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PLDD治疗顽固性椎间盘源性腰痛

付爱军;刘刚;陈通;张志勇;李建民;朱军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造影,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的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 某院自2007年1月~2010年6月对26例经MRI检查及椎间盘造影确诊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32个椎间隙,采用日本SLT公司生产的Nd:YAG激光治疗机治疗,采用双侧入路多点照射的方法,激光功率5~10 W,每个激光脉冲持续1s,间隔1 s,照射总能量400~800J.米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The 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及奥斯维斯失能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0 min,术后住院时间0~7 d,平均3d.2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5例,良2例,可1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改良PLDD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有效、安全、微创.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120例食管胃黏膜下病变的诊疗价值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治疗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 比较120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内镜和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采取由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以平滑肌瘤多见,而胃底、胃体部间质瘤多见,胃窦病变性质较为多样化.患者超声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相比较,食管部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但胃窦部隆起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低.表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有较好的诊断和治疗作用.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不仅能为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提供有效的病理诊断,而且还能较好地切除病变组织,对食管胃黏膜下病变有较高的诊疗价值.

    作者:常廷民;李贞娟;张利利;李秀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社区居民院前急救培训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确定影响社区公众院前急教培训效果的因素,探讨普及院前急救培训的佳模式.方法 对武汉市金鹤园126名社区居民进行获取急救知识渠道和现场急救技能需求的调查.将这126名居民随机分配到3个不同培训模式小组进行专业急救知识培训,并评估培训后即刻、培训后1个月、培训后6个月的效果.结果 3组受训人员在培训前所掌握的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培训后即刻、培训后1个月、培训后6个月的得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培训间隔时间、培训模式和培训效果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武汉市已迈入老龄化城市,迫切需要对全民普及现场急救知识;利用佳的培训模式来提高全民的培训效果;不同年龄、学历的受训人员的培训效果不同:定期进行再次培训可强化记忆力,增强培训效果.

    作者:张梦娜;余桂林;吴婷婷;郑一瑾;程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德阳市小学生六龄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德阳市城市小学生六龄牙患龋状况、影响因素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市内4所城市小学6285名7~12岁学生进行常规体检和六龄牙患龋情况调查;对某些影响因素、口腔保健知识等做问卷调查.结果 被检者六龄牙的患龋率11.58%,龋均0.22,充填率33.80%.患龋率及龋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有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下颌高于上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结合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六龄牙患龋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刷牙次数、年龄、性别、牙位、全身营养状况等.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本地小学生六龄牙的患龋现状及相关情况,对实施六龄牙患龋预防治疗措施和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韩鸣;房波;王海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6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膀胱痉挛(BS)发生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根据理论研究,从患者的年龄、病史、症状、前列腺增生程度、手术方式、膀胱冲洗液温度、术后是否发生膀胱痉挛等方面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纳入的研究对象266例,BPH术后出现BS患者107例,发生率为40.23%.在年龄、病史以及前列腺增生程度等因素方面,术后发生BS与未发生BS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2,P>0.05;t=-0.700,P>0.05;x2=0.875,P>0.05).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72,P<0.05.结论 BS是BPH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BPH术后发生膀胱痉挛与年龄、病史以及前列腺增生程度没有相关性,与手术方式有关.采用TURP能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

    作者:张金华;刘红燕;李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白血病患儿家长抑郁及焦虑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家长抑郁及焦虑的情况.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白血病患儿家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家长及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测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小显著差数法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白血病患儿家长较感染组及对照组相比,抑郁及焦虑程度明显增高(P<0.01).感染组患儿家长抑郁及焦虑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白血病患儿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等心理问题.

    作者:王璐;邹湘;盛光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西湖区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西湖区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策略依据.方法 对2004~2010年西湖区麻疹个案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西湖区共报告481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2.14/10万,2005年和2008年分别高达21.48/10万和37.10/10万.每年的3~6月份为发病高峰,高发地区分布在三墩镇、蒋村文新街道;小于1周岁、20~30岁、30~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8.0%、26.4%和20.2%;8月龄~1周岁常住儿童无麻疹免疫史的占58.62%,流动儿童无免疫史的占61.54%.结论 西湖区麻疹年发病起伏较大,每年呈周期性分布,城乡结合部、1周岁以下、20岁以上人群高发,需加强儿童常规及时按种及成人强化接种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

    作者:张丛笑;钱晨颖;郑琳;宋凯;张寒芸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与诊断血清发生交叉凝集的5株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目的 了解能与主要肠道致病菌诊断血清发生交叉凝集的肠杆菌科常见细菌,提示交叉凝集是血清凝集试验中较常见的现象,避免由于交叉凝集而产生的错误判断,为今后的细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8 (2003)和GB 4789-2010检测2008~2010年海淀区各次食物中毒送检样品.对检出的交叉凝集菌进行血清学试验和生化试验.结果 在肠道菌的检测中检出5株与诊断血清发生交叉凝集的细菌,分别是蜂房哈夫尼亚菌、阴沟肠杆菌、产H2S的大肠埃希氏菌和2株弗氏柠檬酸盐杆菌.结论 某些属的肠道细菌因携带与一些主要肠道致病菌相同或相关的抗原,所以会发生交叉凝集现象.故在鉴定肠道致病菌时要用生化试验结合血清学试验来共同确认.

    作者:刘伟;王菊光;杨扬;孙晓华;谢利军;李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回族人群饮食习惯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回族人群独特的饮食习惯与胃癌患病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与回族人群胃癌发病相关的饮食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126例胃癌和贲门癌回族患者以及126例非病例回族人群的饮食习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餐不定时、常食腌制食品、常食油炸食品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分别为3.054,2.363,1.915).常食水果可降低胃癌的发生(OR=0.281,P<0.01).结论 三餐不定时、常食腌制食品及常食油炸食品可能会增加回族人群胃癌患病的危险性,而多食水果是回族胃癌的保护因素.

    作者:杨晓辉;葛箭;蔡慧珍;葛云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海南岛乙型肝炎病毒BCP/PreC基因突变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G1896A、基本核心启动子(BCP) A1762T/G1764A与HBV复制水平和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患者血清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包含HBVC基因启动子和前C 区的核苷酸链(nt1643-nt2112)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 在83例CHB患者中,共检出BCP A1762T/G1764A突变株25例(30.12%).BCP突变组ALT (211.56±81.58) U/L和TBIL (55.17±28.50) μmol/L显著地高于BCP区未突变组(P<0.05).前C区G1896A突变组HBV DNA的水平(4.86±1.30)显著地低于前C区未突变组(5.42±1.15)(P<0.05).结论 BCP突变A1762T/G1764A双突变可能导致HBV致病力增强,更易引起严重的肝脏损害;前C区G1896A突变可能会降低HBV的复制能力.

    作者:曾俊涛;陈静;曾仕平;钟良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消化内科患者抑郁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消化内科抑郁症患者的患病情况及特征,为提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36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的抑郁症评估工具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抑郁症状分量衰(PHQ-9),对入组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就诊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在355名完成调查的患者中,PHQ-9评分≥5分者共113例,占31.8%.轻度、中度、中重度及重度的患病率分别为:13.8%、9.6%、6.2%、2.3%.未患抑郁症的调查对象与有抑郁症的调查对象在性别分布及睡眠状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民族、教育程度、职业及所患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二者之间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今后在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女性人群、睡眠质量较差人群抑郁症发生的情况,采用有效的手段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李辉;王毓麟;崔立红;浦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V型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V型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某院手术治疗的48例V型外斜视患者,观察手术前、后眼位的变化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 V型外斜视的常见原因为斜肌功能异常,包括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继发下斜肌功能亢进.手术治疗除2例欠矫外余均正位,疗效满意.结论 V型外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发病原因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常合并水平斜视.斜肌手术是矫正V型外斜视的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谢明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271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组和老年骨质疏松症未并发骨折组,采用自编问卷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教及骨密度是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保护因素,面年龄、低钙饮食、皮质激素、跌倒、脆性骨折史及骨折家族史是发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密度是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低钙饮食、跌倒及脆性骨折史是发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从饮食、体育锻炼及药物等多方面进行干预.

    作者:杨涛涛;吕晓红;任凤华;张春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知识、健康信念对食盐和烹调油摄入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评估广州市社区中老年居民的食盐和烹调油摄入情况以及高血压知识、健康信念水平,并探讨高血压知识和健康信念对食盐、烹调油摄入量的影响.方法 对广州市474例社区中老年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t检验、Spearman相关、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资料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 食盐和烹调油摄入量分别为(8.5±2.6)g/人日,(24.5±7.9)g/人日,食盐和烹调油的过量摄入率分别为88.0%,52.5%,社区中老年居民的基础知识、病因知识、症状知识以及易患性认知、行为障碍认知水平比较低.食盐摄入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高血压家族史,易患性和健康动机,烹调油摄入量的影响因素为性别,易患性和健康动机.结论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在社区中老年居民中普及高血压知识,提高其健康信念水平,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霞;林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41例,给予单纯血液透析+常规治疗;B组20例,给予单纯血液灌流+常规治疗;C组31例,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常规治疗.结果 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患者;经联合治疗而终死亡的患者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单纯采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患者,其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及时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斌;刘刚;李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53例人用狂犬病无佐剂纯化疫苗接种后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观察暴露后人群接种国产人用狂犬病无佐剂纯化疫苗(Vero cell)的免疫效果.方法 对53例研究对象按照0、3、7、14和28 d程序进行暴露后免疫,采用WHO认可的RFFIT法检测免疫14 d,45d的血清抗体.观察每针次接种后72 h内局部和全身反应.结果 所有接种对象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首剂免疫14 d,45 d ELISA法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83%,94.34%,RFFIT法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100%.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7.74 IU/ml,15.50 IU/ml.结论 国产人用狂犬病无佐剂纯化疫苗(Vero cell)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作者:王余俊;王晓昱;石建方;宋婷婷;张秋娥;雷世光;王洪飚;王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提取方法研究

    目的 通过对多类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测定方法的研究,建立简便、快速、适用的食品中甜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选用30%乙醇提取样品中的甜蜜素.提取液中的甜蜜素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N,N-二氯环己胺,经正己烷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 食品中甜蜜素在0~2.00 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直线相关关系;方法低检出量为0.02μg;低检出浓度为0.0050 g/kg.对浓度为0.097~5.6g/kg的样品连续测定6次,RSD为1.1%~6.0%;加标量为0.20~2.0g/kg的样品,回收率为85%~10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准确,适用于食品中甜蜜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向仲朝;罗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疼痛区域皮下分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运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的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治疗效果及未运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的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某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60例,作为跟踪治疗对象,随机分为运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的治疗组和未运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的治疗组.两组治疗均采用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口服止痛药、外用抗菌素软膏涂抹.采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疼痛区域皮下分离治疗,比较二组患者在治疗1d、2d、3d后的患者感觉到的口述疼痛评分(VAS)、数字检测到的疼痛评分(NRS)和患者疼痛发生频率(F),在治疗3周之后二组根据二组患者治疗的上述判定标准,综合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二组患者在治疗1d、2d、3 d后,采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治疗的患者感觉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数字检测疼痛评分(NRS)值也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发生频率(F)低于对照组.运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的治疗组有效治疗平均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值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进行治疗3周之后,治疗组的病人病况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疼痛区域皮下分离治疗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

    作者:卢炳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社会支持与酒依赖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状况与酒依赖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60名住院治疗的酒依赖患者进行测评,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酒依赖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酒依赖患者组SSRS总分及3个维度分,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组(P<0.05);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为正相关(r=0.764,P<0.01).结论 酒依赖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比正常人群低,酒依赖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护理中应重视社会支持的效果,改善酒依赖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丽琼;张跃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K-ras基因状况预测转移性结直肠癌药物治疗后生存期

    目的 旨在通过前瞻性检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K-ras基因表达状况,观察比较化疗单用或联合靶向治疗的长期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预测指标.方法 初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62例,一线化疗前全部检测了癌组织K-ras基因,62例癌组织K-ras基因进行检测,突变率为30.6% (19/62),其中G12占89.5% (17/19),G13占10.5% (2/19);43例K-ras野生型者分两组进行姑息化疗,包括单纯化疗组及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组,治疗期间密切随访,统计疗效及毒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K-ras突变者中位PFS和OS分别为4.7月和14.5月,野生型者中位PFS和OS分别为8.5月和24.0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5);10名K-ras野生型者在化疗基础上加用靶向治疗(西妥昔单抗),其中位生存期36.5月,显著高于未用靶向治疗患者的18.0月(Log-rank检验P< 0.01).结论 癌组织K-ras基因突变者生存期明显短于K-ras基因野生型者,表明K-ras基因突变可作为本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预后预测指标;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有效改善K-ras基因野生型者的PFS和OS,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巍;焦勇;林奔;林秀强;招丽蓉;徐绮华;冯芬;胡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76例STE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氰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对照组38例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完全性自发性的ST段回落(ST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治疗后CK、CKMB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CK、CKMB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对STEMI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心肌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