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华;曾江正;周东升;洪涛;何志惠
目的 了解德州市城镇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德州市参加社会保险职工99 040人查体资料整理并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德州市城镇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6.08%,男性7.71%,女性4.1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5)、性别(OR=1.923)、单位性质(OR=1.387)、BMI(OR=1.549)、吸烟(OR=1.213)、饮酒(OR=1.714)、高脂血症(OR=3.608)、高血糖(OR=1.338)、高血压(OR=2.272)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德州城镇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戒烟限酒可降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
作者:董茂江;吴继卫;董永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研究喉罩通气和气管插管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经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术中以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在病人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插入后即刻(T2),插管后3 (T3) min,及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时(T4)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喉罩或气管导管拔除时病人是否出现躁动、呛咳、反流误吸以及术后有无咽痛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喉罩通气复合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在麻醉诱导、术中维持及术后苏醒血液动力学平稳,七氟醚、丙泊酚用量少,苏醒迅速,咽痛发生率低.结论 喉覃操作简单,刺激小,通气可靠,对循环影响轻,七氟醚复合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术中血液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定向力恢复好,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喉罩通气较气管插管更适合应用于颅内动脉栓塞术.
作者:许银实;赵鲜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贫血对其微量元素含量的的影响,了解婴幼儿贫血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 采集儿保要幼儿手指末梢血,采用Beckman-Coulter公司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同时采用微量元素测定仪检测全血铁、钙、锌、镁、铜及铅元素含量.依据血红蛋白含量判断贫血婴幼儿,同时随机抽取与贫血婴幼儿年龄和性别比例接近的未贫血婴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两组之间各微量元素结果.结果 贫血组婴幼儿全血铁元素和镁元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钙元素和铅元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全血锌元素和铜元素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婴幼儿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IDA),微量元素钙、镁及铅含量与婴幼儿贫血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建雷;曾赤佳;赵东;饶雪飞;段穗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通过腹壁下动脉置管将化疗药物灌注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将2010年2月~2011年12月在某科治疗的48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灌注组和非灌注组两组,其中灌注组采用腹壁下动脉置管灌注化疗方式治疗,非灌注组采取普通动脉化疗方式治疗,比较两种不同化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和血清中CA125变化情况.结果 近期疗效灌注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非灌注组的79.16%,P< 0.05;灌注组并发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白细胞减少、发热的发生情况和近期复发率均显著低于非灌注组,P< 0.05;治疗后灌注组CA125水平下降超过50%,共占55.56%,显著高于非灌注组的29.41%,P<0.05.结论 经腹壁下动脉置管灌注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推广价值.
作者:曾筱江;刘丽华;陈焕镇;陈志辰;邓小满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漯河市肺炎患儿中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符合肺炎诊断标准的783例患儿,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Ⅰ型(LP1)血清IgM抗体的联合检测,对非典型病原体阳性患儿进行双份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783例患儿中,非典型病原体感染215例,总感染率27.4%,其中肺炎支原体(MP) 143例,感染率18.2% (143/783)、肺炎衣原体(CP) 60例,感染率7.7% (60/783)、嗜肺军团菌Ⅰ型(LP1) 12例,感染率1.5% (12/783).肺炎支原体 (MP) 感染率高,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71,P<0.05),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病程两周后再检测65份血清,血清抗体均有4倍增高.结论 该地区儿童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丁培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从产科方面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3月在某院产科出生2 6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有7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占1.88%,对该类新生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 因脐带因素引起新生儿窒息有28例,占38.89%;其次为早产有18例,占25.00%,胎盘功能不全、羊水异常、产程因素及孕母因素均对新生儿窒息有影响.结论 重视对新生儿窒息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需要在妊娠期间做好孕产妇的妊娠保健和定期产前检查,特别是胎心监护.
作者:汤冠莉;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2年1月某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7例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7例(100%),咳嗽12例(70.6%),贫血13例(76.5%),消瘦11例(64.7%),皮疹10例(58.8%);16例(94.1%)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50 cells/μl;所有病例血液中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在沙保罗琼脂培养基中马尔尼菲青霉菌呈酵母相(37℃)或菌丝相(25℃);使用氟康唑、伏立康唑或两性零素B治疗,8例治愈,2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以两性霉素B疗效好,氟康唑疗效差.结论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当HIV阳性患者出现发热、咳嗽、贫血、消瘦、皮疹,CD4+T淋巴细胞<50 cells/μl,应高度怀疑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确诊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依赖病原学检查;治疗上建议首选两性霉素B.
作者:蔡琳;周锐峰;朱迎春;王宗正;王印;何沅鸿;何盛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用于颅脑开放手术中预防寒战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0~2012年颅脑开放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手术结束前15 min,实验组患者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及甲氧氯普安10 m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5 ml及甲氧氯普安10 mg.观察拔除气管导管时、拔管后15 min、30min、60min患者寒战发生的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在拔除气管导管时、拔管后60min时段患者较少发生寒战(P>0.05);而在拔管后15 min和30 min时段,实验组患者寒战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马多能有效预防开颅手术术后寒战的发生.
作者:肖文鑫;赵崇汉;陈珍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及其意义,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228例心肌梗死患者为MI组;选择同期在某院门诊体检、排除肝、肾、心、脑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228例组成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参数指标.结果 MI组患者的TCH、TG、LDL-C、APOB、UA、Lp、Fib、MPV和PDW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组HDL-C、APOA1和PCT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级血小板参数能够增加MI的发生率,因此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对症治疗 MI,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愈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孙国强;李玉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相关特点.方法 收集某院近几年内科住院及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基本死亡病因,如肺炎、肺癌、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并总结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对死亡结果的影响.结果 高龄患者(年龄60~79岁)患者死亡原因以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炎为主;小于60岁患者死亡原因以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肺癌较为多见.老年组(年龄大干60岁)患者中男性死亡原因以肺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女性患者死亡原因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主.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呼吸系统疾病总病死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肺癌、肺炎是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性别老年患者的死亡原因也呈现一定差异.随着患者年龄的升高,呼吸系统病死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作者:龙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丁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心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6例对照组患者心力衰竭常规治疗,6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点左卡尼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及血脂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显著高于对照组66.1%(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及E/A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丁可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有效调节血脂.
作者:李菲;刘英春;邓文;范觉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结节的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治疗规范的效果.方法 抽取具有代表性的3个社区内所有25岁以上人群约10万人进行社区筛检干预,并选择检出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规范治疗.观察患者肿瘤的病理类型、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复发、转移、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良性率93.33%,对照组良性率82.5%,良性肿瘤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量表的总评分及其余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12例、死亡3例、远处转移7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规范治疗能够在甲状腺肿瘤病变的早期发现疾病,并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
作者:陈国庆;徐英杰;谢江;谈玉婷;张传芸;夏庆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给予0.15PNA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评价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显著下降,BI指数评分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42.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尿激肽原酶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脑梗死所致脑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周建;聂玉光;路朝勋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腹腔引流管在几种常见的普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某院普外科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运用卡方检验(x2检验)对上述3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胆囊切除患者组:观察组无1例出现腹痛、腹胀、发热以及肩痛等不良症状,对照组有2例出现上腹痛,2例出现肩痛及发热症状,经B超证实胆囊窝区出现少量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肝移植术患者组:观察组术前有5例患者出现大出血症状,3例并发膈下积液,放置腹腔引流管后的7d之内,症状治愈率达到100%.对照组在术前有6例出现大出血症状,4例并发膈下积液,经过常规的止血等方面的治疗,7d内治愈率分别为66.7%和50%.(3)肠瘘患者组:观察组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之后,自愈率达到72.7% (8/11),剩下3例因瘘口不能自愈而行肠瘘确定性手术治疗后治愈.对照组一次性自愈率仅为54.5%(6/11).结论 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治疗普外科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应该在普外科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董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正确诊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操作,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对临床尿液标本中分离的966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 在分离的966株病原菌中,共有49个种类,其中革兰阴性菌675株占69.9%、革兰阳性菌183株占18.9%、真菌108株占11.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属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分离数在前7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9.0%)、粪肠球菌(9.6%)、肺炎克雷伯菌(7.0%)、白色念珠菌(6.8%)、奇异变形杆菌(3.9%)、铜绿假单胞菌(3.3%)、表皮葡萄球菌(3.0%).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为47.3%,肺炎克雷伯菌产 ESBLs 检出率为33.8%,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37.5%,MRSA的检出率为5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性较好(70.6%~100%).结论 引起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广泛,大肠埃希菌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医生应重视细菌学培养,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和特殊耐药菌株的报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肖观清;孔耀中;李导;陈斌鸿;叶佩仪;邵咏红;陈统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感染因素分析.方法 对某院2006年2月~2010年10月82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布及感染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折.结果 82例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均分离出病原病株,以鲍氏不动杆菌为多见,占45.1%,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34.1%.结论 为减少气管切开病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治疗患者基础疾病,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污染源.以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为主,降低和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曾玲;张旭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某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各20例(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每组同时设置药物对照各20例(各种原因致患者未能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共120例入选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均行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PCI术后TO值均明显低于各自术前,而TS值显著高于术前,尤其是高危组表现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1个月前后中低危组TO、TS均无明显改变(P>0.05);高危组药物治疗后TO降低,T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CI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PCI后较药物治疗后各组TO、TS均有明显改善,表现为TO值明显降低,TS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UA患者尽早进行介入干预(尤其是对高危者)可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陈志刚;姚红波;张跃光;岳兵;李建华;关慧灵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livin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livin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49例胃癌组织中,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9.0% (24/49),liv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46.9% (23/49),正常胃组织中呈低表达,阳性率为20% (4/20).Livin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Livin基因及蛋白在胃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有效敏感的肿瘤标记物,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新分子标记物和胃癌诱导凋亡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雷俊华;曾江正;周东升;洪涛;何志惠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通过网络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京市2006~2010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61起,占事件总数的70.93%.事件类型主要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常见呼吸道类传染病,分别在3月和12月出现两个高峰.事件集中在城区的中、小学,共47起,占77.05%.事件平均报告时间16.0 d,平均持续时间35.9 d.结论 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呼吸道类传染病为主,报告时间迟,流行时间长,防控难度大.应采取以增强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协作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朱正平;洪镭;苏晶晶;徐庆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北京市顺义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神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0年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顺义区2008~2010年共报告AEFI 337例,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占85.46%,偶合次之,心因反应少,未出现接种差错和疫苗质量事故.总报告发生率为225/100万剂,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62/100和30/100万剂.接种单位的报告覆盖率为96.15%,夏季(6~8月)的发生率较高,发生率为0.035%(x2=42.66,P<0.01).AEFI≤1岁的占1/2以上,发生的疫苗与剂次中接种百白破疫苗多,占42.14%,接种第1剂发生多,占53.71%,接种≤1d发生的占92.58%.临床诊断中以发热、红肿和硬结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多见.AEFI 报告的完整率、及时率均在95%以上.结论 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但尚需要进一步完善AEFI的监测方案和补偿办法,可以在加强AEFI被动监测的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工作.
作者:吴殚;王凤双;肖雷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