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云;覃彩芹;张福云
目的 了解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研究情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 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比较成熟,概念明确,测量工具比较权威,对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大学生社会支持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三者相关性研究开展的非常少.结论 可以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相关性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芳芳;俞爱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某院收治的63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检验资料,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变化.结果 ①慢性肝炎肝硬化Child C级患者TNF-α水平(1.32±0.12)高于ChildB级 (1.86±0.19)、A级(2.35±0.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肝硬化Child A级患者IL-10水平(0.037±0.010)高于Child B级(0.024±0.009)、C级(0.013±0.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3.56±0.15)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患者(2.32±0.22)、对照组患者(0.63±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组血清IL-10水平(0.014±0.009)低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患者( 0.027±0.012)、对照组患者(0.046士0.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和IL-10均参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病理过程,TNF-α水平变化趋势与疾病严重程度一致,IL-10水平变化趋势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反.
作者:郭力红;张岁;刘英辉;刘静;佟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回族人群独特的饮食习惯与胃癌患病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与回族人群胃癌发病相关的饮食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126例胃癌和贲门癌回族患者以及126例非病例回族人群的饮食习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餐不定时、常食腌制食品、常食油炸食品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分别为3.054,2.363,1.915).常食水果可降低胃癌的发生(OR=0.281,P<0.01).结论 三餐不定时、常食腌制食品及常食油炸食品可能会增加回族人群胃癌患病的危险性,而多食水果是回族胃癌的保护因素.
作者:杨晓辉;葛箭;蔡慧珍;葛云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程度与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纳入自2007年1月到2009年3月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证实的老年NSCLC病人,采用单药或含铂二联化疗方案进行化疗.结果 共纳入65例老年肺癌病人,化疗后发生3~4度不良反应(重反应组)有24例,无3~4度不良反应(轻反应组)有41例,两组基线情况平衡.全组均未出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16.7%和7.3%,稳定分别为50.0%和36.6%.两组分别有33.3%和56.1%出现进展.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6.7%和43.9%,差异有达到统计学意义的趋势(P=0.076).两组的中位进展时间分别为74 d (95%CI:24~123 d)和58 d(95%CI:39~76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4个月(95%CI:5.4~29.5个月)和7.2个月(95%CI:4.1~10.2个月),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差异未能达到统计学意义(P=0.068).结论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出现3~4度不良反应可能提示预后好.
作者:刘桂红;邹雪林;丁振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急诊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8月~2011年6月于某院治疗的非典型AMI患者46例,对患者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初诊误诊为急性心功能衰竭1例,心律失常1例,急性胃炎2例,急性肠炎1例,急性胆囊炎2例,休克1例;经治疗,46例患者痊愈出院17例(36.96%),好转出院26例(56.52%),死亡3例(6.52%),临床治疗有效43例(93.48%).结论 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急诊处理可以有效实现对梗死部位心肌细胞的再灌注,缩小心肌缺血面积,减少心肌损伤,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死亡率,对非典型AMI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平;齐三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全自动持续正压呼吸机(Auto-CPAP)干预对脑梗死急性期合并OSAHS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既往无糖尿病史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随机分为Auto-CPAP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比较治疗2周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以及体重指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呼吸机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uto-CPAP干预可明显降低脑梗死急性期合并OSAHS患者糖代谢.
作者:马丽娜;李兴;崔晓红;吴和弟;蒙绪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112名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外科治疗及牵引等常规治疗,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安慰剂)治疗14 d,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连续14 d.检测14、60d鞍区及双下肢感觉、运动及小便功能.结果 两组病人在治疗14、60 d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感觉、运动功能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在治疗脊髓损伤所致感觉、运动障碍及各种神经功能障碍,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屈波;蒋凯;廖东发;邓少林;张波;潘显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V型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某院手术治疗的48例V型外斜视患者,观察手术前、后眼位的变化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 V型外斜视的常见原因为斜肌功能异常,包括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继发下斜肌功能亢进.手术治疗除2例欠矫外余均正位,疗效满意.结论 V型外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发病原因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常合并水平斜视.斜肌手术是矫正V型外斜视的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谢明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天津市2009年院内死亡病例信息报告质量,为进一步完善死因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天津市2009年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数据及2008年现场漏报调查数据.结果 2009年院内死亡病例前5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与户籍人口中的前5位死因构成顺序有所不同.根本死因编码错误率为0.41%,76.9%的死亡病例其根本死因诊断依据科学、可靠,77.7%的患者死亡后7d内能够通过网络直报进行报告,99.7%的报告卡能够在网络直报后7d内得到审核.院内死亡病例存在漏报,漏报率为4.5%,门、急诊漏报率高于住院.结论 天津市住院死亡病例死因报告准确、有效,可以正确评估我市住院死亡人群的死因模式;但也存在不足,院内死亡病例的报告和管理仍是今后死因监测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辉;宋桂德;张颖;王德征;江国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核苷酸对乙醇发育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啮齿类动物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技术,将胎龄8.5d的ICR小鼠胚胎以4.0g/L乙醇染毒,然后用不同剂量(0.16 mg/L,4mg/L,100 mg/L)的外源性核苷酸干预.培养48 h后对小鼠胚胎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态分化进行评分.结果 剂量为0.16 mg/L及100 mg/L的核苷酸干预可使胚胎颅臀长增大,体位、后神经管评分明显升高,卵黄囊直径增大,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4mg/L)核苷酸干预还可使头长增大,对体位、心脏、后神经管、后脑、中脑、前脑、听觉、视觉、嗅觉、前肢芽及后肢芽均有改善,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源性核苷酸可能有拮抗乙醇发育毒性的作用.
作者:赵洁;赵佳夕;许雅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德阳市城市小学生六龄牙患龋状况、影响因素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市内4所城市小学6285名7~12岁学生进行常规体检和六龄牙患龋情况调查;对某些影响因素、口腔保健知识等做问卷调查.结果 被检者六龄牙的患龋率11.58%,龋均0.22,充填率33.80%.患龋率及龋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有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下颌高于上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结合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六龄牙患龋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刷牙次数、年龄、性别、牙位、全身营养状况等.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本地小学生六龄牙的患龋现状及相关情况,对实施六龄牙患龋预防治疗措施和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韩鸣;房波;王海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对预防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9月~2010年10月某院收治的84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Stanghellini评分、患者满意度、战胜疾病的信心等.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9.96±3.41分)显著低于干预前(12.98±5.46分);对照组干预后(6.45±3.68)显著低于干预前(12.87±6.23分),且干预组减少程度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优良率97.6%、对照组为35.7%,干预组战胜疾病的信心优良率80.9%、对照组为61.9%,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战胜疾病的信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功能性胃肠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曹满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手术的麻醉期处理,正确选择麻醉方法,减少风险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某科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处理的共10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麻醉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症手术的麻醉期期风险须重视术前准备,根据患者气道分有选择适合的麻醉诱导方法及药物,加强术中管理、术后监测,严格掌握拔管指证.
作者:杜晓宣;徐粤新;夏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分为心理结合药物综合干预组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8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S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6.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全血粘度、血浆浓度、低切与中切全血还原粘度、RBC压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全血还原粘度和RBC压积水平、SSS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BI评分上治疗组则升高明显(P<0.01).结论 药物结合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整体提高脑血栓的疗效,而且对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大有裨益.
作者:桂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41例,给予单纯血液透析+常规治疗;B组20例,给予单纯血液灌流+常规治疗;C组31例,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常规治疗.结果 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患者;经联合治疗而终死亡的患者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单纯采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患者,其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及时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斌;刘刚;李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细胞凋亡,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酒精组(20只),对照组(10只).给酒精组大鼠按体重15 g/kg 47.5%酒精一次性灌胃,给对照组大鼠按体重15 g/kg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灌胃后48 h处死大鼠,用光镜、TUNEL、电镜检查肝组织.结果 酒精组肝损伤、肝细胞凋亡检出率均为100%,凋亡肝细胞核数占肝细胞核总数的46.8%.生理盐水组未发现肝损伤痛变,仅3例个别视野近肝小叶中央静脉处见单个凋亡细胞.结论 肝细胞凋亡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红云;覃彩芹;张福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定量分析剩余能量与女性体质健康的关系.方法 依据能量调查结果把所选取人群分为能量过剩组和能量不足组,观察两组不同剩余能量水平下女性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 与能量不足组相比,能量过剩组体脂率显著增加(P<0.01);心肺功能及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生化指标TC、TG、LDL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 能量摄入过多和体力活动不足是导致肥胖的两大重要因素,能量对体质的影响也是通过肥胖所介导的,而肥胖在正常体质向亚健康体质劣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想真正达到改善体质的效果,早期对肥胖的预防比后期的治疗更重要.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社区连续性家访对高血压前期风险的控制效果,为实施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4月唐山市玉田县某社区30~75岁高血压前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连续指导性家访1年后评测效果.结果 103例实验组患者经过1年的连续家访后,其平均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的测量值较对照组比较均有下降(P≤0.05),血脂异常人数、高血压发病率、脂肪肝发病率、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连续指导性家访农村高血压前期患者高血压相关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农村地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项颖;白桂春;吴黎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入选2011年01月~2011年8月在某院行腹腔镜下金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8例,以及周期行开腹子宫全切除手术患者5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68例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无1例出现中转开腹手术.采用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采用开腹手术患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开腹手术59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8.5%;采用腹腔镜手术6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3例中输尿管扭曲积水、输尿管阴道瘘、膀胱阴道瘘各1例.结论 术前严格掌握患者的适应症,术中严格按照手术步骤,对于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强萍;陈丽娟;陈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超早期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5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60.71%,病死率39.28%;对照组有效率19.23%,病死率80.77%.结论 超早期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未治疗重症脑出血疗效确切,病死率低.
作者:于元英;刘敏;周辉杰;王宝华;杨瑞卿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