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裴裴
目的 探讨在术前访视中针对患有高血压的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宣教的同时,让患者家属参与其中,对手术当日入手术室时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对手术患者进行常规术前访视宣教,观察组则让家属参加到术前访视宣教中来,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进入手术室时血压、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有高血压的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宣教的同时,让家属参与其中,可减轻临手术前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使血压控制在适宜手术的优良范围,减少手术因血压控制不良造成的延误,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菲菲;杨英;吴荷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对1例肝硬化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进行规范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消毒隔离制度、皮肤黏膜护理、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身痛苦、促进皮损的愈合.经过23 d综合护理后治愈出院.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应用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涂云丽;郑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为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微波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局情况、护理效果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为11.11%(5/45)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35.56%(16/45),治疗时间为(8.53±3.48)d明显要短于对照组的(15.84±4.76)d,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毕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肿瘤放疗加床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方法 通过对60例肿瘤放疗加床患者根据不同的病种期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服务很满意的比率和总满意度分别为60.42%和91.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1.67%和68.75%,并且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肿瘤放疗加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改善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适于推广和应用.
作者:姜丽萍;陈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组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其病理过程可自发进展,即使终止初始心肌损伤,病情仍可进展,临床难以治疗逆转HF,因此也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3].据统计[4],我国现有400多万HF患者,患病率约为0.9%,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为1.0%,男性为0.7%,随着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因此对HF的研究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医学界研究的重中之重.
作者:刘洋;赵冬梅;尹兴忠;王广文;刘文;艾尼卡尔江;高志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排石颗粒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肾结石患者23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0例在输尿管软镜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联合排石颗粒治疗,对照组105例仅行输尿管软镜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术后位于特殊治疗.观察特定时间点(术后4w及12w)排石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预定的两个时间点(4w及12w)结石排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输尿管软镜肾结石钬激光碎石而言,输尿管软镜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排石颗粒能明显提高排石率.
作者:魏云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复方制剂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对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11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三个组别,在一般性资料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A单独使用卡泊三醇软膏以及对照组B单独使用倍他米松软膏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使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后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增高,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对照组A总有效率为68.42%(26/38),对照组B总有效率为63.16%(24/38),两组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药物的治疗效果都要明显提高,二者发挥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成为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的优选药物,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谭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休克的发生主要是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一种反应,由于组织血量灌注不足,会导致细胞损伤和新陈代谢障碍.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出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如果机体发生大量活动性出血时,休克会加重,临床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控制出血,就无法纠正患者休克.针对这种情况临床需要快速输血、输液的同时给予手术治疗.本文作者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经验,就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手术室护理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潘艳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拔管后麻醉恢复早期患者的疗效,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的7月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干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的治疗疗效和满意度,应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呼之握拳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0%,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满意度的78.00%,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进行全身麻醉拔管后麻醉恢复早期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呼之握拳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促进患者的恢复,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伟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心悸、气短、头晕1w余,晕厥1次”于2017年1月26日收住我院,入院前1 w因无明显诱因的活动后心慌、气短,休息后可缓解而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并给予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故而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及五官正常,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叩诊双肺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心界无明显扩大,心律齐,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3/6级杂音.肝脾未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心脏彩超提示:右心轻度增大,右心室前壁探及大小约37 cm×31 cm×29 cm的略高回声团块,随心动周期在右室流出道内摆动,内未探及血流信号,肺动脉压94 mmHg,三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图1).心电图提示:偶发房早,T波改变.心脏CTA提示:①双侧冠状动脉开口无异常.②心脏增大,右心室低密度占位,血栓或其他,需行进一步检查.
作者:赵应录;高秉仁;柳德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此次探讨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0%)明显低于观察组(92.50%),对照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几组数据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观察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罗康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针对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和沟通渠道不顺畅的问题,以患者为中心,从医疗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设计综合医患沟通的网络平台,从而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医患双向良性互动,搜集并处理医患沟通过程中的数据,为医患关系的处理提供决策支持,并利用网络平台对医患双方进行相关医患沟通技巧、死亡教育的宣传普及.
作者:李章昊;左其群;袁顺星;蒋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析左氧氟沙星对妇产科感染患者的治疗影响效果.方法 针对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感染患者8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予以替硝唑进行治疗,B组予以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7.50%)大幅度低于B组(95.00%),且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7.68±1.25)d明显多于B组(3.20±1.13)d,其比较指标间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妇产科感染患者予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而且可以大幅度缩短其临床治疗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延伸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伸护理.护理期间详细记录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统计各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7.78%,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延伸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排遣心中的不良情绪,对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大有裨益,因此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帆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80例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进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40):常规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患者进行正常的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B组患者在进行正常的直肠癌护理中加入了人为的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住院天数和患者满意度评分中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惠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迄今为止,银屑病真正的发病原因及其机制国内外研究者均未能完全阐明.本文就多年来各种银屑病模型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为新模型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发现虽然各种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为银屑病的药物开发及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但是均只能在短期内局限性的模仿银屑病的部分生理病理特点,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反映人类银屑病的实际发病情况.因此,银屑病模型的完善还需我们从分子水平到遗传环境等各个因素出发,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作者:陈琼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和常见手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行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 经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SDS、SAS评分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可较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医院作为一个科学复杂的系统,档案管理在其运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院的现代化发展,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今社会形势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探讨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当采用的策略.
作者:张妙琦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SDS)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林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提问对86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特征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主要归纳为两大方面:一般性心理问题和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及自我感受负担;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有自尊紊乱、自我形象紊乱及性障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问题进行正确认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消除负性情绪具有积极意义,应成为乳腺癌补充治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者:郑存风;王幼琳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