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芳;刘颖;何景阳
目的 探讨左卡尼丁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心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6例对照组患者心力衰竭常规治疗,6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点左卡尼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及血脂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显著高于对照组66.1%(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及E/A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丁可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有效调节血脂.
作者:李菲;刘英春;邓文;范觉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2001~2010年海南省婴儿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海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1~2010年监测点儿童死亡资料,计算城乡婴儿死亡率及婴儿死因别死亡率.结果 2010年海南省全省、城市、农村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3.30‰、4.19‰和15.00‰,较2001年(27.30‰、8.61‰和30.37‰)分别下降了51.28%、51.34%、50.61%,;2001~2010年海南省婴儿的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先天异常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结论 降低婴儿死亡率的重点地区是农村,特别应注意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造成的死亡.
作者:黄燕;张雅琴;汤成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左旋卡尼汀联合葛根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情况.方法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予葛根素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左旋卡尼汀3.0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均1次/d,疗程4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个疗程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45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其心功能指标(LVEF)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血脂指标(TC、TG)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DL-C、LDL-C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以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和葛根素,其治疗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于该病的治疗.
作者:罗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临床上使用拉莫三嗪片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方法 检索1994~2010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全文库的关于拉莫三嗪片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拉莫三嗪片可导致皮肤损害、血液系统损害、中枢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畸等复杂多样的不良反应.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或停药都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结论 拉莫三嗪不良反应与性别、联合用药、给药剂量有一定的关联,在临床用药中,应重视性别、药物的相互作用与用药剂量,加强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袁洪波;朱毅;陈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检测难治性ITP患者内源性血清白介素-11 (IL-11)的分泌水平.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单药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血小板在2万以下的21例难治性ITP患者,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血清IL-11水平,以25例体检健康人为正常对照,比较治疗前内源性IL-11的分泌水平较正常人是否升高.用重组人IL-11单药治疗以上21例患者共14 d,用法:50μg/kg,每天1次皮下注射,比较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治疗前21例患者血清IL-11水平(246.0±133.5)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6.2±14.2) pg/ml(P<0.01).21例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14.0±3.4)×109/L,用药后平均值为(58.9±35.1)×109/L,治疗后的血小板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2个月血小板平均值为(46.5±29.5)×109/L,比用药前高,但较d 14下降.结论 治疗前内源性IL-11水平分泌增高.IL-11能有效提高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水平.
作者:孙川;李倩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对1例强化免疫麻疹疫苗接种后发生热性惊厥的事件进行调查,明确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 对患儿个案调查表和调查诊断报告、住院病例等进行分析.结果 高热惊厥史不属于麻疹疫苗禁忌症,接种单位在接种程序上存在失误,在家长不同意接种的情况下实施了接种,确定为一起预防接种差错事件.结论 差错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接种单位部分接种流程和程序缺失;其次为未重视和掌握儿童既往健康史,未开展入托接种证查验;其三是接种人员责任意识淡薄.为防范和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对热性惊厥史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必须严格履行知情同意和告知程序;接种单位应建立健全儿童预防接种信患资料,认真做好托幼机构和学校接种证查验工作;接种人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不得简化工作流程和程序.
作者:唐小雨;李绍儒;唐莉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PICC置管在不同年龄段发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选取某院行PICC置管的9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PICC针对性护理,比较其并发症情况和舒适度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舒适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恰当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现PICC置管并发症的例数,增加其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琼;胡志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给予0.15PNA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评价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显著下降,BI指数评分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42.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尿激肽原酶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脑梗死所致脑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周建;聂玉光;路朝勋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用于颅脑开放手术中预防寒战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0~2012年颅脑开放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手术结束前15 min,实验组患者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及甲氧氯普安10 m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5 ml及甲氧氯普安10 mg.观察拔除气管导管时、拔管后15 min、30min、60min患者寒战发生的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在拔除气管导管时、拔管后60min时段患者较少发生寒战(P>0.05);而在拔管后15 min和30 min时段,实验组患者寒战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马多能有效预防开颅手术术后寒战的发生.
作者:肖文鑫;赵崇汉;陈珍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T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两组患者各60例均采用常规TP方案化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可提高化疗的整体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医师应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念,深入探讨更好的用药办法.
作者:吕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和64排CT动脉血管成像(CTA)对大脑中动脉系统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的大脑中动脉系统梗死患者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和CTA检查大脑中动脉,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为参照,比较其对大脑中动脉诊断的准确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TCD与CTA对诊断M1段狭窄无显著性,对于诊断M2段狭窄具有显著性.结论 CTA诊断M2段狡窄优于TCD.
作者:吴海荣;苏庆杰;蔡毅;陈聪;曾超胜;吴映曼;龙发青;李鹏翔;周经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马拉硫磷对小鼠肾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高、中、低剂量的马拉硫磷静式吸入染毒小鼠,染毒后90 d剖检,切取肾组织制片、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马拉硫磷染毒小鼠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高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充血、炎细胞浸润以及肉芽肿样病变、纤维组织增生等.结论 静式吸入马拉硫磷导致小鼠中毒性肾病.
作者:覃建锋;汪敏;叶劲松;陈应康;牟德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一种微量、快速、准确、适用性强的检验方法.方法 引进生化超微量检验技术和由高密分析仪器厂生产GF-234Ⅱ型生化超微量酶标分析仪,并应用于临床.结果 超微量法与常量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法回收试验满意,重复性和线性良好;正确使用光差校正器是保证测得结果准确的关键之一.结论 生化超微量检验方法标本和试剂用量少、实验成本低、工作效率高,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全面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玉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北京市顺义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神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0年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顺义区2008~2010年共报告AEFI 337例,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占85.46%,偶合次之,心因反应少,未出现接种差错和疫苗质量事故.总报告发生率为225/100万剂,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62/100和30/100万剂.接种单位的报告覆盖率为96.15%,夏季(6~8月)的发生率较高,发生率为0.035%(x2=42.66,P<0.01).AEFI≤1岁的占1/2以上,发生的疫苗与剂次中接种百白破疫苗多,占42.14%,接种第1剂发生多,占53.71%,接种≤1d发生的占92.58%.临床诊断中以发热、红肿和硬结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多见.AEFI 报告的完整率、及时率均在95%以上.结论 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但尚需要进一步完善AEFI的监测方案和补偿办法,可以在加强AEFI被动监测的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工作.
作者:吴殚;王凤双;肖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分析长RR间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5例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出现长RR≥2 000 ms者结合其日常生活日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患者出现长RR的状况如下:①长RR间期可出现在房颤伴长RR 33例,窦性停搏15例,窦房传导阻滞12例,房室传导阻滞(包括Ⅰ度、Ⅱ度、Ⅲ度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6例,早搏后长代偿8例;②长RR可达8.68 s;③长RR间期多见于夜间睡眠期(0:00~5:00)及白天休息期(12:00~14:00),活动及清醒期比较少见;④长RR>3 000 ms时患者会出现黑曚、晕厥甚至抽搐.结论 动态心电图长RR分析对于减少临床上心源性猝死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方法.
作者:都雯;王利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咯血导致低钠血症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009年2月~2011年5月住院的326例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引起低钠血症9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患者中,21例没有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25±5) mmol/L;76例有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18±5 mmol/L.恶心、呕吐68例(占86%),乏力24例(占30.4%),头痛、烦躁不安6例(占7.6%),意识障碍1例(占1.3%).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2例(占2.5%).结论 使用垂体后叶素时应监测血清钠,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应适当限制入水量,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过程中应适当补钠,及时监测血电解质,防止低钠血症的发生.
作者:支成斌;匡中国;韦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产后大出血治疗中的预防作用及效果.方法 研究组40例患者于终止妊娠时先行采取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手术,对照组40例患者于出现产后大出血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手术.结果 研究组患者产后大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栓塞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栓塞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较好的预防出血效果,可将产后出血遏制在萌发状态下,从而降低危险性,提高患者的产后安全性.
作者:邹文革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青海省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开展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县作为监测点,每个点抽取2个乡、每乡抽取4个村、每村抽取1个村民小组、每小组随机抽取40户,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居民,共640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获得相关数据.结果 青海省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4.1%和6.3%,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率和肥胖率逐渐增加,女性超重率高于男性.超重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饮酒者的超重率高于不饮酒者,吸烟者的肥胖率低于不吸烟者.结论 超重与肥胖已成为影响青海省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作者:韦文会;李晓萍;李溥仁;沙琼玥;张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92例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治疗后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能够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木尼拉.阿不都乃依木;娜迪热.阿不都萨拉木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开封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开封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开封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为33.04/10万,低为10.43/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4~6月份为高发季节;地处城区中心位置的顺河区和龙亭区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5~10岁年龄组的学生发病多.结论 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和提高腮腺炎疫苗的接种率,是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继艳;赵永祺;王亚丽;赵银枝;张卫文;张雯;曹原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