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利福平治疗婴幼儿恙虫病分析

孙鹏超

关键词:利福平, 婴幼儿, 恙虫病
摘要:目的 探讨口服利福平治疗婴幼儿恙虫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2016年在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儿科住院治疗的30例恙虫病患儿,确诊后给予利福平10 mg/kg晨顿服,疗程7 d,分析疗效.结果 30例婴幼儿恙虫病口服利福平治疗后,12~48 h体温退至正常,未再复升.出院后14 d内随访显示:30例患儿出院后,体温稳定,皮疹消退,无肝脾肿大,无不良反应,出院后30 d内随访,肝损害及心肌损害均恢复.结论 恙虫病为立克次体感染,治疗一线用药为四环素及氯霉素,但以上两种药物均禁用于8岁以下小儿.口服利福平治疗小儿恙虫病,起效快,效果明显,无失败病例,预后好,无不良反应.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YO、CK-MB检测的临床意义探究

    目的 探讨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cTnI﹑MYO﹑CK-MB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受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受检者进行cTnI﹑MYO﹑CK-MB检测,并比较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cTnI(4.48±1.75)μg/L﹑MYO(182.93±39.75)μg/L﹑CK-MB(33.12±10.05)ng/ml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2±0.01)μg/L、(16.94±10.13)μg/L、(2.54±1.26)ng/ml,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TnI﹑MYO﹑CK-MB明显高于健康组,即cTnI﹑MYO﹑CK-MB可以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和进行监测的重要指标.

    作者:余路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治疗后循环进展型脑梗死的分析

    目的 探讨后循环进展型脑梗死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2012年9月~2015年7月通过MRIDWI确诊为后循环脑梗死且在3~12 h出现进展(NIHSS评分增加>2分)的CT阴性的椎-基底动脉梗死患者52例为本研究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且试验组根据溶栓开始时间分为3~6 h、6~9 h、9~12 h三个亚组,给予rt-PA溶栓治疗,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Bathel指数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本组29例中静脉溶栓有效27例,有效率93.10%.其中3~6 h内溶栓12例,有效12例;6~9 h溶栓9例,有效7例;9~12 h溶栓8例,有效6例.这说明佳的溶栓时间在6h内,但延长溶栓时间仍有一定的疗效.结论 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延长静脉时间窗(3~12 h)进行溶栓治疗效果理想,适当的延长rt-PA静脉溶栓时间窗能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梅;杜大勇;陈淑媛;李元培;李珊珊;张东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延续护理对慢性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肝炎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14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和满意度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合理饮食、情绪调节、规范用药等遵医嘱行为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肝炎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可提高遵医行为,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傅学婧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回顾总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7年2月,共计41例患者于我院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生化指标变化,手术并发症等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 术后骨痛、瘙痒症状、失眠、不宁腿综合征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均无血肿,无声音嘶哑,术后血磷、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均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有助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及术后康复,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穆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6例早产低体质量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配方奶喂养不接受其他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与喂养不耐受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与恢复经口喂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早产低体质量儿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喂养不耐受症状,提高胃肠道耐受性,恢复经口喂养,保证身体发育正常.

    作者:张淑梅;操润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天津市空气污染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天津市空气污染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天津市职工医院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呼吸内科门诊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空气质量指数(AQI)及相关气象指标,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气象因素、AQI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AQI与支气管感染、上呼吸道感及肺炎门诊量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2、0.39和0.18.结论 空气污染加重可导致老年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因此应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居民健康.

    作者:妥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用于内科护理带教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用于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0月5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至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式展开带教.结果 观察组护士对患者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等方面能力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对学习的兴趣评分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用于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佳,可帮助学护士提高整体学习质量以及综合能力,对快速提高其护理水平有促进作用.

    作者:玄春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异常改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5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两组均进行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差异,以及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用药方式、不同用药时间、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对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77例(51.30%),对照组异常34例(22.7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6.441,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研究组中,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比较:联合用药患者高于单一用药患者;用药时间10年以上患者高于3~10年患者;50岁以上患者高于50岁以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与女性的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药物性内脏疾病,尤以肝胆显著,联合用药、用药时间10年以上及50岁以上患者可加重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胆功能的损害,因此对这类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肝功能等检查,可较早发现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时治疗肝胆系统异常,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唐燕;杜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采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将髓内钉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股骨干骨折的患者,依照治疗方式分成钢板组和髓内钉组,各48例,钢板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髓内钉组采取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 钢板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髓内钉组相比,明显要比髓内钉组低,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将髓内钉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患者治疗中,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的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高福贵;刘景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4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2011年12月~2012年7月前8个月和2012年8月~2013年3月后8个月28 d病死率的变化情况,对感染性休克先给予西医扩容后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后给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 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28 d死亡率44.00%,低于前期61.50%(P<0.05).结论 根据休克时出现的不同临床状况而制定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疗效优于用单一证型统括该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作者:徐圣君;钟家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MRC矫治器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致错颌畸形的发生情况以及采用MRC矫治器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配合调查的儿童共580例,调查口腔不良习惯在不同牙龄期儿童中的发生率,统计总体样本和有口腔不良习惯群体中错颌畸形的发生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MRC矫治器对因口腔不良习惯致错颌畸形的患儿进行治疗.结果 580例被调查的儿童中存在口腔不良习惯者45例,占7.76%,存在口腔不良习惯儿童中错颌畸形者40例,占88.89%,明显高于总体样本中错颌畸形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0例口腔不良习惯致错颌畸形患儿经MRC矫治器治疗后有33例患儿的口腔不良习惯得以矫正,咬合关系改善,达到个别正常牙合,有效率为82.50%.结论 采用MRC矫治器治疗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致错颌畸形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金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性后循环梗死致双侧耳聋1例报告

    患者青年男性,因突发双侧听力下降伴头晕、耳鸣11 h收入耳鼻喉科.经核磁共振检查明确为双侧小脑脑干梗死转入神经内科,DAS检查结果为左侧椎动脉夹层,但患者无血管病危险因素.对于首诊于耳鼻喉科的耳聋、眩晕患者,即使既往无血管病基础,也应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防误诊漏诊.

    作者:马海蓉;蔡秋芳;盛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护理路径在护生带教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呼吸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组48例护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带教,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观察两组护生在理论成绩、操作技能的考核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生在理论成绩、操作技能的考核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生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路径的应用能提高带教质量,是先进的带教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卞来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诊快捷护理方式在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急诊收入的6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前后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急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满意率77.4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83.90%,两组抢救满意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确诊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快捷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颖;刘艳;赵建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手术时机对开放式阑尾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时机对开放式阑尾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6例开放式阑尾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发病时间(3 d、3~5 d、6~9 d)分别设为A组、B组、C组各45例、89例、52例.比较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用时、住院用时及总花费.结果 A组患者阑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0%,显著高于B组(19.10%)、C组(30.8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手术出血量、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B组、C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阑尾术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以3 d内手术佳,越早阑尾手术,并发症也越少,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李代彬;薛仕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PDCA循环法教学在提高护理专业实习生临床应急应变能力培养的研究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教学在提高护理专业实习生临床应急应变能力的作用.方法 将实习护士分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和采用PDCA循环法教学的试验组,制定教学计划,并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 对照组的理论成绩为(85.2±5.7)分,试验组为(81.8±4.2)分,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对照组的操作成绩为(81.8±4.2)分,试验组为(90.4±5.6)分,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 PDCA法提高了护理专业实习生临床应急应变能力,可在临床教学中参考使用.

    作者:何志琼;徐琴;杨雪;成兰秀;练寿英;张伟;胡茂清;余江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评价.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回顾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和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在明确PBL教学法优势的同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优化课程体系、完善配套资源、组建教学团队和制定科学考评体系四个方面给出意见.

    作者:吴飞;陈洁;曾谷清;莫文娟;赵琼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探究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的患儿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A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B组行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入院时和行介入术前患儿烦躁、抗拒等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 B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两组手术均成功,P>0.05;B组术后并发症少于A组,P<0.05;入院时两组烦躁、抗拒等心理状态相似,P>0.05;行介入术前B组相较于A组烦躁、抗拒等心理状态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患儿围术期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紧张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有助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儿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老年康复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康复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陕西省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老年患者,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和健康状况等多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患者焦虑症状阳性者占所有就诊老年患者的42.22%,抑郁症状阳性者占49.4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神经内科疾病组的焦虑与抑郁阳性率均高于不伴有神经内科疾病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 加强老年患者躯体疾病伴发精神症状的防治是当前我国卫生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作者:肖建华;刘江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微创拔牙术对患者不适感程度及牙槽骨愈合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与研究微创拔牙术对患者不适感程度及牙槽骨愈合的影响状况.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于本院进行阻生齿拔除治疗的10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拔牙术组)52例和观察组(微创拔牙术组)52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牙槽骨骨密度及血清抗PgIgG、拔牙窝完整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12 h、24 h及48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及6个月的牙槽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及6个月的血清抗PgIgG均低于对照组,拔牙窝完整率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微创拔牙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适感程度,且在牙槽骨愈合中也有积极的临床作用,因此其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红捷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