BUN、SCr在D1、D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比较,BUN在D1、D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SCr在D1、D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③NAG在各时点均增高,C组明显高于·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失血性休克患者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改善肾脏组织灌注、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肾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希;马耘;杜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HIV抗体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实施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母婴阻断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发现的177例HIV抗体阳性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对其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情况、妊娠结局、分娩方式、婴儿喂养方式、婴儿HIV感染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177例患者中,终失访的有25例.剩余的152例中,终止妊娠的有5.9% (9/152),118例已分娩.还有25例处于妊娠期.分娩的产妇中有64.4% (76/118)服用过抗病毒药物,97.5% (115/118)为阴道分娩.已分娩的118例中,8例为死胎、死产,17例婴儿因各种原因死亡.存活的93例婴儿中,75.3% (70/93)服用了抗病毒药物,84.9% (79/93)采用人工喂养.8例婴儿在满18月龄时检测了HIV抗体,其中1例为阳性,其余为阴性.阻断率为87.5% (7/8).结论 布拖县对HIV阳性孕产妇所实施的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起到了良好作用,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德阳市小学生六龄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德阳市城市小学生六龄牙患龋状况、影响因素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市内4所城市小学6285名7~12岁学生进行常规体检和六龄牙患龋情况调查;对某些影响因素、口腔保健知识等做问卷调查.结果 被检者六龄牙的患龋率11.58%,龋均0.22,充填率33.80%.患龋率及龋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有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下颌高于上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结合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六龄牙患龋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刷牙次数、年龄、性别、牙位、全身营养状况等.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本地小学生六龄牙的患龋现状及相关情况,对实施六龄牙患龋预防治疗措施和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韩鸣;房波;王海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种暗示治疗对癔症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语言-针灸、语言-按摩和语言-药物治疗对癔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癔症患者随机分为语言-针灸治疗组(30例)、语言-按摩治疗组(30例)和语言-药物治疗组(30例),对3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语言-针灸治疗组治愈率达100.00%,语言-按摩治疗组为83.33%,语言-药物治疗组为33.33%.语言-药物治疗组分别与语言-针灸暗示治疗组比较和语言-按摩暗示治疗组比较,P均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语言-针灸治疗组疗效和语言-按摩治疗组疗效均强于语言-药物治疗组.

    作者:史志春;朱慧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改良PLDD治疗顽固性椎间盘源性腰痛

    目的 探讨改良的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某院自2007年1月~2010年6月对26例经MRI检查及椎间盘造影确诊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32个椎间隙,采用日本SLT公司生产的Nd:YAG激光治疗机治疗,采用双侧入路多点照射的方法,激光功率5~10 W,每个激光脉冲持续1s,间隔1 s,照射总能量400~800J.米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The 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及奥斯维斯失能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0 min,术后住院时间0~7 d,平均3d.2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5例,良2例,可1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PLDD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有效、安全、微创.

    作者:付爱军;刘刚;陈通;张志勇;李建民;朱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V型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V型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某院手术治疗的48例V型外斜视患者,观察手术前、后眼位的变化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 V型外斜视的常见原因为斜肌功能异常,包括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继发下斜肌功能亢进.手术治疗除2例欠矫外余均正位,疗效满意.结论 V型外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发病原因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常合并水平斜视.斜肌手术是矫正V型外斜视的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谢明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2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287例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将能坚持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178例患者纳入治疗组,未坚持营养膳食治疗的109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个体化膳食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变化以及围生期早产、巨大儿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早产、巨大儿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合理的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后,对其血糖的控制以及改善妊娠结局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急性症胰腺炎合并多脏器损伤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多脏器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3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多脏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就诊疗过程加以总结.结果 34例患者有30例(88.24%)痊愈出院,4例死亡(11.76%).手术治疗5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25例,死亡2例;并发症及死亡以多脏器衰竭为主.结论 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妥善选择手术时机,能够起到良好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叶浩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联合血清β-HCG含量检测对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TV-CDFI)技术与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含量检测,在联合诊断滋养细胞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由TV-CDFI检查及血清β-HCG含量检测诊断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51例的临床资料.选择50例良性葡萄胎作为对照组.观察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前后TV-CDFI和血清β-HCG检查的动态变化,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本组以PS≥60 cm/s、RI≤0.45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界定指标,其敏感性为93.1%,特异性95.5%,准确性94.1%.TV-CDFI在良性葡萄胎内显示均无明显或仅有极少星点状彩色血流信号,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内则见较为丰富的短棒状或条索状彩色血流信号,血流频谱呈高速低阻型;阻力指数(RI)显著低于葡萄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血清β-HCG含量检测其诊断准确率高达100%.采用TVCDFI与血清β-HCG含量检测联合诊断技术,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效果进行动态观察,两项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 TV-CDFI技术与血清β-HCG含量检测联合应用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首选的佳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并可作为临床评价和判断预后的重要观察指标.

    作者:袁梅;张毅;张慧芹;王言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某院急诊科从2009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的3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综合性治疗基础上予及早建立人工气道,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3例,其余均治愈,抢救成功率90.3%.结论 机械通气是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所致呼吸衰竭、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辜小丹;黄育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观察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85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MPCNL治疗和URL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64.3±15.6) min、 (123.5±38.2) ml、 (13.2±2.1)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3d和术后1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0%和9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可作为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磊;李鹏;胡跃世;王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组多价人精子表位肽的原核表达及其条件优化

    目的 构建重组多价人精子表位肽原核表达质粒,优化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方法 用化学合成法合成多价人精子表位肽基因.该基因经PCR扩增,BamHI和XhoI双酶切后,克隆至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获得重组质粒.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 (DE3),经IPTG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电泳和AlphaEase凝胶电泳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在摇瓶发酵条件下改变培养基组成、诱导温度、诱导时机、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时间等条件对GST-多价人精子表位肽融合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构建了重组多价人精子表位肽原核表达载体.在摇瓶实验中,优化的表达条件为:TB培养基,诱导温度37℃,在菌体对数生长的中后期进行诱导,IPTG诱导终浓度0.05 mmol/L,诱导时间5h.优化后GST-多价人精子表位肽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2%,且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多价人精子表位肽原核表达质粒,重组表达载体在E.coli BL21 (DE3)内主要表达可溶形式的GST-多价人精子表位肽融合蛋白,在优化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表达量.

    作者:谢琦;林军;白玲;石青峰;叶元;杨冰;刘永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0例房间隔膨胀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间隔膨胀瘤的价值及房间隔膨胀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房间隔膨胀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30例患者彩超均作出正确诊断,14例房间隔膨胀瘤合并风湿性心脏病,7例合并扩张型心肌病,4例合并缺血性心肌病,5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瘤均突向右房,大突出度为(17.0±1.8) mm,基底宽(21.0±4.2) mm.结论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房间隔膨胀瘤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知识、健康信念对食盐和烹调油摄入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评估广州市社区中老年居民的食盐和烹调油摄入情况以及高血压知识、健康信念水平,并探讨高血压知识和健康信念对食盐、烹调油摄入量的影响.方法 对广州市474例社区中老年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t检验、Spearman相关、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资料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 食盐和烹调油摄入量分别为(8.5±2.6)g/人日,(24.5±7.9)g/人日,食盐和烹调油的过量摄入率分别为88.0%,52.5%,社区中老年居民的基础知识、病因知识、症状知识以及易患性认知、行为障碍认知水平比较低.食盐摄入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高血压家族史,易患性和健康动机,烹调油摄入量的影响因素为性别,易患性和健康动机.结论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在社区中老年居民中普及高血压知识,提高其健康信念水平,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霞;林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提取方法研究

    目的 通过对多类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测定方法的研究,建立简便、快速、适用的食品中甜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选用30%乙醇提取样品中的甜蜜素.提取液中的甜蜜素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N,N-二氯环己胺,经正己烷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 食品中甜蜜素在0~2.00 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直线相关关系;方法低检出量为0.02μg;低检出浓度为0.0050 g/kg.对浓度为0.097~5.6g/kg的样品连续测定6次,RSD为1.1%~6.0%;加标量为0.20~2.0g/kg的样品,回收率为85%~10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准确,适用于食品中甜蜜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向仲朝;罗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模式研究

    目的 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探索学校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工作模式.方法 选择824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同伴教育,对艾滋病同伴教育者选拔、培训,同伴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75.3%的同学认可同伴教育教育模式.同伴教育志愿者应具备的前5项素质为爱心、责任心、亲和力、艾滋病与同伴教育知识的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爱情观.同伴教育活动内容有意义的前5项为艾滋病的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传播途径、中学生在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的作用、生活技能与预防艾滋病教育、同伴教育者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方式前3项为案例分析、现场演示、角色扮演.结论 此同伴教育模式适用于在中学校范围开展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宣教活动.

    作者:蒋颖;钟朝晖;张眉;王应雄;刁俊;杨彬;李少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某院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对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94例患者(102只眼)治疗后经过3~6个月随访发现102只眼中有10只眼视力恢复至0.4以上,视力0.02~0.4之间的眼数由术前49只增加到术后80只眼.术前发生视网膜脱离的41只眼在术后均获得复位,随访期间均未复发.该组102只眼中有12只眼在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经激光光凝封闭.术后有8只眼发生玻璃体积血,其中4只眼经过再次手术后得到治愈,1例在随访期间发生内吸收,而另外3只眠均放弃治疗;在光凝期间有3例出现玻璃体再出血,2只眼内吸收后自行消失,1只眼再次手术治愈;发生暂时性高眼压2眼;并发性白内障1眼,术后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后视力提高.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显著改善手术预后,且术后并发症少,能迅速恢复患者视力,减少失明率,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张奕霞;陈宁宁;李彩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磷霉素钠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霉素钠注射液联合自拟肺心Ⅰ号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全部12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2例,对照组40例,在常规应用吸氧、止咳、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及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磷霉素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口服肺心Ⅰ号方.于治疗后检查动脉血气、血浆D-二聚体、血红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9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 0.05或P<0.01).结论 磷霉素钠联合中药治疗CPHD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复发率及死亡率低,且副作用小.

    作者:张振国;邱作成;李志钢;乐德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