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王莉

关键词:黄体酮胶囊, 早期先兆流产, 黄体酮针剂
摘要:目的:研究黄体酮胶囊诊治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诊治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6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对病情进行了确诊,根据诊治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组患者均33例。给予参照组利用黄体酮针剂展开肌肉内注射诊治,试验组利用口服黄体酮胶囊诊治,对比两组孕妇的不良反应产生率。结果参照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75.76%,试验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93.93%,参照组相比不良反应产生率相比试验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治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过程中,利用黄体酮胶囊具有明显的诊治效果,并且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有较高的保胎成功率,使用过程较为便捷,安全度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12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进行治疗的分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年龄<36岁,患者年龄>36岁,两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比较两组Survivin、P27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为83.73,具体得分为:躯体症状得分19.11,自理能力得分20.36,心理状况得分20.96,社会关系得分23.30;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为88.02,具体得分为:躯体症状得分20.36,自理能力得分22.22,心理状况得分21.36,社会关系得分24.06。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得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0.05;实验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深间质浸润和HPV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0.05。结论年轻宫颈癌具有临床期别早、腺癌比例高及瘤体大的临床特点和相对高危的病理因素。

    作者:胡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情况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9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给予其强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14.89%<44.68%,6.38%<29.7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其伤口感染的几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作者:罗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依从性的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入院时低脂饮食的认知水平及院外执行情况,为临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对334例新入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34例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依从性为35.4%,处于一般水平的低值。学历、经济收入、年龄层次、病史及家庭情况对低脂饮食的认识水平及执行情况呈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知识水平处于一般水平的低值,多数患者未能自觉长期坚持低脂饮食。需强化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建立和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月红;陈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胡氏妇科调经方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胡氏妇科调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现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4月到我院进行就诊的120例功能性痛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功能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中成药)、对照组2(西药)与治疗组(胡氏调经方)。其中40例功能性痛经患者为对照组1(中成药),对其采用中成药少腹逐瘀颗粒治疗,3次/d,经前1w起口服;40例功能性痛经患者为对照组2(西药),对其采用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治疗,1次/d,经行腹痛时口服;另外40例功能性痛经患者为治疗组,采用胡氏调经方汤剂(当归、丹参、川芎、赤芍、柴胡、延胡索等)治疗,1剂/d,水煎服,2次/d,经前1w起口服。同时,对比治疗后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功能性痛经患者的腹痛情况及伴随症状缓解情况。结论经过对比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功能性痛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后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两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胡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精神心理护理技术研究分析

    精神障碍具体指的是人类意志、情感以及认知等心理过程以及人格偏离正常人群,同时没有能力依照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展开行动,无法适应社会。精神障碍患者的终生患病率大概在1.7%左右,其中30%~75%患者的疾病出现和生活境遇以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目前受到了临床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就精神心理护理技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给予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叶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的是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之下,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的进展,但是,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丽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脑卒中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0例与干预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与护理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6%,干预组为98%,干预组治疗效果较好,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及肢体锻炼措施,患者临床疗效较为乐观。

    作者:姜红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市大东区辽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利用一般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利用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护理后舒张压(82.7±8.6)mmHg、收缩压(130.2±6.4)mmHg;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98.7±7.6)mmHg、(144.1±8.5)mmHg,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32.54±14.31)分、SDS评分(36.53±12.68)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53.07±17.26)分、SDS评分(56.32±16.25)分,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血压情况,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作者:王建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比较

    目的:比较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9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心脏B超与心电图检查。结果对健康人群进行检查,心电图、心脏B超和综合性检查无显著差异,对患者进行检查,心电图查出左室肥厚、左房扩大、左室增大、主动脉扩张和主动脉弹性减弱的例数均较少(P<0.05)。结论与心电图检查法比,心脏B超检查法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率更高,可作为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建明;张树荣;陈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和钆贝葡胺增强胆道成像在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胆道水成像与扎钡葡胺在肝移植后胆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和扎钡葡胺增强后胆道成像检查,并对照术中胆管造影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准确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在肝内三级以下胆管造影结果的诊断中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三级以上肝内胆管造影中,扎钡葡胺增强后胆道造影准确率较磁共振胆道水成像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扎钡葡胺增强后胆管造影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去引入的造影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成像方法。

    作者:周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的特殊性及相应措施

    目的:研究将临床护理应用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对其特殊性与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本院就诊的4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共计34例患者转为维持性血透,其主动性明显增强,在治疗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配合度,治疗过程比较顺利,患者营养状况有所改善,出现透析并发症的情况较少且血红蛋白增多,无感染问题发生于中心静脉导管,无红肿现象存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结论细致全面的临床护理在老年血液透析护理中具有积极效果,不但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欧阳斌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痛胃镜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对提高早期食管癌诊断率的临床应用。方法将胃镜下怀疑早期食管癌的21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7例。无痛胃镜组采用专业麻醉师给药,常规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吸氧、心电监护等,待受检者安静,睫毛及角膜反射消失,开始插镜,检查;对照组除不静脉麻醉外,其余准备同无痛胃镜组进行检查。结果无痛胃镜组诊断为早期食管癌患者17例,诊断率15.8℅(17/107),对照组诊断为早期食管癌患者5例,诊断率4.6℅(5/107)。无痛胃镜组病变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胃镜下患者安静,咽、喉反射消失,食管蠕动弱,粘膜易仔细观察,对病变定位及目的性活检有很大帮助,能大大提高活检阳性率,并有利于活检术后局部的观察及止血等。

    作者:刘东碧;程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眼底出血患者,对其进行临床研究治疗分析,将其随机分组后,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效果,并展开讨论分析。结果经临床诊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中,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次的临床治疗试验结果,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经统计分析,实验组得分为(94.5±4.3)分,对照组为(82.6±5.6)分,经比较,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从现代的临床研究来看,不同的临床研究价值,对基本的治疗意义,以及治疗的临床效果等,都存在极大的临床差异性,中西医治疗效果,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不同眼底出血的疾病症状上,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蒋慧;吴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支气管炎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3例患者选择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5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出现的差异经统计比较,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这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

    作者:艾尼瓦尔·买提肉孜;张宗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提高护理工作五常法合格率的应用

    目的:研究PDCA循环模式对护理工作五常法的合格率的影响。方法护理部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调查全院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后护理工作五常法合格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采用PDCA循环模式后全院护理工作五常法依从性合格率从平均74.90%上升到95.85%(P<0.001)。结论通过采取PDCA循环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五常法合格率,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率。

    作者:邰备备;黄宝琴;殷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以及托烷司琼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托烷司琼复合。观察患者术后Ramsay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2 h时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hRamsay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托烷司琼合用镇痛、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探讨

    目的:探析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共收治重症颅脑外伤患者62例,将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采用分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效果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具有极高的实施价值。

    作者:郭春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简易膀胱测压结果指导间歇导尿对促进神经源性膀胱障碍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1例运用简易膀胱压力测定和容量测定结果指导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入科第1个月采用常规护理,1月后拔除尿管,采用简易膀胱压力测定和容量测定结果指导间歇导尿,配合执行饮水计划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时间、泌尿系感染等情况。结果患者采用简易膀胱测压结果指导间歇导尿,配合饮水计划和膀胱功能训练的个性化措施,与实施前比较,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并实现自主排尿。结论简易膀胱测压结果能有效指导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间歇导尿,保证患者的膀胱安全压力和安全容量下前提下实施间歇导尿,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促进SCI患者尽早自主排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作者:刘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尿细菌培养病原学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分析本地区尿液细菌培养中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3972例尿液标本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并用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72例尿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537株,总检出率为38.7%,其中革兰阴性菌1147株,占74.6%,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39株,占22.1%,以粪肠球菌为主,真菌51株,占3.3%,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的大肠埃希菌419株,占48.2%;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显示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及阴沟肠杆菌为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根据细菌学结果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减少盲目使用抗生素避免增加耐药性。

    作者:杜淑银;王生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