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

刘艳明;沈伟娟;包瑾;鲁翼雯

关键词:
摘要: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脑卒中患者发病急骤,恢复较慢,易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发病初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防止肢体关节挛缩和废用性肌肉萎缩,可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肢体功能,充分发挥残余功能.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轻度贫血的效果解析

    目的 探究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轻度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56例妊娠期轻度贫血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使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乙组口服补血糖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指标改善由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妊娠结局稍微由于乙组(P>0.05).结论 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轻度贫血,能够有效改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春娟;邱荣;黎亚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干预护理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控制眼压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干预护理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67例患者控制眼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手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对护理后的眼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术后护理,67例患者视觉功能恢复良好,患者眼内压力有效的控制在15 mmHg左右,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眼压均正常范围,没有出现复发现象.结论 对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视觉功能.

    作者:谭亚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实施护理干预在预防儿科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科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儿科A病区接收的1032例患儿为观察组,B病区接收的870例患儿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时间、手卫生合格率、物品表面检验合格率、家属携带物品消毒率及家属不当行为发生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9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2组运动耐力情况及呼吸困难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6 min步行实验(6MWT)、呼吸困难分级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或P<0.01).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量(PEF)、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P<0.01).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能有效改善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且安全、可靠.

    作者:徐一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PICC置管肿瘤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PICC置管肿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较高,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杜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康复率为30例(65.22%),显效率为14例(30.43%),治疗总有效率为44例(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康复率26例(56.52%)、显效率13例(28.26%)和总有效率39例(84.78%)(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10.87%(P<0.05).结论 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云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补佳乐配伍黄体酮治疗不规则阴道流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为有效治疗女性患者出现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症状,临床探究黄体酮、补佳乐联合用于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不规则阴道流血女性患者86例,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治疗组,每组人数均为4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使用黄体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加用补佳乐药物,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患者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组不规则出血改善有效率为95.30%,常规组为86.00%,治疗组患者阴道不规则出血情况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0%、7.00%,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临床使用黄体酮、补佳乐药物进行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同时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吴燕;张永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肝胆外科手术快速康复护理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肝胆外科手术快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探究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70%(29/30),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0.00%(24/30),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身体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临床推广.

    作者:桂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在儿科麻醉恢复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 探讨在儿科麻醉恢复室(PA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制度、措施和方法,同时了解其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麻醉恢复室接收的术后患儿共5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采集非计划拔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数据.结果 通过对实施前后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率由45%降低至12%,不良事件发生率由3.4%降低0.2%,患者满意人数由85人上升至180人.上述三个方面的前后期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PACU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需要继续改进和提高.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活血化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病房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HBV、LBV、PV、FIB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骨科手术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全身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体系建设及效果评估

    本研究以包头市蒙中医院的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针对医院中蒙医特色及护士能力要求制订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目标,制订考核量表,实施规范化培训.通过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执业能力来对当前的培训体系进行优化,以期更好地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与考核,持续提升护理能力,达到优质护理目标.

    作者:苏凤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马钱子传统炮制方法不同炮制品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马钱子生品、油炸品、油炸煨制炮制品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 马钱子油炸品与生品比较,马钱子碱降低22.5%,士的宁降低21.0%,油炸煨制品与生品比较马钱子碱降低35.5%,士的宁降低41.1%,与油炸品比较马钱子碱与士的宁分别降低16.8%、25.4%.结论 油炸煨制炮制法可以在油炸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降低士的宁与马钱子碱的含量.

    作者:刘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尿沉渣镜检法与尿干化学法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究尿沉渣镜检法与尿干化学法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住院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尿液样本收集,并分别采用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查,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效果.结果 尿沉渣镜检法检查的红细胞与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41.18%、38.24%,尿干化学法检查的红细胞与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6.47%、22.06%,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均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但是,两者相比,尿沉渣镜检法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尿干化学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裕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八年制医学生神经外科临床实习中的教学体会

    八年制医学教育为我国卫生事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针对八年制学生在神经外科实习中的教学特点,本文结合我院神经外科多年的带教经验及优势,从培养目标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改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师生互评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展开论述.上述方式使八年制实习生在充分调动学习能力和热情的同时,能够顺利的完成神经外科临床实习任务,进而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朱明欣;雷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2型糖尿病50例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讲和教育,比较患者受教育前后生活方式及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糖尿病患者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后,提高了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建立了良好生活方式,体重、血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等指标均较教育前明显改善.结论 健康教育可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改善患者糖代谢、提高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等均有明显应用价值.

    作者:呼晓红;闫晓雷;谢春晓;林黎娟;许英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超声在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在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且健康自然绝经的女性146例,利用ELISA测定患者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利用光电比色法对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酯(TRAP)进行测定,之后再利用超声骨密度仪对患者的桡骨远端骨密度进行测定.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各年龄组绝经女性的BALP、TRAP均与SOS值呈现负相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妇女的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并且BALP是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随着年龄变化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指标.而超声可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关系进行说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爽;刘宗银;张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作用的分析及研究

    目的 分析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作用与价值.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16例.对所有受检对象均应用阴道镜进行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宫颈环形电切术中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阴道镜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0.34%(70/116),相差1级诊断符合率为89.66%(104/116).对比金标准,有16例(13.79%)患者诊断过度,30例(25.86%)患者诊断不足.检验认为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镜检查可作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单独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不够理想,尚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下活检诊断结果相结合,以实现诊断治疗的同步完成.

    作者:赵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2016年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的处方书写和用药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随机抽查2016年我院门诊处方,每月抽取3 d,共13450张.对处方书写及用药情况等进行归类统计以及分析与评价.结果 门诊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和用药不合理问题.不合格处方1201张,百分率8.93%,其中不规范处方396张,百分率2.9%,不合理用药805张,百分率5.89%.结论 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仍然存在,处方书写与合理用药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作者:石素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眼科门诊急症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眼科门诊急症的急救处理和护理,以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眼科门诊176例急症患者实施抢救性治疗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经门诊急救处理后82例转入住院部继续治疗,94例好转门诊随诊.结论 正确及时的急救处理和全面的护理,为患者解除疼痛同时,提高了视功能预后,无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手术室中的人员一共分成六个质控小组,形成有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与专科组长共同组成的质控体系,通过全方位、多功能的系统性质量控制进行护理.结果 将实施质控小组之前与实施质控小组之后进行比较,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情况逐渐下降,护理质量评分也在不断升高,由84.5升至93.1,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量小组能够有效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使护理更加标准,具有完整的制度体系,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效果和能力,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幼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