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袁志明

关键词:不同剂量, 布比卡因, 脊-硬联合麻醉, 老年人, 泌尿系统疾病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7月~2010年7月某院收治的56例老年人泌尿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小剂量(3g/L)布比卡因组及大剂量(5 g/L)布比卡因组,每组28例,实施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麻醉阻滞范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神经恢复时间)及平均动脉压.结果 小剂量组麻醉阻滞范围为(7.51±1.26)个节段,显著少于大剂量组的(9.22±1.54)个节段(P<0.05);小剂量组镇痛持续时间为(139.72±12.65) min,与大剂量组(141.93±11.82) 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运动神经恢复时间为(74.89±13.32) min,显著早于大剂量组的(121.94±12.87) min (P<0.05).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15 min、30 min小剂量组均无显著改变(P>0.05),大剂量组5min、15 min、30 min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P<0.05),且与小剂量组相比每个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g/L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手术中,麻醉效果好,对血压影响较小,运动神经恢复较快,可谓此类患者理想的麻醉手段.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东城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甲型H1N1疫苗AEFI监测结果,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及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为建立规范化AEFI监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将某区2009年甲型H1N1疫苗接种及AEFI监测资料分国庆节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年某区共接种甲型H1N1疫苗100 896人,接报29例AEFI,有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反应、心因性反应4种类型,总报告率28.74/10万(节前201.59/10万、节后9.89/10万);疫苗不良反应总报告率8.92/10万(节前80.64/10万明显高于节后1.1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国庆节前后反应类型、报告率、临床症状、出现反应时间及报告及时性等明显不同.结论 甲型H1N1疫苗安全性良好,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有待提高,新上市疫苗接种应严格掌握禁忌症.

    作者:郑青秀;邹燕杰;翟力军;闫威;白宏伟;宁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FST)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3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FST 组采用FST程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ST组比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治疗费用减少、术后肠排气时间提前、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提前、手术后体重下降减轻,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FST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当,安全性较高.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接FST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明显减少住院时间与费用.

    作者:胡延良;孙志芳;辛萍;范春霞;张安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新沂市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镜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新沂市2009年1月~2010年12月肺结核病涂阳病人的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两年1 674例肺结核病人进行痰标本抗酸杆菌检测并加以分析.结果 2009年涂阳率28.25%,2010年涂阳事18.80%,呈下降趋势,涂阳病人的年龄集中在老年,涂阳率复诊病人高于初诊病人.结论 整体工作有所下降,老年人、复诊病人是新沂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开校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MMP1、MMP2、MMP9与TIMP-1、TIMP-2在脑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MP1、MMP2、MMP9与TIMP-1、TIMP-2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及检测对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诊治的38例脑胶质瘤患者及20例非肿瘤颅脑手术患者的脑组织进行MMP1、MMP2、MMP9与TIMP-1、TIMP-2表达检测.结果 正常对照组非肿瘤患者中,MMP1、MMP2、MMP9未见表达,1例患者存在TIMP-1、TIMP-2 表达(+),脑胶质瘤患者中,MMP1、MMP2、MMP9、TIMP-1、TIMP-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53%、60.53%、65.79%、57.90%、55.26%,并且随着生物学分级级别增高表达阳性率亦呈现增高趋势;低级别组(Ⅰ级+Ⅱ级)MMP1、MMP2、MMP9、TIMP-1、TIMP-2表达阳性率低于高级别组(Ⅲ级+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man 相关性分析MMP1、MMP2、MMP9、TIMP-1、TIMP-2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具有正相关(r=0.251 7~0.621 1,P<0.05).结论 MMP1、MMP2、MMP9、TIMP-1、TIMP-2与脑胶质瘤的生长具有相关性,并且能反映出恶性程度及其侵袭能力,联合检测对于医师判断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其侵袭能力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雁兵;王谦;舒畅;李云超;栗战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北碚区健康教育机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北碚区健康教育机构能力建设及工作现状,为配置健康教育资源以及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统一调查表,对健康教育机构、人员、能力建设、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北碚区所辖的乡镇、高校、城区均设有健康教育机构;全区共为551 661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68.6%,共有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93人,其中专职占17.2%,兼职为82.3%;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学历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91.7%,职称以初级及以下为主,占78.5%.学校主管健康教育的部门为学生工作部;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内容以艾滋病、结核病等常见传染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宣讲为主,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以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及利用卫生宣传日宣传为主.结论 重庆市北碚区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了完善的现代设备,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不高,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经费投入较为贫乏,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以常见传染病防治及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为主.

    作者:吴宗辉;胡晓琳;游莉;阿艳;孙炯;张巧英;赵立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临床类型分析

    目的 探讨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临床类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12月在某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眩晕患者5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小脑梗死.结果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临床类型主要包括两大类,稳定型42例(79.3%),表现为单纯自发性持续性眩晕伴平衡失调;进展型16例(20.7%),首发症状为持续性眩晕、平衡失调,起病2d后出现延迟神经功能受累症状.所有患者小脑梗死血供区分布,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供血区38例,占65.5%;小脑前下动脉区14例,占24.1%;小脑上动脉区6例,占10.4%,未见多发小脑供血动脉区梗死患者以单纯眩晕为首发症状.结论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多呈良性过程,但也会出现延迟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和体征.

    作者:秦敏俭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唐山市眼外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唐山市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眼外伤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眼外伤影响因素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眼科医院住院眼外伤患者测评.结果 202例眼外伤中,男女之比为11.63∶1,多发年龄为30~50岁,职业多见于工人(44.55%)和农民(27.72%),眼外伤的类型主要为眼挫伤(35.64%)、穿通伤(27.72%)等.常见的致伤原因为意外工伤(53.47%)、家务致伤(14.85%)和打架斗殴(10.89%),与职业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外伤后焦虑者占22.77%,且已婚者高于未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眼外伤的患病率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有效地治疗以减少眼外伤的发生.

    作者:刘瑶瑶;李淑杏;郭全荣;陈长香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定点医院做好医疗保险之浅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医疗保险制度在不断改革和完善,而定点医院承担着提供医疗费用的主要作用,处在了医疗改革的前沿.医疗保险机构与医院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入对医院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作用.

    作者:孙雪玲;朱小余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包头地区728例甲状腺手术病例回顾性分析及TGF-β1在不同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总结分析甲状腺手术病例,研究TGF-β1与不同甲状腺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甲状腺术后病理诊断结果;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多种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1)结节性甲状腺肿在手术病例中所占的构成比高.对部分曾行术前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检查的病例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体符合率为84.48%. (2)甲状腺癌组织中TGF-β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结论 推测TGF-β1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可为甲状腺癌诊断治疗提供部分依据.

    作者:李俊峰;魏枫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生化超微量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建立一种微量、快速、准确、适用性强的检验方法.方法 引进生化超微量检验技术和由高密分析仪器厂生产GF-234Ⅱ型生化超微量酶标分析仪,并应用于临床.结果 超微量法与常量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法回收试验满意,重复性和线性良好;正确使用光差校正器是保证测得结果准确的关键之一.结论 生化超微量检验方法标本和试剂用量少、实验成本低、工作效率高,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全面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玉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空腹血糖和血脂代谢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空腹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测定522例人群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各指标进行性别同的比较;计算稳态模型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按其结果的四分位进行分组,且对统计指标的测定值及其异常率进行组间比较;用相关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值与年龄、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结果 男女性别之间在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胰岛素抵抗指数四分位分组后,各组间男性和女性在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统计指标测定值的异常率男性在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851、68.378、38.937、11.182,P值为:0.013、0.000、0.000、0.011);女性在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4.061、17.523、13.929,P值分别为:0.000、0.001、0.00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男性HOMA-IR与年龄、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成正相关(P<0.05),女性HOMA-IR与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成正相关(P<0.05),而两者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负相关(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指数值与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成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负相关,甘油三酯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血液学指标.

    作者:李跃松;王静;潘凌峰;陈永伟;朱亚妮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引起低钠血症97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咯血导致低钠血症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009年2月~2011年5月住院的326例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引起低钠血症9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患者中,21例没有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25±5) mmol/L;76例有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18±5 mmol/L.恶心、呕吐68例(占86%),乏力24例(占30.4%),头痛、烦躁不安6例(占7.6%),意识障碍1例(占1.3%).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2例(占2.5%).结论 使用垂体后叶素时应监测血清钠,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应适当限制入水量,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过程中应适当补钠,及时监测血电解质,防止低钠血症的发生.

    作者:支成斌;匡中国;韦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甲状腺结节的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规范治疗的研究

    目的 研究甲状腺结节的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治疗规范的效果.方法 抽取具有代表性的3个社区内所有25岁以上人群约10万人进行社区筛检干预,并选择检出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规范治疗.观察患者肿瘤的病理类型、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复发、转移、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良性率93.33%,对照组良性率82.5%,良性肿瘤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量表的总评分及其余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12例、死亡3例、远处转移7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规范治疗能够在甲状腺肿瘤病变的早期发现疾病,并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

    作者:陈国庆;徐英杰;谢江;谈玉婷;张传芸;夏庆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曲普瑞林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普瑞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的效果.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紊乱纠正后,实验组给予曲普瑞林+HCG治疗,对照组给予氯米芬+HCG治疗,比较两组给药后排卵时间、周期排卵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结果 实验组用药72 h内排卵率(x2=4.39)、周期排卵率(x2=4.71)、妊娠率(x2=3.8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还能减少OHSS(x2=4.32)、LUFS发生率(x2=4.69),两组流产率相似(x2=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普瑞林具有较好的促排卵效果,与HCG合用更能提高排卵妊娠率.

    作者:李雅琪;杨炜婷;彭俊;宋致蓉;廖国芳;张瑜;马燕;罗连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左旋卡尼汀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左旋卡尼汀联合葛根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情况.方法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予葛根素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左旋卡尼汀3.0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均1次/d,疗程4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个疗程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45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其心功能指标(LVEF)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血脂指标(TC、TG)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DL-C、LDL-C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以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和葛根素,其治疗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于该病的治疗.

    作者:罗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青海省同德县2010年食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青海省同德县广大居民户碘盐食用情况,为早日消除碘缺乏病(IDD)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全县16个村的1 488户居民的食用盐进行监测.结果 碘盐覆盖率为97.1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56%,非碘盐食用率为2.89%.结论 全州基本普及了合格加碘盐,但非碘盐的食用率仍较高.

    作者:董顺琴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引入PDCA循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目的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长效机制.方法 应用PDCA循环,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包括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建设、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及考试、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制定合理用药的监管措施.结果 经过几个周期PDCA循环,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逐步规范,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结论 应用PDCA循环法,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了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石红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拉莫三嗪片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上使用拉莫三嗪片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方法 检索1994~2010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全文库的关于拉莫三嗪片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拉莫三嗪片可导致皮肤损害、血液系统损害、中枢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畸等复杂多样的不良反应.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或停药都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结论 拉莫三嗪不良反应与性别、联合用药、给药剂量有一定的关联,在临床用药中,应重视性别、药物的相互作用与用药剂量,加强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袁洪波;朱毅;陈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河南省2003~2010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猩红热的流行特征.方法 下载2003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河南省猩红热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10年河南省猩红热发病5 047例.2007年发病率高为0.90/10万,2003年发病率低为0.31/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明显高于夏秋季,发病主要集中在1~10岁年龄段,中小学生和幼托儿童分别占37.64%和38.74%.结论 学校、托幼机构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环境,应加强小学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防止暴发流行.

    作者:郭小芳;刘颖;何景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结核病性胸腔积液病人多项血清因子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 分析结核病性胸腔积液病人血清及积液中多项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近期某院住院的79例出现PE的病例临床资料,其中结核PE组52例,癌症合并PE组病例27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及胸液中IL-8、VEGF、CRP、TNF-a及TNF-γ的浓度水平.结果 除血清TNF-a指标外,结核PE组病人胸液IL-8、TNF-a水平均显著高于恶性PE组;而除结核PE组血清TNF-γ外,两组间血清及胸液T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部胸液、血清因子比较,胸液IL-8、TNF-a及TNF-γ多显著高于血清中检测含量.恶性PE组病人血清、胸液VEGF水平显著高于结核组病人,而血清及胸液CRP水平显著低于结核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TNF-a及TNF-γ、VEGF和CRP等细胞因子在结核性、恶性胸液诊断鉴别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单用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均不理想,应联合检测.

    作者:张会强;张冬杰;文政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