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平;齐秋锋;朱明;包燕青;张长松;刘永萍
目的 探讨应用四神丸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82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四神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80.4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2.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用四神丸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更加理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讨论T3、T4、FT3等指标检测在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68例甲状腺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在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半自动免疫发光仪进行检测.结果 甲亢患者的T3、T4、FT3、FT4的值都明显的高于正常值,而TSH值明显的低于正常值,甲低下患者的T3、T4、FT3的值都低于正常值;而FT4的值有会有一部分患者在正常范围内,但是也明显偏低;TSH值明显高于正常值.结论 联合检测T3、T4、FT.、FT4等指标,可以更好的反应患者甲状腺的情况,才能有效的提高准确率.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Brodie骨脓肿是好发于长骨干骺端的骨内局限性化脓性病变,是慢性骨髓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以青少年多见,以前有见儿童发病的报道,但罕见.本病例报告了1例2岁男童左腕持续肿胀、疼痛一月的情况.X线片提示”左桡骨远端病理性骨折”,行病灶刮除植骨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左桡骨远端Brodie骨脓肿,3月后复查见骨愈合良好.
作者:刘艳君;刘时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屈光不正患者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视觉质量的差异性.方法 对近视患者进行PRK、LASIK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使用客观视觉质量分析仪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差异性.入选者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5.34±3.30)岁,主觉验光等效球镜度数为+1.50~-6.00 D,平均度数(-3.10±1.63)D.两种手术方式PRK17例(30只眼),LASIK33例(60眼).比较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调制传递函数、斯特列尔比和眼内客观散射指数.结果 研究显示PRK和LASIK手术对视网膜成像质量均有明显影响,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cpd的MFT在PRK组下降了1050倍,在LASIK组下降了1.32倍.MTF截止频率频率在PRK组下降了1.04倍,在LASIK组下降了1.06倍.斯特列尔比分别下降1.10倍个1.07倍.PRK和LASIK分别增加了客观散射指数1.48倍和1.57倍.结论 双通道技术是临床上评估接受激光屈光手术后眼视觉质量的有用工具.PRK和LASIK对低到中度近视眼的视网膜成像质量影响相似.术后3个月,两种技术均会导致术后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斯特列尔比降低.而且,两种技术均增加通过OSI参数评估的眼内散射.但是尽管两种技术引起了视觉质量的变化,若考虑屈光不正的变化仍然认为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提高了.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高于30 cpd、斯特列尔比接近0.3时.可认为视觉盾量良好.因此.两种手术获得的视学质量均可接受,这也解释了患者未对终视力结果产生不满的原因.
作者:刘开宇;李秀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本研究采用电子化病例报告表(eCRF)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国内外首次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中医证型与CD4、症状总积分等因素的线性回归方程,以及对影响艾滋病患病生存的一些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等,以上研究提示了在无法对患者进行RCT研究时,eCRF及数据挖掘技术可作为真实世界研究的基础可行性.
作者:赖昌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休克的发生主要是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一种反应,由于组织血量灌注不足,会导致细胞损伤和新陈代谢障碍.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出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如果机体发生大量活动性出血时,休克会加重,临床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控制出血,就无法纠正患者休克.针对这种情况临床需要快速输血、输液的同时给予手术治疗.本文作者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经验,就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手术室护理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潘艳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纳入55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康复护理干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 在不同护理方式下,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较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燕;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的相关因素.方法 依据日常工作中HIV抗体筛查阳性与其确认的阳性结果的符合程度,从而有效保证对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实验组在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影响、检验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影响、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影响因素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为了有效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促进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建立健全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体系十分重要,可对实验室检测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作者:潘佑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通过21例全离体肝肿瘤切除患者的手术,介绍全离体肝肿瘤切除所具备的条件是载体切除困难,肝功正常且余肝能维持患者的基本功能,手术方式和术中护理配合要点.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有限稀释法分离和纯化PDLSCs并通过克隆形成及多向分化实验,鉴定所得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结果 分离纯化所得细胞均为长梭形或者不规则形,克隆细胞呈旋涡状集落生长趋势,体外诱导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具有干细胞增殖和多向分化的特性.结论 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的PDLSCs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及增殖和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任娅岚;张湘宜;陈思思;白玲;刘春竹;刘亚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档案信息的利用与开发是当前在康复信息化改革中提高康复服务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论述了档案的内含及价值,档案的开发和利用,阐明了档案信息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依据档案信息的特征,基于信息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了康复策略优化过程.基于目标规划方法,提出了康复策略方案选择的数学模型,利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策略效果进行评估,并基于效果结果的反馈提出了康复策略的优化方法,并且讨论了档案开发的发展方向.
作者:黄燕平;彭广春;刘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为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微波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局情况、护理效果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为11.11%(5/45)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35.56%(16/45),治疗时间为(8.53±3.48)d明显要短于对照组的(15.84±4.76)d,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毕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对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做出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阿奇霉素)和治疗组(联合克拉霉素),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8.33%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86.67%;治疗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25.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不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还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延伸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伸护理.护理期间详细记录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统计各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7.78%,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延伸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排遣心中的不良情绪,对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大有裨益,因此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帆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临床麻醉中常用的药物右美托咪定,主要通过激动于人体各个部位α2-AR从而促使达到镇静、镇痛以及抗焦虑的功效,同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较小,故该种药物已经被用于临床术前麻醉、大小不等精细的手术麻醉(神经外科和心血管)以及小儿镇静和麻醉中,应用不仅降低其他镇静药物的应用剂量,亦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故该种药物具有较高的优势,为此,笔者将临床麻醉中应用的右美托咪定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综述.
作者:黄艳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行掌侧钢板固定术中行侧位、旋后45°透视检测远端掌侧螺钉穿出背侧皮质的效果.方法 选自2014年5月~2016年5月因桡骨远端骨折行桡骨掌侧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其中C型骨折44例.术中螺钉全部置入后分别行侧位、旋后45°体位透视,分别判断螺钉穿透背侧皮质的情况.结果 侧位片发现25例螺钉穿出,阳性率56.81%;旋后位45°发现35例螺钉穿出,阳性率79.54%.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旋后45°摄片比侧位摄片在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中更能准确判断螺钉穿透背侧皮质,避免出现术后伸肌腱并发症.
作者:王健;唐杰;臧传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呼吸内科对重症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14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72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7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中,44例治愈,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中,32例治愈,有效率为77.7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是辅助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SDS)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林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对手术室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护理效果及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需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采用基础护理同时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72.7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的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对手术产生的紧张情绪,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惠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中抽取67例作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口服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33例单纯口服替米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是94.12%,远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显著提升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刘枧根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