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γ-干扰素联合口服激素治疗IPF患者疗效观察

戈艳蕾;李丽华;王红阳;葛晓励;李繁丽;喻昌利

关键词:γ-干扰素,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激素
摘要:目的 观察γ-干扰素(IFN-γ)联合口服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IPF)的疗效.方法 将56例IPF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激素治疗组和IFN-γ联合口服激素治疗组,测定IPF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白细胞介素-4 (IL-4)、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含量变化及临床症状、肺CT、肺弥散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P< 0.05),IFN-γ联合口服激素治疗组疗效优于口服激素治疗组(P<0.05).结论 在口服激素基础上加用IFN-γ治疗IPF,恢复Th1/Th2比值平衡,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纤维化程度.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部整合管理对人体内植入物感染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参加手术人员实施手部整合管理后,对人体植入物手术感染的影响.方法 自2009年元月起对手术医护人员实施以手术间内实行手消毒剂干洗手法、外科手消毒揉搓、无触式戴无菌手套方法及戴双层手套等为主要措施的规范化手部整合管理.结果 通过对参加手术人员手部进行整合管理方法后,手术人员的手部清洁消毒合格率和洗手依从性得到提高,人体植入物感染术后发生率明显降低(x2=11.13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的手部整合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消毒隔离质量,减少外源性接触感染,对降低人体植入物手术后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月琼;许琍文;熊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转运交接单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转运交接班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年1~12月行院内转运急诊危重症患者793例设为对照组,按照常规院内转运方式进行;将2010年1月~2010年12月同类患者812例设为观察组,采取转运交接单监控模式,比较两组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交接班遗漏率和物资不及时归位率.结果 实验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交接班遗漏率及物资不及时归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转运交接单的应用不仅能有效降低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交接班遗漏率及物资不及时归位率,同时还明确了职责,确保患者的转运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少辉;刘玉英;曾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论健康管理在小儿哮喘间歇期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在小儿哮喘间歇期治疗中的作用,为小儿哮喘的诊治及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4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中就医的儿童哮喘患者356例,随机分为健康管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家属采取医嘱及康复建议的处理方式,而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话随访等督促手段保障家长对该组儿童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2年后对所有儿童患者哮喘发作的次数及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2年的比较观察,显效、有效、无效率在经确认未进行有效健康管理的146例患者中分别为17%、31%、52%,在经确认进行有效健康管理的142名患者中为56%、34%、10%.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 有效的健康管理对儿童哮喘间歇期的延长及儿童哮喘的治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脑血管病并发血管性痴呆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脑血管病并发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因素,讨论相关干预方案.方法 选择240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临床表现及既往病史与血管性痴呆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较长的病程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合并症是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因素.平衡膳食、胆碱酯酶拮抗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则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风险较大,且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合并症可增加发病风险.早期针对风险因素进行干预,积极治疗脑血管病变,是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关键措施.

    作者:滕艳萍;刘莹;毕鹏祥;马峰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及耐药菌谱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和耐药菌谱特点,使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更有针对性.方法 取糖尿病湿性坏疽分泌物进行需氧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及厌氧菌培养.结果 357例患者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100%,共培养出469株细菌,其中感染率革兰阳性菌(G+)45.4%、革兰阴性菌(G-) 26.0%、厌氧菌23.7%、真菌4.9%,细菌混合感染率为29.9%. G+菌中葡萄菌属有5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肠球菌属有11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G-菌中肠杆菌科有3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有8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真菌中光滑念珠菌有3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其余菌属药物的耐药菌株均小于50%.结论 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特点是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真菌,混合感染较为突出.G+菌感染中的肠球菌属、G-菌感染中的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真菌感染中的光滑念珠菌耐药性较高.

    作者:范洪;王元松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目的 了解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CMBI),简易应对方武问卷(SCSQ)以及自编工作压力源问卷对342名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①工作倦怠3个维度与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多个因素有显著相关关系(P< 0.05和0.01).②管理问题和职业风险的压力对情感耗竭以及职业风险对人格解体的预测作用均极其显著(P<0.01);消极应对对于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P< 0.01和0.05),而积极应对对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反向预测作用(P<0.01).③Amos路径分析表明,职业风险的压力和消极应对方式直接影响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人际排斥的压力直接影响成就感降低,而积极应对反向作用于成就感降低;消极应对在压力源和工作倦怠中起着部分的中介作用.结论 应当重视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问题,指导他们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降低其工作倦怠水平,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民;李莉;张晓慧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银黄分散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研究制订银黄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金银花、黄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黄芩苷在1.068~106.8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0.88%.结论 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银黄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兴洪;周进东;王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郑州市上街区2508例公务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市上街区公务员的健康情况.方法 对参与体检的2 508例公务员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体检者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1),70岁后又有显著降低(P< 0.01); 50岁以前男性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女性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男性(P<0.01);男性血清甘油三酯含量40岁达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l);女性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到60岁达峰值;体检者血糖浓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1),60岁以前男性血糖显著高于女性(P<0.01).结论 男性在50岁以前,女性在50~60岁之间血脂水平较高,血糖水平随年龄不断升高,应注意保健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者:张跃文;时莉锋;禹桂菊;徐亚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贫困地区低收入家庭生活环境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 调查铜仁地区城乡低收入家庭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口学及健康状况等,探讨此类家庭人群的健康影响因素,为政府和医疗机构分配卫生资源、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健康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样调查200户家庭,100户低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1 500.00元含1 500.00元),另100户中、高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20 000.00元以上)为对照,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两类不同家庭人群在文化程度、职业、生活环境条件、生活方式等方面均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条件是低收入家庭人群健康的共同影响因素;低收入家庭人群文化程度低,居住条件差,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自我保健能力差,人群疾病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对照家庭.

    作者:冉莉;罗勇;杨胜萍;周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GDNF基因转染大鼠周围源性OECs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GDNF基因转染大鼠周围源性OECs,并对GDNF基因转染的周围源性OECs表达GDFN量及稳定程度进行测定和分析,以期为脊髓损伤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提取SD大鼠的周围源性OECs,采用重组腺病毒作为载体,转染GDFN到大鼠周围源性OECs,并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转染细胞GDFN的表达水平.结果 GDFN成功转染至大鼠周围源性OECs中,转染率为77%,转染细胞的GDFN分泌量为30.3 ng/10/24 h,并可稳定表达.结论 将GDNF作为目的基因转染周围源性OECs进行SCI的基因治疗的是合理的、可行的.

    作者:赵伟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12月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81例,其中41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40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A).比较两种术式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A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以上各指标和OA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治疗效果优于OA组.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人阑尾炎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马博;杨旭;任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模拟高血压并发症的情景剧、给患者留家庭作业、建立光荣榜、表扬及奖励等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有显著差异性,血压降至正常值,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干预组依从性佳和不佳的血压测量值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降低血压测量值,可在社区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小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青海省2001~2010年人间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青海省人间鼠疫流行特征,探讨鼠疫流行规律,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分析2001 ~2010年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人间鼠疫病例数据库资料.结果 人间鼠疫除2002、2007、2008、2010年没有发生外,其他年份均有鼠疫病例发生,累计发生人间鼠疫13起,发病37例,死亡16例,死亡率43.24%.发病地区主要分布在玉树、海南、海西、海北4个州,流行季节高峰期在8~10月.临床病型以肺型居多23例(62.16%).结论 青海省近10年人间鼠疫局部地区暴发流行,应加强重点地区监测和预警,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以减少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戴瑞霞;魏柏青;王祖郧;祁美英;熊浩明;李存香;张珊瑚;金泳;何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替罗非班及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应用在急诊PCI中的优势探讨

    目的 应用替罗非班及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急诊PCI条件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比较两组心肌灌注情况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出血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在校正TIMI血流帧数(cTFC)、2h内ST段回落率、无复流现象等疗效评价指标上,均有明显优势(P<0.05),联合组在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等安全性指标方面,则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中,联合应用替非罗班及血栓抽吸导管,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和预后,并且安全可靠,在紧急救治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和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急救医疗中全面推广使用.

    作者:王瑜;黄雪汝;吴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钙化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回顾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征象,探讨钙化在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有钙化X线表现的5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进行读片分析.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定形或模糊的钙化、粗糙不均质钙化、细小的多形性钙化、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钙化分别占12.96%、7.41%、53.70%、24.07%.钙化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N/S)>20个/cm2占77.78%.结论 钙化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常见征象,甚至是唯一征象,仔细分析钙化形态、大小、密度及其密集度可为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贺斌;谭隆旺;孙寒;连英;郑霞;汤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口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研究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口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173名军队离退体老干部为研究对象,对其掌握的口腔疾病知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对口腔疾病有正确认知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不足一半;26.0%的被调查者知道牙龈出血是牙周病的早期症状,35.3%的被调查者知道牙周病的发展是进行性的,42.2%的被调查者知道刷牙能够预防牙龈炎,39.3%的被调查者知道应用含氟化合物能够预防龋齿,73.4%的被调查者知道控制吃糖能够预防龋齿;指导自我预测口腔疾病方法的被调查者不足40%.结论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对口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甚乐观,需要加强宣传,使之加强对口腔疾病的认知.

    作者:王一敏;傅升;高玉洪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唐山汉族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唐山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唐山市区8个社区,对20岁以上居民4 651人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并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7.31%.男性患病率(24.70%)较女性患病率(29.73%)低.单因素分析结果为,性别、年龄、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饮酒和腹部肥胖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唐山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生活环境和基因有关.

    作者:李卫红;张红梅;信佳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四川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四川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腹泻病的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利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西部扩点调查四川省的资料,描述性分析四川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腹泻患病状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儿童腹泻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四川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腹泻两周患病率为10.1%.儿童腹泻两周患病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下降,患病高峰在0~2岁.影响儿童腹泻的主要因素为年龄、父母是否均长期在外务工、家庭是否使用安全饮用水.结论 四川省农村儿童腹泻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为0~2岁儿童和留守儿童,并且儿童腹泻的防治应从提倡合理喂养、改善用水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方面入手.

    作者:王珍;张菊英;陈瑾;谭铃;范晖;甘华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4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收集的4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诊治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平均(16.5±7.3)岁;发病月份以10月多,占37.50%;均为本土病例.患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占87.50%;临床症状以发热为主,占97.50%;白细胞计数异常者占52.50%;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者占35.00%;淋巴细胞下降者占52.50%;血小板轻微下降者占15.00%;其中C3稍偏低占7.50%;C反应蛋白均升高占100.00%;CD4+CD8+明显异常者占30.00%;心肌酶谱升高占37.50%;实变型占57.50%,多发斑片影型占23.50%,间质性肺炎型占15.00%.本组40例患者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全部治愈出院.其中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3.4±1.5)d;症状消失时间平均(6.4±2.6)d;住院时间平均(6.5±1.6)d.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后遗症;X线片及CT扫描及心肌酶谱检查均恢复正常.结论 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表现大部分以发热为主,病情相对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作者:陈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对妊娠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642例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组)和642例妊娠无乙肝病毒感染(aY-常妊娠组)的常规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1)乙肝组TP,ALB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TB,DB,ALT,AST,GGT,TBA,GCT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ALP与正常妊娠组无差别. (2)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和正常妊娠母体的并发症分别为:IGT 10.8%,6.2%:GDM 10.3%,4.8%;PIH 5.3%,1.1%;产后出血11.5%,4.0%;蛋白尿17.9%,7.5%;尿WBC阳性25.5%.7-8%;尿RBC阳性21.8,6.9%;血清总胆红素升高5.8%,0.6%;肝酶升高21.8%,2.8%. (3)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和正常妊娠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早产9.7%,2.7%;黄疸32.1%,8.3%;肺炎5.6%,1.9%:小样儿3.6%,1.2%;窒息4.1%,1.2%.结论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妊娠母体和新生儿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临床应加强对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母婴监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健康.

    作者:颜俊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