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娜娜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腹腔镜胆囊术的护理效果。方法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手术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160例腹腔镜胆囊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系统的手术室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手术治疗后,住院时间、住院成本、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术患者护理中应用系统的手术是护理,有助于其治疗效果的巩固以及安全性的提高。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头面部位的常见外伤之一是口腔颌面部外伤,重度的口腔颌面部外伤常常伴随着患者面部器官骨折性损伤,临床治疗具有相当的难度。本文就我院收治的920例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临床特点和疗效进行总结,以便正确处理和治疗重度口腔颌面部患者。
作者:刘克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技术得到更新换代。对影像设备进行了解发现,其在影像检查技术上也得到一定提高,如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数字血管造影术(DSA)等技术上,都得到一定更新换代。而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影像检查设备都存在一定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几种影像检查设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以此进行相互补充使用。对国内医保制度进行了解发现,医保范围在不断扩大,对医院成本管理上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在医保患者费用上与诊断水平上达到平衡,既能够确保医院收益提高,又要保证医患满意,在选择检查方式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以此能够价格合理、便捷,且无痛苦的影像检查。因此,对影像检查设备进行分析,对患者以及医疗机构来说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诗瑞;马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支气管炎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3例患者选择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5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出现的差异经统计比较,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这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
作者:艾尼瓦尔·买提肉孜;张宗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77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单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将本次研究中的空腹血糖变化、餐后2 h血糖变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行统计学处理分析(P>0.05),治疗后,将结果输入至统计学中,研究组患者中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8%,对照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6%,将两组数据行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糖变化,是临床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贻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酒精型消化溃疡应用兰索拉唑、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9例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B组59例应用奥美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4%、96.61%,B组分别为30.51%、84.75%,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率为5.08%,较B组的15.2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型消化溃疡应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优于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且副反应更少,更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73例手术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手术患者发生压疮部位依次为:骶尾部22例、髂部16例、足跟部14例、踝部12例、肩胛部9例。结论导致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主要包括手术室人员重视程度不够、评估不足等,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规范手术操作,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
作者:梁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使用针灸联合药物对顽固性面瘫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顽固性面瘫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针灸联合药物治疗组(观察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治疗5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32例,显效5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34例,有效28例,无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对比,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药物联合治疗顽固性面瘫,能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无不良后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艳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和盐酸洛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效果以获得可靠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的生物学材料。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IBS患者300例,按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A、B、C、D、E共五组,每组60例,A组采用肠道微生态治疗,B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C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D组采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治疗,E组采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和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 E组总有效率98.33%(59/60)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4.87,P<0.05);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E组患者的抑郁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时E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盐酸帕罗西汀治疗IBS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有效率,对合并精神心理障碍、顽固性IBS患者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么玲;邓峰;甘丽虹;简捷;何淑花;甘厦;郑丽;潘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恶性心律失常使用起搏器治疗的效果,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整全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9例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除按中毒处理原则治疗外,采用临时起搏器积极保护及抗心律失常治疗,根据治疗后患者24h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检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9例患者24 h心律失常全部成功转为窦性心律。结论正确掌握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采用合理的综合性治疗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云巧;杨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规范PDA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2015年10月~2016年1月PDA药物治疗执行率进行统计,分析现状,查找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 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后,2015年12月~2016年1月PDA药物治疗执行率高于2015年10月~11月。结论 PDCA 循环是一个持续、螺旋式提升的管理方模式,可有效提高PDA药物治疗执行率,减少护理差错,保障治疗用药安全,是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张丽华;顾志娥;孙林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科成功施行43例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临床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护理路径执行,术后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肝功能衰竭、胸腔积液、腹部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 d。结论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积极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病情的密切观察,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支晶晶;王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体酮胶囊诊治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诊治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6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对病情进行了确诊,根据诊治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组患者均33例。给予参照组利用黄体酮针剂展开肌肉内注射诊治,试验组利用口服黄体酮胶囊诊治,对比两组孕妇的不良反应产生率。结果参照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75.76%,试验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93.93%,参照组相比不良反应产生率相比试验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治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过程中,利用黄体酮胶囊具有明显的诊治效果,并且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有较高的保胎成功率,使用过程较为便捷,安全度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PPH即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建立在肛垫学说基础上的,是运用吻合器来治疗环状痔、混合痔及低位直肠粘膜脱垂的一种新技术。 PPH是目前在世界肛肠学会上公认的治疗痔疮的“金标准”,是一种不破坏肛垫正常的生理功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并极大减轻术后疼痛的吻合技术,它适用于各类痔疮(单纯性外痔除外),尤其是重度内痔和部分直肠黏膜垂的患者。 PPH具有安全、痛苦少、出血少、恢复快,并能完整保留肛垫的特点。
作者:王家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T和血清CA153、CEA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54例为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疾病患者28例为乳腺良性疾病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妇女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螺旋CT检查,并检测血清中CA153、CEA含量。结果乳腺癌组的CA153、CEA水平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CT联合血清CA153、CEA检测明显提高了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85.7%、92.7%、92.3%,与病理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对于无法或较难获取病理组织的患者,CT联合CA153、CEA检测是临床诊断乳腺癌较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吴铭;鲍光进;王伟;侍东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6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针对性护理,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评定量表)评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健康状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健康状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常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例运用简易膀胱压力测定和容量测定结果指导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入科第1个月采用常规护理,1月后拔除尿管,采用简易膀胱压力测定和容量测定结果指导间歇导尿,配合执行饮水计划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时间、泌尿系感染等情况。结果患者采用简易膀胱测压结果指导间歇导尿,配合饮水计划和膀胱功能训练的个性化措施,与实施前比较,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并实现自主排尿。结论简易膀胱测压结果能有效指导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间歇导尿,保证患者的膀胱安全压力和安全容量下前提下实施间歇导尿,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促进SCI患者尽早自主排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作者:刘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总结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观察、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住院患者中3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护理,30例患者全部出血量由减少到恢复正常水平,26例患者痊愈,4例好转,无1例死亡。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19例(63.9%),巨大儿占3例(15.7%),疤痕子宫占2例(6.66%),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占2例(6.6%),前置胎盘占1例(3.33%),胎盘粘连占3例(15.7%)。结论只有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重视高危孕产妇,做好产程监护,加强护理观察与急救,才能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杨树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总结1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入院后进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监测CVP,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行PTCD引流术解除胆道梗阻,并保持有效的胆汁引流,配合医疗进行右股静脉穿刺置管行床旁CRRT,根据中心静脉压严格控制补液量与速度,纠正肾功能不全;肾功能恢复后,至内镜中心行ERCP取石+胆道支架置入术。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重视老年危重患者的液体管理、术后充分有效的引流、心理护理等措施,终患者病情平稳,康复出院。
作者:乐晓蕾;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老年病干部保健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口服呋塞米治疗,实验组接受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室壁运动情况指标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有助于患者室壁运动情况和心功能指标结果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罗春生;宋丽;王月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