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艳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预防牙齿拔除术后干槽症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100例需进行牙齿拔除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拔牙后使用胶原蛋白海绵,观察组拔牙后给予常规疗法,不放置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干槽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1/50) vs 14.00%(7/50)](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231.84±11.29)元vs(287.12±13.08)元](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0%(49/50) vs 80.00%(40/50)](P<0.05)。结论在行牙齿拔除术的患者中给予胶原蛋白海绵的应用,可有效预防干槽症的发生,节约治疗费用,临床疗效优异,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井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心脏彩超在急性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早期临床辅助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2例,以CT肺动脉造影诊断为金标准,针对全部患者早期实施心脏彩超辅助检查手段,记录心脏彩超结果,观察患者临床表现特点。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等,本组42例患者中,呼吸困难为83.3%,胸痛为54.8%,咯血为16.7%;心脏彩超异常结果占80.9%。结论对于怀疑有急性肺栓塞或有肺栓塞高危风险因素者,在辅助检查过程中尽早行床边心脏彩超技术,能够在早期获取良好诊断效果,优化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处置效果和生存质量,但仅适用于早期,且易受原发心肺疾病干扰。
作者:钟晓娇;黄志平;林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四肢长管骨骨折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前后收治的四肢长管骨骨折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45例和4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组)和围手术护理(实验组),回顾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97.7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7.78%,实验组患者的愈合率是91.67%,也明显高于常规组77.78%。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肢长管骨骨折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又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ICU(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ICU的护理工作进行反思性总结分析,找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强监督检查,增强ICU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主动规避护理不安全因素。结论 ICU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较多,及时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干预,大限度地消除护理安全隐患,能有效地防止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永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例运用简易膀胱压力测定和容量测定结果指导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入科第1个月采用常规护理,1月后拔除尿管,采用简易膀胱压力测定和容量测定结果指导间歇导尿,配合执行饮水计划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时间、泌尿系感染等情况。结果患者采用简易膀胱测压结果指导间歇导尿,配合饮水计划和膀胱功能训练的个性化措施,与实施前比较,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并实现自主排尿。结论简易膀胱测压结果能有效指导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间歇导尿,保证患者的膀胱安全压力和安全容量下前提下实施间歇导尿,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促进SCI患者尽早自主排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作者:刘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入院时低脂饮食的认知水平及院外执行情况,为临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对334例新入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34例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依从性为35.4%,处于一般水平的低值。学历、经济收入、年龄层次、病史及家庭情况对低脂饮食的认识水平及执行情况呈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知识水平处于一般水平的低值,多数患者未能自觉长期坚持低脂饮食。需强化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建立和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月红;陈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6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8例,对比两组症状评分变化情况、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消化道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3%、82.76%,Hp根除率分别为96.55%、84.48%,差异显著(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作者:杨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眼底出血患者,对其进行临床研究治疗分析,将其随机分组后,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效果,并展开讨论分析。结果经临床诊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中,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次的临床治疗试验结果,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经统计分析,实验组得分为(94.5±4.3)分,对照组为(82.6±5.6)分,经比较,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从现代的临床研究来看,不同的临床研究价值,对基本的治疗意义,以及治疗的临床效果等,都存在极大的临床差异性,中西医治疗效果,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不同眼底出血的疾病症状上,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蒋慧;吴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老年病干部保健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口服呋塞米治疗,实验组接受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室壁运动情况指标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有助于患者室壁运动情况和心功能指标结果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罗春生;宋丽;王月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疗欠费是指住院患者在接受诊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未能及时支付,从而造成医院应收医疗费尚未收回的款项。开发医疗欠费预警与催款系统,其目的就是能够实时动态监控患者的预交金及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及时催交预交金,从而减少或避免医疗欠费。该系统实现了医院医疗欠费管理的信息化,从而提高了医疗欠费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作者:董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25例。采用利培酮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阿立哌唑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计12例痊愈,10例显著好转,1例好转,2例无效;对照组患者中共计8例痊愈,13例显著好转,2例好转,2例无效;在治疗效果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共计有6例,占24.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共计有16例,占64.0%,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均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然而阿立哌唑具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7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分别采用常规CT和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栓塞数,并通过两组CT结果计算出两种方法的CT敏感度。结果常规CT检查出肺栓塞患者21例,CT敏感度为60.0%,而多层螺旋CT检查出肺栓塞患者33例,CT敏感度为94.3%,只漏检2例,两组诊断结果之间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结果更为清晰,与常规的CT诊断相比其优势更高,敏感度更高,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贤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急诊护理属于急诊医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一门短时间、少数据、佳技能挽救患者生命,缓解患者痛苦的专业技术,急诊护理能够直接反应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以及技术水平。急诊患者中大部分属于危重患者,此类患者的发病比较突然,病情十分凶险,病情变化速度快,随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分秒必争为患者实施抢救工作。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当患者受伤之后的60 min属于决定其生死的关键时刻,作为危重抢救阶段被称为抢救黄金时间,医护工作者需要给予患者快速并且有效的急救措施,在短时间之内送到患者的身边,为其开展基础生命支持以及抢救处理,维持患者的生命,在救护车上不断为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工作,使其出现并发症几率降低,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茹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体酮胶囊诊治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诊治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6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对病情进行了确诊,根据诊治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组患者均33例。给予参照组利用黄体酮针剂展开肌肉内注射诊治,试验组利用口服黄体酮胶囊诊治,对比两组孕妇的不良反应产生率。结果参照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75.76%,试验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93.93%,参照组相比不良反应产生率相比试验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治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过程中,利用黄体酮胶囊具有明显的诊治效果,并且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有较高的保胎成功率,使用过程较为便捷,安全度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客观、适用于预防医学专业实习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查阅文献资料选取评价指标,采用专家咨询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及结果可靠性指标。结果建立一套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了顺位排序。结论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在传统的预防医学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应提高对人才综合能力以及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
作者:葛晓燕;崔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68例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观察组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止血率比较,观察组12 h、24 h、48 h、72 h止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值情况比较,观察组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患者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失血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刘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支架内再狭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复查的46例(支架数79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两种支架内再狭窄诊断检查,且以后者为金标准。以两种诊断方法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程度诊断结果比较,及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诊断ISR(免疫状态指数)阳性的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敏感性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Kappa系数诊断分析,Kappa=0.867(Kappa0.810-1.000,表示两种诊断结果近乎一致),可见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类似;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诊断ISR阳性的阴性预测值96.6%(56/58)、阳性预测值76.9%(10/13)、特异性94.9%(56/59)、敏感性83.3%(10/12)。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诊断的阴性预测率、阳性预测率、特异性、敏感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清清;常可可;徐兵;杨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规范基层ICU护士身体约束行为,打破常规约束现状。方法针对24名ICU护士进行身体约束认知调查,包括身体约束知识问卷、身体约束态度问卷、身体约束行为问卷。综合分析后采取培训护士约束相关知识,医护合作评估、决策是否执行身体约束,制定约束流程,实战演练正确的约束方法,经常化巡视、持续改进等措施。结果打破了常规约束现状,约束使用率下降到60.2%。结论对基层ICU护士进行患者身体约束认知分析,有的放矢的进行培训,可规范护士约束行为,有效降低约束使用率。
作者:王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中医骨科康复在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根据硬币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口服尼美舒利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中医康复治疗的方法,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总治疗率、VAS和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科康复的治疗方法无副作用,治愈效果好,在临床中值得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树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就诊的15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对其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综合对比。结果经临床病理分析或者手术确诊,其中超声检查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者17例,符合率为89.5%,卵巢囊肿蒂扭转者13例,符合率100.0%,黄体破裂者17例,符合率为94.4%,异位妊娠者56例,符合率为96.6%,急性盆腔炎者38例,符合率为97.4%,不全流产者29例,符合率为96.7%,检查的总误诊率4.4%与总符合率95.6%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例异位妊娠患者误诊为盆腔炎症和黄体破裂;1例黄体破裂患者被误诊为异位妊娠;1例急性盆腔炎被误诊为实性占位;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被误诊为急性盆腔炎包块。结论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简便快捷,可有效提高妇科急诊诊断的准确性,对临床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岳萍;王强;舒凯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