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碚区健康教育机构现状调查

吴宗辉;胡晓琳;游莉;阿艳;孙炯;张巧英;赵立

关键词:健康教育, 机构, 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北碚区健康教育机构能力建设及工作现状,为配置健康教育资源以及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统一调查表,对健康教育机构、人员、能力建设、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北碚区所辖的乡镇、高校、城区均设有健康教育机构;全区共为551 661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68.6%,共有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93人,其中专职占17.2%,兼职为82.3%;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学历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91.7%,职称以初级及以下为主,占78.5%.学校主管健康教育的部门为学生工作部;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内容以艾滋病、结核病等常见传染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宣讲为主,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以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及利用卫生宣传日宣传为主.结论 重庆市北碚区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了完善的现代设备,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不高,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经费投入较为贫乏,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以常见传染病防治及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为主.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引入PDCA循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目的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长效机制.方法 应用PDCA循环,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包括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建设、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及考试、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制定合理用药的监管措施.结果 经过几个周期PDCA循环,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逐步规范,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结论 应用PDCA循环法,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了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石红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空腹血糖和血脂代谢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空腹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测定522例人群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各指标进行性别同的比较;计算稳态模型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按其结果的四分位进行分组,且对统计指标的测定值及其异常率进行组间比较;用相关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值与年龄、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结果 男女性别之间在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胰岛素抵抗指数四分位分组后,各组间男性和女性在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统计指标测定值的异常率男性在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851、68.378、38.937、11.182,P值为:0.013、0.000、0.000、0.011);女性在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4.061、17.523、13.929,P值分别为:0.000、0.001、0.00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男性HOMA-IR与年龄、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成正相关(P<0.05),女性HOMA-IR与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成正相关(P<0.05),而两者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负相关(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指数值与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成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负相关,甘油三酯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血液学指标.

    作者:李跃松;王静;潘凌峰;陈永伟;朱亚妮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污染食品和农作物,进而危害人和动物的安全.本文综述了常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孢酶烯族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等)的污染现状与国内外对不同真菌毒素的限值标准以及检测真菌毒素的常用方法,为进一步加强真菌毒素污染的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杨世亚;邱景富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MassARRAY技术高通量检测乙肝病毒C区/C启动子区基因变异

    目的 建立基于MALDI-TOF质谱技术的高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变异的临床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MassARRAY Assay Design软件设计乙肝病毒前C区/C启动子区(BPC) iPLEX引物,进行PCR反应、虾碱性磷酸酶(SAP)反应,单碱基延伸反应,树脂脱盐与质谱分析.采集31例拉米夫定反应与17例拉米夫定耐药乙肝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分析,并对MALDI-TOF质谱所检测的HBV基因变异区域进行DNA毛细管电泳测序比对.结果 建立了基于MALDI-TOF质谱技术的HBV基因突变检测平台,实现了临床血清标本的高通量检测.31例拉夫米定反应患者均无HBV变异,17例拉米夫定耐药血清标本中乙肝病毒前C区/C启动子区(BPC)均检测到变异.MASSARRY检测结果与D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MALDI-TOF质谱技术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高通量、快速检测HBV基因变异.

    作者:王春霞;甄宏斌;朱文鹏;顾介靓;马艳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公众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信息公示的认知调查

    目的 了解公共场所公示单位的负责人、员工和顾客对信患公示的认知情况,以期对改进信患公示提出意见与建议.方法 采用调查表,收集公众对公示的知晓情况、态度、消费意愿等信息.结果 大部分被调查人员认同目前每季更新一次并以文字描述的公示形式,但如在文字与图标之间选择,65.0%的调查人员更认同图标的形式.34.5%的调查人员将卫生环境状况作为公共场所消费时的第一关注要素.公示内容会直接影响46.3%调查者的消费选择.结论 目前开展的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取得的社会效益有限,消费者关注度不高,建议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力度、改变公示形式、扩大公示单位范围等,加大公示的影响力,以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心电图对应导联STD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ST-segment depression,STD)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2002年3月~2011年2月诊治的50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心电图对应导联STD≥0.1 mV共238例,设为观察组,对应导联ST段无压低或STD<0.1 mV共262例,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率和多支病变率以及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急性心梗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冠状动脉狭窄率和多支病变率分别为66.39% (158/238)和25.63% (61/238),明显高于对照组44.27%(116/262)和8.78% (23/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17.65%、16.81%,明显高于对照组4.58%、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电图对应导联STD预示病情严重,临床应及早采取干预治疗措施,防止患者病情恶化.

    作者:李卫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T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两组患者各60例均采用常规TP方案化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可提高化疗的整体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医师应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念,深入探讨更好的用药办法.

    作者:吕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南京市2006~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目的 了解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通过网络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京市2006~2010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61起,占事件总数的70.93%.事件类型主要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常见呼吸道类传染病,分别在3月和12月出现两个高峰.事件集中在城区的中、小学,共47起,占77.05%.事件平均报告时间16.0 d,平均持续时间35.9 d.结论 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呼吸道类传染病为主,报告时间迟,流行时间长,防控难度大.应采取以增强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协作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朱正平;洪镭;苏晶晶;徐庆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白介素-11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检测难治性ITP患者内源性血清白介素-11 (IL-11)的分泌水平.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单药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血小板在2万以下的21例难治性ITP患者,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血清IL-11水平,以25例体检健康人为正常对照,比较治疗前内源性IL-11的分泌水平较正常人是否升高.用重组人IL-11单药治疗以上21例患者共14 d,用法:50μg/kg,每天1次皮下注射,比较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治疗前21例患者血清IL-11水平(246.0±133.5)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6.2±14.2) pg/ml(P<0.01).21例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14.0±3.4)×109/L,用药后平均值为(58.9±35.1)×109/L,治疗后的血小板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2个月血小板平均值为(46.5±29.5)×109/L,比用药前高,但较d 14下降.结论 治疗前内源性IL-11水平分泌增高.IL-11能有效提高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水平.

    作者:孙川;李倩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降血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混合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阿托伐他汀组(单用组)80例,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联合治疗组)82例,分析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8周后的血清TC、TG、LDL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HDL水平升高;联合治疗组较单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月,两组TC、TG、LDL、Lp (a)水平继续降低,HDL水平继续升高,与治疗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较单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阿托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具有更好的调节血脂的作用.

    作者:沈绍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包头地区728例甲状腺手术病例回顾性分析及TGF-β1在不同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总结分析甲状腺手术病例,研究TGF-β1与不同甲状腺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甲状腺术后病理诊断结果;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多种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1)结节性甲状腺肿在手术病例中所占的构成比高.对部分曾行术前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检查的病例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体符合率为84.48%. (2)甲状腺癌组织中TGF-β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结论 推测TGF-β1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可为甲状腺癌诊断治疗提供部分依据.

    作者:李俊峰;魏枫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胃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l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livin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livin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49例胃癌组织中,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9.0% (24/49),liv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46.9% (23/49),正常胃组织中呈低表达,阳性率为20% (4/20).Livin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Livin基因及蛋白在胃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有效敏感的肿瘤标记物,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新分子标记物和胃癌诱导凋亡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雷俊华;曾江正;周东升;洪涛;何志惠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结核病性胸腔积液病人多项血清因子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 分析结核病性胸腔积液病人血清及积液中多项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近期某院住院的79例出现PE的病例临床资料,其中结核PE组52例,癌症合并PE组病例27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及胸液中IL-8、VEGF、CRP、TNF-a及TNF-γ的浓度水平.结果 除血清TNF-a指标外,结核PE组病人胸液IL-8、TNF-a水平均显著高于恶性PE组;而除结核PE组血清TNF-γ外,两组间血清及胸液T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部胸液、血清因子比较,胸液IL-8、TNF-a及TNF-γ多显著高于血清中检测含量.恶性PE组病人血清、胸液VEGF水平显著高于结核组病人,而血清及胸液CRP水平显著低于结核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TNF-a及TNF-γ、VEGF和CRP等细胞因子在结核性、恶性胸液诊断鉴别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单用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均不理想,应联合检测.

    作者:张会强;张冬杰;文政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伴长RR间期患者的动态心电图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分析长RR间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5例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出现长RR≥2 000 ms者结合其日常生活日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患者出现长RR的状况如下:①长RR间期可出现在房颤伴长RR 33例,窦性停搏15例,窦房传导阻滞12例,房室传导阻滞(包括Ⅰ度、Ⅱ度、Ⅲ度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6例,早搏后长代偿8例;②长RR可达8.68 s;③长RR间期多见于夜间睡眠期(0:00~5:00)及白天休息期(12:00~14:00),活动及清醒期比较少见;④长RR>3 000 ms时患者会出现黑曚、晕厥甚至抽搐.结论 动态心电图长RR分析对于减少临床上心源性猝死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方法.

    作者:都雯;王利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吸入马拉硫磷对小鼠肾脏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马拉硫磷对小鼠肾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高、中、低剂量的马拉硫磷静式吸入染毒小鼠,染毒后90 d剖检,切取肾组织制片、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马拉硫磷染毒小鼠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高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充血、炎细胞浸润以及肉芽肿样病变、纤维组织增生等.结论 静式吸入马拉硫磷导致小鼠中毒性肾病.

    作者:覃建锋;汪敏;叶劲松;陈应康;牟德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 提高诊断率,了解术中冰冻病理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接受治疗的9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机械抽样将其中54例分为甲醛组,采取甲醛固定;44例分为混合组,采取混合液固定.结果 本组98例患者,4例因冰冻制片不成功而延迟诊断.制片成功的94例冰冻病例组,错误诊断率为7.4%,以石蜡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与石蜡病理组对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显示,甲醛组误诊率(11.1%)比混合组误诊率(2.3%)显著高(P<0.05).结论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时的指导有肯定的临床价值,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常见误诊原因有取材限制、病变复杂化及冰冻切片技术因素等,临床中应加强上述环节,提高诊断率.

    作者:冯强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同心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同心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了解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同心县10个乡镇的1 040户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4 675人.结果 (1)两周患病率为18.97%.(2)女性的两周患病率(21.28%)高于男性(16.85%);(3)0岁年龄组两周患病率较高,但随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而从10岁组开始患病率又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以60岁及以上经患病率高,分布呈现“V”型分布; (4)离婚或丧偶者的两周患病率(分别是43.75%和44.90%)明显高于未婚或在婚者(分别是6.92%和27.99%); (5)文化程度越高两周患病率越低; (6)两周患病就诊率41.71%,就诊机构以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为主,未治疗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结论 同心县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要量较高,但卫生服务的提供和利用水平较低.建议应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赵海萍;张勇;刘鸿宇;朱玲勤;刘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临床类型分析

    目的 探讨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临床类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12月在某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眩晕患者5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小脑梗死.结果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临床类型主要包括两大类,稳定型42例(79.3%),表现为单纯自发性持续性眩晕伴平衡失调;进展型16例(20.7%),首发症状为持续性眩晕、平衡失调,起病2d后出现延迟神经功能受累症状.所有患者小脑梗死血供区分布,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供血区38例,占65.5%;小脑前下动脉区14例,占24.1%;小脑上动脉区6例,占10.4%,未见多发小脑供血动脉区梗死患者以单纯眩晕为首发症状.结论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多呈良性过程,但也会出现延迟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和体征.

    作者:秦敏俭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p16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术后生存期的关系

    目的 探讨p16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0.8% (49/120).p16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型有关,随着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也随之下降(趋势x2=5.463,P=0.021);p16蛋白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大体分型、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中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p16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5年预后有关,p16蛋白阳性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x2=4.524,P=0.033).结论 p16基因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预后指标.

    作者:杨艳芳;胡晓琴;梁小波;李佩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甲状腺结节的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规范治疗的研究

    目的 研究甲状腺结节的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治疗规范的效果.方法 抽取具有代表性的3个社区内所有25岁以上人群约10万人进行社区筛检干预,并选择检出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规范治疗.观察患者肿瘤的病理类型、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复发、转移、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良性率93.33%,对照组良性率82.5%,良性肿瘤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量表的总评分及其余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12例、死亡3例、远处转移7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规范治疗能够在甲状腺肿瘤病变的早期发现疾病,并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

    作者:陈国庆;徐英杰;谢江;谈玉婷;张传芸;夏庆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