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CysC联合Schwartz公式估算GFR在儿童 慢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戴丽琴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 慢性肾脏疾病, Schwartz公式, 肾小球滤过率, 儿童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Schwartz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在儿童慢性肾脏疾病(CKD)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CKD患儿142例(CKD组),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ysC浓度,并与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基于Scr Schwartz方程估算的GFR(eGFR)、99mTc-DTPA法测定的GFR进行比较.结果 ①CKD患儿肾功能指标中血清CysC、Bun、S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②各期CysC、Scr、Bun水平随Schwartz方程估算的GFR(eGFR)的降低而逐渐升高,三者在各期间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CysC与血清Bun、Scr呈正相关(r=0.437、0.480,P均<0.05).血清CysC与99mTc-DTPA法测定的GFR呈负相关,相关关系(r=-0.757)显著(P<0.05);④在CKD早期,患儿肾功能轻度受损时,血清CysC的异常率较Scr?Bun的异常率明显偏高,三者之间异常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Ⅲ-Ⅴ期患儿血清CysC的异常率与Scr、Bun的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hwartz公式估算的eGFR与99mTc-DTPA肾功能动态显像测定的GFR总体上有显著相关性(r=0.827).CKDⅠ-Ⅱ期,患儿估测的eGFR与GFR的相关性较高.结论 血清CysC是一个灵敏的反映GFR的理想标志物,其联合Schwartz公式估算GFR对儿童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包皮环切割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环切术及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共149例,依照患者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79例行一次行包皮切割缝合器环切术,其余70例行传统包皮环切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外观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一次性包皮切割器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伤口愈合时间及外观满意度方面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在术后感染、阴茎水肿、二次手术止血及切口裂开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环切术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外观满意度高,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因术后出血或严重的血肿需二次手术止血,在手术技巧的提高及严格的患者筛选的基础上可以减少次类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荣鑫;胡明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起康复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组内护理前后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评分(P<0.05),而运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作者:江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

    目的 研究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为对照组患儿给药苯巴比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而且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以后胆红素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儿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地促进患儿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阻肺诱发心肌桥致急性心梗1例并文献复习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是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其中被覆盖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intramural coronary).虽然其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冠状动脉,大多见于左前降支,尤其前降支中段.这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解剖异常,临床中并不少见,但长期以来被认为有良性预后,然而,很多临床报道关于心肌缺血与心肌桥的相关性,使我们对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发现很多诱因条件下均可诱发心肌桥致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现就本院发现的1例慢阻肺诱发心肌桥致急性心梗报道如下.

    作者:陶真浩;江力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肺癌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对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肿瘤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肺癌疾病围手术期的外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癌症疾病外科手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谢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析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实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102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实施自体骨移植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不连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优良率为88.23%(90/102),失败例数12例,占11.76%;感染型骨不连在治疗的失败率上远高于肥大型及萎缩型骨不连,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上,失败组患者明显高于优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中,感染型骨不连者及开放性骨折者数量远多于优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较容易受骨不连类型、骨折类型、有无糖尿病及年龄大小等因素影响.

    作者:彭小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S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相对于对照组的80.00%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 对SAP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唐成菊;任官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激励机制在一级护理质控中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激励机制在一级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质控方法;观察组则运用激励机制的质控方法,将对照组、 观察组两组的质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质控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机制可增强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廖昌燕;李怀英;赵雪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痛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无痛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老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度以及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给予老年骨折患者无痛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

    目的 研究分析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见护理问题,提出并实施护理对策,以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问题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有针对性护理对策的实施,各项护理问题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且前后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针对性的解决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及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兆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津门名医杨子云学术经验撮要

    杨子云是我市著名儿科医生之一.生前曾任南营门卫生院副院长,天津市中医学会儿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前天津市卫校担任中医儿科学教学工作. 从医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儿科诊疗经验,尤其在小儿生理、病理的认识及诊查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

    作者:徐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十二指肠镜对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对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的的操作技巧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及其对ERCP、EST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该组2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占所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19.2%(23/120).ERCP造影成功率100%,23例患者中22例(95.7%)成功施行EST取石.1例因结石过大网篮圈套困难EST后取石失败.该组EST术中切缘出血者2例均经局部内镜止血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道结石发生率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有关.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管结石的影响是有限的,需要采用不同方法.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时十二指肠镜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李堃;张炳印;任早亮;庞勇;刘丹青;白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随机分组,治疗组(n=34)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n=34)采取常规开腹取石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借鉴.

    作者:宋学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赣南地区口腔恶性肿瘤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和分析赣南地区口腔恶性肿瘤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实验组,同期选取医院接受口腔检查的健康人员30名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员的病理组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人群HPV16型阳性率.结果 30例口腔恶性肿瘤组患者HPV16/18阳性为20例,阳性率为66.7%,健康对照组的HPV16/18阳性4例,阳性率为13.3%,口腔恶性肿瘤组患者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赣南地区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密切相关,值得参考.

    作者:何海蕾;潘桂涛;李勇;王羽;陈琨;黄新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2例,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各61例,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结果 术后,手术组患者腕关节评分优良率高于非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低于非手术组,;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时,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均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但近期疗效方面,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作者:张铁桓;牟小勇;罗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在妊高症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应用于妊高症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妊高症产妇140例,按照随机方式将全部产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选择布比卡因麻醉,实验组产妇则选择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感觉阻滞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产妇麻醉镇痛起效时间、 镇痛持续时间和感觉阻滞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产后1min、5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高症剖宫产产妇的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麻醉具有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心房颤动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中高危患者及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180例和瓣膜性房颤患者(排除曾做过心脏手术)2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不接受抗凝的170例(85%),接受华法林抗凝的30例(15%),无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而接受华法林抗凝的患者有近一半未定期监测INR值.对未接受抗凝药物治疗原因分析显示,医生未建议抗凝治疗占主要原因69例(40.59%),其次患者担心出血风险38例(22.35%),患者害怕反复检测33例(19.41%),患者对疾病风险重视程度不够25例(14.71%),由于经济原因5例(2.94%).结论 基层医院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率低,医生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知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并应加强基层医生对房颤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及普及抗凝药物使用的基本知识及防治措施.

    作者:周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脂类检测在诊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意义

    目的 分析血清脂类检测在诊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56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患者,将其定义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进行血清脂类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DL-C/TC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蛋白a〔Lp(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L-C、LDL-C、ApoB、Lp(a)及HDL-C/TC、ApoA1/ApoB的异常均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风险因子,临床对老年人血清脂类的检查,尤其是HDL-C、LDL-C、ApoB、Lp(a)、HDL-C/TC、ApoA1/ApoB检测异常时,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作者:杜宜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康复护理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浅析康复护理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综合组采用康复护理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综合组治愈16例,治愈率44.44%,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治愈10例,治愈率21.74%,总有效率78.26%.综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康复护理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腰痛症状,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值得推广的价值.

    作者:黄元玲;程欣;吴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创美容技术在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急诊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美容技术在修复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修复的患者共10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接诊后采用常规修复技术进行修复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诊后运用微创美容技术进行修复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各自的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运用微创美容技术的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指征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②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运用微创美容技术的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诊外科在对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进行皮肤修复手术时,可以采用微创美容技术.

    作者:余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