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栓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

吕贤坤

关键词:肺栓塞, 常规CT, 多层螺旋CT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7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分别采用常规CT和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栓塞数,并通过两组CT结果计算出两种方法的CT敏感度。结果常规CT检查出肺栓塞患者21例,CT敏感度为60.0%,而多层螺旋CT检查出肺栓塞患者33例,CT敏感度为94.3%,只漏检2例,两组诊断结果之间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结果更为清晰,与常规的CT诊断相比其优势更高,敏感度更高,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提出临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抽取我院消化内科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数字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比较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发生的不良事件与比较组相比较少,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50%,比较组为70.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中,对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邹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鼓膜穿刺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鼓膜穿刺的基础上加以地塞米松鼓室注射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为6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对照组患者为1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为1.7%,对照组患者为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方法,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亚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皮椎间孔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间孔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科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改良TESSYS技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在围手术期,制定系统的护理及康复计划,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术后3~5d出院,住院期间及术后近期随访3~6个月,无1例并发症。结论经皮椎间孔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术前积极准备、术中观察与处理、术后系统科学的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杭丹;徐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在PICU低体温患儿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PICU低体温患儿的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48例低体温患儿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12月53例低体温患儿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2 h内、2~4 h、4~6 h、6~12 h、12~24 h内体温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低体温患儿在2 h内T≥36℃10例,2~4 h T≥36℃15例,4~6 h T≥36℃19例,6~12 h T≥36℃5例,12~24 h T≥36℃3例,24 h内体温全部恢复正常,对照组低体温患儿2 h内T≥36℃2例,2~4 h T≥36℃5例,4~6 h T≥36℃20例,6~12 h T≥36℃9例,12~24 h T≥36℃8例,24 h后恢复为4例,24h内体温恢复共44例,干预组患儿体温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可以帮助患儿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体温,减少低体温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华兰;黄雪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头位阴道分娩致宫颈裂伤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分析头位阴道分娩致宫颈裂伤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头位阴道分娩导致宫颈裂伤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宫颈情况进行详细地统计和记录,并根据记录对导致患者宫颈裂伤的原因进行分析记录。结果高龄产妇、应用催产素、宫颈糜烂等是造成宫颈裂伤的主要因素。在临床护理当中,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助产措施,以降低宫颈裂伤发生的概率。结论在临床产程监测中应合理使用小剂量催产素,并提前做好接产的准备工作,若发生裂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止血。

    作者:彭洁茹;洪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主要分析研究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均采取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两种检查,结合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回报结果示良性结节90个,恶性结节30个。超声张弹性成像在诊断敏感性方面要优于常规超声,但两者在特异性和准确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两种检查方法比较,由此证明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更能识别结节的良恶性,在临床中应当被广泛运用。

    作者:骆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运用“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护理抑郁症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方法将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30例抑郁症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病情很快好转,预后良好。结论“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能提高护理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华云;张少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手术室安全文化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通过手术室安全文化的实行,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差错的产生。方法加强护理安全的干预,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增加护理安全培训,针对护理安全问题进行专题讨论。结果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变的高涨,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流程更加合理规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手术室安全文化的应用与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李中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消癖汤配合针灸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癖汤配合针灸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我院6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年1月~2016年1月),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对照组给予患者乳核散结片治疗,观察组采取消癖汤配合针灸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胀痛评分与乳房肿块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乳腺增生患者的乳房胀痛评分及乳房肿块评分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乳房胀痛评分为(7.24±1.13)分、乳房肿块评分为(7.52±1.24)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上述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癖汤配合针灸应用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疗效较高。

    作者:徐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31I治疗Graves甲亢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31I治疗Graves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Graves甲亢患者,均给予131I进行治疗,治疗后6~24个月复查甲功,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131I治疗Graves甲亢后临床治愈,甲低、治愈、部分缓解、复发、无效率分别为40%,13%,38%,1%,8%,总有效率为92%。结论目前治疗Graves甲亢的首选131I治疗,该法有效、安全、经济、便捷,应积极在基层医疗中推广。

    作者:刘亚西;陈世金;陈继忠;文黎;刘明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变化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肺通气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通气量(MVV),并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2TDM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改变。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量(FEV1)、大通气量(MVV)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病程以及血糖控制水平对肺通气功能的改变可能起到重要影响。

    作者:张洪茂;何志琼;徐琴;练寿英;杨雪;张林;胡茂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胡氏妇科调经方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胡氏妇科调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现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4月到我院进行就诊的120例功能性痛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功能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中成药)、对照组2(西药)与治疗组(胡氏调经方)。其中40例功能性痛经患者为对照组1(中成药),对其采用中成药少腹逐瘀颗粒治疗,3次/d,经前1w起口服;40例功能性痛经患者为对照组2(西药),对其采用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治疗,1次/d,经行腹痛时口服;另外40例功能性痛经患者为治疗组,采用胡氏调经方汤剂(当归、丹参、川芎、赤芍、柴胡、延胡索等)治疗,1剂/d,水煎服,2次/d,经前1w起口服。同时,对比治疗后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功能性痛经患者的腹痛情况及伴随症状缓解情况。结论经过对比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功能性痛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后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两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胡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诊危重患者转运护理进展分析

    急诊护理属于急诊医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一门短时间、少数据、佳技能挽救患者生命,缓解患者痛苦的专业技术,急诊护理能够直接反应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以及技术水平。急诊患者中大部分属于危重患者,此类患者的发病比较突然,病情十分凶险,病情变化速度快,随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分秒必争为患者实施抢救工作。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当患者受伤之后的60 min属于决定其生死的关键时刻,作为危重抢救阶段被称为抢救黄金时间,医护工作者需要给予患者快速并且有效的急救措施,在短时间之内送到患者的身边,为其开展基础生命支持以及抢救处理,维持患者的生命,在救护车上不断为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工作,使其出现并发症几率降低,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茹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站分站的血液质量监控

    目的:十堰市中心血站竹山分站是十堰市中心血站的派出机构,距离总站较远,建站之初受空间、人员、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不能对血液质量做到全方位的监控。为了突破客观条件限制,竹山分站在实践中探索,努力做好血液质量监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采取通过学习培训等措施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质量意识;健全分站内部质量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监控;通过质管科加强血液质量抽检工作;与临床科室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等措施对采供血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发现改进的机会并不断改进。结果5年来竹山分站采取自我监控和总站抽样监控的方式对各个环节质量进行监控,逐步形成了分站的质量监控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仅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员工的质量意识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进行有效监控是转变血站工作人员血液质量观的重要途径。淡化监控者与被监控者之间的界限,树立全员质量监控的观念,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在监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监控的作用从单纯的监督、检查、评价向导向、激励、改进的方向发展。监控是一种手段,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血液安全才是目的。

    作者:田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异甘草酸镁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异甘草酸镁)、对照组(硫普罗宁)。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体征及症状总体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0.00%)低于对照组,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均<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疗效较好,安全性高,能纠正异常肝功能指标。

    作者:程冬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总结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观察、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住院患者中3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护理,30例患者全部出血量由减少到恢复正常水平,26例患者痊愈,4例好转,无1例死亡。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19例(63.9%),巨大儿占3例(15.7%),疤痕子宫占2例(6.66%),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占2例(6.6%),前置胎盘占1例(3.33%),胎盘粘连占3例(15.7%)。结论只有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重视高危孕产妇,做好产程监护,加强护理观察与急救,才能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杨树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颈椎疾病的康复理疗措施及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针对颈椎疾病的治疗,综合康复治疗在临床上对于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颈椎疾病患者纳为研究范畴,将60例患者按照所用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并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Matta功能进行评估。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评价结果可喜,同时,在治疗后,患者的Matta功能评分结果优良。结论使用综合康复治疗对于颈椎疾病的治疗是疗效显著的,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作者:赵雪田;史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信在肠梗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微信群在肠梗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海河医院消化科2015年5月1日~2016年6月1日住院的患有肠梗阻,年龄在35~55周岁,平时喜欢用微信软件进行交流的患者共68例,按照入院的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从患者入院第一天起到出院,由宣教护士每天按时向创建的微信群发送有关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微信信息,个别患者不明白时,可在微信群里提问,宣教护士不能解决的,可由责任护士来回答,并由责任护士第2d继续协助患者巩固前一天没掌握的相关健康指导。微信群中也有主管医生,护士解决不了或者需要由主管医生决绝的问题,也会很快被解决,使患者得到满意的答复。而对照组仍采用以往的床旁宣教等。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出院满意度高。结论利用微信群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拉近了护患关系。增强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也大大提高。

    作者:李青;张文新;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ICU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ICU(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ICU的护理工作进行反思性总结分析,找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强监督检查,增强ICU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主动规避护理不安全因素。结论 ICU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较多,及时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干预,大限度地消除护理安全隐患,能有效地防止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永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雅安地震老年创伤患者便秘防治经验

    目的:老年地震创伤患者因病情重,重症病房住院时间长,发生便秘的机率高,由此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治疗便秘与便秘引起的并发症。因此,我科总结国内外防治便秘先进经验,制定综合干预措施,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雅安地震32例老年创伤患者采用综合防治便秘措施,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综合便秘防治措施,32例患者中,其中22例无便秘发生,前者有6例出现轻度腹泻,经处理后明显好转。有10例出现便秘,其中8例经过导泻、灌肠、针灸、新斯的明等加强治疗措施后,患者便秘情况解除。2例进行肠镜冲洗与镜下取除粪块。结论32例患者30例便秘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仅2例患者需要有创操作干预,因此,综合措施对控制地震伤患者便秘有明显效果,有效地防止便秘相关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桥;敬毅;徐聚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