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宇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于重症肝炎患者采用循征护理对常规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循征护理.护理周期为6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SAS和SDS评分,统计并发症出现几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情况均有所好转,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出现几率为25.4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几率为7.2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肝炎患者采用循征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几率,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提高预后临床效果,因此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帆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78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 研究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90%)较对照组(79.50%)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刘希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我院单抗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其使用单抗类抗肿瘤药物均引起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结果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是男性和中老年患者,且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反应,其次为皮肤、血液系统损害.经过相关处理后,患者的痊愈率为38.33%,好转率为36.67%.贝伐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的是利妥昔.结论 贝伐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在肿瘤疾病中具有广泛的运用,但是其不良反应较多,故而临床医生要加以重视,加强用药监测.
作者:王静怡;刘智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缺血性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确诊的患者均经过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其狭窄率小于50%,所有患者均服用他汀类药物,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组(双抗组),将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患者设定为单联抗血小板药物组(单抗组).比较分析两组在入院时经过改良之后的Rankin评分(mRS评分)结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关于卒中神经功能残损情况的评分(NIHSS)结果以及电话随机访问调查出院后1年的患者所呈现的mRS评分结果、卒中复发情况和不良血管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此次研究共搜集了151例缺血性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其中双抗组有99例,单抗组有52例,排除10例已经失访调查的患者,双抗组的患者改为93例,单抗组的患者改为48例.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双抗组与单抗组的同侧卒中复发率分别为2.20%和8.40%;非同侧卒中复发率分别为1.20%和2.20%;病死率分别为2.10%和4.10%,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性存在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1.70%和0,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颈动脉狭窄率小于50%的患者,单独采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进行预防治疗,其治疗过程会更加安全.
作者:鲍月宁;张鹏举 刊期: 2017年第16期
胆囊息肉也可以称为胆囊黏膜病变,具有局限性与隆起性特征,该疾病为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胆囊病变,可将胆囊息肉分为两大类;非肿瘤性病变、肿瘤性病变,胆囊息肉患者由于临床特征不明显,导致延误率较高,严重时可诱发胆囊癌.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和技术不断发展,胆囊息肉的临床诊治水平也不断提升,因此,本文中对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诊治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苑维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信息技术在门诊就诊流程改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门诊流程存在较多弊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优化门诊流程,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便利.通过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可以简化门诊流程,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有效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下面笔者对门诊就诊流程改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供借鉴.
作者:齐红霞;陈伟钢;刘淑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肛肠科疾病采用中药灌肠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56例肛肠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根据患者的具体肛肠疾病情况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后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在观察组中,72例痊愈,50例有效,6例无效,总治疗有效率达95.31%;在对照组中,62例痊愈,52例有效,14例无效,总治疗有效率达89.06%.观察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在肛窦炎、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便秘等肛肠科疾病临床治疗中引入中药灌肠疗法,有助于提升疾病治疗效率,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桂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鲑鱼降钙素在腰椎疏松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疏松患者60例选为观察分析的对象,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性(96.67%)高于对照组(70.00%),且满意度(96.67%)亦高于对照组(63.33%),两组比较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鲑鱼降钙素虽然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荣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苦参三黄汤联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湿疹并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湿疹并感染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选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夫西地酸软膏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参三黄汤,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EAS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价值(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86%,对照组为73.21%,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湿疹合并感染患者联合应用苦参三黄汤、夫西地酸软膏,皮损症状可显著改善,疗效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徐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黛力新与美沙拉嗪联合应用治疗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医院收诊结肠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单药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黛力新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肠道菌群数量及病毒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和64.00%、复发率为2.00%和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和12.0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肠道菌群及病毒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黛力新结合美沙拉嗪在结肠炎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肠道菌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红;段济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内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活功能、精力8个维度.每个维度的得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活功能、精力8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关喜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身处信息化时代,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医院现状的、安全有效的输血管理运行机制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本文意在探讨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使临床输血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和标准,做到医疗责任全程可追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终实现以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为核心的全面质量管理.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病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高病案质量.方法 从医院病历质控系统中分别提取2015年全年以及2016年的病历,对2年病历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分析医院缺陷病案产生的原因.结果 缺陷病案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病程记录缺陷、入院记录缺陷、围手术期缺陷病历等,经质量控制后,2015年的病程记录缺陷比例43.61%、出院小结有缺陷比例4.60%以及纸质病历有缺陷比例2.13%分别降低至2016年的37.51%、2.24%、0.60%(P<0.05).结论 缺陷电子病历的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有系统不完善、医师对书写病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科室管理不严、管理部门监管较局限等.加强对以上因素的的监管可降低缺陷病历的发生率,提高病案质量.
作者:黄舟;曾晓虹;吴曙粵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对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科住院治疗的87例四肢骨折患者,运用锁定加压钢板对所有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一般来看,骨折患者的恢复期需要5~7个月,本院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骨不连或者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出现钢板及螺丝松动现象的只有2例,占总比重的2.30%.采用Johner-Wruhs功能评价标准对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进行评价,优良率为95.30%.结论 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方法的采用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具有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愈合效果佳等优势,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方法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作者:郑武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肺癌目前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成为晚期,仅有的化疗只能以缓解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终点,多数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多不超过1年.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生物学理论的认知不断深入,可以根据各种分子标志物表达的不同将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子表型分类,并以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驱动性基因为靶点,研发新的靶向药物,针对性的应用分子靶向药物已改善了无数患者的临床疗效.目前已发现的这些肺癌靶点包括EGFR,KRAS,HER2,PIK3CA,BRAF,MET基因突变和ALK,ROS1和RET基因重排等,基于上述靶点的靶向药物很多已进入临床使用,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期待更多的靶点被发现及靶向药物的开发为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希望.
作者:郁云龙;温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奥硝唑联合头孢地尼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盆腔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对45例患者使用奥硝唑联合头孢地尼进行治疗;对照组:对其余45例患者单独使用奥硝唑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5.56%,前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的总有效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硝唑联合头孢地尼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单独使用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广泛应用并推广.
作者:陈泳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患者,共40例,对患者的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肾脏表现(蛋白尿、肾脏受累以及肾小球滤过率低等)、肺脏表现(肺脏受累、咳嗽咳痰等)和非特异性表现(消化道受累、体重下降和乏力等);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查显示为MPO-ANCA阳性的有37例,占92.50%,血沉增快35例,占87.50%,血红蛋白降低33例,占82.50%,其余常见的结果还包括hsCRP增高、血肌酐增高、白蛋白<30 g/L、白细胞增多等;40例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和吗替麦考酚酯诱导治疗,其中33例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7例患者死亡.随访一年,死亡11例,共死亡患者18例,死亡率为45.00%.结论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肾脏表现、肺脏表现和消化道受累、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死亡率高,预后较差.
作者:张凤霞;徐瑞权;汤显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联合使用非那雄胺和特拉唑嗪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非那雄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基础上给予特拉唑嗪治疗,治疗4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以及前列腺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用非那雄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昊;张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医院进行药物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90例,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优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组间比较,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非常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荣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通络化痰汤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痰瘀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1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通络化痰汤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4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通络化痰汤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李齐煜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