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化超微量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李玉乾

关键词:超微量, 酶标分析, 生化检验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微量、快速、准确、适用性强的检验方法.方法 引进生化超微量检验技术和由高密分析仪器厂生产GF-234Ⅱ型生化超微量酶标分析仪,并应用于临床.结果 超微量法与常量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法回收试验满意,重复性和线性良好;正确使用光差校正器是保证测得结果准确的关键之一.结论 生化超微量检验方法标本和试剂用量少、实验成本低、工作效率高,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全面推广应用的价值.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顺义区2008~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北京市顺义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神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0年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顺义区2008~2010年共报告AEFI 337例,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占85.46%,偶合次之,心因反应少,未出现接种差错和疫苗质量事故.总报告发生率为225/100万剂,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62/100和30/100万剂.接种单位的报告覆盖率为96.15%,夏季(6~8月)的发生率较高,发生率为0.035%(x2=42.66,P<0.01).AEFI≤1岁的占1/2以上,发生的疫苗与剂次中接种百白破疫苗多,占42.14%,接种第1剂发生多,占53.71%,接种≤1d发生的占92.58%.临床诊断中以发热、红肿和硬结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多见.AEFI 报告的完整率、及时率均在95%以上.结论 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但尚需要进一步完善AEFI的监测方案和补偿办法,可以在加强AEFI被动监测的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工作.

    作者:吴殚;王凤双;肖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7月~2010年7月某院收治的56例老年人泌尿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小剂量(3g/L)布比卡因组及大剂量(5 g/L)布比卡因组,每组28例,实施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麻醉阻滞范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神经恢复时间)及平均动脉压.结果 小剂量组麻醉阻滞范围为(7.51±1.26)个节段,显著少于大剂量组的(9.22±1.54)个节段(P<0.05);小剂量组镇痛持续时间为(139.72±12.65) min,与大剂量组(141.93±11.82) 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运动神经恢复时间为(74.89±13.32) min,显著早于大剂量组的(121.94±12.87) min (P<0.05).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15 min、30 min小剂量组均无显著改变(P>0.05),大剂量组5min、15 min、30 min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P<0.05),且与小剂量组相比每个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g/L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手术中,麻醉效果好,对血压影响较小,运动神经恢复较快,可谓此类患者理想的麻醉手段.

    作者:袁志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Rolando骨折

    目的 探讨AO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Rolado骨折的技术及疗效.方法 针对12例 Rolando 骨折采取尽早切开复位、AO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辅以早期功能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余,骨折完全愈合,按手外科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达到91.66%.结论 应用AO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Rolando 骨折,并辅以早期功能训练,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春;郭晓焕;吕发明;融恺;孙国梁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92例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治疗后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能够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木尼拉.阿不都乃依木;娜迪热.阿不都萨拉木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检测家蝇抗菌肽基因diptericin时间表达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检测的家蝇抗菌肽基因diptericin 时间表达模式方法.方法 基于已克隆出的diptericin基因,利用软件Prmier5.0设计上下游引物,对未诱导,诱导后2h、4h、8h、12 h、24 h、36 h、48 h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家蝇三龄幼虫进行real-time PCR设计引物,然后利用10倍系列稀释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制作标准曲线.结果 未刺激的三龄幼虫diptericin基因表达量非常低,与诱导后2h的相比,差1个数量级,诱导后2h开始缓慢上升,12h后达到高峰,24h后缓慢下降,36 h后回到诱后2h的水平,在家蝇三龄幼虫的卵、1龄及2龄期的表达量非常低,3龄期达到高峰.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家蝇抗菌肽基因 diptericin 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进一步探讨家蝇抗菌肽生物活性,研究新的抗菌药物打下初步基础.

    作者:杨小蓉;金小宝;朱家勇;丁彩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低浓度多柔比星硬膜外注药用于癌症椎体转移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低浓度多柔比星硬膜外入药治疗癌症椎体转移患者疼痛程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乳腺科治疗的28例乳腺癌合并椎体转移的患者,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4例.观察组术后采用低浓度多柔比星(10~20 mg)+甲磺酸罗哌卡因+芬太尼行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吗啡+多柔比星静脉治疗.对两组患者在镇痛效果、用药量、生存质量以及心脏毒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数字分级法(NR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观察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分别为(6.88±1.66)、 (2.41±1.78)分,对照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分别为(7.01±2.02)、 (4.22±1.9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t=2.589,P<0.05);两组无临床症状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低浓度的多柔比星硬膜外给药,治疗乳腺癌患者癌症椎体转移,其抗癌活性及疗效与传统比较,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疼痛程度大大减轻,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106名结肠癌患者,分为定期接受CT检查的观察组和未接受CT检查的对照组,观察肿瘤的分期和分级、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瘤TNM分期及病理分级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HAMA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UNSH评分、QOL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多层螺旋CT有利于结肠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结肠癌的诊治过程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日武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曲马多预防开颅手术术后寒战的研究

    目的 探讨曲马多用于颅脑开放手术中预防寒战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0~2012年颅脑开放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手术结束前15 min,实验组患者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及甲氧氯普安10 m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5 ml及甲氧氯普安10 mg.观察拔除气管导管时、拔管后15 min、30min、60min患者寒战发生的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在拔除气管导管时、拔管后60min时段患者较少发生寒战(P>0.05);而在拔管后15 min和30 min时段,实验组患者寒战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马多能有效预防开颅手术术后寒战的发生.

    作者:肖文鑫;赵崇汉;陈珍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城镇职工高尿酸血症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德州市城镇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德州市参加社会保险职工99 040人查体资料整理并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德州市城镇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6.08%,男性7.71%,女性4.1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5)、性别(OR=1.923)、单位性质(OR=1.387)、BMI(OR=1.549)、吸烟(OR=1.213)、饮酒(OR=1.714)、高脂血症(OR=3.608)、高血糖(OR=1.338)、高血压(OR=2.272)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德州城镇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戒烟限酒可降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

    作者:董茂江;吴继卫;董永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郑州市城区2010年居民死亡谱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的死亡原因及水平,为积极有效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死亡资料来自郑州市中原区和二七区两个死因监测点2010年的死因年报,按照ICD-10编码,利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及顺位.结果 粗死亡率494.99/10万,标化死亡率318.77/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85.04%.潜在寿命损失分析表明,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疾病是造成城区居民早死的三大原因.结论 慢性病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已经成为疾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艳红;阎秀芳;常战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研究

    目的 了解消化道癌症患者血液中锌(Zn)、铜(Cu)、硒(Se)、镁(Mg)元素的含量,探讨微量元素在消化道癌症发生中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诊断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恶性肿瘤患者13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某院就诊的非癌症及消化系统疾病患者20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液中锌(Zn)、铜(Cu)、硒(Se)、镁(Mg)元素的含量.结果 癌症病例组的锌、硒、镁含量低于对照组,而铜含量高于对照组(P<0.001).将病例组按照不同病种分层后分别与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胃癌、食管癌、原发性肝癌、胆囊癌组的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患者除了锌Zn2+含量外,铜、硒、镁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化道恶性患者血清锌(Zn)、铜(Cu)、硒(Se)、镁(Mg)与正常人群有差异,微量元素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作者:熊建光;程正位;吴娟;袁婷;杜金龙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青海省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青海省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开展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县作为监测点,每个点抽取2个乡、每乡抽取4个村、每村抽取1个村民小组、每小组随机抽取40户,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居民,共640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获得相关数据.结果 青海省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4.1%和6.3%,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率和肥胖率逐渐增加,女性超重率高于男性.超重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饮酒者的超重率高于不饮酒者,吸烟者的肥胖率低于不吸烟者.结论 超重与肥胖已成为影响青海省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作者:韦文会;李晓萍;李溥仁;沙琼玥;张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海口市2008~2009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海口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今后消除麻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8年、2009年在全市按接种率高、中、低分为3个层次,8个年龄段的共采集1 918名健康人的血清,采用ELSIA 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64%,抗体滴度(GMT)为1:885.65; GMT≥1:800有1 265人,占65.95%.不同城区之间的GMT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GMT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海口市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对控制麻疹的发病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还存在着免疫水平薄弱地区和易感人群.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同时,应进一步针对免疫薄弱地区落实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抗体水平.

    作者:邝继琰;陈仕学;林瑞仪;杨兴林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左旋卡尼汀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左旋卡尼汀联合葛根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情况.方法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予葛根素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左旋卡尼汀3.0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均1次/d,疗程4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个疗程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45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其心功能指标(LVEF)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血脂指标(TC、TG)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DL-C、LDL-C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以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和葛根素,其治疗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于该病的治疗.

    作者:罗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生化超微量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建立一种微量、快速、准确、适用性强的检验方法.方法 引进生化超微量检验技术和由高密分析仪器厂生产GF-234Ⅱ型生化超微量酶标分析仪,并应用于临床.结果 超微量法与常量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法回收试验满意,重复性和线性良好;正确使用光差校正器是保证测得结果准确的关键之一.结论 生化超微量检验方法标本和试剂用量少、实验成本低、工作效率高,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全面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玉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定点医院做好医疗保险之浅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医疗保险制度在不断改革和完善,而定点医院承担着提供医疗费用的主要作用,处在了医疗改革的前沿.医疗保险机构与医院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入对医院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作用.

    作者:孙雪玲;朱小余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全球广泛流行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常伴有病毒血症,可以导致器官尤其是唾液腺受累.主要表现为唾液腺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临床症状较轻,但是常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生殖腺体感染以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多器官的感染,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等,可引起不孕或不育,严重者可导致伤残或死亡.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主要基于腮腺炎的临床表现,但当疾病发病下降时,实验室确认变得更加重要.ELISA 方法检测 IgM 抗体比补体结合实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更敏感.国内外的腮腺炎疫苗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一些暴发研究中发现在商疫苗覆盖率人群中仍然有暴发发生,腮腺炎疫苗的效力低于随机临床试验中的疫苗效力.

    作者:王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青海省同德县2010年食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青海省同德县广大居民户碘盐食用情况,为早日消除碘缺乏病(IDD)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全县16个村的1 488户居民的食用盐进行监测.结果 碘盐覆盖率为97.1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56%,非碘盐食用率为2.89%.结论 全州基本普及了合格加碘盐,但非碘盐的食用率仍较高.

    作者:董顺琴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吸入马拉硫磷对小鼠肾脏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马拉硫磷对小鼠肾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高、中、低剂量的马拉硫磷静式吸入染毒小鼠,染毒后90 d剖检,切取肾组织制片、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马拉硫磷染毒小鼠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高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充血、炎细胞浸润以及肉芽肿样病变、纤维组织增生等.结论 静式吸入马拉硫磷导致小鼠中毒性肾病.

    作者:覃建锋;汪敏;叶劲松;陈应康;牟德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给予0.15PNA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评价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显著下降,BI指数评分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42.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尿激肽原酶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脑梗死所致脑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周建;聂玉光;路朝勋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